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经典的“反派死于话多”

作者&投稿:丁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反派总是死于话多~

你一定会对这样的场景十分熟悉: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高潮部分,最终大BOSS手拿武器对准躺在地上满身是血的主角。他/她/它(当然)并没有立即终结主角,而是侃侃而谈:“想当年,我可是……”这段追忆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洋洋洒洒。只听“砰!”的一声——大BOSS被主角干掉了。
  大BOSS常常在占尽优势的时候对主角“话太多”。在说这段剖析自己内心世界的话时,他们给了主角足够的时间准备“逆袭”。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些坏人、大BOSS,总是功败垂成,最后死于自己太话痨呢?
  一、剧情要求,主角光环不能始终无敌
  一方面,作为正面角色,主人公做事儿不能太顺利。反过来,坏人也不能太厉害,他可以一直都占据优势、占据主动,但最后必须被主人公给干掉。
  二、真实的坏人也死于“话太多”
  在一些刑侦题材的影视剧作品,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警方在勘查案发现场的时候,在围观的人群中发现了形迹可疑者,这个时候嫌疑人一定会拔腿狂奔,警察则一定会紧紧追赶。
  美国小说家帕拉尼克在名作《肠子》里也提到过这样的桥段,警探会在谋杀弃尸的现场藏一个麦克风,然后监听这里的情况。因为几乎所有的凶手都会回来跟受害者说话。所有人都有倾诉的需求,而杀人者只能与那个被杀死的,也就是永远都不可能出卖他的人分享自己的罪行。
  三、心理动机导致坏人陷入话痨综合征
  1。消解认知失调
  行凶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认知失调。认知失调就是我们所做的事情跟我们的认知发生了冲突。比如我们会有一个基本认识:“杀人是不对的”。行凶者在做这件不对的事情,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犯罪是错误的。所以,他必须要通过将杀人行为“合理化”来实现建立心理防御机制。
  不过,这套理论有一个缺陷,坏蛋要想达成“认知失调消解”,自己在心里默默调节消解不就好了嘛,为什么一定要说出来呢?这里就牵扯到心理学的另一个机制:通过获得外部反馈,而提升自我评价。
  2。提升自我评价
  从原理上来说,提升自我评价有两个途径:自我效能感,社会认同感。这两个途径都迫使坏蛋们不停地说话。
  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能让人感觉异常良好。把众人眼中威风凛凛的正义化身踩在脚下,恶棍们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高谈阔论:一边回顾自己“光辉”的历史,一边叙述自己“天才”的计谋;一边夸耀自己超凡的实力,一边肯定自己胜利的必然——自我效能感简直要爆棚了。
  而社会认同感说的是人意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群体,并且通过群体成员的身份来获得价值和情感意义。对于影视剧中的大坏蛋,在毕生追求的野心即将实现之际,不把这一系列的阴谋诡计全盘托出以便让世人知道自己才是名符其实的头号恶棍?这无异于锦衣夜行,实在会让人太失落了。而这种自我标榜为头号恶棍的做法,本身也是社会认同感极端化的表现。
  坏人,就这样死于他的喋喋不休。由此可见,言多必失、沉默是金这样的古律,至少在电影当中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你一定会对这样的场景十分熟悉: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高潮部分,最终大BOSS手拿武器对准躺在地上满身是血的主角。他/她/它(当然)并没有立即终结主角,而是(如你所想地)侃侃而谈:“想当年,我可是……”这段追忆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洋洋洒洒,足以写下一篇八百字作文。等等,只听“砰!”的一声——大BOSS(如你所想地)被主角干掉了。
