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散文鉴赏

作者&投稿:益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生活中,想必好多人都想拜读季羡林散文。那么季羡林经典散文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季羡林散文鉴赏,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季羡林散文鉴赏1、梦萦水木清华
  离开清华园已经五十多年了,但是我经常想到她。我无论如何也忘不掉清华的四年学习生活。如果没有清华母亲的哺育,我大概会是一事无成的。

  在三十年代初期,清华和北大的门槛是异常高的。往往有几千学生报名投考,而被录取的还不到十分甚至二十分之一。因此,清华学生的素质是相当高的,而考上清华,多少都有点自豪感。

  我当时是极少数的幸运儿之一,北大和清华我都考取了。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思考,我决定入清华。原因也并不复杂,据说清华出国留学方便些。我以后没有后悔。清华和北大各有其优点,清华强调计划培养,严格训练;北大强调兼容并包,自由发展,各极其妙,不可偏执。

  在校风方面,两校也各有其特点。清华校风我想以八个字来概括:清新、活泼、民主、向上。我只举几个小例子。新生入学,第一关就是"拖尸",这是英文字toss的音译。意思是,新生在报到前必须先到体育馆,旧生好事者列队在那里对新生进行"拖尸"。办法是,几个彪形大汉把新生的两手、两脚抓住,举了起来,在空中摇晃几次,然后抛到垫子上,这就算是完成了手续,颇有点像《水浒传》上提到的杀威棍。墙上贴着大字标语:"反抗者入水!"游泳池的门确实在敞开着。我因为有同乡大学篮球队长许振德保驾,没有被"拖尸"。至今回想起来,颇以为憾:这个终生难遇的机会轻轻放过,以后想补课也不行了。

  这个从美国输入的"舶来品",是不是表示旧生"虐待"新生呢?我不认为是这样。我觉得,这里面并无一点敌意,只不过是对新伙伴开一点玩笑,其实是充满了友情的。这种表示友情的美国方式,也许有人看不惯,觉得洋里洋气的。我的看法正相反。我上面说到清华校风清新和活泼,就是指的这种"拖尸",还有其他一些行动。

  我为什么说清华校风民主呢?我也举一个小例子。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有一条鸿沟,不可逾越。教授每月薪金高达三四百元大洋,可以购买面粉二百多袋,鸡蛋三四万个。他们的社会地位极高,往往目空一切,自视高人一等。学生接近他们比较困难。但这并不妨碍学生开教授的玩笑,开玩笑几乎都在《清华周刊》上。这是一份由学生主编的刊物,文章生动活泼,而且图文并茂。现在着名的戏剧家孙浩然同志,就常用"古巴"的笔名在《周刊》上发表漫画。有一天,俞平伯先生忽然大发豪兴,把脑袋剃了个净光,大摇大摆,走上讲台,全堂为之愕然。几天以后,《周刊》上就登出了文章,讽刺俞先生要出家当和尚。

  第二件事情是针对吴雨僧(宓)先生的。他正教我们"中西诗之比较"这一门课。在课堂上,他把自己的新作十二首《空轩》诗印发给学生。这十二首诗当然意有所指,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说不清楚。反正当时他正在多方面地谈恋爱,这些诗可能与此有关。他热爱毛彦文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诗句"吴宓苦受(毛彦文),三洲人士共惊闻",是夫子自道。《空轩》诗发下来不久,校刊上就刊出了一首七律今译,我只记得前一半:

  一见亚北貌似花,

  顺着秫秸往上爬。

  单独进攻忽失利,

  跟踪盯梢也挨刷。

  季羡林经典散文3篇季羡林经典散文3篇最后一句是:"椎心泣血叫妈妈。"诗中的人物呼之欲出,熟悉清华今典的人都知道是谁。

  学生同俞先生和吴先生开这样的玩笑,学生觉得好玩,威严方正的教授也不以为忤。这种气氛我觉得很和谐有趣。你能说这不民主吗?这样的琐事我还能回忆起一些来,现在不再啰唆了。

  清华学生一般都非常用功,但同时又勤于锻炼身体。每天下午四点以后,图书馆中几乎空无一人,而体育馆内则是人山人海,着名的"斗牛"正在热烈进行。操场上也挤满了跑步、踢球、打球的人。到了晚饭以后,图书馆里又是灯火通明,人人伏案苦读了。

  根据上面谈到的各方面的情况,我把清华校风归纳为八个字:清新、活泼、民主、向上。

  我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了整整四个年头,其影响当然是非同小可的。至于清华园的景色,更是有口皆碑,而且四时不同:春则繁花烂漫,夏则藤影荷声,秋则枫叶似火,冬则白雪苍松。其他如西山紫气,荷塘月色,也令人忆念难忘。

  现在母校八十周年了。我可以说是与校同寿。我为母校祝寿,也为自己祝寿。我对清华母亲依恋之情,弥老弥浓。我祝她长命千岁,千岁以上。我祝自己长命百岁,百岁以上。我希望在清华母亲百岁华诞之日,我自己能参加庆祝。

  1988年7月22日
  季羡林散文鉴赏2、神奇的丝瓜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量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了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地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落叶归根,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1990年10月9日

看了“季羡林散文鉴赏”的人还看:

1. 季羡林散文优美片段

2. 读季羡林散文集有感

3. 季羡林散文好句好段

4. 读季羡林散文有感


秀羡林的相关资料50字
秀羡林 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比起作家,国学大师或是梵学大...

