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故事 (三) 民以食为天

作者&投稿:年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没错,从题目就可看出,本节内容都与吃有关。

当年我们插队,都是吃的集体伙,每个村子都会派一位伙夫(因为基本上都是大叔或大爷)负责给知青做饭。与其它村不同的是,给我们做饭的是一位和善可亲的农村大姐,是不是应该称为“厨娘”了。知青每天去一人帮厨,大家轮流。帮厨的主要工作是,从距伙房一里多地的水井挑几次水,以保证一日三餐的用水。其余的时间帮助厨娘大姐摘菜洗菜,到开饭时间负责为大家盛饭。我们的伙房在老知青宿舍那边,我们的宿舍在村子的另一边,所以每次吃饭,都要穿过村子,到老知青宿舍那边去。平时还好,遇上雨天,村里的土路就变得很泥泞,走在路上一步一打滑,吃饭回来,裤子上全是泥水。

我们第一年的伙食费是国家供给的,具体是多少我们也不清楚,也没人和我们讲。大概是每月10元钱吧,这个是后来我们自己推算出来的。因为国家只管第一年,从第二年开始就要自己交了。第一年干下来,我们的收入差不多每人100-120元 左右,因人而异,略有差异,因为每个人挣的工分不一样。我的收入在回京上学前全花掉了,请我们一起去的十几个新知青聚了一次餐。其他人的收入都交了第二年的伙食费了,也没剩下。据此推算出每月伙食费10元左右。

按理说,在当时每月10元的伙食费也还说的过去,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用到我们伙食上的肯定要比这个少。那时我们还都是不到20岁的年轻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呀,每天还要干农活。因为饭菜中油和肉都少,营养不足,吃饭时虽然吃饱了,但顶不了多长时间,很快就会觉得又饿了。这一点插过队的人都会深有体会的。实在挺不住了,就到村里小卖部去买些点心回来吃,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呀。于是乎,本着“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精神,大家群策群力,在炊具和食材的准备上也克服了不少困难,保证了最基本的营养要求。现在回想起来,发现在那段岁月中,与吃有关的记忆都格外地清晰和深刻,这不就是典型的“记吃不记打”吗?信手拈出几段与大家共享。

第一个要说的是炸酱,这是知青宿舍常年必备佐餐佳品。在我插队的近一年内,差不多2-3月能回一次家。每次放假结束,返回农村时,知青的行囊中最多的当仁不让应该是炸酱。关于这点我也问过在其它地方插队的知青,基本都表示认同。

在那个年代,副食供应还相对匮乏,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食物往回带;再者,当时还没有冰箱呢。所以即使带回一些吃的几天后也就吃完了。只有炸酱保存时间很长,省一点用基本上可以坚持到下次回家。每家炸酱的做法大同小异,先把五花肉(最好肥肉的比例大些)切成丁,油放进锅内加热至7,8成热时倒入肉丁翻炒,炒至肉快熟时加入黄酱(豆瓣酱),继续小火翻炒约20分钟即可。喜欢辣的也可以加入些辣椒,条件好一些的还可再加入一些花生米。炒成的炸酱鲜红透亮,醇香无比,令人垂涎欲滴。凉透后放入大个的玻璃瓶中密封好,放几个月也没问题。遇到没有味道或不想吃的饭菜,加上一小勺炸酱,立刻增色不少,食欲立马见长,如果运气好,吃到了一块肉丁,那真的是回味无穷,不要太享受了哦。还有平时我们最常吃的“小灶”,其实就是炸酱面,尤其是在天凉的时候,打开煤油炉,烧开一小锅水,下入挂面,煮熟后,趁热捞在碗里,取一些炸酱放入热气腾腾的面条里搅拌均匀,色香味齐备,开吃。这可比伙房的饭菜不知要好吃多少倍。

