泥鳅繁殖问题

作者&投稿:植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泥鳅繁殖技术~

一、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
(一)人工繁殖
1.亲鳅来源
亲鳅最好来源于泥鳅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选择,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年龄在2~3龄,雌性体重15~25g,雄性体重12g以上。
2.亲鳅放养
4月初,将亲鳅依雌雄1∶1.2~1∶1.5比例分养于面积为80~120平方米,水深为70~80cm的亲鱼培育池塘中,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0.5~1kg。亲鱼放养前要进行清塘消毒,加固池埂,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消毒5分钟左右。
3.亲鳅培育
亲鳅放入池塘后,要适时投喂饲料蛋白不低于35%的全价配合饲料,适量搭配动物碎肉,饲料要求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无污染。投饵量一般占鱼重量的5%~8%。产前日投两次,每日上午7~8时和傍晚各一次,其中上午投30%,下午投70%。产后每日傍晚投饵一次。培育期间每7~10天注新水10cm,每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浆,每立方米水体为15~20g。
4.人工催产
(1)催产亲鱼选择。待水温达22℃左右时,挑选腹部膨大饱满,柔软有弹性,腹部朝上能看到卵巢的轮廓,用手抚摸腹部肋骨明显,体质健状无病无伤的雌鱼和手摸胸鳍有粗糙感的雄鱼用于催产。
(2)催产药物及使用方法。催产剂种类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单独使用剂量为:HCG5IU/g~10IU/g,LHRH~A20.01μg/g~0.02μg/g;混合使用剂量为DOM0.003mg/g~0.005mg/g+LHRH~A20.005μg/g。雄鱼减半。注射方法则采用一次注射,催产剂用0.9%生理盐水稀释,现配现用,药液量按每尾0.2mL配制。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针与鱼体成45度角,进针深度0.3cm~0.4cm,注射后将亲鱼放入网箱中。
5.产卵设施的准备
产卵用40目筛网制做产卵箱,规格根据生产规模而定。箱底平铺棕榈皮鱼巢。将已催产的亲鱼按雌雄1∶1.2~1∶1.5放入箱中。产卵时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一般催产效应时间在11~13小时,产卵可持续7~8小时。
6.孵化
可利用孵化缸、环道、网箱等工具孵化。0.4立方米水体的孵化缸可放卵粒60~100万粒,环道每立方水体可放卵80~100万粒,网箱充气每立方水体可放卵20万粒左右。孵化时最适宜水温是20℃~28℃,破膜时间在30~35小时。孵化期间要加强管理,经常刷洗过滤筛网,防止跑苗。根据鱼苗发育情况调整水流和充气量,在破膜的第三天可取出鱼巢,投喂饵料,如轮虫、蛋黄等,投喂三天后即可转入仔鱼培育阶段。
(二)苗种培育
用于苗种培育的池塘面积以30~100平方米水深以40~60cm为宜。池埂、池底夯实,池底平整,最好铺垫15~20cm的淤泥。进排水设拦鱼密网,池中投放占总面积1/4的浮萍。放苗前按常规清塘消毒,注水50~60cm,每平方米施有机肥0.3~0.5kg,隔1~2天搅动池底一次,7~10天轮虫达高峰时投放鱼苗,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放养时水温差不超过2℃。
在培育过程中少量勤注新水,追施发酵的鸡粪汁,培养天然饵料生物。池中出现大型枝角类,用0.3g/立方米~0.5g/立方米敌百虫杀灭,若天然饵料不足,可增投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饲料。当鱼苗长至2.5~3cm时即可分塘稀养或销售。

