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的资料

作者&投稿:说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血吸虫的资料~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静脉系统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肿大,腹痛,腹泻,便血。慢性期以肝脾肿大,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晚期表现主要有肝硬化、巨脾、腹水等。多见于夏秋季。病人及保虫宿主为主要传染源,经粪便污染的水源、疫水及钉螺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感染串最高。本病属中医“蛊病”、“蛊疫”范畴。

[临床表现]
1.急性血吸虫病
(1)潜伏期平均为40日。
(2)主要临床表现
①发热:一般在38℃~40℃之间,间歇热型多见,热程2周至1个月。
②过敏反应:可见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③消化系统表现:腹痛、腹泻,便血、肝脾肿大。
④其他表现:可有咳嗽,少量咯痰,肺部干、湿罗音,亦可出现
肾损害表现。
2.慢性血吸虫病:轻者可无任何症状及体征,有症状者表现为慢性腹痛、腹泻、大便带血,或有里急后重,脓血便,肝肿大明显,轻度脾肿大,乏力,消瘦等。
3.晚期血吸虫病分4型
(1)巨脾型:脾明显肿大,质地坚硬。
(2)腹水型:出现腹水,可有肾损害表现。
(3)结肠增殖型:有腹痛、腹泻、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不全性肠梗阻,左下腹可触及条索状肿物。
(4)侏儒型:有晚期血吸虫病症状,并有身材矮小,性器官发育不良或不发育,第二性征缺失,一般智能正常。
4.异位损害:主要有肺型血吸虫病和脑型血吸虫病。

[诊断]
1.有流行病学资料。
2.有各期临床症状及体征
. (1)急性期:发热、肝脾肿大、腹痛、腹泻、便血。
(2)慢性期:慢性腹泻、肝脾肿
大。
(3)晚期:肝硬化、巨脾、腹水。
3.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查:粪便检查或肠黏膜活检发现虫孵或孵虫毛蚴。
(2)免疫学检查:有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者有助诊断。
(3)血象: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增高,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晚期白细胞、血小板数减少。
(4)肝功能检查:急性期转氨酶、r—球蛋白增高,晚期血清白蛋白降低,白、球蛋白比例下降。
4.急性血吸虫病应注意与伤寒、阿米巴肝脓肿、败血症鉴别;慢性血吸虫病应注意与慢性病毒性肝炎鉴别。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病原治疗:呲喳酮:急性血吸虫病10mg/kg,每日3次,连服4日;慢性血吸虫病成人总剂量60mg/kg、儿童总剂量70mg/kg,2日分4—6次餐间服;晚期血吸虫病,总剂量40mg/kg,每日分2次服完。
(2)对症治疗:巨脾症:手术治疗;腹水:限盐限水,间断使用利尿剂;上消化道出血,参考有关章节。
2.中医药治疗
(1)急性期:发热微恶寒,持续不退,腹痛、腹胀、腹泻,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杀虫。
方药:青皮10克、川朴10克、半夏10克、草果6克、茯苓15克、柴胡10克、茵陈15克、黄芩10克、滑石30克(包煎)、甘草6克、薏苡仁30克、生山栀10克、槟榔15克、苦参30克、半边莲30克。
(2)慢性、晚期血吸虫病
①湿阻气滞血淤:腹胀、腹痛、腹泻,大便不爽或有脓血,腹部症块。舌紫苔白,脉濡缓。
治法:化湿理气、活血消症。
方药:柴胡10克、枳壳10克、赤白芍各15克、甘草6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泽泻15克、川朴10克、茵陈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制乳没各6克、郁金12克、冬瓜皮15克、炮山甲15克。
②肝郁脾虚:胁腹胀痛,乏力倦怠,食欲不振,便溏腹泻,脉弦细。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30克、白术10克、木香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香附10克、神曲10克、郁金12克。
③肝肾阴虚:胁腹胀痛,口干,心烦失眠,形体消瘦,小便短少,舌红,脉弦细。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活血。
方药:枸杞子15克、生熟地各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川楝子10克、郁金12克、鳖甲15克(先煎)。
④脾肾阳虚:腹胀膨隆,神疲乏力,形寒肢冷,面白少华,舌淡,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化淤行水。
方药:熟附子10克、肉桂3克、桂枝10克、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车前子15克、泽兰15克、白术10克、猪苓15克、大腹皮10克、冬瓜皮30克、莪术10克、木香10克、鳖甲15克(先煎)。
(3)单方验方:鸦胆子仁0.3克装入胶囊吞服,每日3次,疗程1个月。
[预防与调养]
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低盐软质饮食。

