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望夫石的故事?求大神帮助

作者&投稿:郅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望夫石的故事~

望夫石的故事

相传在4000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黄河改道南流,夺取了淮河中下游河道,黄河夺淮入海使得整个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灾难当中。这时候,尧主持召开部落联盟会议,研究水患问题。人们一致推荐有治水传统的夏族首领鲧也就是禹的父亲主持治水。鲧采用“堙障”的办法,修筑堤坝围堵洪水。但是洪水如此凶猛,所修筑的堤坝频繁地被大水冲垮。鲧因为治水不利而被处死。 禹继承父志,决心根治水患,造福黎民,为了找到治水的良方,他不辞千里跋涉,从黄河流域来到了淮河边上的涂山。最终禹凭借一片坚贞,从涂山氏国酋长蒙那里得到秘藏的《水经图》,同时赢得了蒙之爱女的芳心。蒙之爱女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夏本 望夫石纪》中所记载的“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禹娶了涂山氏女,婚后不久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一路引向了黄海。为了疏通淮河,禹劈开荆、涂二山,从此这两座山便夹淮河而对立了。而此时他的妻子涂山氏也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从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就此流传。 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见禹的归来。她朝思暮想,最终精诚所至,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把它叫做启母石。而涂山氏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 。 嘿嘿!


望夫石之传说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这块大石约有十五米高,外形仿似一个背着小孩的妇人。有关望夫石的悲惨故事可谓家传户晓,对沙田的居民来说更是耳熟能详。传说有一个妇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鱼为生。一天,丈夫出海后下落不明,音讯全无。于是,妇人每天背着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来,风雨不改。

民间故事:望夫石的传说
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见禹的归来。她朝思暮想,最终精诚所至,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把它叫做启母石。而涂山氏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曹丕《列异传》也记载望夫石的传说。原文:武昌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者。传云:昔有贞妇,其...

关于石头的故事传说简写版
石头在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的东西,有些石头价值连城,有些石头平平凡凡,你们知道有关石头的 传说 故事 吗?下面我要介绍的石头的故事传说,欢迎大家阅读。石头的故事传说-望夫石 以前,有一对撑船为生的夫妻,正值数九寒冬,他俩逆水行船,倍受辛劳。 傍晚,夫妻俩泊船江边,遇到一个老妇人,...

望夫石有什么故事?
望夫石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夫叫海郎,一天,他跟着大伙们 一起去打鱼,天有不测风云,突然阴天阵阵,大海咆哮,风吹日打,大伙被大浪翻打在大海的深处,只有幸运的海郎没死,他躺在一块烂木板上,晕过去了,大海当木板是球,推来推去,最终漂到的一个叫上川岛的地方,海郎孤独一人生活在这片孤岛上...

望夫石介绍
唐代望夫石的别样情怀唐代诗人王建的《望夫处,江悠悠》同样以江水和石头象征情感。"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描绘了女子望夫的执着,她化身为石,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地守望着,期待着丈夫的归来。"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若丈夫归,石头似乎也能传递她的情感。

“望夫石”是什么意思?
“望夫石”是大禹的妻子涂山氏因思念大禹,日久所化成的石头,后表示对丈夫思念深切或坚贞的妻子。禹为了找到治水的良方,他不辞千里跋涉,从黄河流域来到了淮河边上的涂山。最终禹凭借一片坚贞,从涂山氏国酋长蒙那里得到秘藏的《水经图》,同时赢得了蒙之爱女的芳心。蒙之爱女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

望夫石的民间故事缩写
望夫石的民间故事,是一段关于爱情与坚韧的故事。在遥远的古代,一个名叫阿英的女子与她的丈夫阿刚结为夫妇,两人恩爱无比。然而,阿刚为了家中的生计,不得不离家远行,前往远方贩卖货物。阿英在家中日夜思念着阿刚,期盼他早日归来。数月后,阿刚并未如期归来。阿英忧心如焚,决定前往远方寻找丈夫。在...

桂林望夫石的故事谁知道啊
关于望夫山有多种传说,其中一种是:相传,曾有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撑船路经此地时,船不幸搁浅。眼看口粮只剩下最后一斗米,丈夫于是爬上山顶四处了望,以便发现救援的船只。一直守在那里,始终未能等到,心一急便化做一块石头。妻子见丈夫久去不回,便背着孩子上山寻找,刚走到山腰,望见...

望夫石历史记载
乾隆皇帝更是将其视为佳话,亲笔御题,使得望夫石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在众多诗词中,望夫石被赋予了凄美和悲壮的情感,如乾隆题诗所言,它见证了人们对纲常伦理的坚守,以及对忠诚爱情的深深怀念。尽管有些传说可能有所讹传,但望夫石的故事和精神,始终流传至今,深入人心。

给那块叫“望夫石”的石头写一段话,介绍它的来历?
望夫石,是一个流传千年的民间传说,有一个悲伤的故事。在古老的时代,海边住着一对恩爱的夫妇。有一天,丈夫出海捕鱼,再也没有回来。他的妻子,每天站在海边,期待着他的归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化作了一块石头,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望夫石”。这块石头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的...