  大BOSS常常在占尽优势的时候对主角“话太多”。在说这段剖析自己内心世界的话时,他们给了主角足够的时间准备“逆袭”,而潜台词就是:“主角你在干啥?我都说的口干舌燥了,还不来干掉我?”于是主角愉快地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嗯,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些坏人、大BOSS,总是功败垂成,最后死于自己太话痨呢?
  嗯,那一定挺疼的……
  剧情要求,主角光环不能始终无敌
  首先,在影视作品里很显然这事儿得问编剧跟导演啊!这可都是编剧和导演弄出来的鬼把戏。一方面,作为正面角色,主人公做事儿不能太顺利,主角光环只能在关键时刻用一用,如果全程都是无敌效果,那还有什么看头啊?估计这样的片子只能吸引吸引小学三年级以下的观众了——现在的动画片儿都不太这么演了好嘛。
  反过来,坏人也不能太厉害,他可以一直都占据优势、占据主动,但最后必须被主人公给干掉。你要是让坏人一路占尽优势,最后把主人公给干掉了,观众也不答应啊。就算是观众答应了,你不给个正面的光明的结尾,也有些人要跟你急啊。
  不过,话说回来,艺术来源于生活。时间是最好的编剧,现实世界才是我们能看到的最伟大的戏剧。在这部漫长而丰饶的现实大戏里,坏人死于话多的情况,真的会出现。
  真实的坏人也死于“话太多”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科学调查组创始人雷斯勒写过一本很著名的书,叫《FBI心理分析术》,详细记录了自己为FBI工作的过程和细节。他提到,自己曾经跟上世纪70年代纽约一个著名的连环杀手大卫·柏克威兹(David Berkowitz),做过深入的谈话。这个柏克威兹很厉害,他自称“山姆之子”,总是在深夜伏击正在亲热的情侣。而且还很高调地给当地媒体写信,讲述自己的故事。截止到被捕的时候,他一共杀死了6个人,击伤7人。可以说是罪行累累。
  “山姆之子”,真名叫作大卫·柏克威兹,他专门狙杀约会中的情侣,往往隐藏在小暗巷中趁情侣们缠绵时从车窗口向女方射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杀手,他却告诉雷斯勒一个此前所有心理学家、刑侦专家,估计连大长脸儿夏洛克都没有注意到过的信息:凶手在行凶之后,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回到案发现场。很快,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个现象后来被运用到刑侦工作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我们看一些刑侦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警方在勘查案发现场的时候,在围观的人群中发现了形迹可疑者,这个时候嫌疑人一定会拔腿狂奔,警察则一定会紧紧追赶。而且这一追捕行动一定会失败:不是被嫌疑人跑掉,就是突然暴毙,看一眼进度条就什么都明白了。
  美国小说家帕拉尼克在名作《肠子》里也提到过这样的桥段,警探会在谋杀弃尸的现场藏一个麦克风,然后监听这里的情况。因为几乎所有的凶手都会回来跟受害者说话。所有人都有倾诉的需求,而杀人者只能与那个被杀死的,也就是永远都不可能出卖他的人分享自己的罪行。
  可是,匪徒为什么要去多这么一嘴呢?他难道不能像个北欧人一样保持沉默吗?如果进入了心理学的范畴,一切都变得好理解了。
  为啥坏人总是喋喋不休?
  消解认知失调
  行凶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认知失调。认知失调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所做的事情跟我们的认知发生了冲突。比如我们会有一个基本认识:“杀人是不对的”。行凶者在做这件不对的事情,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犯罪是错误的。所以,他必须要通过将杀人行为“合理化”来实现建立心理防御机制。