金秀瑶族自治县17737707819: 季羡林的《黄昏》+赏析赏析200字 -
莫临盐酸:[答案] 曾经读过不少描写黄昏的诗文,读过茅盾笔下那气势雄浑的黄昏,也读过何其芳笔下那寂寞惆怅的黄昏,还读过诗人勃洛克... 在头脑中还留下些许印象.然而,前不久读了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黄昏》,我却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感觉,茫然地静坐在电脑旁...

金秀瑶族自治县17737707819: 季羡林的散文《寻梦》的赏析 200字左右 -
莫临盐酸: 短:《怀念母亲》一文是季老的回忆录《留德十年》中的一篇.《留德十年》从1934年,青年季羡林大学毕业期待赴德留学终于成行写起,一直写到1946年归国返乡为止.数十篇文章,洋洋十数万言,写尽了十一年羁旅生涯中的跌宕起伏.《...

金秀瑶族自治县17737707819: 《我的母亲》季羡林赏析400字 -
莫临盐酸: 读了季老的《怀念母亲》, 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在季老的笔下,他描写出失 去生母的悲痛欲绝,以及留学他 乡时对祖国母亲的深深思念.在 留学期间,他对祖国母亲魂牵梦 萦,每天盼望回到祖国.季老从 不同的角度来表达对母亲的思...

金秀瑶族自治县17737707819: 季羡林<<二月兰>>赏析 -
莫临盐酸: 《二月兰》是季羡林先生的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他豁朗明达的心胸、平朴简约的文笔,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洋溢着淡淡二月兰花香的人生历程故事. 二月兰,这种平凡却又不平凡的野花儿,随着春风的召唤,兀自淋漓尽致的怒放,紫气直冲云...

金秀瑶族自治县17737707819: 季羡林老先生写的《听雨》结合选文.说说为什么欣赏 -
莫临盐酸: 这篇文章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散文风格平实、诚挚,是不曲不隐的本色写作.读其文,可见其人. 季老的文字平白浅近,没有华丽词藻,没有骈四骊六,甚至不表露深爱和沉痛. 采纳

金秀瑶族自治县17737707819: 季羡林 听雨 赏析 -
莫临盐酸: 季羡林是一个著名学者,能看得懂梵语与吐火罗文,在这篇文章中,全文采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先写自己研究语言时,需要极安静的环境; 再说只有雅人才会有欣赏雨的心情,自己已经到了“无我”之境界.最后才道出喜欢雨声是因为想到辽阔原野上的人民与麦苗,作者想以此说明他十分关心民生问题;表明对乡民之爱. 从《听雨》可看出季羡林是一个对景物之美和人生之美有着细腻的感受的人;是一个老当益壮,年近九旬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有着高尚的精神追求的人;是一个关注民生,心系天下,心忧天下,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

金秀瑶族自治县17737707819: 寸草心 句子赏析季羡林 -
莫临盐酸: 《寸草心》这篇散文重点写了他的三位女性长辈:大奶奶,婶母、母亲,还有一位就是比他大四岁的妻子彭德华.他经常在梦中见到这四位善良、敦厚、勤劳、温柔的女性,直到耄耋之年都不能将她们忘记. 其中当他写到妻子彭德华时,他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这样写道:“她是一个很有道德感的人,她一辈子都勤勤恳恳,从来没说过半句谎话.她虽然只念过小学,没什么文化,但她对丈夫可是绝对服从,绝对体贴.”由此可见,季老对妻子是非常敬重和满意的,同时为妻子长年累月勤勤恳恳地为他操持家务,毫无半点儿怨言,也充满了感激之情.

金秀瑶族自治县17737707819: 关于《夹竹桃》季羡林,的赏析, -
莫临盐酸: 1959年,季羡林作为民间外交的使者,应邀参加缅甸研究会50周年研究大会.所以散文的后半部分写缅甸的夹竹桃,写它的象征意义,这都是他的真实经验和感觉.而散文的前半部分,是中年人对童年的回忆,是朝花夕拾.这部分最为独特.尤其是少年对月光下夹竹桃想象的那段:“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读到此,我们不能不接受作者关于夹竹桃是他“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的判断了. 简短一点

金秀瑶族自治县17737707819: 季羡林散文读后感 -
莫临盐酸: 《清塘荷韵》这篇《清塘荷韵》是季羡林于86岁高龄时完成的佳作,可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相媲美. 几颗来自洪湖的莲子带着老人的希冀和怜爱跃入了红湖,一种顽强而高洁的生命在黑暗和淤泥的包围中开始萌芽. 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

金秀瑶族自治县17737707819: 季羡林《黄昏》好句的鉴赏!!!是文章里的句子的鉴赏,不是一整篇散文. -
莫临盐酸: 原文:但是,在门外,它却不管人们关不关心,寂寞地,冷漠地,替人们安排好了一个幻变的又充满了诗意的童话般的世界.朦胧微明,正像反射在镜子里的影子,它给一切东西涂上银灰的梦的色彩.鉴赏:黄昏,它悄悄的来临,无声无息,在日落之前,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所以说它不论人们是否对它关心,它都会来临,并且是寂寞地,冷漠的,黄昏的颜色是带有梦幻般的色彩的,因为有晚霞的映衬,所以显得更加的迷人,它的色彩不是如火般浓重,而是如霞般淡雅,所以作者会说它反射在镜子里,会产生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