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泥鳅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1998年县水利局水产站进行了“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共获受精卵43万粒,培育各种规格苗种28.6万尾,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泥鳅的繁殖与苗种培育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到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泥鳅分批产卵。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的个体,雄鳅可以略小。泥鳅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亲鳅来源与选择。亲鳅可从沟塘捕捞或到集贸市场上选购。选择的标准是:2龄以上,体形端正、色泽正常,无伤病。雌鳅选择体长15厘米,体重30克以上,且腹部膨大、柔软,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雄鳅略小于雌鳅,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雄配比1:3。泥鳅的生殖(繁殖习性)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 4 月上旬开始繁殖, 5 一 6 月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 9 月还可产卵。繁殖的水温为 18 一 30 ℃ ,最适水温为 22 一 28 ℃ 。泥鳅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催产在水泥池中进行,面积5平方米,池深0.8米,注入水深0.3米,水为经曝晒的机井水,水温控制在23-25℃。产卵池中设置卵巢,用沸水煮过的棕皮或水草做成,将产卵巢用竹竿固定在产卵池的中央。催产药物用绒毛膜激素(HCG),每尾雌鳅用1000国际单位,雄鳅剂量减半。药液注射量为0.1-0.2毫升。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开春后,修整好鱼池,用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新水,待池水药性消失后,将亲鱼按雌雄1:2的比例放入池中,每平方米面积放300克左右。当池水温度上升到20℃左右时,就要在池中放置用棕片、柳树须根或水草等做的鱼巢。放置鱼巢后要经常检查并清洗上面的泥尘污物,以免泥鳅产卵时影响卵粒的粘附效果。泥鳅喜在雷雨天或水温突然上升的天气产卵。泥鳅繁殖前的准备工作繁殖泥鳅必须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为产卵孵化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保证顺利产卵和孵化,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泥鳅的人工繁殖半人工繁殖:是采用人工催产自然繁殖泥鳅的方法。选择成熟亲鳅,按雌、雄的比例 1 : 1 . 2 一 1 . 5 组成。注射催产药物:鲤或鲫脑垂体(简称 PG ) ,每尾鳅用 1 一 2 个,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 HCG )每尾注射 800 一 1000国际单位,或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简称 LRH-A ) ,每尾注射 80 一 150 微克。 http://sannong.cuncun8.com/?ctl=sannong&act=newspage&id=16251

这是养殖泥鳅的资料,不知行不行?

泥鳅的生命力很强、繁殖快、饵料杂,是一种最易饲养又可获得高产的鱼类。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核黄素、磷、铁等营养成份;在医药上,对面疔、腮腺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也是外贸出口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它已成为庭院养殖、坑塘等小水面养殖的主要品种。近日编辑接到讷河市马德君来信询问泥鳅的养殖技术,现请专家介绍如下。

1、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辅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鳅苗5~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2、家庭养鳅: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摇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鳅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鳝、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

捕捞方法

由于泥鳅个体小,具有钻泥的特性,所以捕捉有一定难度。根据泥鳅的其他特点,可采用以下几种捕捞方法:

冲水捕捞:即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密眼渔网,再从进水口放水,由于泥鳅有逆水逃逸的习惯,从而聚集到进水口处,然后适时将先铺设的网具提起,使泥鳅被捕获。

食饵诱捕:把带有香味的米糠或其他适口的饵料置于网具内,待泥鳅诱刁觅食时,将网具适时提起而捕获。也可以将诱饵装入鱼蒌或麻袋,放入水底,能使大量泥鳅进入蒌、袋之中,往往于傍晚放入,第二天清晨取出,能捕获一定数量的泥鳅。

干池捕捉:当秋后水温降低到15℃以下,泥鳅便逐渐钻入池塘底泥之中。可采取排干池水捕捉。一般先将塘水抽干,后把池底泥挖若干小沟,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而进行人工捕捉,或将含鳅淤泥挖入铁筛,用水冲去泥土而捕获。

病害防治

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它生物敌害等。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1、微生物引起的疾病防治赤鳍病:此病对泥鳅危害大、发病率高,由杆菌引起。症状为,先是鱼鳍或体表部分表皮剥落,呈灰白色,肌肉开始腐烂,肛门部位发红,继而在这些部位出现血斑,并逐渐变为深红色,严重时出现鳍条脱落,不摄食,直至死亡。主要流行于夏季。防治方法:应避免鱼体受伤,苗种放养前应用4%的食盐水浴洗消毒;发病时,可在饲料中拌入氯霉素投喂。

水霉病:鳅卵防治用每立方米水放食盐400克加小苏打400克的溶液洗浴1小时。病鳅可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5~10分钟。

打印病:病灶一般呈椭圆形,圆形,浮肿有红斑。患处主要在尾柄基部。流行于7 8月份。可用1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或2~4克/立方米的五倍子进行全池泼洒。

2、寄生虫引起的病害防治车轮虫病:寄生于鳃部和体表。患病后摄食量减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死亡,流行于5~8月份。预防措施是用生石灰清塘;防治方法为按池水每立方米用晶体敌百虫0.7克全池泼洒。