  行凶者会找各种借口来获取自己犯罪的正当性,最终说服自己放下良心的包袱,告诉自己“他就是该杀”。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在电影中的最经典表现来自《黑客帝国》。在片中,史密斯要毁灭人类的理由如此充分:“你们人类一直以为你们自己是哺乳动物,其实你们不是。地球上没有哪种哺乳动物像你们这样生存:每到一处,尽力耗尽那里的资源,榨干那里的财富,直至那里一无所有,然后和那块地方一起死掉。你们人类繁衍的唯一方式就是换一块地方,重新掠夺。地球上只有一种生物像你们这样生存——病毒。你们人类是地球的瘟疫和灾难,而我们——电脑——是解药。”
  Ouch!《黑客帝国》大BOSS史密斯被干掉。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了,坏蛋为什么总在控制大局,只需再动一下手指就能大获全胜的情况下,突然变得喋喋不休。其实,他就是为了消除自己作恶时由于内化的道德和外显的行为不相符而产生的认知失调。通过不停地说给自己和别人听,来达到所谓的“认知失调消解”。
  不过,这套理论有一个缺陷,坏蛋要想达成“认知失调消解”,自己在心里默默调节消解不就好了嘛,为什么一定要说出来呢?这里就牵扯到心理学的另一个机制:通过获得外部反馈,而提升自我评价。
  提升自我评价
  从原理上来说,提升自我评价有两个途径:自我效能感,社会认同感。这两个途径都迫使坏蛋们不停地说话。
  自我效能感简单来说就是强调“我有我可以”。比如你面前有一堆砖,你来要搬它,可你怎么知道自己搬得动它呢?根据自我效能感的理论,你以前成功地搬过砖、你看过体力跟你差不多的人成功地搬砖、有别人或者你自己来现场分析一下你能搬动砖的十大原因、开一个搬砖动员大会、把砖放在你熟悉的环境里搬,这些因素都能让你觉得自己离优秀的搬砖工更近了一步。
  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能让人感觉异常良好。坏人也是人,也有人的优点和缺点,要遵循人类共有的心理规律。把众人眼中威风凛凛的正义化身踩在脚下,恶棍们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高谈阔论:一边回顾自己“光辉”的历史,一边叙述自己“天才”的计谋;一边夸耀自己超凡的实力,一边肯定自己胜利的必然——自我效能感简直要爆棚了。然而这还不够,独角戏不够精彩,一定要有一个配角,甚至一批观众才能让个体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感。
  实际上,在人类犯罪史上确实有罪犯真的在用极端的方式获得自我效能感,鼎鼎大名的“黄道十二宫”杀手,就曾炫耀性地主动寄给当地报社一些自己编写的密文,而其中的“340密文”的谜底至今仍未揭晓。
  而社会认同感说的是人意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群体,并且通过群体成员的身份来获得价值和情感意义。对于影视剧中的大坏蛋,在毕生追求的野心即将实现之际,不把这一系列的阴谋诡计全盘托出以便让世人知道自己才是名符其实的头号恶棍?这无异于锦衣夜行,实在会让人太失落了。而这种自我标榜为头号恶棍的做法,本身也是社会认同感极端化的表现。
  虽然在《钢铁侠3》电影中只是一个傀儡,不过满大人的噱头还是搞得很好的。
  有限认知:给坏人的会心一击
  以上的心理动机导致了坏人总是陷入话痨综合征而难以自拔。而一种很重要的心理学概念仍然悄悄潜伏在草丛中,随时准备跃出来,给他致命一击。这就是每次都能让主角绝境翻盘,逆袭反杀的最好帮手:人类有限的认知资源。
  人的认知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当我们专注地做某一件事时,不在我们关注范围内的信息很可能就无法有效地进入我们的认知加工环节,从而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况。1999年,美国心理学家西蒙斯做过一项实验,在向观众播放视频的时候,让一个合作者扮成大猩猩从人群前面走过。至少有一半人会注意不到大猩猩的出现。可以想见,当坏人专注于向已经被打倒在地动弹不得的主人公倾诉,以获得自我满足的时候,他是无法注意到后者行为、姿态和情绪上的变化细节的。逆袭的线索,就这样被忽视了。
  坏人,就这样死于他的喋喋不休。由此可见,言多必失、沉默是金这样的古律,至少在电影当中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最后,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位敦厚长者的谆谆教诲:一定要闷声才能发大财啊!