第二个是鲜松蘑。我们村周围的山上有很多松树林。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林子里发现有很多蘑菇,请教老乡后得知那是松蘑。一开始我们也就是采着玩,然后就丢掉了。因为老乡讲过鲜蘑菇有毒,必须晒干后才可以吃。他们也都是晒干后拿到小卖部去换一些油盐酱醋类的生活用品。时间长了,我们对此产生了怀疑,为什么鲜的会有毒,晒干后可以吃。晒干过程只是去除了水分,难道还有分解毒素的功能?我们是知识青年,要相信科学。我们认真地讨论了一次,认为鲜松蘑应该没有毒,即使有毒,毒性也不会太强,因此我们决定进行一次尝试。为了保险起见,毕竟谁也不会拿生命去冒险,第一次只做了很少一点,就是用油炒了炒。三位(我是其中之一)身体强壮一些的知青自愿参加。其它知青做好准备,万一情况不好,马上去找村里的赤脚医生。怎么有点像大义凛然奔赴刑场的感觉呀,就差没写遗书了。我们小心翼翼地夹了一小块松蘑放入口中,慢慢地品尝。哇,那口感,那味道真的是太好了,滑嫩软鲜。泡发的干蘑菇和它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不过为了慎重,当时没有再多吃。剩下的就是要观察反应了。第二天,第三天……..,一丁点的不适感都没有。这下心里有底了。以后在我们“小灶”的菜单中,又增加了一个新品。

松林里蘑菇不是总有的,貌似和天气有关。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下过雨后,如果能很快天晴了,经大太阳一晒,蘑菇就出的又快又多。还有就是当蘑菇头还是球状时最好吃,如果蘑菇头长开了,口感就逊色一些了。

第三个是杏。我们宿舍前面的山上有很多杏树,和其它果树不同,这些杏树分散的七零八落,没有规律,大小不一,树形各异,而且也没人管护。估计可能是野生的吧。当地的老乡也不怎么吃杏的。每年到收获季节,大量的杏就堆放在场院上,让其自然烂掉,因为老乡需要的只是杏核,杏核可以卖给国家,做中药材或杏仁露什么的。因此那些杏可随便吃,但不能带走,吃完把杏核留下就行了。

有一天没有事干,就约了几个伙伴,上山去玩。当时正是杏成熟的季节,满树的果实迎风摇曳,有大的,有小的,有红的,有黄的。我们边玩边随手摘些杏吃。突然有了新的发现,原来不同树上的杏口味是不一样的,这和我们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大相径庭。于是为了尝到更多口味的杏,我们分了工,每人在不同的树上摘下少量的杏来,大家汇总后一起品尝。尝完这批就再换几棵树。就这样一个上午,我们尝了几十棵树上的杏。有硬些的,有软的,有甜的,有酸的,还有带着不同果香的。正所谓“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知青品百杏”。最后经过对比,大家一致选出一棵树上的杏为年度最佳。这种杏个头不大,标准的球形,颜色为橙中透红,果实细腻柔软,酸甜适中,吃一个满口充满着醇厚的酒香。我们认真地为这棵树做了标记。相约明年再来吃。遗憾的是,我半年后就离开了这里,没有机会再享受这天赐佳果了。

第四个是肥肉大饼。  由于那时交通不是很方便,长途汽车和火车的班次很少。虽然我们插队的地方距北京只有100多公里,但每次回家差不多也要折腾近一天的时间。

一般来说行程是这样的,早上吃过早饭后,就到公路的边上去等路过我们村开往密云县城的长途汽车,因为长途汽车的时间很不固定,而且只能我们等车,车是不会等我们的。一旦错过了,可能当天就走不成了。到了县城汽车站后,再换乘公共汽车去火车站,在火车站乘去北京的慢车。之所以坐慢车,主要是票价便宜而且是始发车有座位。快车都是过路车,上车后不一定有座位,而且车票要贵一些。

