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生活的年代背景与简介是什么?

作者&投稿:豆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孟子生活的年代背景与简介。~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 唐玄宗以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尊他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为其上尊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到了清 初,孔子更加显贵,被清帝奉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每逢帝王们祭祀孔子时,旁边总会有一位儒家学派的大学者陪着孔子享祭。他同样拥有崇高尊号:“邹国亚圣公”。显然,在儒家学派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这位大学者便是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晚年时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学者(公元前551~前479年),他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
派。孟子是战国时 期的大学者(生卒年不详,一说前385~前304年,一说前372~
前289年),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 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孔子生于今日山东曲阜,孟子生在距曲阜仅数十里的邹县, 他们都曾沐浴着以 泰
山为中心的齐鲁文化。

----公元前2 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
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
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
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或认为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一
脉相承或完全一致,简言之即所谓的孔孟一家。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或许
也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因为,实际情况是,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
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
了孔子。

----孔子倡导的社会结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致命的问题在于,当君
王不尽君王的责任时,或君王胡作非为时,人们没有正当合法的途径去纠正君王的
错误或更换君王。对这个难题,孔子心里是非常明白的,但是他没有找到或不敢(
不愿?)提出解决的办法。对比之下,孟子则鲜明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在中国的历史中,是他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朝
廷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君王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

----为了约束君王的行为,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
人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在定罪量
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允许君王的亲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说了算,
同样必须征求国人的意见。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
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
也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
寇雠(《孟子·离娄下》)。”

----事实上,孟子的上述主张,都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这表明孟子的学术思想、
政治理念与孔子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派,孔孟并非一家。
其实,孟子与孔子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孟子》一书的许多主张都大为恼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
从孔庙里迁出,但是他冷静下来后却发现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这是因为,只要宣扬孔孟一家,那么孟子便永远屈居亚圣地位,孟子思想主张的正
确与否,也就必须以孔子思想为准;这样便可以用正圣压制亚圣,用孔子的思想埋
没孟子的思想,从而扼杀了孟子倡导的民主思想的传播。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墨子主张民众有权参与国家政事,墨子的信徒还建
立了严密的团体组织,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身体力行。对比之下,孟子则属于理论
家,而不属于政治家,他希望从理论上说服君王采纳一种类似“君主立宪”的管理
方式。但是,对于封建专制帝王来说,最有价值的学说,乃是孔子的主张,因为孔
子的主张有助于维护既成的格局,这是期望着永远坐稳天下的皇帝最欢迎的(打天
下的人都不用孔子的学说)。因此,孔子及其学说备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礼遇,而墨
子的学说则受到了冷遇,孟子的学说则受到了“招安”。遗憾的是,个中奥妙,一
般文人学者,并不明晓;至于普通百姓,更是被蒙在了鼓里,其标志即相信“孔孟
一家”。

先秦作家孟子的简介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 唐玄宗以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尊他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为其上尊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到了清 初,孔子更加显贵,被清帝奉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每逢帝王们祭祀孔子时,旁边总会有一位儒家学派的大学者陪着孔子享祭。他同样拥有崇高尊号:“邹国亚圣公”。显然,在儒家学派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这位大学者便是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晚年时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学者(公元前551~前479年),他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
派。孟子是战国时 期的大学者(生卒年不详,一说前385~前304年,一说前372~
前289年),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 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孔子生于今日山东曲阜,孟子生在距曲阜仅数十里的邹县, 他们都曾沐浴着以 泰
山为中心的齐鲁文化。

----公元前2 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中央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
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
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
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或认为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一
脉相承或完全一致,简言之即所谓的孔孟一家。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或许
也是一个持续两千年的政治阴谋。因为,实际情况是,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
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
了孔子。

----孔子倡导的社会结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致命的问题在于,当君
王不尽君王的责任时,或君王胡作非为时,人们没有正当合法的途径去纠正君王的
错误或更换君王。对这个难题,孔子心里是非常明白的,但是他没有找到或不敢(
不愿?)提出解决的办法。对比之下,孟子则鲜明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在中国的历史中,是他第一个明确主张,民众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朝
廷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君王的利益要服从民众的利益和朝廷的利益。

----为了约束君王的行为,孟子主张在任命或罢免官员的问题上,不能由君王一个
人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几个大臣说了算,而是必须要征求国人的意见;在定罪量
刑上,也不能由君王一个人说了算,也不允许君王的亲信左右或大臣私自说了算,
同样必须征求国人的意见。对于不称职的君王,孟子以大无畏的精神提出:“君有
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在君臣关系上,孟子
也坚持人格的尊严与平等,他曾当面对齐宣王说:“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
寇雠(《孟子·离娄下》)。”