  你一定会对这样的场景十分熟悉: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高潮部分,最终大BOSS手拿武器对准躺在地上满身是血的主角。他/她/它(当然)并没有立即终结主角,而是(如你所想地)侃侃而谈:“想当年,我可是……”这段追忆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洋洋洒洒,足以写下一篇八百字作文。等等,只听“砰!”的一声——大BOSS(如你所想地)被主角干掉了。
  大BOSS常常在占尽优势的时候对主角“话太多”。在说这段剖析自己内心世界的话时,他们给了主角足够的时间准备“逆袭”,而潜台词就是:“主角你在干啥?我都说的口干舌燥了,还不来干掉我?”于是主角愉快地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嗯,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这些坏人、大BOSS,总是功败垂成,最后死于自己太话痨呢?
  嗯,那一定挺疼的……
  剧情要求,主角光环不能始终无敌
  首先,在影视作品里很显然这事儿得问编剧跟导演啊!这可都是编剧和导演弄出来的鬼把戏。一方面,作为正面角色,主人公做事儿不能太顺利,主角光环只能在关键时刻用一用,如果全程都是无敌效果,那还有什么看头啊?估计这样的片子只能吸引吸引小学三年级以下的观众了——现在的动画片儿都不太这么演了好嘛。
  反过来,坏人也不能太厉害,他可以一直都占据优势、占据主动,但最后必须被主人公给干掉。你要是让坏人一路占尽优势,最后把主人公给干掉了,观众也不答应啊。就算是观众答应了,你不给个正面的光明的结尾,也有些人要跟你急啊。
  不过,话说回来,艺术来源于生活。时间是最好的编剧,现实世界才是我们能看到的最伟大的戏剧。在这部漫长而丰饶的现实大戏里,坏人死于话多的情况,真的会出现。
  真实的坏人也死于“话太多”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科学调查组创始人雷斯勒写过一本很著名的书,叫《FBI心理分析术》,详细记录了自己为FBI工作的过程和细节。他提到,自己曾经跟上世纪70年代纽约一个著名的连环杀手大卫·柏克威兹(David Berkowitz),做过深入的谈话。这个柏克威兹很厉害,他自称“山姆之子”,总是在深夜伏击正在亲热的情侣。而且还很高调地给当地媒体写信,讲述自己的故事。截止到被捕的时候,他一共杀死了6个人,击伤7人。可以说是罪行累累。
  “山姆之子”,真名叫作大卫·柏克威兹,他专门狙杀约会中的情侣,往往隐藏在小暗巷中趁情侣们缠绵时从车窗口向女方射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心狠手辣的杀手,他却告诉雷斯勒一个此前所有心理学家、刑侦专家,估计连大长脸儿夏洛克都没有注意到过的信息:凶手在行凶之后,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回到案发现场。很快,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个现象后来被运用到刑侦工作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我们看一些刑侦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警方在勘查案发现场的时候,在围观的人群中发现了形迹可疑者,这个时候嫌疑人一定会拔腿狂奔,警察则一定会紧紧追赶。而且这一追捕行动一定会失败:不是被嫌疑人跑掉,就是突然暴毙,看一眼进度条就什么都明白了。
  美国小说家帕拉尼克在名作《肠子》里也提到过这样的桥段,警探会在谋杀弃尸的现场藏一个麦克风,然后监听这里的情况。因为几乎所有的凶手都会回来跟受害者说话。所有人都有倾诉的需求,而杀人者只能与那个被杀死的,也就是永远都不可能出卖他的人分享自己的罪行。
  可是,匪徒为什么要去多这么一嘴呢?他难道不能像个北欧人一样保持沉默吗?如果进入了心理学的范畴,一切都变得好理解了。
  为啥坏人总是喋喋不休?
  消解认知失调
  行凶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认知失调。认知失调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所做的事情跟我们的认知发生了冲突。比如我们会有一个基本认识:“杀人是不对的”。行凶者在做这件不对的事情,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犯罪是错误的。所以,他必须要通过将杀人行为“合理化”来实现建立心理防御机制。
