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有看到,每个士兵的甲胄很有讲究,里面会加丝绸,用处是什么?

作者&投稿:宥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将星里的士兵韧性等级有什么用~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第二章,第七条,第八条中规定:
第七条
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
(一)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二)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三)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第八条
军官军衔依照下列规定区分:
(一)军事、政治、后勤军官: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
(二)专业技术军官: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第三章,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
第十一条
军事、政治、后勤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第十二条
专业技术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少校至中将;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上尉至大校;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少尉至中校。

古代甲胄简史春秋战国之交,皮甲胄的发展达到鼎盛,影响深远的札甲成为非常成熟的甲式。札甲由表面涂漆的皮片编缀而成,身甲甲片为大块长方形,袖甲甲片较小,从下到上层层反压,以便臂部活动。

  到了秦代,札甲的长方形甲片已经日趋细小,从而更贴身和灵活,同时编缀技术也出现了阴线和阳线的区分。阴线和阳线并非术语,只是就表面特征而言。

  阳线在东周札甲的胸部以下和袖部已经使用,适用于臂、腰之类需要活动的部位,特征是甲片间有一段段较长的纵向绳段。阴线则是随着札甲胸背部制作的更为精细出现的,特征是甲片表面只露出几个极短 的绳段,甲片间上下左右完全固定,适用于胸、背之类不需活动的部位。

  至此,甲片叠压、阴线和阳线的规范就基本形成了,此后中国甲会沿着这条路发展下去。

  进入炼钢业蓬蓬勃勃的西汉,铁甲胄逐渐取代了皮甲胄的往日地位,同时铁甲分化为精致的鱼鳞甲和普通札甲。鱼鳞甲是札甲登峰造极的结果,整套甲所用甲片可超过2200片,甲片叠压密似鱼鳞,考虑到当时的炼钢水平,毫无疑问只有显赫之人才能穿用。实际上,西汉鱼鳞甲即使与后世铁甲比较,也堪称精品了,因为在都懂炼钢的前提下,铁甲质量高低的决定力量只在于人工。鱼鳞甲历代从未普及过,或粗些或细些的札甲一直是士卒抵御冷兵器的标准甲。

  魏晋南北朝是甲式发展的重要过渡,接踵出现的筒袖铠、两当铠、明光铠,在汉与隋唐仿佛毫不相干的甲式间补充了舒缓的乐章。战乱的激励令铁甲质量有了近乎神奇的提高,传说诸葛亮筒袖铠竟能抵御拉力近 670公斤的强弩射击,真不知何人能开动此弩,既无人能开又何必指标定这麽高。传说可以商榷,但其中至少体现了当时对铁甲质量的重视。

  骑战鼎盛的南北朝,箭与骑兵甲在彼此赶超,作为箭之人质的战马也不得不披上了沉重的具装铠,从而导致了中国重骑兵先于欧洲 900年诞生。春秋战国之交战车马装备的皮甲胄也许可算最早的马甲胄,但直到东汉末年马甲胄的设计也尚未齐备,只有具装铠才称得上完整的马甲胄。如果说具装铠还有华而不实的内容,也许就是马臀上高昂的寄生了,它似乎只适宜在出征或凯旋时显示一下人马的昂扬斗志。

  隋唐最着名的甲是明光铠,其身甲由 4块底板组成,胸背各 2块,每块上有一面大圆护,从明光之名推测,圆护应由质量较高的钢铁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甲。尽管这种设计有图省事的嫌疑,但隋唐明光铠一改之前历代偷工减料的陋习 ,将护臂和延长的护腿纳入甲式基本要素,对后世却有重要影响。

  进入晚唐明光铠衰落了,整体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经过五代的战乱,到宋代再次形成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胄通常只分成胄、护臂和身甲叁部分,身甲为山字形,融合了身甲和护腿,在肩背腰部绑紧。甲按材料分为铁、皮、纸叁等。

  纸甲的发明源自唐末,宋明两代成为军队的标准甲式之一,曾有一次定制 3万套的记载。其大概可算世界最早的凯夫拉装甲了,而且从用厚皱褶纸制成推测,应还利用了结构力学以增强防护。从被用于南方的记载来看,纸甲似乎有一定的防潮湿能力。而其中的优良者在轻便之余还兼备“劲矢不能洞”的坚固,也就难怪会有地方官申请拿 100套铁甲交换50套优质纸甲的记载了。历史到十四世纪开始转折,此时的欧洲可重达30公斤的大白盔甲逐渐兴起,而在中国,明代在将铁甲胄重量冲至28.5公斤的历史新高后,正因火器的发展而向轻便过渡。甲胄向坚实迈进的方向早该过时,即便是大马士革钢制成的大白盔甲,也会被拉力 40公斤以上弓弩射出的钢箭在 100米之外轻易洞穿。中国的甲胄发展由于人民战争而较之欧洲更为实事求是,对冷兵器的超常规防护,往往仅用多套几件甲了事,而这种务实精神到了火器时代,将毅然令重甲退出历史舞台。明代是轻重甲地位交替的年代,清代则是轻甲发扬光大的年代。叁国时由西域传入可防远箭的锁子甲,始于明代沾湿可御远枪的绵甲,都成为此时的主力甲式。头顶高缨尖胄、外套嵌满铁钉的宽大绵甲、内穿铁环连缀之网甲的八旗铁骑是清庭武功的象征。甲胄的衰落是势所必然,在枪炮威力大幅提升的排挤下,当连轻甲也变成累赘的时候,新式军服看起来就不是那麽软弱了。

  盾的用途是将杀伤力加以消耗或偏导,以及作为助攻武器。由于重量问题,历代盾牌都以藤、木或皮盾为主,由于木、皮盾表面需要涂漆以防潮腐,便连带产生了精美的盾面图案。西汉以前盾的样式都接近长方形,分为步用和车用,步盾长大利于防箭和维持阵列,车盾短窄利于车上使用。防护最大的威胁是刺,刺的力量足以在攻击点上聚集起高达数百公斤的压力,是刀剑劈砍无法企及的。因此时至战国,用于近战的双弧形方盾就盛行起来,纵中线凸起的形状,有利于分解刺的力量。

