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午战争中,丁汝昌为何要服毒自杀?背后真相是什么?

作者&投稿:窄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丁汝昌为何在甲午海战战败后,收到日本劝降书的十天后服毒自尽?~

看见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是一段沉痛的历史,我们国家近代历史的一笔耻辱。清朝末期被我们世人所骂,真的不怪我们后世太过于激进。真的是晚清政府实在无太能,先败英法,后败八国联军!
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晚清政府依然认定是火气装备不如西方,于是乎就开始洋务运动!本以为洋务运动可以拯救晚清政府,没想到却被东方弹丸岛国日本轻而易举的打败,至此北洋水师覆灭。

光绪20年,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和展开大东沟海战,后舰队队退保威海卫。光绪21年,1895年威海卫之战中,抗击日军围攻。因为未得到上级的指令,无奈只能在港内代言,最后弹尽粮绝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拒绝日本将军伊东佑亨投降。不是鸦片自杀以谢国人。
这段耻辱的历史,大家从历史书上也都学过。也没有过多的表述,本人也不想过多的写战败的细节。但是丁汝昌兵败殉国以后,却因为清政府内的党派相争。认为丁汝昌出战不力,畏罪自杀。后来光绪下旨没收家产,不许下葬,丁汝昌的子孙被迫流落异乡。

其实在丁汝昌硬着头皮去打黄海海战的时候,也许他也就知道自己的命运将是如何。黄海海战之所以失败,丁汝昌有责任,但是不是全责!我认为当时无论是谁去打这一仗,都会战败而归。况且光绪17年,丁汝昌率舰队访问日本时,看到日本海军的发展,回国后曾上奏章请求清政府再购新舰,增强北洋海军的实力,以防外患,但是没有被采纳。

这里说一下,丁汝昌是收到日本将军伊东佑亨劝降书,站在民族大义的丁汝昌拒绝了投降。吞鸦片自杀,而不是服毒自杀。因为他看到了劝降书里面的所有内容,把所有的问题细节都分析的头头是道。
现代人之所以会把失败归咎于丁汝昌,是因为这种人总想把责任推卸、丢黑锅给别人,而刚好丁汝昌接住了这个黑锅。

甲午战争中,最为壮烈的一幕莫过于在威海卫之战中在被日军围攻到弹尽粮绝,却拒不投降以死谢国的壮士丁汝昌。他的自杀是爱国精神的无上升华,是中国人与侵略者抗争到底的决心写照。
但是,丁汝昌自谢于苍茫大海之中时,想必心中也充满了对苦涩现实的无可奈何与悲愤。
逐渐衰败的北洋水师
根据《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北洋水师舰队在成立之初曾经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海军舰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洋水师逐渐衰败,变成了一个偌大的空壳。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与洋务派的李鸿章的内部斗争让北洋水师贻误了发展时机。翁同龢作为户部尚书,向光绪帝主张减少对北洋水师的经费支持,并且严禁北洋水师再添加新的“舰、炮、军火。 这让北洋水师陷入到举步维艰的境地。无论是燃料还是锅炉,再到枪炮,都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与维修。而同时期的日本则购买了大量先进的船舰并好好保养维修,这让两国实力发生逆转。
军队内部的波云诡谲
北洋水师虽然是晚清政府采用西式练兵制度培育出来的舰队,但是仍然部分继承了晚清军队落后的制度和习气,水师后勤管理腐败。军队内部乡党意识强烈,甚至逼走了当时的水师教习英国人琅威里。由于北洋水师的水兵最早大多来自福建,因此“闽党”在内部的势力最盛,刘步蟾利用乡情,联合闽籍军官,与丁汝昌明争暗斗,使得水师整体协调指挥难以发挥最大效力,管理混乱,军心不定。
孤立无援的境地
后方兵力配合上,清政府的“皇家部队”八旗军和绿营军甚至还在使用射箭,长矛,大刀等武器作战。虽然参加此次海战的主要陆军部队山东的巩军和绥军在战斗中表现出的水平要远高于八旗绿营,但是他们与北洋水师之间的配合非常不好,绥军和巩军将领戴宗骞与丁汝昌多次发生矛盾与冲突,在多个问题上持相反态度。导致协防北洋水师的陆军全军覆没,戴宗骞也自尽殉国。北洋水师失去了陆地上的战略后方援助,变成了没有后路的亡命之师。
战略上的毫无准备
清军并没有应对日本舰队侵略的具体战略预案,而日本则制定了以夺取制海权为中心的海军制胜的方案。这让日本联合舰队在作战中获得了主动优势,整个战争节奏被日方掌控。虽然北洋水师在作战中表现英勇,但是却没有明确的作战目标,导致丁汝昌无法从目标出发布局战场,指挥全局,贻误了重要战机;而日军在战斗中也出现了指挥混乱等问题,但是他们却有着明确的目的——夺取制海权,始终围绕目标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后记
破旧的军舰武器、管理混乱的水兵、上行下不效的命令指挥、内耗严重的军队、腐朽无能的政府和看不到的未来,这一切足以让一个原本忠心耿耿,一心报国的将领目光黯然。虽然丁汝昌在战斗中也出现了指挥失误的错误,但就算他能抓住这次日军的漏洞取胜,面对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军队,下一场的胜负谁又能意料?