路上如果基本顺利的情况下,到火车站时也差不多是中午前后了,是该填饱肚子的时候了。这个肥肉大饼就是车站附近一个小饭馆的招牌菜。印象中小饭馆的名称好像是“向阳餐馆”吧,但不确定。因为饭馆名称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关注重点,吸引我们的是它的肥肉大饼。这个饭馆的老板怎么这么有经营头脑啊,他真的是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一个家常千层肉饼的名称都可以起得这么生猛。对我们这些在广阔天地锻炼了2,3个月,肚子里的油水早已刮干净了的知青来说,真是太有冲击力了。这个肥肉大饼的馅料是猪肉(但确实全是肥肉)片和大葱,饼有很多层,擀好后放入饼铛小火慢烙,慢慢地把饼里的肥肉片烤出了油,油又浸透了面皮,端上桌时,大饼似乎还滋滋作响,泛着油光,饼皮焦黄,吃上一口,外皮焦脆酥香,内里软嫩饱满,舌尖上能感觉到肥肉里的油汁渗出来,满口留香。肥肉的香和大葱的鲜完美搭配,同时满足了你的视觉、嗅觉和味觉,太有满足感了。我们这边的知青,一提起密云火车站的肥肉大饼,全都竖起大拇指。以后口口相传,这个小饭馆已然成为我们这边知青回京路上的网红打卡之地。

其实对于为何每次回家前都要在火车站吃一次肥肉大饼,我内心深处还是有着一个不愿说出的秘密。自从我来插队以后,父母一直是很担心的,虽然每次回家和平时的家信中我从来都报喜不报忧,怕父母担心。但他们会从别的渠道了解到一些知青的情况,尤其是关于外地知青的一些传言,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每次回家他们都会尽量做一些好吃的,临走前还要大包小裹的带上一些。所以回家前在车站吃上一顿肥肉大饼,可以瞬间满足一下长时间缺油少肉的胃的需求,提前缓冲一下,避免一回家就因吃相太难看而让父母心疼难受。

最后要提的是我们养的一头小猪。虽然最终我们和它分道扬镳,但按计划安排,它应该是进知青肚子的。所以把它写进这节,虽有些勉强但也说的过去。

某一天,知青队长郑重地向大家宣布了一项他自己的决定,考虑到伙房每天都有些剩饭剩菜,为了不造成浪费,准备从我们的伙食费中拿出一些钱来,去买一头小猪来养。猪长大后可用来改善知青的伙食。大家一听都欢欣鼓舞,心中憧憬着那一天的早日到来。我们也能享受几天像梁山好汉那样“大碗吃酒肉,大称分银两”的幸福生活。

小猪买来后,我们齐心协力在老知青宿舍附近用栅栏围出一小块空间来,做为它的栖身之地。安置好小猪后,我们以为没我们的事了,只是坐等你慢慢长大就行了。哪知道队长又宣布了后续决定,从明天起,知青每天要派一人负责放猪。工作很简单,每天早上把猪放出去,随便它往哪走,跟在它后面看着,别让它走丢就可以了,下午再把它赶回来。以前只听说过放羊放牛,没听过放猪呀。而且老乡的猪都在猪圈里,从来不出来的。这一点到现在我也还是想不明白。但是对于领导的安排,“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从那天起,村子里就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一头小猪自由自在地在前面四处乱逛,一名知青无所事事地跟在后面。实在是太无聊了,我们谁也不想干这个工作。但是小Z同学却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主动要求承担这个“艰巨”的任务,我们大家也都很乐于成全他。

我们有人看到过小Z放猪,小Z有他自己独特的方式,每天放出猪后,小Z手持一根细木棍,在后面撵着猪跑,小猪只要一停下来,小Z就要棍子打它,让它再跑起来。大家百思不得其解,莫非小Z自己要锻炼长跑,参加比赛?几天后,小猪好像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栅栏门一开,它就像箭一样地窜出去,沿着村里的路一直跑了下去,根本不用人赶。以后不管是谁去放,它都是这样。这哪里是我们遛猪呀,这分明是猪在遛我们呀。

几个月过去了,小猪体型逐渐发生了变化,身材变得匀称起来,四肢细长。套用电视剧《亮剑》中国民党军常乃超师长的一句经典台词“鄙猪善于奔跑”。时间一长,小猪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每天吃饭时都要去看看它,一天不见心中就有些失落。我们经常在想,真的等它长大的那一天,我们还能忍心杀了它吃肉吗?