在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处都会存在。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按地理环境、钉螺分布以及流行病学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平原水网型、山区丘陵型和湖沼型。
1、平原水网型: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处,这类地区河道纵横,密如蛛网、钉螺沿河岸呈线状分布。人们因生产和生活接触疫水而感染。
2、山区丘陵型:主要在我国南部,如四川、云南等地,但华东的江苏、安徽、福建、浙江,华南的广西,广东都有此型。钉螺分布单元性很强,严格按水系分布,面积虽不很大,但分布范围广,环境极复杂。
3、湖沼型: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的长江沿岸和湖泊周围。存在着大片冬陆夏水的洲滩,钉螺分布面积大,呈片状分布,占全国钉螺总面积的82.8%。

扩展资料:
传播疾病:
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三种:即流行于非洲北部的埃及血吸虫;流行于拉丁美洲及非洲中部的曼氏血吸虫以及流行于亚洲的日本血吸虫。在中国因只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故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病简称为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在中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十三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严重流行,解放初期估计有患者千余万人。
日本血吸虫病是中国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解放后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流行情况得到基本控制。但文革期间,由于预防工作中断,使血吸虫病又复流行和蔓延。积极开展防治工作仍很有必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吸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血吸虫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schistosoma)。血吸虫寄生于多数脊椎动物,卵穿过静脉壁进入膀胱,随尿排出。幼虫在中间宿主螺类(主要为Bulinus属和Physopsis属)体内发育。成熟幼虫通过皮肤或口进入终宿主体内。曼森氏裂体吸虫(S. mansoni, 即曼氏血吸虫)在大、小肠静脉中,主要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北部。卵随粪便排出。幼虫进入螺体,再通过皮肤回到终宿主体内。日本裂体吸虫(S. japonicum, 即日本血吸虫)主要见于中国大陆、日本、台湾、东印度群岛和菲律宾,除人外,还侵袭其他脊椎动物,如家畜和大鼠等。

  • 中文学名

  • 血吸虫

  • 拉丁学名

  • schistosoma

  • 别    称

  • 裂体吸虫

  • 扁形动物门

  • 吸虫纲

  • 亚    纲

  • 复殖亚纲

  • 复殖目

  • 裂体科

  • 血吸虫属

  • 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

  • 分布区域

  • 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

  • 寄生部位

  • 肠系膜静脉或膀胱静脉丛内






简述吸虫的外部形态
吸虫,属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在人体中寄生的吸虫均隶属于复殖目,称为复殖吸虫,其基本结构及发育过程略同。大多数复殖吸虫成虫外观呈叶状、长舌状。背腹扁平,两侧对称;通常具口吸盘及腹吸盘。体壁组织吸虫成虫体表有皱褶、凸起、陷窝、体棘、感觉乳突等,其形态、数量、分布等因不同虫种、不同部...

寄生虫都是什么形状的呢
吸虫体柔软,左右对称不分节,三胚层,无体腔。一般呈叶片状或长椭圆形,附着器官有角质的钩、棘刺及吸盘。呼吸由外寄生的有氧呼吸到内寄生的厌氧呼吸。消化系统相对趋于退化,一般较简单,有口、咽、食道及肠管。肠管通常有两支,互相对称,末端封闭成盲管,有的种类可合为一,或通于排泄管。排泄系统...

吸虫分类及寄生部位
吸虫是一类寄生虫,其主要分为几个目,其中包括:复殖目 (Digenea): 这个目下又细分为后睾科 (Opisthorchiidae),其中支睾属 (Clonorchis) 的代表物种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主要寄生于肝胆管中。异形科 (Heterophyidae): 异形属 (Heterophyes) 的异形吸虫 (Heterophyes heterophyes...

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卫氏并殖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其生活史复杂,涉及多个宿主和发育阶段。人类是其终宿主之一,而主要的终宿主是肉食哺乳动物,如犬和猫。在生命周期中,卫氏并殖吸虫首先通过淡水环境进行传播。第一中间宿主是川卷螺,这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螺类。第二中间宿主则包括淡水蟹和蝲蛄,这两者会在体内形成囊蚴。...

吸虫危害
吸虫对各种脊椎动物,包括人类和经济动物,构成广泛的寄生危害。大多数吸虫属于单殖亚纲的单后盘目和多后盘目,其中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尤其对鱼类造成显著损害。它们通过后附着器的几丁质结构侵入鱼体,破坏鳃和皮肤组织,引发炎症和病变,严重时可导致鱼苗大量死亡,如三代虫和指环虫等引发的鳃病...

吸虫生殖系统
复殖吸虫的生殖系统具有独特的特征,尤其是除血吸虫以外的种类,它们都是雌雄同体,也就是体内同时拥有雌性和雄性的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的发展通常早于雌性,这似乎是为了减少自我受精的可能性。雄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睾丸(testis),输出管(vasefferens),输精管(vasdeferens),储精囊(seminalvesicle...