黑山县13476427125: 说说望夫石的故事? -
容炊黄龙:[答案] 相传在4000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黄河改道南流,夺取了淮河中下游河道,黄河夺淮入海使得整个民族... 同时赢得了蒙之爱女的芳心.蒙之爱女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夏本 望夫石纪》中所记载的“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

黑山县13476427125: 望夫石的传说有哪些 -
容炊黄龙: 望夫石山位于叶县城东南20多公里外的辛店乡,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现已开发为旅游区.据说因山顶有尊远看酷似女人盼丈夫归来的望夫石而得名. 相传战国末期,天下纷乱,战争不断,但在这偏僻的山脚下住着一户幸福人家.丈夫每天种...

黑山县13476427125: 望夫石的故事 -
容炊黄龙: 相传古时,夏河湾湖边住着一对贫穷而又恩爱的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的农家生活.因外敌入侵,丈夫应征入伍.妻子每天都爬上家屋后的山上,盼望丈夫能回来.年复一年,结果等到的却是丈夫的死讯.她大哭过后就坐在了山上,长久望着丈夫出去的方向,最终化成了一块石头——“望夫石”

黑山县13476427125: 望夫石的传说 -
容炊黄龙: 传说孟姜女千里寻夫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可到时天色已晚,城门四闭,无法过关.孟姜女孩子非常着急,夜不能寐,便登上凤凰山,立在一块大石上向远处的长城眺望,但夜色茫茫,哪里看得见呢,她焦急异常,便函在这大石上来回走动,急盼着天快点亮,好早日过关与夫团聚.不想一夜之间,足迹竟深深的印在了石头上,于是后人便把这块大石称作望夫石. 孟姜女庙后殿之后,有大石一块,上面有几个石窝窝,传说是孟姜女登石望夫留下的脚印.石上还刻有三个大字---"望夫石"顺治八年山石道白辉所书.凡到此的游览者一般都要在望夫石旁留个影,以寄托自己的美好的愿望.好像只有这样才不枉孟姜女庙一行.

黑山县13476427125: 请问望夫石具体讲的什么故事,谢谢! -
容炊黄龙: 禹娶了涂山氏女,婚后不久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一路引向了黄海.为了疏通淮河,禹劈开荆、涂二山,从此这两座山便夹淮河而对立了.而此时他的妻子涂山氏也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从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就此流传.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见禹的归来.她朝思暮想,最终精诚所至,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把它叫做启母石.而涂山氏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

黑山县13476427125: 望夫石的故事20字概括 -
容炊黄龙: 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见禹的归来.她朝思暮想,最终精诚所至,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把它叫做启母石.而涂山氏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

黑山县13476427125: 望夫石的故事缩写200字左作文右? -
容炊黄龙: 从前有个渔夫叫海郎,一天,他跟着大伙们 一起去打鱼,天有不测风云,突然阴天阵阵,大海咆哮,风吹日打,大伙被大浪翻打在大海的深处,只有幸运的海郎没死,他躺在一块烂木板上,晕过去了,大海当木板是球,推来推去,最终漂到的一...

黑山县13476427125: 求王建的望夫石翻译 -
容炊黄龙: 相传古代有个女子,因为丈夫离家远行,经久不归,就天天上山远眺,盼望丈夫归来.但是许多年过去了,丈夫终未回来,这女子便在山巅化为石头.石头的形象如一位女子翘首远望,人们就把此石称作望夫石,此山称作望夫山了.这个故事起...

黑山县13476427125: 望夫石的介绍 -
容炊黄龙: 《望夫石》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望夫石比附湘女思舜的故事.前两句是对望夫石的情感进行描写,后两句用舜帝的传说,表达诗人对美好政治的期待.

黑山县13476427125: 求王建的望夫石翻译
容炊黄龙: 望夫石矗立在沙田西南面的小丘之上.这块大石约有十五米高,外形仿似一个背着小孩的妇人.有关望夫石的悲惨故事可谓家传户晓,对沙田的居民来说更是耳熟能详.传说有一个妇人,她的丈夫以出海捕鱼为生.一天,丈夫出海后下落不明,音讯全无.于是,妇人每天背着小孩走到山上,等待丈夫回来,风雨不改.一天,妇人背着小孩如常在山上等候丈夫归来,忽然雷电大作,风雨交加.第二天,这个妇人和她的小孩就变成了一块大石,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望夫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