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还是山”和“菩提本无树”说的是什么,哪个境界更高?

作者&投稿:汤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生的三重境界是啥意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从字面意思上解释就是,看见山就认为是山,看见水就认为是水。我们在来到世界的最初都是处于这种境界,是人性最本真的时刻。
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便是说的此时。处于这个境界的人一般是还不谙世事的少年,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经历难以言说的痛楚,没有体会到生命中有些无法改变的无奈。
没有被人欺骗,没有被人下套,没有领略到社会的黑暗面,没有理由的选择相信,认为怀疑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我们看过很多的偶像剧,其中赞扬的女主角一般都是处于这个境界,虽然是假的,但却将这一时刻的性格诠释的很好。如《海豚湾恋人》中的易天边,在海边成长,一心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一心等待童年时的达达回来。如《天国的阶梯》中的陶艾青,依然相信许愿,喜欢动物,对人毫不设防。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看见山觉得山不是山,看见水觉得水不是水。这是一般人在经历一些事后对待人生的一个态度。
被人骗后,选择了不再相信,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身边的人,看待社会,不愿但又觉得必须怀疑。受伤害后选择了自卫心理,不会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真性情隐藏在面具之下。有些时候宁愿忍着泪滴看着自己珍视的东西渐渐失去,也不愿意说出自己原来在意,不愿意让人看见自己的脆弱。
这个时候的人最可悲,原本对世界充满爱,对人热情的心,渐渐被冷漠填充,不再相信,不在善良,不愿再去付出。认为一切与人的交集都是功利化的,没有人之初的善良,也没有原本对梦想天真的执著。
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般处于这个境界的人都是经历过很多事情后,看穿世事的人。
古代的隐士,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及一曲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伯牙,不屑于权势的梅妻鹤子。
处在这种状态的人看透了人生的各种无奈,了解了其中的辛苦,却能够脱离其中的苦楚,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他们脱离了世俗的苦海,寻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快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句佛语怕是他们淡然心态的最好写照。一切毫不在意,万事放下,不为世俗所苦,真正得到超脱。

扩展资料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涉世之初,懵懂彷徨。但志存高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感。儿童少年还处在这个阶段。他们阅历有限,但是潮气蓬勃。
学有所得,有所悟。想成为大学问者、大文学家、大成功者,最开始都是借鉴总结前人的经验。是吸收的过程,是研究和创作的起点。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确定了人生奋斗的方向之后,为了寻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们就会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学习工作,就是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我们这些青壮年绝大部分处在这个阶段。为了家庭事业在不停的忙碌奔波,从不埋怨。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可能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仍一无所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这是种很高也很难得境界。许多中老年人历经世事沉浮,终究也就明白生活是怎么回事,洞察世事,醒悟人生。
有所创,顿悟。有自己的看法,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发现并开辟出前人未曾得出的学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生三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佛家中人生的三大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一境界。从字面意思上解释就是,看见山就认为是山,看见水就认为是水。我们在来到世界的最初都是处于这种境界,是人性最本真的时刻。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便是说的此时。处于这个境界的人一般是还不谙世事的少年,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经历难以言说的痛楚,没有体会到生命中有些无法改变的无奈。没有被人欺骗,没有被人下套,没有领略到社会的黑暗面,没有理由的选择相信,认为怀疑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我们看过很多的偶像剧,其中赞扬的女主角一般都是处于这个境界,虽然是假的,但却将这一时刻的性格诠释的很好。如《海豚湾恋人》中的易天边,在海边成长,一心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一心等待童年时的达达回来。如《天国的阶梯》中的陶艾青,依然相信许愿,喜欢动物,对人毫不设防。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二境界。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看见山觉得山不是山,看见水觉得水不是水。这是一般人在经历一些事后对待人生的一个态度。被人骗后,选择了不再相信,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身边的人,看待社会,不愿但又觉得必须怀疑。受伤害后选择了自卫心理,不会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真性情隐藏在面具之下。有些时候宁愿忍着泪滴看着自己珍视的东西渐渐失去,也不愿意说出自己原来在意,不愿意让人看见自己的脆弱。这个时候的人最可悲,原本对世界充满爱,对人热情的心,渐渐被冷漠填充,不再相信,不在善良,不愿再去付出。认为一切与人的交集都是功利化的,没有人之初的善良,也没有原本对梦想天真的执著。很多人一生中都只活到这个境界,这又是人生的一大悲哀,一个戏剧化的无奈——最痛苦的那个境界却困住了最多的人。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为人生的第三境界,也是佛学的最高境界。一般处于这个境界的人都是经历过很多事情后,看穿世事的人。古代的隐士,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以及一曲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伯牙,不屑于权势的梅妻鹤子。处在这种状态的人看透了人生的各种无奈,了解了其中的辛苦,却能够脱离其中的苦楚,好似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他们脱离了世俗的苦海,寻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快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佛语怕是他们淡然心态的最好写照。一切毫不在意,万事放下,不为世俗所苦,真正得到超脱。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说的是什么,哪个境界更高?