肝片形吸虫生活史
当囊蚴被吞食后,尾蚴会穿透肠壁,通过腹腔进入肝脏,有时也会经由肠系膜静脉或淋巴管进入胆道。整个生活史的进程大约需要10到15周。在绵羊体内,肝片形吸虫的成虫可存活长达11年,而在牛体内,存活期则稍短,通常为9到12个月。令人惊讶的是,人体内的肝片形吸虫能够生存长达12年之久,显示出其生存...

血吸虫简介
其中,埃及裂体吸虫(S. haematobium)主要寄生于膀胱静脉,分布在非洲、南欧和中东地区,通过尿液排出卵,幼虫在中间宿主螺类中发育。曼森氏裂体吸虫(S. mansoni)生活在大肠和小肠静脉,常见于非洲和南美洲北部,卵随粪便排出,幼虫经螺体进入人体。日本裂体吸虫(S. japonicum)主要影响中国大陆、日本等地...

关于血吸虫的资料血吸虫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1、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人体一般通过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在肝脏与结肠内由虫卵囤积而引起的肉芽肿。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有6种,以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最广,我国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引起的,因此,...

吸血虫怎样寄生
血吸虫,学名为裂体吸虫,主要寄生在人体内,常见种类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氏血吸虫和湄公血吸虫。在我国,日本血吸虫是唯一寄生种类,其雌雄异体,雄虫粗短,体长16mm,呈乳白色,而雌虫细长,前端纤细,体长20mm,因消化血红蛋白导致后部呈暗褐色。雌虫通常与雄虫合抱在抱雌沟内,寄生于人体...

黄南藏族自治州15283884739: 血吸虫(裂体科血吸虫属动物) - 搜狗百科
孙的丽珠: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schistosoma).血吸虫寄生于多数脊椎动物,卵穿过静脉壁进入膀胱,随尿排出.幼虫在中间宿主螺类(主要为Bulinus属和Physopsis属)体内发育.成熟幼虫通过皮肤或口进入终宿主体内.曼森氏裂体吸虫(S. mansoni...

黄南藏族自治州15283884739: 关于血吸虫的资料 -
孙的丽珠: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静脉系统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肿大,腹痛,腹泻,便血.慢性期以肝脾肿大,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晚期表现主要有肝硬化、巨脾、腹水等.多见于夏秋季...

黄南藏族自治州15283884739: 对血吸虫的了解,详细一点 -
孙的丽珠: 血吸虫一般在沿海沿江一些城市的发病率高些,对血吸虫的研究一直不停,在转染上可以使用RFECT进行更具体的研究,先把细胞株激活再转染,这样应该不能提高转染效率.我们实验室用24孔板做,每孔2ulRFECT,设置siRNA终浓度10nM,30nM,50nM,100nM四个梯度,每个梯度做2个复孔,做转染前一天铺板,细胞密度在45%.

黄南藏族自治州15283884739: 血吸虫病的简介有哪些?
孙的丽珠: 血吸虫病血吸虫的学名是裂体吸虫,寄生人体的重要虫种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氏血吸虫及湄公血吸虫. 中国仅有日本血吸虫,其雌雄异体.雄虫粗短,平均体长...

黄南藏族自治州15283884739: 血吸虫怎么来的请回答?血吸虫怎么来的请回答!
孙的丽珠: 血吸虫 又称裂体吸虫.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寄生于人体的有日本裂体吸虫、埃及裂体吸虫和曼氏裂体吸虫3种.血吸虫寄生于人畜体内的门静脉系统,...

黄南藏族自治州15283884739: 血吸虫病的虫体形态有哪些内容?
孙的丽珠: 虫体形态虫体呈线状,体长10~30毫米,体 前端为口吸盘,靠近前端有一个粗短的 柄为腹吸盘.虫体后端较尖.雌虫腹面 有沟,沟的两边缘有小刺.一般雌虫和 雄虫包在一起,形成合抱体.

黄南藏族自治州15283884739: 血吸虫病是怎样形成的?
孙的丽珠: 4.尾蚴 血吸虫尾蚴属叉尾型,由体部及尾部组成,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体长100~150µm,尾干长140~160µm,尾叉长50~70µm.全身体表被有小棘并具有许多单根纤毛的乳突状感觉器.体部前端为特化的头器(head organ),在头器中央有一个大的单细胞腺体,称为头腺.口位于体前端正腹面,腹吸盘位于体部后1/3处,由发达的肌肉构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尾蚴体内中后部有5对单细胞钻腺(penetration gland),左右对称排列,其中2对位于腹吸盘前,称前钻腺,为嗜酸性,内含粗颗粒;3对位于腹吸盘后,称后钻腺,为嗜碱性,内含细颗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