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溃败,丁汝昌作为海战的一线指挥人员也自杀殉国,这不仅是因为他不想做日军的俘虏,更是因为他不想担上骂名,作为败军之将,丁汝昌最好的归路只能是以身殉国。在清朝末年,清政府屡次遭到列强侵扰,但清廷始终没能彻底消除隐患,这也为清朝的覆灭埋下了隐患,北洋水师作为洋务运动的成果,它一直都是清政府的心头肉,它的战败也就意味着清政府新政的失败。

一、北洋水师全面战败

光绪年间,因古朝鲜农民运动,清朝应邀前往支援,日本也不宣而到,但日本之行却抱着不善的态度,他们企图挑起战端。在黄海大东沟,清朝和日本的海军发生了战争,黄海海战中,丁汝昌正是前线的指挥官,但由于清朝提前没有任何准备,清政府的北洋水师之间在战争开始以后完全丧失了沟通能力,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北洋舰队损失惨重,虽然日本方面也有着同样的问题,但日本海军却击沉了清朝大量军舰,北洋水师遭到颠覆性的毁灭。

二、丁汝昌在重重压力下自杀

清朝北洋水师的战败可以说是有着极为丰富的自身原因,暂且不论清政府的关系,就前线的指挥官丁汝昌来讲,他就负有相当的责任。在当时的朝廷内部,改良派一心求战,他们也抓住了光绪帝救亡图存的心思,这群人一心追究战事失利的原因,企图在朝廷内罢免反对派,但由于顽固派的势力比较强大,光绪帝只能做出了妥协。丁汝昌深知自己在朝廷内部面临的危机,但同时,他是一个坚定的清朝官员,他不可能投降日本,在权衡之后,丁汝昌选择了自杀殉国。

丁汝昌作为败军之将,前有敌军的胁迫,后有不可避免地危机,他最好的选择只能是以身殉国,告慰葬身大海的官兵,最终丁汝昌自杀而亡。



当时日本人提出过,他要是投降可以保命。但是丁汝昌坚决不受这种侮辱,选择自杀殉国。这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结局,保持了尊严,也保持了忠诚。不过后面的结局倒是十分的讽刺,丁汝昌的自杀举动得到了日本的尊重,日本人觉得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人,主动将半旗并且鸣礼炮致敬,主动的把他的尸体还给了中国,对这个敌人表达了最大的尊敬。敌人对丁汝昌做到了最大的尊重,但是朝廷这边确实垃圾的不行。那就是丁汝昌的尸体送回来之后,被朝廷用铁链捆着棺材并泼漆侮辱,不允许他下葬。意思就是他是待罪之身,不配下葬入土为安。背后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就是北洋水师战败以后,朝廷乱成一锅粥,大家急需要甩锅。活着的人,大家都互相推诿,那既然大家都不愿意背锅,那只能找个死人的顶事儿,丁汝昌作为北洋水师的领导,自然被这些软骨头拿来背锅了。另外一个原因是给东洋人表个态度,你看看这个人和东洋人作战,落得这样的下场。我们整了他,表明我们大清急需要想和东洋人交朋友。丁汝昌的尸体一直到十几年以后,这个时候孙中山的革命党到处搞得风起云涌的起义,这个时候,朝廷急坏了急需要忠臣精神。于是乎,活下来的北洋水师将领,再加上一些有香火情的北洋陆军系袁世凯这些人。他们上书说,现在朝廷是多事之秋,急需要树立一个忠义的形象。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要用丁汝昌风光大葬,毕竟啊,他到底失踪时间,难道大家心里不知道吗?当年之所以要整他的尸体,不过就是为了甩锅和讨好日本人。现在大清急需要忠义之士,快点给它风光下葬吧。要不然的话,寒了那些北洋兄弟们的心啊?这个时候,朝廷他如梦初醒。好家伙,整整十几年来丁汝昌一直没有下葬。而北洋系居然对此心心念念的十几年。一日不下葬,天下忠义之士就寒心于朝廷。于是朝廷才匆忙还了丁汝昌一个名分,让他风光下葬了。

丁汝昌本身不是军事指挥出身,甲午战争失败丁汝昌指挥不力占很大一部分,后被日本困在刘公岛,没有弹药和援军但依旧不投降,最终为了岛上士兵和百姓能有一条生路,决定自杀。

因为他不仅战败还受到了帝王的猜忌,所以服毒自杀;背后的真相是他并没有投靠日本人,但光绪帝却信了。

丁汝昌在朝廷当中得罪了很多人 ,而且打了一场失败的仗,自己肯定是难逃一死的,背后的真相是受到了朝廷方面的压力


丁汝昌原本只是太平天国的一个降将,为何后来会被清朝所重用?
著名的中日甲午战争里的丁汝昌,永远彪炳千古的载入了历史的史册。他的传奇故事被当代中国几乎每一本历史教科书记载。日本只承认与中国打过两场战争,甲午战争与淞沪会战,因为只有这两场战争是中国与日本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法宝对决,两国之间其他的战争的实力对比都是不相匹配的,所以丁汝昌的名字和中日甲午...