前面一句“观山论”讲的是修行的三层境界:

第一阶段,修行之初,六根不清,受“贪嗔痴慢疑”困扰,看事物受条条框框局限,无法超脱表象,“看山只能是山”;

第二阶段,修行有悟,自性觉醒,褪去世俗观念束缚,看破本质,“一树一菩提,看山不是山”;

第三阶段,修行彻悟,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看山仍然是山”,只是此时一切事物犹如游戏般尽在“我心”掌控中,“诸法空相,相由心生”。

后面一个“偈子”讲的是修行的感悟,描述的是佛学的至高境界——“空”。此句话大意是说:(你用身体比喻成的)所谓“菩提树”,只是个“悟空、成佛”的象征、意境,并不是真实存在人世间的,此为“人空”;(你用内心比喻成的)所谓“明镜台”,也只是个“自性圆满”的象征、意境,也并不是真实存在心中的,此为“法空”。一切心中“空明”的观照都只是一种虚幻的执念,放下执念,你才能求得究竟解脱,获得“新生”。

正所谓:舍不为得,人法皆空,揭谛殊胜,究竟解脱。

这两句话均源自佛教禅宗的大师。分别为青原行思大师和他的老师——禅宗六祖惠能大师。

从佛学术语来说,前一句是有关修行的“次第”论;后一句是有关“顿悟”的千古名偈。如果非要分个高下,前面那句“观山论”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眼界确实更开阔、更清晰一点,让人“一览众山小”,“青出于蓝胜于蓝”;后面那句名偈就事论事,比较隐晦,让局外人“云里雾里,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且由于属于较高阶的“悟空”层次,令“受者”更难以进入实修。

“观山论”出自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卷17《惟信》,原话为:“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段话是摘自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大师的语录。青原行思大师法号“行思”,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门下首座,后弘法于吉安市青原山净居寺,也因此得“青原行思”称号。行思大师为六祖下弘传最盛的两大法嗣之一,受过六祖“醍醐传法”,也被民间称为“禅宗七祖”。

《五灯会元》汇辑了禅宗传说的从过去七佛到唐、宋时期各派禅僧所留下的“机缘”和语录。该书用“历史故事”来描述佛学的方式,通俗易懂,脍炙人口,属于“世俗谛”。至元明以来,禅学爱好者多收藏此书,此书续作者也大有人在。

“菩提本无树”出自佛教经典《六祖坛经》中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一首偈子,属于讲述“空观”的胜义谛。传世版本的全句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据说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为传授衣钵,让弟子们各作一首偈子。当时大师兄神秀首先写下一句话:“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大意为:“身心向佛,持戒自律,光明无垢,此为‘正见’”。惠能大师听到别人吟诵神秀之偈后有所感悟,便让人帮忙写下“菩提本无树”那首经典偈子。大家看见惠能的偈子很是惊讶,认为比神秀的高明。五祖弘忍大师见状怕惠能惹上是非,便擦掉文字,说“亦未见性”,平息了众人的议论,待到夜深无人时才私会惠能,给其讲授《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豁然开悟,说了著名的五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五句话对应的“次第”境界便是“自性圆满,看山还是山”。至此,五祖印证惠能已经开悟,将衣钵传与惠能,即为禅宗第六代祖师。