  行凶者会找各种借口来获取自己犯罪的正当性,最终说服自己放下良心的包袱,告诉自己“他就是该杀”。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在电影中的最经典表现来自《黑客帝国》。在片中,史密斯要毁灭人类的理由如此充分:“你们人类一直以为你们自己是哺乳动物,其实你们不是。地球上没有哪种哺乳动物像你们这样生存:每到一处,尽力耗尽那里的资源,榨干那里的财富,直至那里一无所有,然后和那块地方一起死掉。你们人类繁衍的唯一方式就是换一块地方,重新掠夺。地球上只有一种生物像你们这样生存——病毒。你们人类是地球的瘟疫和灾难,而我们——电脑——是解药。”
  Ouch!《黑客帝国》大BOSS史密斯被干掉。
  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了,坏蛋为什么总在控制大局,只需再动一下手指就能大获全胜的情况下,突然变得喋喋不休。其实,他就是为了消除自己作恶时由于内化的道德和外显的行为不相符而产生的认知失调。通过不停地说给自己和别人听,来达到所谓的“认知失调消解”。
  不过,这套理论有一个缺陷,坏蛋要想达成“认知失调消解”,自己在心里默默调节消解不就好了嘛,为什么一定要说出来呢?这里就牵扯到心理学的另一个机制:通过获得外部反馈,而提升自我评价。
  提升自我评价
  从原理上来说,提升自我评价有两个途径:自我效能感,社会认同感。这两个途径都迫使坏蛋们不停地说话。
  自我效能感简单来说就是强调“我有我可以”。比如你面前有一堆砖,你来要搬它,可你怎么知道自己搬得动它呢?根据自我效能感的理论,你以前成功地搬过砖、你看过体力跟你差不多的人成功地搬砖、有别人或者你自己来现场分析一下你能搬动砖的十大原因、开一个搬砖动员大会、把砖放在你熟悉的环境里搬,这些因素都能让你觉得自己离优秀的搬砖工更近了一步。
  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能让人感觉异常良好。坏人也是人,也有人的优点和缺点,要遵循人类共有的心理规律。把众人眼中威风凛凛的正义化身踩在脚下,恶棍们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高谈阔论:一边回顾自己“光辉”的历史,一边叙述自己“天才”的计谋;一边夸耀自己超凡的实力,一边肯定自己胜利的必然——自我效能感简直要爆棚了。然而这还不够,独角戏不够精彩,一定要有一个配角,甚至一批观众才能让个体获得最大的心理满足感。
  实际上,在人类犯罪史上确实有罪犯真的在用极端的方式获得自我效能感,鼎鼎大名的“黄道十二宫”杀手,就曾炫耀性地主动寄给当地报社一些自己编写的密文,而其中的“340密文”的谜底至今仍未揭晓。
  而社会认同感说的是人意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群体,并且通过群体成员的身份来获得价值和情感意义。对于影视剧中的大坏蛋,在毕生追求的野心即将实现之际,不把这一系列的阴谋诡计全盘托出以便让世人知道自己才是名符其实的头号恶棍?这无异于锦衣夜行,实在会让人太失落了。而这种自我标榜为头号恶棍的做法,本身也是社会认同感极端化的表现。
  虽然在《钢铁侠3》电影中只是一个傀儡,不过满大人的噱头还是搞得很好的。
  有限认知:给坏人的会心一击
  以上的心理动机导致了坏人总是陷入话痨综合征而难以自拔。而一种很重要的心理学概念仍然悄悄潜伏在草丛中,随时准备跃出来,给他致命一击。这就是每次都能让主角绝境翻盘,逆袭反杀的最好帮手:人类有限的认知资源。
  人的认知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当我们专注地做某一件事时,不在我们关注范围内的信息很可能就无法有效地进入我们的认知加工环节,从而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情况。1999年,美国心理学家西蒙斯做过一项实验,在向观众播放视频的时候,让一个合作者扮成大猩猩从人群前面走过。至少有一半人会注意不到大猩猩的出现。可以想见,当坏人专注于向已经被打倒在地动弹不得的主人公倾诉,以获得自我满足的时候,他是无法注意到后者行为、姿态和情绪上的变化细节的。逆袭的线索,就这样被忽视了。
  坏人,就这样死于他的喋喋不休。由此可见,言多必失、沉默是金这样的古律,至少在电影当中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最后,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位敦厚长者的谆谆教诲:一定要闷声才能发大财啊!


