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县名的由来(一):汉语地名

作者&投稿:董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青海各县,就 历史 演变看,河湟流域设治较早,变迁也多;牧区设县较晚, 历史 演变也较简单,但就语源语义看,情形就比较复杂了。有的是羌语名称,鲜卑语名称,也有大量的藏语名称和蒙古语名称,还有哈萨克语名称,也有原先为少数民族语名称逐渐被汉语雅化了的。

汉语县名

(1)取义于政治意念的。

循化。意即“遵循王化”。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曾修筑循化城(旧名一公城,移公城,在土门关外)。金朝设积石州,属临洮路。元因之。明初设积石州千户所,属河州卫。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草滩坝筑城驻兵,名“循化城”和“循化营”,乾隆《循化志》说:“御赐嘉名”,“偶合于宋耳,非复旧名也”,可见取义于政治意念。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河州同知于循化城,设循化厅(县一级),先后隶属临洮府和兰州府,道光九年(1829年)改隶于西宁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循化县。1954年3月成立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贵德。原名归德。据乾隆《甘肃通志》卷三“贵德所”条,“明以前为番夷驻牧之地,洪武三年(1370年)征西将军邓愈至莽刺川,始置归德州,取番夷向化之义”,其政治意念是很明显的。清初设归德所,属河州卫。雍正三年(1726年)裁河州卫,改隶临洮府。乾隆三年(1738年)改隶西宁府。到乾隆二十七年设归德厅,置县丞(称西宁县丞),四十七年(1782年)改“归德”为“贵德”,意为“以德为贵”,沿用至今。五十六年(1791年)改设同知。1913年贵德厅改为贵德县。

海晏,1943年设县,取义于“海晏河清”,地方承平。该县县治在原西汉末王莽的西海郡城一带。这一带,原为先零羌牧地,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冬,王莽在此设西海郡。西海之名,在《汉书·王莽传》中记得很清楚,王莽上奏皇太后王政君说:“今案已有东海、南海、北海郡,请受良愿等所献地为西海郡”。定名西海,显然系取义于“四海一统”。这个西海郡维持了约十五年,即废弃。

平安,平安县系1982年5月设置,治平安镇,该地古名安夷和平戎绎。据《水经注》载,自青沙山北流至平安镇汇入湟水之河名勒姐溪,原为勒姐羌居地,因部族得名。东汉初在此设安夷县,属金城郡,建安时西平郡设立后,归西平郡。魏晋因之。十六国时仍为安夷县。北魏时废县。隋唐时,属设于乐都的西平郡或鄯州。宋时称宗哥城。元时设骚站。明洪武时设平戎绎,嘉靖元年(1522年)修平戎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增修。清康熙改平戎城为平安城。

(2)表示民主革命时期政治概念的。

1929年青海成立省政府后,从乐都县划出东半部新设“民和县”,取义于“人民和睦”或“民国和平”。

从西宁县划出一部分新设“互助县”,取义于“互助互爱”,1954年改设“互助土族自治县”。

在隆务寺一带新设同仁县,取义于“同登仁域”;在恰卜恰一带新设共和县,取义于“五族共和”等等,都反映了时代烙印。

(3)由羌语雅化了的。

乐都,据《汉书·赵充国传》,汉人没到此之前,已有“雒都谷”之名,可见系羌人所命名,在《汉书》中也写成“落都”或“洛都”,可见系译音。至于“雒都谷”具体指哪条山沟,有人认为指老鸦城以北的冰沟,也有人认为系乐都县北的引胜沟,原名胜番沟。到十六国时后凉吕光置郡(约在386—390年间),雅化成乐都,沿用至今,已有1600年了。南凉王国(397—414年)曾以乐都郡城为国都。北魏时属鄯州境,孝昌二年(526年)后鄯州移治于此,此时鄯州治和乐都郡治同城,名西都县(西都县先在今西宁,移此),隋代,改为西平郡,唐初复称鄯州,具为湟水县。吐蕃统治时仍名鄯州,驻有节度使。宋时,称邈川城,元符二年(1099年)改置湟州,旋改乐州。元时归西宁州。

明时设碾伯所。碾伯,为藏语,与“年保”同字异译,系山神之意,“碾伯沟”,即山神之沟,指北通苍龙岭,云腾雨生之胜番沟。清初仍旧,雍正三年(1725年)设碾伯县,1929年改名乐都县。

(4)以河川或某地方位命名。

大通,本为河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大通卫,筑三城,设三营,即白塔(今大通县旧城)、大通(今门源县城)、永安(今门源西北六十公里),卫治在今门源。乾隆九年(1744年)移卫治于白塔营,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改大通卫为大通县。新中国成立后,县治移桥头镇。

门源,1929年划大阪山以北设门源县。1929年析大通县置亹源县,因地处古浩亹水,即今大通河;古浩亹水,亦名阁门河,《晋书·音义上》:“亹者,水流夹山,岸若门”,孟康曰:浩亹读合门。颜师古曰:浩音诰,水名也,亹者,水流峡中,岸深若门也。西汉曾置浩亹县,治今甘肃永登县河桥镇。北宋在浩亹河上筑大通城,此河遂因大通城而改称大通河源头而命名。1953年设亹源回族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为门源回族自治县,1959年,亹源简化为门源。