从“次第”境界来看,“观山论”要高一个境界;但按佛学传承来说,经书便是“中心教义”,形式高于一切,后人的论述再优秀,也只是修行教义的心得、旁证。正如“上座部”(小乘)佛教里真正的“佛”只有“佛陀”一个,“佛陀”的“声闻乘”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就算其他“阿罗汉”比“佛陀”高明,也只是对“声闻乘”的发扬,而不是比个高低。而对于禅宗以及“大乘”佛法来说,就好比两个人在吃同一锅饭,本来没有“好坏高低”分别的,但突然有人问“你们哪碗饭更好吃”,这是令人尴尬的,怎么回答都是在“逼人造作”。

其实,修行者的目标境界都是一致的——成“佛”,得道不应分先后高低。修行方法道路放在不同场合,各有各的高明。所以两句话没有可比性,也不能比。

相关知识链接:

1、六祖惠能大师为了使佛教更适合汉地风土人情,决定只传承古印度佛教的教化人的思想核心——“佛心”,而不照搬其修持戒律,从而开创了“汉地佛教”,又名“佛心宗”,即禅宗。六祖“传法不传衣”,菩提达摩一脉衣钵至此结束,而其佛法以另一种形式进行传承。青原行思大师遵照六祖教谕,为了“佛学本土化”而“自立山门”弘法,成为“青原禅宗”祖师。

2、古印度佛教因对原始教义的理解不同,分为上部座(也称声闻乘、小乘)和大众部(也称菩萨乘、大乘),主要区别在于有无“菩提心”(度不度他人)。

从修持戒律上看,上座部修持“佛陀佛法”,认为佛陀是唯一“佛”,而他只是“人”,“佛陀”教诲不搞个人崇拜,不讲究烧香拜佛;而大众部讲菩萨道,拥有“普度众生”的“菩提心”,讲究念佛是为了“明心见性”。

从实修来看,上座部只证到“人空”,就是“五蕴皆空”,而周围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大众部要证到“人空、法空”,就是“我”是没有的,“我”周围的物质世界也是没有的,“无我、无他”。

3、禅宗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乘”,也不是“小乘”,而实际上是古印度“大、小乘”佛法在“汉地本土化”的核心成果。禅宗修持和“大小乘”均有异,禅宗讲成佛不是“西天如来佛”,而是“法身自在佛”,而且修智慧优先于修福德。我们平时习惯说“大乘禅宗”,不能简单理解为禅宗是属于古印度“大乘”定义,只能说禅宗主要汲取了古印度“大乘”佛法的成果。



第一个看山是山指的是:初出茅庐,没有什么见解,也没什么知识,所以看山就是山。
第二个看山不是山指的是:通过不断的修行,不断的学习知识,有了见解,也有了感悟,所以看山不是山,山有千变万化,看水也不是水,水有万种风情,这当中夹杂了很多个人的情感与感悟。
第三个看山就是山指的是:修行到最后,明了心,也见了性,既然空了心,也就不再拘泥于任何,包括所谓的知识,所谓的情感,当做到心无所住,心也就不住于任何了,看山它就是山,看水它就是水了,因为它的本质就是山,就是水。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吧。

看山还是山。相如是,
菩提本无树,性如是。

相如是,如是相,相是如。余它,亦复如此。


人生三大境界?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参梦老和尚为朝五台山的弟子开示
真相信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吗?有这个信心吗?有这个信心相信文殊菩萨他的愿力吗?不论谁来朝五台山,只要你上五台山来,他都到一千里地接你去,离开五台山下五台山走的时候他送你八百里,他的愿叫「接一千送八百」。 你相信吗?在你上山的时候你感觉到文殊菩萨接你去了吗?没这个感觉你还是没相信,感觉到文殊菩萨来...

看词写作文
而我们常说的成熟,便是这种内在的成熟。 作家池莉曾写道:“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如果我们真正地对生活、对人生的本质领悟到了第三重境界,那我们才能算得上成熟。但事实上,在我们这些青年人中间,大多数认为自己很成熟的人,却处在第二重境...