  随着骑兵的兴起,西汉出现了椭圆形盾牌,骑兵可以单手举着抵御攻击。这种样式在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遗弃,又被宋代捡起后,就变成了绑在骑兵左小臂上用来防箭的圆形旁牌。与此同时,步盾经过汉魏的发展,东晋南北朝开始盛行一种很长的六边形盾,这是双弧形方盾的改进版,整个盾面纵向内弯,就像一片叶子。

  作战时不仅可以手持,还能将底部尖角插在地上,用棍支起。而这种样式在去掉底部尖角后,就成了宋代的步兵旁牌。盾牌介绍到宋代,就缺乏了往下的趣味,剩下的发展无非是略微改变形状,已经没有了进步的意味。

  组成部分:

  较早的铜制盔甲出现于亚洲。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殷周时代的中国、吠陀时代的印度都已出现了铜盔甲。最早大量使用铁制盔甲是中东的亚述人。在盔甲的普及过程申,还出现了颈甲、面甲、腕甲、胸甲、手套等防护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

  [脸甲]

  头盔的前部,防止冷兵器袭击军人脸部用。古代和中世纪使用脸甲。脸甲严密地与头盔连在一起,有的是活动的。由铁或钢制成,呈整块瓦片状或鳞片状。法国圆柱形头盔的脸甲就是头盔前墙的延长部分,并且有2个眼孔及1一2个鼻、嘴孔。古俄罗斯头盔实际上没有脸甲,而只有一窄条箭状金属片下垂在脸部中央。古俄罗斯军人,也戴球顶尖盔;有时这种头盔还带有锁子甲护肩,放下来可遮住后脑部、颈部、肩部,同时也遮住脸部。

  [颈甲]

  护具的一种配件。使用于古代和中世纪,用以保护军人的后脑、脖颈、肩膀和肩肿骨兔受冷兵器伤害。在套环盔甲中,颈甲成锁状圆定茬军人头盔边缘,垂于双肩。在叶片甲中,颈甲用环索连接整块的铁板或者数块金属板制成。在中世纪无缝隙的骑士盔甲中,颈甲是防护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颈甲连接叶片甲、披膊和头盔,按尺寸和武士体形精工制作,分前后两部分,左面用活动铰链联接,石面用暗拍联接。

  我国古代的盔甲普及程度是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演变的。

  盔甲是冷兵器时代头部和躯干各部位防护装具的统称。它的名称繁多,但基本上分为护头的盔和护身的甲两部分。甲又可分为甲身、甲裙、甲袖和配件几部分。早期,人们用兽皮柳条,有垫衬材料的布套,木头等固定在躯干上用以防护兵器的攻击。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逐步出现了皮盔甲、藤盔甲、青铜铸盔甲。整块金属锤炼而成的板甲、金属编织的锁子甲等等。较早的铜制盔甲出现于亚洲。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殷周时代的中国、吠陀时代的印度都已出现了铜盔甲。最早大量使用铁制盔甲是中东的亚述人。在盔甲的普及过程申,还出现了颈甲、面甲、腕甲、胸甲、手套等防护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封建时代的亚洲一些国家和中世纪的欧洲盔甲倍受重视制作极为完善精美,也较昂贵,还出现了金银、稀少皮革制作的盔甲。随着近代火器的广泛使用,古代盔甲茬战场上的防护作用逐渐降低,最终被以现代技术制作的防弹背心、钢盔等取代。

  先说说中国的铁制铠甲

  中国约在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铁甲。甲又名铠,《释名·释兵》:‘铠,犹铠也。铠,坚重之言也,或渭之甲。‘各代铁铠甲往往因材因体而制,形制繁多。汉代称铁甲为玄甲,以别于金甲、铜甲。汉代军队申已普避装备铁甲。河北满城西汉申山靖王刘胜墓出主的鱼鳞甲。重约16名5公斤,共由2859片铁甲片缀威。据测定,当时铁甲片由块炼铁锻成甲片后,再退火脱炭,具有韧性。穿用者躯干及屑至肘部均用铁甲围护,铃形如半袖短衣。南北朝时期,宪耍酪行两当镜称碉光铠。两当铠丙形制和服饰中的两当形状相近似丽得名,它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组成。明光铠胸前和背后都有大型镜子样金属圆沪。唐代的铠甲形制多样,据《唐六典》记载有十三种:即明光甲、缀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予甲、马甲,主要供步骑兵使用。宋代以后,虽然火器出现,但铠甲仍然是重要的防护装备。宋代镜甲有钢铁锁子甲、黑漆濒水山泉甲、明光细网甲、明举甲、步人甲等数种。锯《宋史·兵志》记载:宋代一套镜甲的总重量迭45斤至50斤,甲叶有飞25片,制造时费工作日120个,花用经费三贯半。明代着眼减轻镜甲遵量,每付减至40斤至25斤,多为铁阀甲、锁子甲。清朝前期装备的铠甲承袭明代工艺传统。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艺的优点,铁甲防护能力和外规装饰都有进步。故富博物院存清高宗弘历御用铠甲,由铜盔、护项。护膊、战袍、护胸、铜镜、战裙、战靴八部分组成。甲衣内衬钢片,明哈片、哦疆边、饯袍上密缀铜星,一般武士的铠甲,制成坎肩、马蹄袖袍型式。战袍外绣花,密缀钢星。清末操练新军,改着西式军装,铁铠甲废止。

  绵甲

  以纺织品制造的甲。主要使用于申国的明代、清代和古代波斯等地区。以棉、麻、织布等材料制成了由甲身、甲袖、甲裙组成,还有小臂,小腿护套等配件。甲表面或可染成彩色,钉有大颗的铜、铁甲泡。绵甲用材比较轻软,审衣宽大,战斗申较着铁甲行动较为自如,沾湿后还可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20世纪初,清王朝编练‘新军‘,使用近代枪炮,绵甲与其它甲一同停止使用。

