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三)——孟子荀卿列传•荀子及其他诸子

作者&投稿:老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荀子先是做齐国稷下学宫的领袖,后来至到了楚国,做过兰陵令。后罢官,推究儒、墨、道三家的学术,写成一部儒家经典 《荀子》。

荀卿,赵国人。五十岁之时才到齐国游学。驺行的理论迂回曲折,气势磅礴而富有雄辩色彩;驺夹的理论很完备但难以实施;(至于)淳于髡,如果跟他相处久了,可以时常听到一些有益的言论。所以齐国人称颂说:“驺衍擅长谈天说地,驺奭擅长修饰文字,淳于髡有着无穷的智慧。”田骈等人都已故去。

齐襄王时葡卿已成为学问最高的老师。齐国仍在补充列大夫的空缺,葡卿前后三次担当列大夫们的领袖。齐国有人说葡卿的坏话,葡卿就去了楚国,春申君让他做了兰陵令。春申君死了之后荀卿被免职,于是就在兰陵安了家。李斯曾经是他的学生,后来成了秦相。葡卿痛恨乱世的政治,亡国的昏君一个又一个,不行正道反而受惑于装神弄鬼的污祝,迷信吉凶之事,鄙陋的儒者拘泥小节,像庄周等这样的人能言善辩却又不合世俗,故而葡卿推究儒、墨、 道三家所做之事的成与败,写成数万 文字,不久就去世了,最终葬于兰陵。

其他诸子

赵国也有位公孙龙对“离坚白”与 合同异”进行了辩论,又有剧子的理论 学说出现。魏国有个李悝对地尽其力、执广大生产的政策竭力宣传。楚国有尸佼、长卢;阿邑有吁子。自孟轲到吁子,世间多流传着他们的著作,所以就不论说他们的文章了。

墨翟,宋国的大夫,擅长战事防御,提倡节俭。有人说他与孔子处于同一时代也有人说他所处的时代在孔子之后。


孟子资料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小的时候母亲为了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给他找了3个地方。后人称之为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

孟子自责的全文翻译是什么?
《史记》说孟子时,秦、齐诸国用商鞅、田忌等人,以富国强兵和攻伐为事,而孟子所述乃"唐虞三代之德",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而不受重用,故孟子与其门徒万章等人著书立说。但据《孟子》所记,孟子到魏,受到魏惠王的礼遇,并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孟子在齐,宣王任之为上卿,"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

古代兄弟和现在兄弟排名叫法不同,仲、伯、季、叔在古代兄弟排行中分别...
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因此,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你之弟统称“叔父”。《史记·项羽本纪》:“其(项羽)季父梁。”这里的“季父”泛指叔父,而季父通常专指最小的叔父。

孔子与孟子生平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

《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
《鱼我所欲也》原文+译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闻鸡起舞 苇席三绝 孟母三迁的主人公都是谁?急!!!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祖逖。苇席三绝的主人公:孔子。孟母三迁的主人公:孟子

古代历史中有哪些有着良好家训的事例
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有人甚至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

仲、伯、季、叔在古代兄弟排行中分别表示老几???
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因此,父之兄称“伯父”,父之次弟称“仲父”,仲父之弟称“叔父”,最小的叔父称“季父”。后来你之弟统称“叔父”。《史记·项羽本纪》:“其(项羽)季父梁。”这里的“季父”泛指叔父,而季父通常专指最小的叔父。

孔孟之道的精髓是什么?
孔孟之道的精髓是: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所谓孔孟之道,就个体而言,是弘扬、践行仁、义、礼、智、信等德行;对社会而言,是弘扬中华之德道:即厚生、爱民,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之道。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

孔子和孟子分别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孔伋,是孔子的孙子)的门人(门人指学习于某人的弟子)。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武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他继承了...

南木林县19873184697: 《孟子》的简介 -
印牲风痛:[答案]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

南木林县19873184697: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
印牲风痛: 1.到了梁,梁惠王不相信所说,反而被认为不切实情,远离实际.2.孟轲提倡的尧舜夏商周的德政,是和所游说的诸侯国不符合的.孟子的思想是不错,但是关键的是,他提倡德政的是什么时候啊,天下四处战争,合纵连横的时期,孟子的思想和历史潮流不符.

南木林县19873184697: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特殊句式有哪些? -
印牲风痛: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①,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②.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③,常防其原也 ④.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⑤.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何以异哉⑥...

南木林县19873184697: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怎么说孟子的?
印牲风痛: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孔汲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

南木林县19873184697: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孟子是个怎么样得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孟子是个
印牲风痛: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南木林县19873184697: 孟子VS荀子 -
印牲风痛: 第一,从出生年月先后来看,孟子比荀子早生很多年,孟子活动于梁惠王、齐宣王时期,而荀子活动于战国晚期秦统一六国之前,因此孟子是没有机会在死后去批判荀子了.第二,孟子当时批判的对象主要是杨朱,不是荀子.第三,从哲学上讲,孟子与荀子的观点确实有很大分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后来儒学基本上尊崇孟子的,如宋明理学就是孟子学说的发展,而后世儒学对荀子多持批评态度.

南木林县19873184697: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 教育家 -
印牲风痛:[答案]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

南木林县19873184697: 《史记.荀子荀卿列传》中“孟轲,驺人也,受业于思之门人.”这段话的翻译 -
印牲风痛:[答案]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

南木林县19873184697: 孟子 简介 -
印牲风痛: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又字子车、子居(待证实).孟子画像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被称为“孔孟之道”.孔子是至圣,孟子是亚圣.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南木林县19873184697: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
印牲风痛: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