舌杯虫病:寄生于泥鳅的皮肤或鳃上,平时摄取周围水中的食物作营养,对泥鳅没有多大影响。但若大量寄生在鳅苗上,会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导致鳅苗死亡。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5~8月份较为普遍。预防主要是在鳅种放养前用8克/立方米水硫酸铜溶液浸洗15~20分钟,发病后治疗则用0.7克/立方米水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泥鳅在鱼类分类学上届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世界上有泥鳅十多种,通常供养殖的主要是真泥鳅。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普遍分布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各地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水域中。是主要的淡水经济鱼类之一。但是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为增加有效供给,发展泥鳅的规模化养殖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规模化养殖作简单的介绍。

一、泥鳅的人工繁殖

1.亲鳅的选择与雌雄鉴别

人工繁殖用的亲鳅一般不易长期蓄养。最好是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泥鳅经强化培育后进行人工繁殖。采集时亲鳅必须选择2龄以上.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健康无伤的成熟泥鳅。雌鳅要求体长18cm、体重30g以上,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雄鳅要求体长12cm、体重15g以上,胸鳍上“追星”明显。雌雄鉴别是:成熟雌鳅个体明显大于雄鳅,胸鳍宽短、末端钝圆,呈扇形、腹部明显突出,身体呈园柱形、生殖孔外翻,呈红色。雄鳅体型细小,胸鳍狭长,末端尖而上翘,第二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鳍条上有追星。

2.人工催产

(1)常用器具

产前必须备齐常用器具。器具品种为直径6cm的研钵2只,供研脑垂体和精巢之用;容量为1一2ml的医用注射器数支及4号注射针头数枚,用于亲鳅注射催产剂;解剖剪刀、刀、镊子各2把.用于摘取精巢;毛巾数条,家禽翅膀上的硬质羽毛数支,1000ml细口瓶1只,20或50ml吸管2支,水盆或水桶数只,用于亲鳅产前暂养,白色搪瓷碗数只。

(2)催产

泥鳅人工催产时间要比天然繁殖晚,要求水温稳定达到20℃以上。催产药物一般常用的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垂体、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剂量为每尾雌鳅注射hcg300—400国际单位、或鲤鱼垂体1个、或lrh—a5—10ug,雄鳅剂量减半。注射部位一般采用背部肌肉注射,也可采用体腔注射,雌鳅注射剂量为0.2ml、雄鳅0.1ml,注射深度o.2cm。注射时间以泥鳅于次日凌晨达到发情高潮为标准。注射后的亲鳅放入2mx1mxo.5m(长x宽x高)的网箱内,每只网箱放亲鳅50组,雌雄比例为1:1.2—1.5,同时在网箱内放置若干鱼巢。

(3)人工受精

在临近效应时间时.若发现雌雄亲鳅追逐渐频,有雄鳅将身体蜷曲住雌鳅身躯,雌鳅呼吸急促等现象,说明发情高潮来临,此时挤压雌鳅腹部有金黄色卵子流出来并游离,说明可以进行人工授精了。人工授精宜在室内进行。一人将成熟的雌鳅用毛巾裹住,露出肚皮,并轻轻挤压腹部,将成熟卵子挤入干燥的白搪瓷盘中;另一人将配制好的精液浇在卵子上;第三人用手轻摇瓷盘,并用羽毛轻轻搅拌数秒钟后,加入少量清水以增强精子活力.提高授精率。然后将授精卵漂洗几次,放入孵化缸中孵化。

(4)孵化管理

在—孵化缸中应放入相对集中在同一时间内的授精卵。孵化用水要清新,含氧丰富,无污染,溶解氧要求在6—7mg/1,ph值在7—8之间,每1毫升水放卵2—3粒。孵化缸中水流量应控制在能把授精卵冲到水面中处,到接近水面时逐渐向四周散开后逐渐下沉为准。孵化适宜水温为20—28℃,最适水温为25℃,水温在24—25℃时约30—35h可孵化出苗。鱼苗孵化出后应继续在原缸内缓流水暂养,待大部分仔鱼卵黄囊基本消失后,向缸内投喂煮熟的蛋黄,每20万尾1个蛋黄。连喂2—3天后,即可下池转入苗期培育。

二、池塘规模化养殖

所谓“规模化养殖”指在同一地点集中连片百亩甚至几百亩上千亩的泥鳅高产养殖生产。要求平均单产500kg以上,并集苗种培育、商品鳅生产、饲料供给、及商品集中销售一条龙生产。为市场提供充足大量的商品泥鳅。