又到了放假的时候,知青都回京探亲了。回来后却发现小猪不见了。知青队长和我们讲,几个月下来,小猪也没怎么长膘,他就给卖了。是不是队长已经注意到了我们心态的变化,为了避免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尴尬,就提前把小猪卖了。不管怎么说,这么处理对于我们来说也可算得上一个理想的结局吧。从心里我们还是很感激队长的。


青 的寓言故事?
青鬃马 伯乐在集市上选了一匹青鬃马。他说,只要经过训练,这匹马一定可以成为千里马。可是,一个月又一个月过去了,无论伯乐采取什么办法,青鬃马的成绩始终不理想。每日的奔跑距离,总是在900里左右徘徊。伯乐对青鬃马说,伙计,你得用功啊!再这样下去,你会被淘汰的!青鬃马愁眉苦脸地说,没法...

关于青春经典故事五篇
青春经典 故事 1 十二岁是一个青春萌动的年龄,十二岁的女孩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十二岁的男孩有了自己的见解,我们都开始了属于自己的青春。 班上最近谣言四起,无非是他喜欢她,她喜欢他罢了。当小小的种子在少男少女心中鼓动,心底便不在似儿时无所谓了。 当我步上青春之路时,便开始改变:我变得害羞,怕见到帅帅...

关于青春的故事
1、少年束发受书 李大钊少年读书的时代,正是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一浪高一浪地向前推进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濒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国家存亡、民族存亡的问题,摆到了每个人的面前。幼年时,他就听到了鸦片战争等痛心的历史故事。五...

青春故事(十)——高三文科班
尽管复读不同于落榜,尽管复读代表着还有希望,但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意味着接下来的十个月是努力学习的十个月,是又一次决定人生前途和命运的十个月。 高三文科班,是武平一中以八一届应届毕业生为班底,加入全县八O年高考落榜的、分数接近录取线的二十几个人组成的一个大班,全班好像接近六十个人。那个时候的武平一中...

非常励志的青春故事
对他们来说,早晨多睡几分钟都是莫大的享受,一定要依赖闹钟叫醒,却又非常讨厌它的打扰。就像美国女孩乔娜,常常半夜还在网上看电影,早晨被闹钟叫醒还想多赖会儿床,导致自己经常上班迟到,屡次被扣发奖金,感觉苦恼不已。 “要是能有一种闹钟,可以在叫醒主人以后,迅速从床头逃走,继续响个不停,直到把人的瞌睡虫全都...

【青•故事优选C】月亮菜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你吃不吃!嗯?吃不吃?”母亲用筷子在我碗里使劲搅了搅,然后在碗沿警告似地敲了敲。我下意识后退了一步,只觉得鼻腔后面发酸发胀,耳朵也像被一炉火炙烤着,烫得不行。望着碗里白花花的米饭,和两片黑乎乎的月亮菜,我想爆发,可是我又...

我的青春故事作文
我的青春故事作文(一) 才发现,青春是一盘散沙,无论我是十指紧握,还是无力的松开,它都会无声的从我的指间悄悄消逝,无声消失,像是经历了一场洪流,就这样卷走了一切。我蓦地站在青春的路上,看着人群的来来往往,才发现,我的青春已经在半路上。在这个喧哗得闹市,是由于什么,让我们一点...

青春小故事
青春小故事1 青春的故事 所有的结局都一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样的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题记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并非为赋词新强说愁,只是感概:时间啊,你歇一歇,停留那么一小会儿,来听听她们的故事,让人生停留在这最美的季节! 炎夏篇 那个夏天,她们离开家乡,...

青春故事作文怎么写?
我的青春故事范文一: 青春,如诗如画的岁月,充满着多少对青春的渴望。 我们都以往是单纯的孩子,我们期望永远这样单纯,如果能够选择,我们宁愿永远不懂那些从前不懂的事。孩童时期的我们都是无忧无虑的,但从我们拥有青春的那一刻就意味着我们要经历挫折,会有忧伤,会有许许多多的事接踵而来,需要我们一个个解决。青春...