湟源,意为湟水上源。道光九年(1829年)设丹噶尔厅,驻主簿,1913年改为湟源县,丹噶尔与东补尔,同字异译。有人云,丹噶尔系藏语,在湟水岔口处。

湟中,1944年设,治鲁沙尔镇。鲁沙尔,藏语,新村落新部落之意。“湟中”之名始见于《汉书》。谓两山对峙、湟水中流。古时湟中指西宁、乐都一带地方。湟中建县后,始成为行政建制名。

贵南,意为在贵德之南,新中国成立后新建,治茫拉川。

(5)古县名,取义于汉文中相应意义。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西平亭设临羌县,取义于“莅临众羌”,治西川镇海堡。东汉时移治湟水北岸多巴(藏语,几川汇合处),扼西纳川之口。

镇海,唐以后称临蕃城,宋称临谷城、林擒城。元以后称镇海。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赵充国威服定羌之后,于今老鸦城设破羌县,该地是汉军破羌处。老鸦城,并无乌鸦,语源于藏语,意为山谷尽头。

东汉末西平郡下设长宁县,在长宁谷中,即今西宁北川,《水经注》称长宁川,有长宁亭,其“北有养女岭即浩门山,西平之北山也”。长宁亭“东城有东西门,东北隅有金城,在西北四十里”,长宁县治当在此城。

上述临羌、破羌、长宁,其汉文意义是明白易知的。

参考文献

西藏自治区测绘局,西藏军区司令部侦察处.西藏地名资料简编[Z].拉萨,1979.

芈一之.青海地名探源及若干规律[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社会 科学版,1985(1):27-34.


山东蓬莱岛名称的来历
派使者慕名来到这里寻找神山,求长生不死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只见海天尽头有一片红光浮动,便问随驾的方士那是什么,方士回答:“那就是仙岛。”秦始皇大喜,又问仙岛叫什么名。方士一时无法应答,忽见海中有水草漂浮,灵机一动,使以草名“蓬莱”做了回答。这便是蓬莱岛的由来。

琼山区的历史沿革
为历史上海南发展最早和最好的地区。地名由来“琼山”一名的由来,据《方舆纪要》载“府南十里有琼山,土石多白,似玉而润,县以此名。”《琼山县志》亦载“因境内白石都(今甲子镇新民地区)有一座山叫琼山,泥土石头洁白润泽如玉,便以山名为县名。”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除旧制,...

澄江县名称由来
澄江县,古称“澄江”,其名源自“澄”字,意为水静而清。位于云南省中部,距离昆明50多公里,隶属于玉溪市,总面积773平方公里。东与宜良县接壤,南与江川、华宁两县相邻,西界为梁王山、麒麟山,与呈贡、晋宁相接,北与宜良相连,拥有阳宗海的美景。历史上,澄江曾是梁州的一部分,战国时期属于...

惠来县名称的由来
惠来县内名胜古迹多处,主要有龙泉山庄风景区、百花尖风景区、黄光山风景区、铭湖岩、仙井岩、清水岩、神泉的海角甘泉、海市蜃楼,惠城东栅永福寺(活佛宋禅祖师潜修圆寂之地)等,自然景观优美,吸引了中外游客。改革开放后,旅游事业日益发展。介绍:惠来县在中国广东省东部沿海,是揭阳市下辖的一个县...

山东日照市名称由来
日照一名的由来是太阳出来首先照到的地方。日照历史源远流长,夏、商时期属东夷。传说中叫石和县,历史上叫海曲,现名日照乃取“日出初光先照”。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后,封少昊之后裔为莒国君,定都今莒县城阳。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所灭。历经沧桑沿革,宋元佑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

海康县的名字由来及意思
《郡县释名》是这样解释“海康“的:“县东十里有东洋海,海滨康宁。犹海沂之康之义也”[出处同上。“海沂”即海边]。《万历雷州府志》及其以后的雷州方志的释意也大同小异:“傍海而祈之康,取安澜义也”,“安澜”就是海波不兴,沿海太平的意思。对“海康”之名的这一解释,应该是符合历史...

浙江省各市名字由来
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4.绍兴“绍兴”的由来:绍兴古称越、会稽,曾有过浙江第一大城市的越都时代,也有过中国40“大邑”的宋都时代。南宋赵构皇帝被金人所逼,到处奔窜于江浙一带。公元1131年逃至绍兴(那时是越州)觉得...

连云港名字的来源?
连云港是江苏省下辖地级市,古称“海州”,位于中国沿海中部,东濒黄海,属温带季风气候,东部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西与徐州市、宿迁市相连,南部与淮安市和盐城市毗邻,北至西北与山东省日照市、临沂市相邻。截止到2019年9月9日,连云港下辖3个市辖区、3个县级行政区:海州区、连云区、赣榆区...