  胄

  中国头盔。胄,战国以后称兜黎,宋代以后称盔。中国传说最早的胄由造尤创造。人们用兽角、藤条兽皮制成头盔。目前出土最早的铜胄为商代青铜胄,皆用青铜整体范铸,饰有兽纹。铜盔也称胄,古代作战时用以防头部的防护装备,其形如帽,可以同时防护头顶、面部和颈部,盛行于商周时期。周代铜胄也是整块范铸,左有两侧向下延伸形成护耳,有的在周边宽带上凸出一羊排圆泡钉。出土的周胄,造型朴实。战国出现铁兜鉴,用铁甲片层层编压而成。此后至宋代,头盔一般为整块范铸,铁甲片编缀,或二者结合制成。‘明代夫盔大体承袭宋制,有所改进。明朝御林军用锁子盔,铁钵象一顶便帽,下沿装锁子钢丝网,盔高八寸许,网长一尺左右,网环极为细密。士兵的铁盔较简单,装饰不多,铁钵高大,肩庇较宽,整个盔面上宽下窄,形如尖塔形。军官用的铁盔雕刻有龙虎图纹,有的用金银镶嵌,盔上有赏,可插貉缨。及至火器广泛应用后,铁盔的形制趋向轻体化。清中叶以后,甲胄成为仪仗、校阅时着用的装饰品,实战中较少应用。清朝末年,西式钢盔传人中国,成为步兵通用的防护器具。皮条编缀而成。甲均涂漆,皮革以犀年皮、咒皮、鳖鱼皮、水牛皮等为主。几乎每个武士均装备甲,有的马匹也着甲。春秋战国之交,铁兵器出现后,皮甲不能抵御锋利兵器的打击,逐步让位于铁铠甲,但皮革作为轻便防护装具仍沿用达千年之久。

  镜甲

  一种护劈的防护甲。形似衬衫,最秘是把一些皮带或薄金属片缝在皮衣上做成。有时铠甲用丝绒覆盖,饰以压制花纹和雕刻图案。

  锁子甲

  古代作战时保护身体的防护装具。一般用铁锻制成小片,再以小片铁用铁链子衔接。互相密扣缀合而成衣状,穿起来柔和轻便。盛行于中国唐代。

  叶片甲

  一种防备冷兵器和火器杀伤的防护装具。最初使用的是结实的麻布衣或皮衣,随着金属的出魏,装上了铜片、背铜片、铁片和钢片。古代东方各民族早已有叶片甲,金金属叶片甲就产生于那里,后来为罗马人广泛使用。叶片甲分叶子甲和鱼鳞甲两种。火器广泛使用以后(14世纪起),叶片甲变为分别保护躯干和四肢等部分的厚金属局部护甲。

  脸甲

  头盔的前部,防止冷兵器袭击军人脸部用。古代和中世纪使用脸甲。脸甲严密地与头盔连在一起,有的是活动的。由铁或钢制成,呈整块瓦片状或鳞片状。法国圆柱形头盔的脸甲就是头盔前墙的延长部分,并且有2个眼孔及1一2个鼻、嘴孔。古俄罗斯头盔实际上没有脸甲,而只有一窄条箭状金属片下垂在脸部中央。古俄罗斯军人,也戴球顶尖盔;有时这种头盔还带有锁子甲护肩,放下来可遮住后脑部、颈部、肩部,同时也遮住脸部。。

  颈甲

  护具的一种配件。使用于古代和中世纪,用以保护军人的后脑、脖颈、肩膀和肩肿骨兔受冷兵器伤害。在套环盔甲中,颈甲成锁状圆定茬军人头盔边缘,垂于双肩。在叶片甲中,颈甲用环索连接整块的铁板或者数块金属板制成。在中世纪无缝隙的骑士盔甲中,颈甲是防护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颈甲连接叶片甲、披膊和头盔,按尺寸和武士体形精工制作,分前后两部分,左面用活动铰链联接,石面用暗拍联接。

  胸甲

  用于保护军人的胸背免受冷兵器和火器杀伤的沪具。由两块坚固的弯板-----胸板和背板组成。古代胸甲用密实的毡片外包皮革制成。后来出现了铁制胸甲,其前半部与后半部上面用环拍和铰链或包铁皮带连接,下面用腰带系紧。胸前点缀以压制纹或镶嵌饰物,且镀金或镀镀,重6一10公斤,厚1一3·5毫米。在俄国军队,胸甲于1731年装备重骑兵,经短时停用。