影视作品中有哪些你曾经痛恨的反派角色,现在却觉得可爱还很经典?
特别的有魅力。《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反派警官,他醉心钢琴,又有着粗暴的本质,他心爱听着音乐杀戮别人,并且以此为乐。剧中的他完整地解释了什么是癫狂和振奋。汉尼拔无疑是一位智商超高的反派,反社会,吃人。他表露自身的情绪,不过他享受杀戮的喜悦,因此才成就了这么一个经典的反派形象。《楚乔传...

有哪些经典的反派?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最让人着迷的四大经典反派角色吧~1. 《轩辕剑》 宇文拓 要说起胡歌的影视剧,可以说是部部经典,而且每部都是主角。唯一这部剧中的胡歌饰演的宇文拓居然是反派。而且男一号是蒋劲夫。不过总体来说,阵容还是很强大的。除了蒋劲夫和胡歌之外,刘诗诗、林更新、唐嫣、古力娜扎。可谓是众星...

你知道哪些经典的反派角色?
除此之外,《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潜伏》中的李涯、《倚天屠龙记》中的周芷若、《小鱼儿与花无缺》中的江玉燕、《画皮》中的九霄美狐小唯、《武林外史》中的白飞飞、《甄嬛传》中的华妃、《云中歌》中的霍成君等人虽然也都是反派,但是观众也大都恨不起来。一部经典作品中,不仅正派人物会让...

盘点电影中的经典反派角色 哪一个让你印象深刻?
电影(尤其是犯罪片)的剧情往往围绕正义与邪恶的冲突展开。在这些故事中,反派角色不仅考验演员的演技,而且为影片增添复杂性和深度。从好莱坞的经典反派到中国电影中的恶棍,以下是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1. 《蝙蝠侠:黑暗骑士》中的小丑 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是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反派之一。他的混乱哲学...

有哪些经典的反派角色?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最让人着迷的四大经典反派角色吧~1. 《轩辕剑》 宇文拓要说起胡歌的影视剧,可以说是部部经典,而且每部都是主角。唯一这部剧中的胡歌饰演的宇文拓居然是反派。而且男一号是蒋劲夫。不过总体来说,阵容还是很强大的。除了蒋劲夫和胡歌之外,刘诗诗、林更新、唐嫣、古力娜扎。可谓是众星...

有哪些经典的反派人物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最让人着迷的四大经典反派角色吧~1. 《轩辕剑》 宇文拓要说起胡歌的影视剧,可以说是部部经典,而且每部都是主角。唯一这部剧中的胡歌饰演的宇文拓居然是反派。而且男一号是蒋劲夫。不过总体来说,阵容还是很强大的。除了蒋劲夫和胡歌之外,刘诗诗、林更新、唐嫣、古力娜扎。可谓是众星...

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经典反派角色?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最让人着迷的四大经典反派角色吧~1. 《轩辕剑》 宇文拓要说起胡歌的影视剧,可以说是部部经典,而且每部都是主角。唯一这部剧中的胡歌饰演的宇文拓居然是反派。而且男一号是蒋劲夫。不过总体来说,阵容还是很强大的。除了蒋劲夫和胡歌之外,刘诗诗、林更新、唐嫣、古力娜扎。可谓是众星...