----事实上,孟子的上述主张,都是孔子未曾提出过的,这表明孟子的学术思想、
政治理念与孔子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严格说来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派,孔孟并非一家。
其实,孟子与孔子思想存在着本质不同,封建帝王及其御用文人心里都是明白的。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孟子》一书的许多主张都大为恼火,一怒之下要把孟子像
从孔庙里迁出,但是他冷静下来后却发现把孟子像放在孔庙中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这是因为,只要宣扬孔孟一家,那么孟子便永远屈居亚圣地位,孟子思想主张的正
确与否,也就必须以孔子思想为准;这样便可以用正圣压制亚圣,用孔子的思想埋
没孟子的思想,从而扼杀了孟子倡导的民主思想的传播。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墨子主张民众有权参与国家政事,墨子的信徒还建
立了严密的团体组织,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身体力行。对比之下,孟子则属于理论
家,而不属于政治家,他希望从理论上说服君王采纳一种类似“君主立宪”的管理
方式。但是,对于封建专制帝王来说,最有价值的学说,乃是孔子的主张,因为孔
子的主张有助于维护既成的格局,这是期望着永远坐稳天下的皇帝最欢迎的(打天
下的人都不用孔子的学说)。因此,孔子及其学说备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礼遇,而墨
子的学说则受到了冷遇,孟子的学说则受到了“招安”。遗憾的是,个中奥妙,一
般文人学者,并不明晓;至于普通百姓,更是被蒙在了鼓里,其标志即相信“孔孟
一家”。


孟子、孔子、子思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孟子和孔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被人并称为“孔孟”,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和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1、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孔子孟子的生平和经历: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在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出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孔子、孟子生活的年代背景与简介。
每逢帝王们祭祀孔子时,旁边总会有一位儒家学派的大学者陪着孔子享祭。他同样拥有崇高尊号:“邹国亚圣公”。显然,在儒家学派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这位大学者便是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

,孟子出生年代?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孟子所处的年代具有什么特点?
孟子所处的年代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纷争,列国吞并,一块块热土,各种思想理念应运而生,英雄豪杰...

孟子生活在什么时期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孟子与孔子合称...

孟子生活的年代距今多少年
孟子,生卒年月不详,即前372年到前289年,距今约2300多年。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邹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氏。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

在古代,是孔子生的早还是孟子生的早
当然是孔子早。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孟子 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大约百年左右,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的时代顺序
1. 老子:约公元前570年左右出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生活在春秋末期,与孔子、孙子年代相近,大约于公元前471年去世。老子的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主要作品是《道德经》。2. 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之间出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老子,孙子,孟子他们各自生于什么年代,都有什么著作,
代表作品《道德经》、《老莱子》孙子即孙武(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约公元前545-前470),汉族,东周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是春秋时期吴国将领 代表作品《孙子兵法》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代表作品《孟子》...

同仁县19584814479: 孔子、孟子生活的年代背景与简介.孔子、孟子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生活?是在 -
释贝凯尔:[答案]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

同仁县19584814479: 孔子,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
释贝凯尔:[答案]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

同仁县19584814479: 孔子、孟子、庄子的简介(详细一点) -
释贝凯尔:[答案]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祖籍宋国(河南商丘)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

同仁县19584814479: 《孟子》的简介 -
释贝凯尔:[答案]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

同仁县19584814479: 孔子和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
释贝凯尔: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鲁(今山东曲阜)人.他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自汉代起中华文化中的主流学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及朝鲜等周边国家有深远的影响,...

同仁县19584814479: 孟子的相关知识请帮忙介绍一下孟子的生平及其著作情况,尤其是孟子
释贝凯尔: 孟子姓孟名轲,战国时期小国邹人,他生活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与孔子齐名,世称“孔孟”. ...

同仁县19584814479: 孔孟子是哪个朝代的人? -
释贝凯尔: 孔子-春秋时期;孟子-战国时期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

同仁县19584814479: 孔子孟子的简介 -
释贝凯尔: 孟子(约前385年—约前304年),名轲,其字不详,有说字子车,有说字子舆,均不可信.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山东邹城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

同仁县19584814479: 孔子生于的年代 孟子生于的年代 -
释贝凯尔:[答案] 孔子生于春秋,孟子生于战国.

同仁县19584814479: 孔子,老子,孟子,分别出生在哪个年代,都写出了那些作品. -
释贝凯尔: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汉族.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