中国盔甲流水账最初的盔甲    中国最早的盔甲实物是在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墓南墓道中发现的皮甲实物,这些皮甲只剩下腐烂后留在土里的纹理了。其外径最大都在四十厘米左右。可见是整片式皮甲。其上有黑、红、白、黄四色图案花纹。这些皮甲是商代的遗物。除了它们以外,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商代到战国的皮甲都是先裁剪成甲片然后编缀成甲。在同一座坟墓南墓道北口发现了大量青铜头盔。这也是已知中国最早的头盔。它们的形体相似,都是范铸的。重2000-3000克之间,一般高20厘米以上。合范的缝正当头盔中线。头盔上的纹饰以这条线为中心向左右对称展开。头盔除前部以外都向下伸展,以保护耳朵和颈部。这些头盔中有不少铸出兽面纹饰;有的只是简单的铸出两只大眼睛;有的则只有圆葵纹。所有头盔都有向上竖立的空心铜管,用以容纳缨饰。头盔外部打磨光滑,但里面则仍是粗糙的。因此战士必须裹着头巾,或者头盔有软内衬。
    最初的盔甲的情况就是这样。此后皮甲作为盔甲的绝对主力保护华夏地区的战士有一千两百年左右。一般的皮甲,可以保存较好的曾侯乙墓Ⅲ号皮甲为范例。这具盔甲的年代是战国早期。全甲由身甲、甲裙、甲袖三部分组成。身甲由胸甲、背甲、肩片、肋片等共计二十片甲片编成,所用甲片尺寸比较大,最大的达到26.5厘米,采固定编缀。身甲上口接编竖起的高领,下缘接缀甲裙,两肩联缀甲袖。甲裙由上下四列甲片组成,每列十四片甲片,自左向右依次叠压,采固定编缀,然后再上下纵联,采活动编缀。所用甲片上缘比下缘窄,大致成上底和下底相差不大的梯形。整个甲裙上窄下宽,利于活动。身甲和甲裙均在一侧开口,战士穿好后再用丝带结扣系合。两只甲袖左右对称,各由十三列五十二片甲片编成,每列横联四片,由于甲片均有一定弧度,编联后构成下面不封口的环形。佳片宽度由肩向下递减,做下列依次叠压上列的活动编缀,形成上大下小可以伸缩的袖筒。头盔也是由甲片编缀成的。中有脊梁,下游垂缘护颈。共用甲片十八片编成。在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其余盔甲跟这副盔甲大致相同,只是局部结构有点差别,比如有的甲裙由五列而不是四列甲片缀成。这些盔甲,官方称为“楚甲”和“吴甲”,可能是从楚国获得。此外还有彤甲、画甲、漆甲、素甲等名号。所有盔甲表面都涂漆,绝大多数涂成黑色。总的来说,完好状态下的战国皮甲还是比较好看的。也可以看出这些盔甲只适合战车上的士兵穿用,因为在地面上穿甲裙的人活动是不方便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曾侯乙墓中居然还出土了保护拉战车的马匹的皮甲——马甲。马甲本身都已经腐朽不可辨识,只有两具马面甲(术语称为“马面帘”)尚可揭剥。
    以上是典型皮甲的构造。由于皮甲大都是这样大同小异的东西,其它的也就不说了。总之直到秦朝,中国兵身上几乎全部都是皮甲皮头盔。
    早在商朝就有的青铜头盔,到了西周也还有,之后就急剧减少到绝迹(东北出土的西东周期间的铜头盔被认为是东胡的遗物,云南也有稍晚的铜胫甲出土)。
    从前14世纪到前3世纪,世界各大文明积极的改进自己士兵的防护用具。各自做出了出色贡献。埃及人创造了鱼鳞铁甲;希腊人设计了大面积铜甲;铁头盔在西亚被发明出来。与之比较不能不说中国落后了。中国远离其它大文明的致命弱点,多次造成这种落后局面


铁盔甲出现
    
    《吕氏春秋·贵卒篇》中提到过铁甲。而目前中国最早的铁头盔,也是战国时期唯一的铁防护用具实物,于1965年出土于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同墓出土的有铁剑、铁戟、铁矛。它们是战国后期的遗物。这顶铁头盔是用八十九片铁甲片编成,现在损失的不过三片,整顶头盔已经复原。全高26厘米。顶部用两片半圆形甲片合缀成圆形平顶,以下主要用圆角长方形甲片自顶向下编缀,共七层。甲片的编法都是上层压下层,前片压后片,仅用于护颏、护额的五片甲片形状较特殊。在额部正中一片甲片向下伸出一个突出,可以理解为是护鼻的前身。每片甲片大小视其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大概高5厘米、宽4厘米左右。这顶头盔的形状跟据说是洛阳金村出土的铜镜上武士所戴的头盔相近,并且燕下都13、21、22号遗址中也出土有类似的铁甲片。说明这种头盔也许已经有了较多的装备了。
   