岩手县县名由来
在难以忍受的骚扰下,当地人民向神明求助。神明听到人们的祈求,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成功地驱逐了恶鬼。为了确保不再返回,这些被制服的恶鬼在岩石上留下了手印作为誓言的见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块土地因此被命名为岩手县,而战胜恶鬼的神明便在盛冈市定居,被人们尊奉于三之石神社,盛冈的别名“...

冈山县的县名由来
冈山县的旧国名是美作国、备前国、备中国。旭川带来的泥砂将海填埋,海岛内也出现了由泥砂填平的小平地,日本称其为“同”,因地形而得名冈山。

柳南区19578305073: 青海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 -
拔贩安持: 青海的地名词汇 既有汉语地名,也有(蒙古语)地名.据史料记载,蒙古族最早于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自中亚回军驻扎河西走廊,次年灭西夏,占河湟, 进入青海 .后来,曾有几次大批蒙古人入居,特别是到了崇祯九年(1636年),固始汗率部由今乌鲁木齐进居青海,进而用武力统一了西藏各地区之后,在青海的蒙古族已达20余万人之多,蒙古族几乎遍布青海各地,这从至今留下的蒙古语地名的分布状况就可以得到说明.但是,后来由于罗卜藏丹津反清失败后,蒙古 日益衰微,直到解放前夕,仅剩下2万余人.尽管如此,在他们雄居青海的近一个世纪的鼎盛时期所留下大量蒙语地名.

柳南区19578305073: “青海”名字的由来? -
拔贩安持: 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变.

柳南区19578305073: 青海玉树地名的由来 -
拔贩安持: 古为西羌地.隋朝前后为苏毗和多弥二国.唐时为吐蕃的孙波如.元朝归吐蕃等路宣慰司管辖,明末清初蒙古和硕特部入青海,控制玉树藏族各部头人,赠爵为诸台吉.清朝受青海办事大臣直接管辖. 民国时期设置玉树、囊谦、称多3县,县之下千百户制度因袭如故.1949年10月,青海省人民解放军军政委员会驻玉树特派员办公处成立.1951年12月25日成立玉树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州下辖6县:玉树县(结古镇)、杂多县(萨呼腾镇)、称多县(周筠)、治多县(加吉博洛格镇)、囊谦县(香达镇)、曲麻莱县(约改镇).

柳南区19578305073: 青海西宁的由来? -
拔贩安持: 古为羌地,西汉时置军事和邮传据点西平亭,神爵初属金城郡临羌县.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军西进湟水流域,汉将霍去病修建军事据点西平亭,这是西宁建制之始.东汉建安中置西平郡,治西都县(今西宁市).(或说,)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扩建为西平郡,开始在此筑城.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改为西宁州,至此“西宁”之称始于见史.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治西宁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以省垣周围正式成立西宁市. 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9月8日成立市人民政府,为青海省辖市.1950年西宁市为青海省人民政府驻地.

柳南区19578305073: 格尔木名称的由来? -
拔贩安持: 格尔木市是青海省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隶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为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处青藏高原腹部,幅员辽阔,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乡两块互不相连、中间相隔400多公里的辖区组成.盆地辖区在柴达木盆地南沿,昆仑山北麓,平均海拔2800米,面积76663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驻格尔木.唐古拉山镇辖区在省境西南隅,平均海拔5400米,面积49557.5平方公里.两部分辖区总面积126220.5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福建省,是世界辖区面积最大的城市.

柳南区19578305073: 青海这个名字的来历 -
拔贩安持: 西汉时期在青海湖附近设西海郡,当时青海湖名西海,直至东晋前秦更名为西平郡.南北朝时期的魏定名青海湖为“青海”.隋朝设置西海郡,青海湖仍名青海,随后朝代变更,青海(湖)名称依旧,直至清朝设置青海为今天省级行政区划,面积与今天差不多,民国至今,照旧.

柳南区19578305073: 玉树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
拔贩安持: 有两个玉树.一个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另一个是青海省一个藏族自治州的名称.作为一种植物,玉树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景天科、青锁龙属,是一种多浆肉质亚灌木.茎干肉质,粗壮,干皮灰白,色浅,分枝多,小枝褐绿色,色深....

柳南区19578305073: 青海的名字由来? -
拔贩安持: 由于有青海湖!

柳南区19578305073: 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
拔贩安持: 根据记忆,各省级行政区名称如下(记得中学时是34个): 黑龙江:得名于那条著... 贵州:得名于古地名; 重庆:南宋时一个皇帝曾在这里分封,后登极,"喜庆双重"...

柳南区19578305073: 如何从成都到色达? -
拔贩安持: 成都到色达约有673公里,开车需要约14个小时,成都到色达往返至少需要4天的时间. 方法一、坐成都到色达的直达班车,茶店子车站每天有2班直达色达的班车,发车时间为6:20和 6:25,票价分别是237元和222元. 方法二、到新南门汽车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