1.场址选择

泥鳅养殖场场址的选择应尽可能达到:水源要充足可靠;水质清新无污染;给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土质应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阳光充足;交通便利;电力有保障之地。

2.成鳅池的建造

池塘面积为1oo—300平方米,在建造成鳅池时,考虑到泥鳅特有的潜泥性能和逃跑能力,池的四周必须高出水面40cm,选择材料最好是水泥板、砖块或硬塑料板,或用三合土压实筑成。也可用纱窗布沿池塘的四周围栏,纱窗下埋至硬土中,上高出水面15—20cm。池深要求80—100cm。底层要有淤泥20—30cm,水深保持在30—50cm。进水口高出水面20cm,排水口设在池塘正常水平面相平处,排水底口设置在池底鱼溜底部,进、排水口用密网布包裹以防止泥锹鳅跑。鱼溜(集泥坑):为方便捕捞,池中设与排水底口相连的鱼溜,其面积约为池底的5%,比池底深30—35cm。鱼溜四周用木板围住或用水泥、砖石砌成。
3.放养前的准备与放养

放养前10天,清整鳅池,堵塞漏洞,疏通进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再用生石灰清塘。池水深10cm时,每10平方米施1千克生石灰,将生石灰化成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清塘3天后,加水30cm即可施基肥。基肥的用量:鸡粪每10平方米施3千克;若施入粪、猪粪、牛粪时每10平方米施5千克;若施化肥每立方米水可施氮素肥7克,磷肥1克。用以培养繁殖浮游生物,从而使鳅种下塘后即可摄食天然饵料。鳅种放养前可用8x10(负6次方)或10x10(负6次方)漂白粉溶液进行鱼种消毒,当水温在10—15℃时浸洗时间为20—30分钟。

待消毒药物毒性消失后,每平方米放3—4cm鳅种50—60尾,水源条件及技术力量好的可适当增加。在泥鳅池中可适当搭养中上层鱼类,如草、鲢、鳙等夏花鱼种,不宜搭配罗非鱼、鲤、鲫鱼等品种。

4.饲养管理

(1).施肥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喜食有机碎屑及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因此,在成鳅养殖阶段,应采取施肥措施来培育天然饵料。除施基肥外,还应根据水色,及时追肥。追肥常用猪粪、牛粪、鸡粪、人粪等农家肥,也可施过磷酸钙、尿素、碳铵等化肥,追肥量视水色而定,一般为基肥的30—50%。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

(2).投饵

泥鳅食性广。养殖时除施肥培育水质外,还应投喂配合饲料。泥鳅的食欲与水温有关。当水温在20℃以下时,以摄植物性饵料为主,约占60—70%;水温在21—23℃时,动植物饵料各占50%;当水温超过24℃时,植物性饵料应减少到30-40%。供泥鳅摄食的动物性饵料有:鱼粉、动物内脏、蚯蚓、小杂鱼肉、血粉等;植物性饵料有:豆粕、菜粕、次粉、麦麸、谷物等。人工配合饲料,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一次,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10%。投饵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水温15℃以上时泥鳅食欲逐渐增强,25—27℃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2℃时,应少投甚至停喂饵料。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5.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调节水质,要保持池塘水质“肥、活、爽”。水色以黄绿色为佳,每星期换水1-2次;坚持每天巡塘3次,注意池水的水色变化和泥鳅活动情况;定期投喂预防鱼病药物;勤打扫饲料台并定期消毒;发现病害时及时治疗;对进、排水口,塘埂要经常检查,发现漏洞及时修复;在气候环境发生突变时,如:天气闷热、气压低、下雷阵雨或连日阴雨时,应注意观察成锹是否浮头。若浮头严重,应及时冲注新水c做好每日工作记录。

三、常见病害防治

1.水霉病

由水霉、腐霉等真菌感染而致。此病大多因鳅体受伤,霉菌孢子在伤口繁殖,并侵入机体组织,肉眼可见发病处长有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物。防治方法:用1x10(负6次方)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5—30分钟;或用4x10(负4次方)溶液的小苏打和食盐配成混合液后,全池泼洒。

2.赤鳍病

由短杆菌感染所致。病鳅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腐烂。防治方法:用1x10(负6次方)浓度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或0.5x10(负6次方)浓度杀灭海因全池泼洒;或用10x10(负6次方)浓度的四环素溶液浸洗12小时。