    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是西汉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班固的《封燕然铭》:“玄甲耀日,朱旗绛天。”汉代常用“玄甲”来代指铁甲——大概是因为铁暴露于空气中稍锈蚀的时候呈现黑色。1965年在据说为周勃墓附近的十个土坑中出土了彩绘战士陶俑两千五百件以上,这些战士中40%披着铠甲,铠甲的样式尽管不同,但均涂成黑色,正是象征着身穿铁甲的军队。另陕西咸阳杨家湾西汉早期墓出土陶俑群,所披黑色铠甲被认为是模拟铁甲,有步兵的带披膊的札甲和骑兵的不带披膊的札甲,并出现做工精细的鱼鳞甲。至于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则是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的鱼鳞甲,全铠由2859片小型甲片构成,有甲身、筒袖、垂缘。共重16.85公斤。与之年代接近的有1958年洛阳西郊3023号西汉晚期墓中出土的铁甲残片(共计三百二十八片);195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二十家子汉代城址中发掘的铁甲片和铁铠(年代为汉武帝执政晚期);1959年11月,福建崇安城村西南西汉城址出土的36片铁甲片;1963年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汉城遗址中出土数十甲片,保尔浩特土城中也有大量铁甲片出土,形制约十多种,跟二十子家出土的大致相近;1977年长安武库遗址中第一建筑遗址发现数目很多的铁甲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墓出土的铁盔甲一套,这个坟墓的墓主可能是西汉初汝阴侯夏侯灶。如果确实,那么这才是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总之,西汉盔甲实物的出土,是不少的。
    铠甲的形制
    汉代铠甲的术语如下:保护颈部的称为“盘领”或“锻铔”、保护臂部的称为“钎”、头盔称为“兜鍪”、鍪是当时的一种炊具。不过我们只需要知道它像头盔就行了。出土西汉盔甲的形制都相当于身甲部分,所以对它们的分析也只限于身甲部分。这些铠甲可以分为两类六型:
    第一大类:札甲,主要使用一类一、二型甲片,部分使用了二类甲片。
    一型:仅护住胸、背的札甲,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带系联,长仅及腰。外形类似于明清妇女的肚兜。标本见杨家湾陶俑所着盔甲,其中骑兵俑均属于这一类。
    二型:除胸甲和背甲以外,加有披膊,甲片较一型小。多半属于一类二型甲片。标本见杨家湾陶步兵俑。身甲最下一层甲片位于腰下,采活动编缀。
    三型:见于二十家子出土标本,除胸甲、背甲外,有盘领,胸中开襟,用铁扣扣合。披膊腋下不封口。身甲下缘也垂于腰部以下。
    铁札甲的制作方法基本上脱胎于中国传统的皮甲,所以这种铁甲的外形类似于皮甲。加上涂有防锈漆,在陶俑上表现时简直难以跟皮甲区分开来。特别是这时的中国皮甲也开始模仿铁甲涂黑漆,除非是出土实物,否则识别起来就更困难了。这种盔甲的防护力显然是不足的,不过还好,西亚的鱼鳞铁甲,这时候终于传到了中国,于是出现了中国版的鱼鳞铁甲。除了唐朝短暂的表现出向板甲进步的倾向,以及从西方引入有异域风味的盔甲以外,直到明朝,中国铁甲几乎都是鱼鳞甲。
    西汉的鱼鳞甲也有三型,主要使用二类和三类甲片,一般不用一类甲片。它们共同的外形特征是甲片细密呈鱼鳞状,因而得名。
    一型:见于二十家子出土的残铠,用二类一型甲片编缀。
    二型:用三类一型小甲片编缀,,满城一号墓出土标本属此型。又见于杨家湾陶俑。其中一件体型较大的标本,所披铠甲腰带以上为鱼鳞甲,腰带以下却是札甲。
    三型:用三类二型甲片编成,见洛阳3023号墓出土标本。
    从西汉铁甲的发展,可以清晰的看出鱼鳞甲取代札甲的历史过程。西汉初期的铁甲,主要是使用大型甲片的札甲,使用中小型甲片的鱼鳞甲极少,以杨家湾陶俑为代表。唯一一个身着鱼鳞甲的陶俑,比其它陶俑都高大,着华丽长靴。应该是个军官,所以防护比穿麻鞋的士兵好。到了武帝时期,情况有了变化,二十家子甲片中,只见到一片一类一型的大甲片。303片甲片中,一类甲片52片,占17.1%;第三类甲片11片,约占3.6%;其余都属于第二类甲片。札甲的形制主要已是一类三型,表现出从札甲向鱼鳞甲过渡的趋势。到了西汉以后,札甲就完全消失了。波斯技术排挤了中国传统。
    对于西汉铁甲片的金相鉴定结果如下:其表面为铁素体的退火组织,中心部分的碳稍高(0.1-0.12%),含有层状Fe0-2Fe0·Si02共晶夹杂物。表明所用材料是块炼铁,锻成甲片之后,经过退火,进行表面脱碳,提高延性。从河北满城和内蒙古二十家子出土的甲片,组织类似,可见当时盔甲制作技术已经可以适应大规模生产了。刘彻盐铁官营的决策,对于铁兵器,包括铁盔甲的普及,发挥了很大作用。从武帝前铜兵器占统治地位到武帝后铁兵器占统治地位,这种改变简直可以用“突变”来形容。
    西汉军队披铠甲的比例,大概是骑兵8%左右,步兵43%左右(根据杨家湾陶俑)。武帝后可能有所增加,不过铠甲不一定都是铁甲,事实上,皮甲作为辅助类型的盔甲,一直保留到明朝。与之比较,前479年普拉提亚战斗中,11万希腊联军中重装步兵为38700人。