”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的境界是什么意思?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此为修炼伊始,只能见到事物的表象。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此为达到一定境界后,可由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不为肉眼所迷惑。 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 此是已得超然智慧,进入无我境界,山山水水已于我无碍。世间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存在...

观音山上观山水正确下联菩萨座下渡众生这对的怎么样?
题主你对的下联有点欠妥,让我略加给你改动一下,你看这样可好?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下联:如来众徒渡众生!

九华山和普陀山哪个灵验
第四座:浙江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群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一处海岛旅游胜地,这在我国来说是非常少见的,普陀山的海景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非常美丽的。古时繁盛时期,这里的寺庵数量达近百座,来此游览除了可以看到山间石壁上的佛文化雕刻外,经常可看到游走的僧人。山上寺庙...

观音山上观山水菩萨心肠菩心苦?对这样的对联你们都是孙子辈。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 分析: 观音:菩萨、称谓;山上:位置;观:动词;山水:风景;观音山:地名;断句:观音、山上、观山水,菩萨在山上看风景;观音山、上观山水,游人在山上看风景;下联能对应吗?菩萨心肠是“慈悲”!

黄山好玩还是普陀山好玩
黄山吧,估计17岁对观音菩萨没什么感情。从风光的角度来说,都很不错,黄山是国内难得的好风景,而普陀山是海上仙山,有山有海,感觉不同,也不存在去过黄山再去普陀后悔的可能,我个人都很喜欢。如果一定要选一个的话,建议去黄山,而且最好在山上住一晚,看日出日落,不过花费会相当高,想省钱...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下联是什么?
观音山上观山水!绝对联:[(慈航阁里见慈航)]之上观山水,又观音在山上观山水!所对必须双意!山有观音,所以称曰:观音山!(观音又曰:慈航真人!有慈航在阁方称慈航阁!亦可双意:慈航真人在阁里见到慈航真人像!又意:(所有人在慈航阁里见慈航真人像!(勿侵我权)...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求下联
符合生活习惯用法。上联的观和山,看似重字,实则一字两用,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联句的巧妙之处。下联的展和馆,完美对应上联的观和山。上联的山水,可分别独立使用,也可结合起来组成词语,是常见用法;下联的馆厅,可分别独立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组成词语,也是常见用法。

新乡市15179458520: 明镜亦非台~何处惹尘埃
暴师茵栀: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可以作为这句话的通俗补充说明,六祖是希望众生不要执着于执着..只有摒弃所有的观念,当观念都没有了,心灵上又何来约束呢...心慢慢地宁静下来...外间的尘埃与你何干

新乡市15179458520: 请高手详细解释一下"菩提本无树......"这句话 -
暴师茵栀: 说来说去我等皆在臆测,为什么不看原文呢?慧能大师对他自己的偈子自有评价!所谓自家知道自家事情个中妙处,正如玄奘大师所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坛经: 童子引至偈前礼拜....

新乡市15179458520: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这首诗的来历? -
暴师茵栀: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因为其师兄的: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 .六祖感觉悟禅不彻底,于是他吟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字面上讲:菩提树是空的,明镜台也是空的,...

新乡市15179458520: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句话的意思 -
暴师茵栀: 这一首偈是六祖慧能对应其师兄神秀的《无相偈》而作.神秀的无相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日日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偈是说神秀本身对禅修的境界的体验.而六祖则对应说“菩提本无树”即是说那里来的身啊?“明镜亦非台...

新乡市15179458520: 六祖慧能说的“菩提本无树”是开悟诗吗 -
暴师茵栀: 原文如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个人观点,修行悟道,身无杂念,红尘皆是空

新乡市15179458520: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出自哪部佛经?什么意思? -
暴师茵栀: 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因为其师兄神秀的偈: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六祖感觉禅悟不彻底,于是吟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新乡市15179458520: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处,有什么典故? -
暴师茵栀: “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新乡市15179458520: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意思是什么? -
暴师茵栀: 就是和尚的心中静若止水,波澜不惊.全心佛学,全无杂念,清心寡欲,一心向佛的意思. 这只是文字的解答不是真解,真正的答案在于“意”这不是文字能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