3.打印病

由嗜水产气单孢杆菌寄生所致。病鳅病灶浮肿、红色,呈椭圆形、圆形。患处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上印章。防治方法:用0.5x10(负6次方)浓度杀灭海因全池泼洒可达到治疗目的。

4.寄生虫病

主要是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等寄生虫所致。病鳅身体瘦弱,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粘液增多。防治方法:用o.7x10(负6次方)浓度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可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病;用o.5x10(负6次方)浓度的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可防治三代虫病。

四、泥鳅的捕捞、暂养和运输

1.捕捞

在池塘的排水底口外套张网,随着水从排水口流出,泥瞅慢慢集中到集鱼坑中,并有部分随水流出到张网中,再用水冲集鱼坑使泥鳅集中于张网中。若在放水同时在集鱼坑之外池塘中,每亩水面用5—6公斤,在火中烤3—5分钟后取出,趁热研成粉沫:再用水浸泡3—5小时的茶枯泼洒驱赶泥鳅使其快速到集鱼坑中,则捕捞效果更佳。

2.暂养

泥锹起捕后,不论是内销还是外运都必须放在鱼篓、网箱、水缸或水泥池中用清水(不投饵)暂养数天。其目的是:排除体内粪便,提高运输成活率;除去泥鳅肉质的泥腥味,改善食用口味;将泥鳅集中于一处,便于成批起运。

3.运输

成鳅的皮肤呼吸和肠呼吸功能很强,运输较方便。近程运输可采取干法运输,即把泥鳅装在容器内,保持皮肤湿润就可作近距离运输;中程运输可用木桶或运鱼大篓装运,一般1公斤水可装运1—1.5公斤泥鳅。气温在15℃时,可装运5—8小时;远程运输则应采用降温运送.即把鲜活的泥鳅置于5℃左右的冷藏车控温保温运输。

首先要做催产前的准备:
(1)确定催产期 人工催产的时间往往比自然繁殖期晚1—2个月,一般在家鱼人工繁殖期的中期进行。这时亲泥鳅培育池中的泥鳅食量突然减少,抽样检查,可发现有的雌泥鳅腹侧已形成白斑点,这表明人工催产时机已到。
(2)雌、雄比例 雌、雄泥鳅配比与个体大小有关。亲鳅体长都在10厘米以上时,雌、雄配比以1:2-1:3为宜。如雄鳅体长不到10厘米时,雌、雄比应调配为1:3,1:4。
泥鳅人工繁殖催产剂一般选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PG(脑垂体),或HCG加PC。而LRH-A(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单独使用,往往效果不好。有时采用HCG或PC,加LRH-A。你提到的HCG和A2的混合用量是多少,催产剂用量的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早期用量适当偏高,一般比中期用量高25%左右。这是由于早期水沮较低,生殖腺敏感度差些,常出现能排卵而不能产卵的现象。此时适当增加催产剂用量,就能加强对卵巢膜的刺激,促进产卵。二是早期适当增加脑垂体用量,一般比中期用量高30%-50%。
这是由于亲鱼早期成熟度差,增加PG用量可在短期内促进卵细胞成熟。三是在整个生产过程,对成熟度差的雌鱼都可增加脑垂体。四是对腹部膨大的雌鱼,宜适当减少催产剂用量。五是,避免脑垂体总量过大,以免引入较多异体蛋白而影响卵、精子的质量。对雄鱼注射量一般为雌鱼的一半。但在催产季节的中、后期,许多雄鱼在没有注射催产剂时,精液已很丰富,即使不作注射,也不致影响雄鱼发情和卵的受精率。此时如作注射,反会引起精液早泄而不利于受精。
催产剂要用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来配制,从实践来看,一般以每尾泥鳅注射量为0.1-0.2毫升为宜.如配制太稀,会造成注入鱼体量太多,对吸收或鱼体承受不利;如太浓,容易造成针头阻塞或一旦注射渗漏,失去有效注人剂量太多。
配制催产剂的量要根据泥鳅数量(适当放量)来估计,因为在操作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损失。药液最好当天用完,如有剩余则可贮存冰箱冷藏箱中,一般3天内药效不会降低。也可将药液装瓶密封,挂浸在井水之中第二天再用。如怀疑药效有降低,则可用来注射雄鱼,不致浪费。