[盔甲]
冷兵器时代头部和躯干各部位防护装具的统称。它的名称繁多,但基本上分为护头的盔和护身的甲两部分。甲又可分为甲身、甲裙、甲袖和配件几部分。早期,人们用兽皮柳条,有垫衬材料的布套,木头等固定在躯干上用以防护兵器的攻击。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逐步出现了皮盔甲、膝盔甲、铜
(青铜)铸盔甲。整块金属锤炼而成的板甲、金属编织的锁子甲等等。较早的铜制盔甲出现于亚洲。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两河流域、殷周时代的中国、吠陀时代的印度都已出现了铜盔甲。最早大量使用铁制盔甲是中东的亚述人。在盔甲的普及过程申,还出现了颈甲、面甲、腕甲、胸甲、手套等防护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封建时代的亚洲一些国家和中世纪的欧洲盔甲倍受重视
制作极为完善精美,也较昂贵,还出现了金银、稀少皮革制作的盔甲。随着近代火器的广泛使用,古代盔甲茬战场上的防护作用逐渐降低,最终被以现代技术制作的防弹背心
钢盔等取代。
[镜甲]
一种护劈的防护甲。形似衬衫,最秘是把一些皮带或薄金属片缝在皮衣上做成。有时铠甲用丝绒覆盖,饰以压制花纹和雕刻图案。门世纪出现了锁子甲和鱼鳞甲13世纪起逐渐被锁子甲和细密铠甲所代替。在俄罗斯,铠甲是用小环通常是小铁环紧密连接起来的长衫。
[锁子甲]
古代作战时保护身体的防护装具。一般用铁锻制成小片,再以小片铁用铁链子衔接。互相密扣缀合而成衣状,穿起来柔和轻便。盛行于中国唐代。
[叶片甲]
一种防备冷兵器和火器杀伤的防护装具。最初使用的是结实的麻布衣或皮衣,随着金属的出魏,装上了铜片、背铜片、铁片和钢片。古代东方各民族早已有叶片甲,金金属叶片甲就产生于那里,后来为罗马人广泛使用。叶片甲分叶子甲和鱼鳞甲两种。火器广泛使用以后
(14世纪起),叶片甲变为分别保护躯干和四肢等部分的厚金属局部护甲。
[脸甲]
头盔的前部,防止冷兵器袭击军人脸部用。古代和中世纪使用脸甲。脸甲严密地与头盔连在一起,有的是活动的。由铁或钢制成,呈整块瓦片状或鳞片状。法国圆柱形头盔的脸甲就是头盔前墙的延长部分,并且有2个眼孔及1一2个鼻、嘴孔。古俄罗斯头盔实际上没有脸甲,而只有一窄条箭状金属片下垂在脸部中央。古俄罗斯军人,也戴球顶尖盔;有时这种头盔还带有锁子甲护肩,放下来可遮住后脑部、颈部、肩部,同时也遮住脸部。
[颈甲]
护具的一种配件。使用于古代和中世纪,用以保护军人的后脑、脖颈、肩膀和肩肿骨兔受冷兵器伤害。在套环盔甲中,颈甲成锁状圆定茬军人头盔边缘,垂于双肩。在叶片甲中,颈甲用环索连接整块的铁板或者数块金属板制成。在中世纪无缝隙的骑士盔甲中,颈甲是防护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颈甲连接叶片甲、披膊和头盔,按尺寸和武士体形精工制作,分前后两部分,左面用活动铰链联接,石面用暗拍联接。
[胸甲]
用于保护军人的胸背免受冷兵器和火器杀伤的沪具。由两块坚固的弯板-----胸板和背板组成。古代胸甲用密实的毡片外包皮革制成。后来出现了铁制胸甲,其前半部与后半部上面用环拍和铰链或包铁皮带连接,下面用腰带系紧。胸前点缀以压制纹或镶嵌饰物,且镀金或镀镀,重6一10公斤,厚1一3·5毫米。在俄国军队申,胸甲于1731年装备重骑兵,经短时停用 (180a一!812年)之后,作为护具一直沿用到19世纪60年代,后仅在近卫骑兵第一师各团用作礼服。御林军骑兵团的士兵、军官及其他人员的胸甲茬结构和饰物多寡方面各不相同,御林军的胸甲表面光滑带有铜制饰物。俄军胸甲骑兵仅茬乘马队形申穿胸甲。由于火器的不断改进,胸甲变成了近卫骑兵的仪仗装具 (至1917年)。
[铠甲手套]
古代铠甲中护手配件。古代镜甲开始没有手套,后用度革、毡片等护住手背。精致的金属锁子甲、锻甲出现后,在护臂甲的下端蹿出一块叶片护住手背。欧洲是在13世纪初翻成了锁子甲连指手套,后又制出五指分开的铠甲手套。
[中国铁铠甲]
中国约在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铁甲。甲又名铠,《释名·释兵》:"铠,犹铠也。铠,坚重之言也,或渭之甲。"各代铁铠甲往往因材因体而制,形制繁多。汉代称铁甲为玄甲,以别于金甲、铜甲。汉代军队申已普避装备铁甲。河北满城西汉申山靖王刘胜墓出主的鱼鳞甲。重约16名5公斤,共由2859片铁甲片缀威。据测定,当时铁甲片由块炼铁锻成甲片后,再退火脱炭,具有韧性。穿用者躯干及屑至肘部均用铁甲围护,铃形如半袖短衣。南北朝时期,宪耍酪行两当镜称碉光铠。两当铠丙形制和服饰中的两当形状相近似丽得名,它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组成。明光铠胸前和背后都有大型镜子样金属圆沪。唐代的铠甲形制多样,据《唐六典》记载有十三种:即明光甲、缀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予甲、马甲,主要供步骑兵使用。宋代以后,虽然火器出现,但铠甲仍然是重要的防护装备。宋代镜甲有钢铁锁子甲、黑漆濒水山泉甲、明光细网甲、明举甲、步人甲等数种。锯《宋史·兵志》记载:宋代一套镜甲的总重量迭45斤至50斤,甲叶有飞25片,制造时费工作日120个,花用经费三贯半。明代着眼减轻镜甲遵量,每付减至40斤至25斤,多为铁阀甲、锁子甲。清朝前期装备的铠甲承袭明代工艺传统。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艺的优点,铁甲防护能力和外规装饰都有进步。故富博物院存清高宗弘历御用铠甲,由铜盔、护项。护膊、战袍、护胸、铜镜、战裙、战靴八部分组成。甲衣内衬钢片,明哈片、哦疆边、饯袍上密缀铜星,一般武士的铠甲,制成坎肩、马蹄袖袍型式。战袍外绣花,密缀钢星。清末操练新军,改着西式军装,铁铠甲废止。
[绵甲]
以纺织品制造的甲。主要使用于申国的明代、清代和古代波斯等地区。以棉、麻、织布等材料制成了由甲身、甲袖、甲裙组成,还有小臂,小腿护套等配件。甲表面或可染成彩色,钉有大颗的铜、铁甲泡。绵甲用材比较轻软,审衣宽大,战斗申较着铁甲行动较为自如,沾湿后还可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20世纪初,清王朝编练"新军",使用近代枪炮,绵甲与其它甲一同停止使用。
[胄]
中国头盔。胄,战国以后称兜黎,宋代以后称盔。中国传说最早的胄由造尤创造。人们用兽角、藤条兽皮制成头盔。目前出土最早的铜胄为商代青铜胄,皆用青铜整体范铸,饰有兽纹。铜盔也称胄,古代作战时用以防头部的防护装备,其形如帽,可以同时防护头顶、面部和颈部,盛行于商周时期。周代铜胄也是整块范铸,左有两侧向下延伸形成护耳,有的在周边宽带上凸出一羊排圆泡钉。出土的周胄,造型朴实。战国出现铁兜鉴,用铁甲片层层编压而成。此后至宋代,头盔一般为整块范铸,铁甲片编缀,或二者结合制成。"明代夫盔大体承袭宋制,有所改进。明朝御林军用锁子盔,铁钵象一顶便帽,下沿装锁子钢丝网,盔高八寸许,网长一尺左右,网环极为细密。士兵的铁盔较简单,装饰不多,铁钵高大,肩庇较宽,整个盔面上宽下窄,形如尖塔形。军官用的铁盔雕刻有龙虎图纹,有的用金银镶嵌,盔上有赏,可插貉缨。及至火器广泛应用后,铁盔的形制趋向轻体化。清中叶以后,甲胄成为仪仗、校阅时着用的装饰品,实战中较少应用。清朝末年,西式钢盔传人中国,成为步兵通用的防护器具。皮条编缀而成。甲均涂漆,皮革以犀年皮、咒皮、鳖鱼皮、水牛皮等为主。几乎每个武士均装备甲,有的马匹也着甲。春秋战国之交,铁兵器出现后,皮甲不能抵御锋利兵器的打击,逐步让位于铁铠甲,但皮革作为轻便防护装具仍沿用达千年之久。
[鞨]
中国古代革制的胸甲。《管子·小匡》:"轻罪人兰盾、拾革、二戟。"尹知章注:兰,即所谓兰拾,兵架也。拾革,重革,当心著之,可以御矢。"
[中国皮革甲]
甲是古代作战中人马防护装具。中国传说堂尤发明甲,在夏代常备军已装备甲。早期的甲以藤条·木片、皮革等原料制成,以皮革为主。商代一一般以整皮护驴干,四肢不着甲。由于整片皮裹身不便于作战,至迟到春秋末期已出现由小块皮革联缀成的片甲。周代,全甲由身甲、甲块、甲袖三部分组成,每部分由小块革以丝带连接。

从成本上考虑应该不会给士兵用丝绸衬甲。不知道您是从哪个资料上看到用丝绸做衬甲的记录?