有哪些经典的反派人物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最让人着迷的四大经典反派角色吧~1. 《轩辕剑》 宇文拓要说起胡歌的影视剧,可以说是部部经典,而且每部都是主角。唯一这部剧中的胡歌饰演的宇文拓居然是反派。而且男一号是蒋劲夫。不过总体来说,阵容还是很强大的。除了蒋劲夫和胡歌之外,刘诗诗、林更新、唐嫣、古力娜扎。可谓是众星...

影视剧中有哪些经典反派?
在全部的影视剧中,平日都分为正直和反派,正直一身正气,反派平日都是带有邪气大概做一些违背司法和品德的事。在浩繁的影视剧中,也有一些可爱,乃至让咱们完整恨不起来的反派,本日,就清点一下让人恨不起来的反派!在2015年8月31日上映的电视剧《伪装者》中汪伪政府情报处处长汪曼春,便是一个让...

最令人难忘的反派角色有哪些?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最让人着迷的四大经典反派角色吧~1. 《轩辕剑》 宇文拓要说起胡歌的影视剧,可以说是部部经典,而且每部都是主角。唯一这部剧中的胡歌饰演的宇文拓居然是反派。而且男一号是蒋劲夫。不过总体来说,阵容还是很强大的。除了蒋劲夫和胡歌之外,刘诗诗、林更新、唐嫣、古力娜扎。可谓是众星...

尼勒克县19770532125: 一般死于话多的都是什么人? -
邓功葶苈: 一般死于话多的是电影反派BOSS.明明可以杀死主角的时候,非要唠叨半天,结果被主角反杀.没办法,编剧导演安排的,不得不多说话拖延时间等待主角的救援人员过来解围或者给时间让主角调整过来.

尼勒克县19770532125: 动漫中的那些反派BOSS共同的智商捉急点有哪些? -
邓功葶苈: 1、反派死于话多;2、基地基本都有漏洞,不是各种开着后门,就是本身豆腐渣工程;3、总是想用大招秒人,不知道同一招对猪脚没有效果的设定;4、总有一些感情上的缺陷,美美被提起就会失神;5、手下打酱油的永远是懒、怂、疏忽大意的

尼勒克县19770532125: 中秋有什么精典短信? -
邓功葶苈: 国庆中秋俩相遇,大家齐心把节庆,欢歌笑语迎节日,升官发财走桃园.

尼勒克县19770532125: 顾家家居有哪些好看的沙发款式推荐吗? -
邓功葶苈: 张学友代言的顾家家居这个一线品牌的沙发,在设计上和工艺上都能非常出彩,而且走经典路线,就像奥黛丽赫本般铭刻在人心,有着20多年专业研发和生产沙发的顾家家居,沙发款式还是蛮多的,而且大多获得过行业金奖.马上就迎来3.15顾家的“幸福双厅l促l销l活l动 ”,你可以到现场看看的

尼勒克县19770532125: 生活是什么精辟经典句子 -
邓功葶苈: 1,生活就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2,我不是药神,谁也不想当药神,生活就是这样,逼着你做出选择,有的时候没的选.3,生活就是这样,苦...

尼勒克县19770532125: 海口有什么著名的小吃请告诉我?? -
邓功葶苈: 伊面、掩面、炒粉、海南粉、后安粉、陵水酸粉、清补凉、鱼腥粥、鸽粥、蟹粥.这些都是比较特色的.我全部罗列了.

尼勒克县19770532125: 有什么好看的电影?介绍下有什么好玩的PSP游戏,,, -
邓功葶苈: 太白

尼勒克县19770532125: 孟子的名言的意思 -
邓功葶苈:[答案] 孟子的名言很多,你想知道那一句?比如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

尼勒克县19770532125: 荷兰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
邓功葶苈: 荷兰皇家昔日避暑山庄--昔日荷兰皇室炎夏最爱到阿培尔顿(Apeldoorn)的“罗宫”(Paleis Het Loo)避暑,现在游客也有这个荣幸一睹这座建筑的风范.从1984年开始,这里成为了博物馆,珍藏许多皇室的用品,而皇宫本身和周围的庭园,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