十只泥鳅一年能繁殖多少
1. 亲本质量:种鳅的健康状况、体长和体重直接影响其繁殖力。2. 环境条件:水温、水质、底质等环境适宜与否对泥鳅繁殖至关重要。泥鳅通常在水温达到19摄氏度以上时开始产卵,在水温24摄氏度左右时产卵量较大。3. 养殖管理:合理的饲养密度、营养供给、疾病防控措施等都会影响到泥鳅的繁殖效率。

泥鳅饲养与繁殖
想要饲养和繁殖泥鳅,我们就要在场地的选择、温度的管控、饲料的调配和时间的把握等方面用心。准备一个深度1米的水池,铺上20厘米的肥土后用生石灰消毒,注入水,保持温度在18-30摄氏度之间,4-8月期间泥鳅产卵繁殖。泥鳅怎么饲养和繁殖 1、场地 我们在养殖泥鳅之前,先要准备一个10x10米的池子,深度...

泥鳅是怎么繁殖的
泥鳅的繁殖方式属于典型的卵生繁殖。具体过程如下:繁殖过程:泥鳅在性成熟后,进行交配并产卵。雄性泥鳅会通过一系列动作吸引雌性泥鳅,完成交配行为。雌性泥鳅随后产卵,这些卵附着在水底的植物或其他硬质物体上。卵的特点:泥鳅的卵相对较小,具有一定的黏性。这些卵在水底孵化,孵化出幼泥鳅后,它们将开始...

泥鳅得繁殖季节在几月份 泥鳅什么时候繁殖
1、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到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2、泥鳅分批产卵。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的个体,雄鳅可以略小。个体大的雌鳅怀卵量大,雄鳅精液多,繁育的鱼苗质量好,生长...

十只泥鳅一年能繁殖多少
三万粒。泥鳅的繁殖能力强,1条雌鳅1年可产卵3000粒左右,而且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开展繁殖。所以十只泥鳅一年能繁殖三万粒。

泥鳅生长繁殖
泥鳅的繁殖行为相当独特,属于多次性产卵鱼类。其繁殖周期通常从4月上旬开始,高峰期在5月至6月,直至9月仍有产卵活动。适宜的繁殖水温范围为18-30℃,最适宜的温度区间为22-28℃。雌鳅的性成熟相较于雄鳅稍晚,体长达到5厘米时,雌性体内有两个卵巢,随着体长增长至8厘米,两个卵巢会合并成一个...

鳅鱼怎么繁殖
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到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泥鳅分批产卵。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的个体,雄鳅可以略小。个体大的雌鳅怀卵量大,雄鳅精液多,繁育的鱼苗质量好,生长快。泥...

泥鳅繁殖和孵化技术,繁殖期一般是什么时候
一、泥鳅繁殖和孵化技术 1、选择亲鳅 要求亲鳅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且年龄为2-3龄,雌性泥鳅的体重为15-25g,而雄性泥鳅的体重在12g以上。注意:可从泥鳅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中捕捞亲鳅。2、放养亲鳅 (1)亲鱼培育池的面积一般为80-120平方米,水深一般为70-80cm。(2)在4月初可将雌雄亲...

泥鳅的自然繁殖是怎样的
自然繁殖是在人工条件下,让成熟的泥鳅自行产卵交配的方 法。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繁殖方法,适合群众和养殖专业户应用。泥鳅的自然繁殖期通常为5 ~8月份,最盛期为5月下旬至 6月下旬。当水温达到18T~20t 时,成熟的泥鳅便开始自然 繁殖,多在雨后或夜间产卵。泥鳅常选择水田、池沼、沟渠等有清水流...

泥鳅养多久可以繁殖
泥鳅的繁殖特性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它们通常栖息于富含腐殖质的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体中,白天的活动相对较少,夜晚则较为活跃,以浮游生物、昆虫、甲壳类和植物碎屑等为食。泥鳅在达到2龄时性成熟,通常在4月开始繁殖,此时水温约为18℃。它们选择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卵,卵粒会附着在...

静乐县18427204828: 泥鳅繁殖的特性是什么?
包伟美敏: 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自然条件下,在2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4月上旬开始繁殖,5-6月是产卵盛期,繁殖的水温为18-30°C,最适水温为22-28°C,尤其是水温25°C左右时,是产卵盛期,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

静乐县18427204828: 哪些因素会影响泥鳅的繁殖效果?
包伟美敏: 在我国,泥鳅规模化人工繁殖的发展历史不长.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及人工繁殖条件千差万别,如何提高泥鳅的产卵量 、受精率和孵化率,各地都有不同的成功经验,而且还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实践,在生产中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逐步提高.一般来讲 ,泥鳅的产卵量与其年龄、体长有关;受精率和孵化率受水域的pH、水温等的影响很大;泥鳅卵的黏附性与鱼巢材料有密切的关系.