中国古代铠甲的变迁:

夏商时期武士的着装受时代影响而显的单薄。但其着装上画有传统图腾;西周时期出现了布甲,这是一种以缣帛夹棉制成,防护力有限,这一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铸造的防护装俱,有了青铜铠甲。春秋战国之交时期皮甲发展到鼎盛,其代表之作便是札甲,这一时期的皮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制成,这种甲由甲身、甲裙和甲袖组成,主要用甲片编缀而成,胄也是用甲片编缀起来的。

春秋初期青铜铠甲得到改进,但炼铁技术得到发展,春秋晚期出现了铁铠甲。这一时期的铁甲通常以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片穿组连缀而成。到汉代铁制的甲胄开始普及,并逐渐代替皮甲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同时铁甲分化为精致的鱼鳞甲和普通札甲。鱼鳞甲是札甲的登峰造极的结果,整套甲所用甲片可超过2200片,甲片叠压密似鱼鳞,毫无疑问只有显赫之人才能穿用。实际上,西汉鱼鳞甲即使与后代铁甲比较也堪称精品,但鱼鳞甲历代从未普及过,或粗些或细些的札甲一直是士兵的标准装备。

魏晋南北朝是甲式发展的重要过度时期,接踵出现的筒袖铠、两档铠和赫赫有名的明光铠。

筒袖铠的外形与西汉的铁甲胄很相似,从头上套穿,这种筒袖铠坚硬无比。胄基本沿袭东汉形制,胄顶高高地树有缨饰。两档铠是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组成,到隋代两档铠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一般身甲全鱼鳞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经延伸到腹部,取代原来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摆为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此后由于明光铠日趋流行,两档铠慢慢不被重视,唐代以后开始衰落、逐渐淘汰。事实上筒袖铠和档铠从其产生到淘汰,从未成为军队装备的主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明光铠就产生并装备部队。”明光铠”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这镜子又称护心境。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照射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起初只是在两档铠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后来加装了护肩、护膝、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其甲身由4块底板组成,胸甲各2块,每块上有一面大圆护,从明光之名推测,圆护应该由质量较高的铜铁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甲,这种设计有些图省事,但到了隋唐,一改前代偷工减料的陋习,将护臂和延长的护腿纳入甲式基本要素,对后世有重要的影响,在明光铠的形制上隋唐两代基本沿用了南北朝时期的形制。

这种甲胄从其产生到五代时期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时,历四五百年,是古代铁制铠甲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铠甲形制,在中国古代甲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五代时期的铠甲重又全用甲片编制,形制上变成两件套装。披膊与护肩联成一片,胸背甲与护腿连成一片,一两根肩带前后系接,套于披膊与护肩之上,同时继续使用皮甲。到宋代纸甲成为军队的标准甲式之一,曾有一次定制了3万套的记载,纸甲似乎有一定的防潮能力,其中的优良者不仅轻便还”劲矢不能洞”。这种新型甲胄产生于唐代末期,到明代仍是军队的标准装备之一。宋代还有一种甲胄必须提到,那就是用冷锻钢材锻制的青堂羌族瘊子甲,50步之外强弩也难以射穿,相当的坚固。元代的甲胄制作极为精巧但成本更昂贵,明代时甲胄大部分是用钢铁制造,并且铠甲的各个部分的部件都有严格的重量规定。明朝中期以后由于火器的发展重达28。5公斤的明代重甲越来越力不从心,于是一种轻便、结构简单而覆盖面积大的新式甲胄诞生了,其主要是锁子甲和布甲,这种甲式主要用布、棉花、钉缀金属甲片制成。到清朝纯金属的铠甲更是不受重视,清中后期甲制已经发展到用绸、布、棉花和铁叶、铜钉等合制而成的绵甲,比之明代更加轻便,更适合于战斗要求,这种甲式是中国古代甲胄发展的最后一种形制。

减小身体与盔甲间的摩擦,提高作战能力

是的,因为可以射进去以后可以用外面还连着的丝绸拔出来,免得用钳子把箭头弄出来,不安全(大出血),不卫生

不完全是。丝绸可以起到避弹衣的作用,因为丝绸质地坚韧,箭射入之后,丝绸会裹住箭头不让其深入,即使深入了,也比较容易拔出。主要是前者。


《爱的教育》读后感1500字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爱的教育》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的教育》读后感1500字1 《爱的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动力,在看到每一个惊心动魄的情节时,我都在流泪,为他们的精神感到骄傲,为他们身边有这样的人感到自豪。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

在小说《士兵突击》中,你如何看待团长王庆瑞?
后来,他听张干事说,五班的一个兵把他当年一个排都没有修成的路修成了,而且只用了5元钱的时候,他虽然将信将疑的,但还是决定亲眼见一下这个兵。毕竟这么好的兵,绝不能被埋没在五班那个地方了。这段说明了王团长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心胸开阔,非常爱惜人才的好团长。王庆瑞团长见到许三...

密宗的书不是不能随便看吗?否则会有盗法罪。藏密佛教史这本书,可以随便...
佛教史不是经律论三藏,可以看的

开卷有益作文
张紫荆的话音刚落,正方代表一杨碗玉开始自己的演讲,她首先强调的自己正方的观点”开卷必有益”接着,她又说明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强调了书是每个人的”长生果”还引用了伟人的事例,杨碗玉的演讲一停,顿时引起了反方的喷喷赞叹,仿佛像一个大了胜杖的士兵一样. 正方代表毫不示弱,首先由正方一选手刘宇涵反唇相...

