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的由来与风俗

作者&投稿:席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节日名:立秋

时间:二十四节气立秋当天,公历大约在每年8月7日或8日

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 黄经 135度时为立秋。

立秋在古代曾经是个法定节假日,《唐六典》以及《文昌杂录》均有一记载,立秋在唐代和宋代都要放假一天。

节日由来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说文解字》里说:秋,稻谷成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解,立秋是七月份的节日,秋是收敛的意思,万物到这个时候结实成型,要收获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秋,七月节……秋,揫(jiū)也。物于此而揫敛(liǎn)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这时,一年已经过了一半。

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中没有关于立秋节的记载,在南北朝时立秋是不是个节日?是不是要放假?不好做判断。

唐宋时期,立秋和春、夏、冬三个季节的开始均为节日。

节日习俗

@ 那立秋有什么习俗呢?

据《后汉书·显宗》记载,自汉显宗孝明皇帝永平年间开始,有迎接五个节气(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的官方仪式。立秋这天,由皇帝带领大臣到西边的郊区,离城九里的地方去迎接秋天,祭祀主管西方的神:白帝、蓐(rù )收。

《后汉书》·志第八·祭祀中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hào)》,八佾(yì)舞《育命》之舞。

在唐代,立秋节已经是个法定节假日,但是唐代的《岁华纪丽》并没有立秋节的记载。

宋朝的时候,在皇宫里种了梧桐树,立秋这天,太史官 [1] 穿隆重的礼服而手里拿着朝笏(hù),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就高声报奏“秋来了”,这时,梧桐树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表示报秋的意思。

《梦梁录》: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

《东京梦华录》记载,满大街都有卖楸(qiū)叶 [2] 的,妇女和孩子们买来楸叶剪成各种花样,插戴在鬓角的两边。

《东京梦华录》:立秋日,满街卖楸(qiū)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

立秋,也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民间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立秋以后,天气慢慢转凉,秋后下一次雨就会凉快一些,渐渐天就要变凉了。

民间还有“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的说法,实际上,秋后的天气变化,与立秋时间的早晚没有任何关系。

你知道吗?在满清时期,立秋还是学生暑假后开学的时间。满清《帝京岁时纪胜》说,京城的小孩子不喜欢上学,冬天天冷要放假,夏天天热又要放假。立秋是暑假后开学的日子,立秋这天学校在校门口写“秋爽来学”几个大字,意思是说:秋天来了,天气凉爽了,来上学吧。

《帝京岁时纪胜》秋爽来学。京师小儿懒于嗜学,严寒则歇冬,盛暑则歇夏,故学堂于立秋日大书秋爽来学。

@我知道了,原来9月1号开学也是有来历的。

现在九月一日开学应当与满清时期立秋开学没有关系。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 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江曲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愁思,应同此日情。

[1] 太史官是记录历史的人 ,

[2] 楸树是落叶乔木,叶子很大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中秋节的来历:嫦娥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周礼》记载说、中秋节的起源农业生产、祭月演变等;中秋节习俗常见的有:祭月、赏月、拜月、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等等。我认为在中秋节怎么多的来历和习俗中,最值得一提各有3个,下面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一、中秋节的来历 ...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中秋节起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据史籍记载,“中秋”之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了魏晋时期,就有了“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到了唐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气,据《唐书·...

中秋节的来历
还有说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3、月饼军粮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及传说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中秋节习俗: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乐娱。中秋...

秋天的习俗、别名、来历
秋天习俗:农历七月间(阳历8月8日前后)的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时。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沿承此俗,并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立秋节的由来与风俗
5. 节日习俗 - 据《后汉书·显宗》记载,自汉显宗孝明皇帝永平年间开始,有迎接五个节气(立春、立夏、大暑、立秋、立冬)的官方仪式。立秋这天,由皇帝带领大臣到西边的郊区,离城九里的地方去迎接秋天,祭祀主管西方的神:白帝、蓐(rù)收。- 在唐代,立秋节已经是个法定节假日,但是唐代的《岁华...

立秋的由来和风俗?
二、立秋有哪些习俗 1、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

立秋节气的寓意和传统
2、立秋的寓意是秋季的开始,收获的季节的来临,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立秋是古时quot四时八节”之一 , 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贴秋膘咬秋啃秋等习俗立秋象征着万物开。3、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如下 中秋节又被称为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团圆节、玩月节、拜月节甚至女儿节或团圆节等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之一。目前学者们一致认为,中秋节从宋朝开始盛行,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的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

南昌市15977795756: 立秋的来历和习俗活动
封田里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里面秋天的第一个节气,这个节气在古代也有着很重大的意义,所以也有着很多有趣的民间风俗,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立秋的来历和习俗活动,仅供参考,...

南昌市15977795756: 立秋节气的来历及民间习俗
封田里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是秋季的开始,但“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下面...

南昌市15977795756: 立秋节气的来历和传统食物
封田里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一个节气.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秋节气的来历和传统食物,希望能...

南昌市15977795756: 立秋节气的来历及农事活动
封田里克: 立秋节气的由来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立秋开始.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

南昌市15977795756: 立秋节气的风俗及传统美食
封田里克: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秋节气的风俗及传统美食...

南昌市15977795756: 立秋节气的起源及传统食物
封田里克: 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秋节气的起源及传统食物,欢迎阅...

南昌市15977795756: 立秋的由来,传说? -
封田里克: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

南昌市15977795756: 立秋节气的起源及养生攻略
封田里克: 立秋的由来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

南昌市15977795756: 立秋节气的风俗及养生知识
封田里克: 立秋预示着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暑气一时难消,并且会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为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下面是小编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