静乐县18427204828: 泥鳅的繁殖方法很多吗?
包伟美敏: 泥鳅的繁殖方法很多,采用哪种方法最适宜,是养殖人员 最为关注的.作者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采用自然繁殖法成本 低,效果好,且很容易形成年产数千万至几个亿的规模化泥鳅 苗种繁育基地.

静乐县18427204828: 泥鳅的繁殖能力的特点是什么?
包伟美敏: 泥鳅的繁殖能力强,1条雌性泥鳅1年可以产卵3 000粒 左右,而且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开展繁殖.泥鳅的人工 繁殖技术比较简便,能够比较容易获得大量的泥鳅小苗,人 工大量繁殖生产泥鳅苗种的成本也不高. 泥鳅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春季繁殖生产的泥鳅小苗, 到冬季就可以达到较大的上市规格. 根据养殖实践,泥鳅亩产量为500 - 1 000千克,当前泥 鳅市场价为33元/千克左右,据此测算,泥鳅养殖每亩产值 可达3万元,剔除苗种、伺料、流转土地租金、池塘建设和 人工投入等生产成本,每亩毛利1.5万元,而且销量没有问 题,市场呈供不应求态势.泥鳅养殖模式目前主要有稻田养 殖、池塘围网养殖等.

静乐县18427204828: 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 -
包伟美敏: 是全人工还是半人工?全人工是注射催产素(HCG,A2,DOM)后雄性取精巢研磨和雌性人工挤卵全人工受精的.半人工是注射催产素后,亲鳅自然交配产卵,再进行孵化育苗的.泥鳅繁殖技术主要是水花到寸片的育苗技术.

静乐县18427204828: 繁殖泥鳅怎么产前准备?
包伟美敏: 繁殖泥鳅必须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为产 卵孵化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保证顺利产卵和孵化,从而提高其产卵率和孵化率.

静乐县18427204828: 泥鳅的人工繁殖怎么选择亲鳅?
包伟美敏: 催产用的亲鳅来源,一可从市场上收购,二可从池塘、稻田、湖 沼、水沟中捕捉,三可从专门越冬池中挑选.刚从市场购来的和从 野外捕捉的泥鳅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强化培育,才能用于繁殖.亲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鳅苗质量.因此,要把好亲鳅选 择这一关.人工繁殖选用的亲鳅,要求体形端正,体质健壮,无伤 无病,体色正常,体长15〜20厘米,体重30〜50克.雌鳅还要求 腹部膨大,富有弹性,将其肚皮朝上,目视要有透明感,颜色微红, 腹中线扩散,用手抚摸,肋骨明显.泥鳅一般2龄达性成熟,3龄 以上、个体大的怀卵量大,产卵数多(表1).雄鳅要求胸鳍追星明 显,个体与雌鳅大小相同.

静乐县18427204828: 泥鳅半自然繁殖是什么?
包伟美敏: 半自然繁殖是在人工条件下,让成熟的泥鳅自行交配产卵的 方法,需要建造产卵池和孵化设施,繁殖之前,产卵池与孵化设 备都要消毒备用.亲鳅的雌雄配比,如雄鳅个体较大按1 : 2或 1 : 3,若雄鳅体长仅10厘米左右,则雌雄比可调整为1 : 4,增 加雄鳅的数量.每平方米可放7 ~ 10组,保证正常繁殖.水温稳 定在18℃以上才能进行.将鱼巢绑扎在竹竿上,悬吊在产卵池 的中间或四角,使鱼巢浸没在水面下.因泥鳅卵黏性差,要注意 检查和清洗沉积在鱼巢上的污物,以免影响受精卵的黏附效果.

静乐县18427204828: 泥鳅繁殖难不? -
包伟美敏: 繁殖泥鳅的技术不难,就是催产时比较慢,要细心注射每一条泥鳅.

静乐县18427204828: 泥鳅可以原塘繁殖和养殖吗 -
包伟美敏: 泥鳅原塘繁殖的效率低,主要原因是相互食用泥鳅卵的问题无法解决.如果你小规模养殖,可以催产后等泥鳅自然排卵,然后把大泥鳅捞出去.小泥鳅孵化10天,就可以放入池塘养殖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