有哪些将军们激励士兵士气的动人演讲
西西里岛有400个整整齐齐的坟墓,都是因为一个人值班的时候打瞌睡——不过那都是德国人的坟墓,因为我们比那个长官先发现他在睡觉。所有真正的英雄不是像故事书上描述的那样。军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所以永远都别松劲。连想都不要去想什么你的任务不重要。要是每一个卡车司机都...

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其实铜锣也是一种乐器,不仅在古代,现代也是一样,有一些民间乐队还是用铜锣当乐器。当击打铜锣的时候,声音清脆而悠长。之所以会在战场上选用铜锣,就是因为击打铜锣的时候,声音清脆而且传递的非常远,在远处打战的士兵也能听到击打铜锣的声音。在战场上时间就是一切,如果用别的替代就没有铜锣这么好的...

读安徒生童话有感
丹麦著名的评论家勃兰兑斯这样评价过安徒生的童话:“他的故事属于我们曾经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辨认过,而如今,我们依然在阅读的那一类书籍。 你看,安徒生写童话是那样的精彩,那样的引人入胜,写的是那样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其中一般。 特别是他写的有一篇名叫”海的女儿“的故事,写的无比真实,真情实感,当看到...

连队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工作坊研修有什么建议
3. 课程设计合理:根据研修目的、时间安排和学员特点等因素,设计合理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如文学阅读、文学创作、写作技巧等课程。4. 提供学习资源:为官兵提供足够的文学阅读材料和相关文学资讯,以及创意表达的书籍和教材。5. 组织练习与作业:让官兵在研修中不断练习和实践,例如组织小组讨论、写作比赛、...

关于教育书籍的读书笔记范文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主角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

有谁知道兄弟连的意义?
和他们所做的这些"小事"才是最值得我们每一个后来人去怀念,敬仰于永远铭刻在心.这些真实存在的人物,这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正是通过《兄弟连》的完美追忆和记录才能被人们所铭记,让人们一看到《兄弟连》这本书就会想起战争的罪恶,兄弟情战友情的可贵,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提醒我们永远远离战争,维持世界...

扎囊县18332533916: 古代打仗士兵穿的盔甲是自己买的还是国家发的? -
荆视头孢: 唐代以前,先秦及秦汉,一般家里有经济能力的,都是自备盔甲,没钱bai的军队会下发制式盔甲,当兵结束可以穿回家,下次再服役或者后代服役,就穿这个. 东汉,他们军队的盔甲都是政府发放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du,由于是军户制或...

扎囊县18332533916: 将军和士兵的盔甲有什么区别? -
荆视头孢: 士兵多用皮甲,队正以上会在夹以铁片.不过重甲步兵和骑兵也会批重甲.将军多用铁甲.总之甲胄随着职位而变,职位越高,铠甲越好,防护性能越佳. 唐十三铠明光铠最好,

扎囊县18332533916: 古代士兵防具 -
荆视头孢: 士兵的甲胄是比较低级的,一般只能防御近距离钝器的划伤.另一个作用是部队要求统一着装以区别敌我. 高级将领的盔甲就非常坚硬,曾经看过探索节目的一个实验,有些盔甲甚至可以防御远距离利箭的袭击而丝毫无损.所以军衔决定生命的安全性.

扎囊县18332533916: 秦朝士兵的铠甲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
荆视头孢: 秦朝士兵的盔甲的质地有三种:皮甲、石甲、金属甲(青铜甲和铁甲).

扎囊县18332533916: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几个故事情节概括 -
荆视头孢: 1、保尔洗涮间做工保尔被学校开除后,来到车站食堂的洗刷间打工,他干活卖力,能吃苦,这时的他才12岁.在打工的两年里,“保尔窥见了生活的最深处、生活的底层,那里的腐烂味和泥沼的潮气扑面而来,他渴望了解一个未知的全新的世...

扎囊县18332533916: 描写春.夏.秋.冬 的诗有哪些?各写几首要整首的 -
荆视头孢:[答案] 一、春季: 孟浩然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 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啾啾地喊叫. 春 ...

扎囊县18332533916: 冰心说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你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了什么样的读书经验,或者把读过的一本好书有着深刻的感受,把它写下来验,或者把读过的一本... -
荆视头孢:[答案] 我的一点读书经验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读书系统,收益较大.如研读杜甫、李白诗时兼看其他唐人诗,看唐朝历史;看雨果... 我们过去称“学问”,这很有道理.“学”和“问”要联在一起. 此外,现在书目极多,一个人终其生,孜孜不倦,也不能将所...

扎囊县18332533916: 欧洲中世纪士兵和骑士的盔甲有什么不一样?要能一眼看出来的特征 -
荆视头孢: 首先士兵和骑士不是一个层次,士兵属于参军性质,骑士是贵族! 正如以上几位所述大多数骑士都有链甲的(正确的叙述为锁子甲),而士兵则只能是鳞甲和札甲了!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14世纪中叶,全身板甲才得以出现,应用于贵族骑士和领主或者亲征的国王身上! 普通士兵有的还是身穿鳞甲的,只有少数士兵才有链甲穿戴的! 板甲最大的应用时期则是文艺复兴时期,那个时代准确的说是火器已经逐步的代替了弓弩的时候~ 两大板甲的产生-哥特与米兰! 它们已经真正的布置到士兵的身上以抵御火器的攻击!

扎囊县18332533916: “胄”是古代士兵使用的防护用具,用来保护哪个部位 -
荆视头孢: 中国古代将士防护头部的装具.又称兜鍪、头鍪、盔等.由于它常与护体的铠甲配套使用,所以“甲胄”一词成为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统称.

扎囊县18332533916: 古代军人穿的铠甲有什么用 -
荆视头孢: 就是防护用具,冷兵器时代,为了保障士兵安全,提高战斗力减少战斗减员的一种保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