我的青春故事作文600字
我的青春故事作文600字 篇1 才发现,青春是一盘散沙,无论我是十指紧握,还是无力的松开,它都会无声的从我的指间悄悄消逝,无声消失,像是经历了一场洪流,就这样卷走了一切。 我蓦地站在青春的路上,看着人群的来来往往,才发现,我的青春已经在半路上。 在这个喧哗得闹市,是由于什么,让我们一点点失去了对童年的...

田家庵区18026681928: 知青类故事 -
罗环氢化: 梁晓声的小说大都是写知青的,还有朱小平的《桑树坪纪事》、张抗抗的《北极光》,王安忆的《小鲍庄》、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当然还有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等等、等等,太多了.这些呢,都是当时名气很大的

田家庵区18026681928: 回忆知青生活 -
罗环氢化: 没经历过 但我想谈一下我个人对那一代的感想:那是在火一样的年代出现的火一样的男男女女,为了理想也好,迫于无奈也好,他们被下放到农村,去接受所谓的“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之中有的在那里找到了事业,有人找到了爱情,他们...

田家庵区18026681928: 描写知青下乡的优秀小说有哪些? -
罗环氢化: 《失落的一代》、《昨日沉浮》、《黄金时代》

田家庵区18026681928: 有什么好看的知青小说 -
罗环氢化: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带“伤痕”性质的知青小说,写苦难历程,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 叶辛《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

田家庵区18026681928: 一名北京知青自愿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长达11年.在草原,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狼缠绵过.并与他亲爱的小狼... -
罗环氢化:[答案] 一名北京知青自至内蒙古边之额仑原插队,十一年.于原,其透狼洞,探过狼子,养过小狼,与狼斗过,亦与狼缠绵过.而与之共爱之小狼患,历数少苦也“畜”,是一场狼之盛.

田家庵区18026681928: 女知青用肉体换回城通行证,这则故事,是真的吗 -
罗环氢化: ... 在某些地方,的确是真的. 那时候知青下乡,虽说是学习和锻炼,可是下乡来正经办过事的,没几个.甚至在我所在的地方,当年还拦路抢劫过往农民的财物或者粮食.老乡跟知青在我们这边经常一起聚众斗殴.

田家庵区18026681928: 纪念知青上山下乡的诗歌 -
罗环氢化: 知青上山下乡历史回顾 作者:徐彬 嗨!小伙,别光叫我“爷爷”, 我,还有一个名字叫“知青”. 在和你差不多一样大的时候, 我们就离开学校,告别家乡. 去农村,到兵团,垦大漠,戍边疆! “奔赴祖国最艰苦的地方!” 然而,一旦现实...

田家庵区18026681928: 王二小的英雄事迹.50个字左右概括 -
罗环氢化:[答案] 1942年10月25日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鬼子发现上当后,...

田家庵区18026681928: 推荐一些好看的知青小说? -
罗环氢化: 《血色浪漫》,《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三生爱》

田家庵区18026681928: 有关马未都的事例 -
罗环氢化: 马未都收藏古玩,也收藏记忆.七十年代初,他到京北的密云水库探望在那里下乡的表哥.一大早,有知青带他钻进附近的农地,偷玉米.煮熟的青玉米美味异常.狼吞虎咽后,他们随手就将玉米棒子扔出院子,然后,心满意足地去午睡.没多久, 马未都在一片争吵声中被惊醒,见几个农民手持镐头镰刀什么的打上门来,说偷了他们的玉米.知青强辩,我们吃的是自己种的.不料,一农民高举着被啃过的玉米棒子说:我们的玉米16行籽,你们地里只有14行,若有一个16行的,算我白说.我们种的是改良品种. 三十多年过去了,马未都在他的博客里写道:那天,我记住了玉米的香味,也记住了玉米的常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