甲午海战中的刘步蟾,明明是抗战英雄,为什么被骂怯战自保?
甲午战争中,定远舰长刘步蟾英勇抗敌,在最后日军压境的时候,引爆“定远舰”以身殉国,对于刘步蟾的评价国人一直是很正面的,但是近几年却有影视作品不断黑刘步蟾,将他塑造成一个升错旗、贪生怕死的小人,他们又是以什么为根据呢?1890年,北洋舰队南下操练巡视,在香港停泊,提督丁汝昌有...

甲午海战中丁汝昌:下令炸沉军舰 服毒自尽不降敌
> 甲午战争中,日军部队于1894年10月24日开始在辽东半岛东部中端的花园口成功实施了为期14天的大规模登陆行动。> 2013年10月底,我随国防大学《甲午,甲午!》电视摄制组再次踏上辽东的甲午旅程,第一次实地考察庄河市花园口的日军登陆场。尽管日军此次登陆的战例早已多次被我写进自己的研究论著中,但当我亲自登上花园...

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为何摆出了一个“奇怪的队形”?
日军占领朝鲜后仅三天,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便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黄海海域发现了北洋舰队,此时北洋舰队主力在丁汝昌的率领下正曾兵辽东,当双方舰队互相发觉后,战斗随即打响,这便是甲午战争中著名的黄海海战。海战爆发伊始,双方便开始排列阵型,其中联合舰队摆出的是一字单向纵阵,而北洋舰队一开始摆出的是...

在中日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丁汝昌指挥致远舰向吉野号撞去丁汝昌和全舰...
先看看当时的真实情况 在掩护“定远”过程中,“致远”已遭重创,能否坚持到整个战斗结束退出战场还是未知数,而且 “致远”级军舰弹药舱容量较小,而火炮的射速相对较高,由于长时间射击,此时除了小口径火炮外,210毫米与150毫米大炮的弹药均已告罄,同归于尽的撞击,成了这艘军舰最后的攻敌手段。与其...

为什么说是刘公岛上的青楼摧毁了北洋海军?
在拟定水师主帅的时候,放着邓世昌这样上过5年海军学堂,精通英语、数学、海天文学、航行理论和地理知识,有20年航海经验的专业人才不用,把指挥权交给了一个骑兵出身的门外汉丁汝昌。在甲午战争中,临阵脱逃的将领绝大多数是淮军将领,处分最轻(有的甚至没有处分,继续任用)的也是淮军将领,为他们求情的...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什么会被清朝重用?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丁汝昌指挥北洋水师与日军展开大东沟海战,后舰队退保威海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威海卫之战中,抗击日军围攻。未得上峰命令,无奈港内待援,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未至的情况下,拒绝日军将领伊东祐亨劝降,服食鸦片自尽以谢国人。宣统二年(1910年),平反昭雪...

丁汝昌的简介及其在甲午战争中心里历程的变化是怎样的
丁汝昌,原籍安徽凤阳,后迁庐江(农民出身,1854年加太平军。1861年投诚于曾国藩。卒于1895年。丁接手北洋舰队时,疏于操训,军官与士兵腐败。甲午战争中属于等死的部队(你可以看凤凰大视野关于甲午的纪录片)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有哪些
丁汝昌--水师提督(自尽),刘步蟾--右翼总兵,定远号管带(自尽),林泰曾--左翼总兵,镇远号管带(自尽),邓世昌--中军中副将,致远号管带(战死),叶祖珪--中军右副将,靖远号管带(革职),方伯谦--中军左副将,济远号管带(处死),林永升--左翼左营副将,经远号管带(战死),邱宝仁--右翼...

甲午战争牺牲的爱国将领是谁?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

临河区13225086831: 王敏觉得中日甲午战争中,海军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不值得.王敏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
常艺齐铭: 道理对,但是不符合实际.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必须要有个人来负责,而这个人肯定是丁汝昌,他就是不自杀也难免死于军法,自杀保全了名声,还能保住自己的家人,保住自己的部下.他已经59岁了,没有时间去报仇了...

临河区13225086831: 在甲午战争期间有哪些人自杀了? -
常艺齐铭: 1北洋水师提督 丁汝昌 在被从舰桥上震落甲板身负重伤后,被顾问船员逼迫投降,拒降服毒自杀 2北洋水师副提督 刘步蟾 威海战役中丧舰自杀 3北洋水师致远号管带 邓世昌 在弹尽援绝情况下撞击“吉野”号途中,被速射炮击中(电影中被鱼雷)沉没,带着爱犬“太阳”溺水自杀

临河区13225086831: 清末爱国将领丁汝昌是哪里人?
常艺齐铭: 丁汝昌(1836-1895年)清末海军爱国将领,字禹廷,安徽庐江人.丁汝昌早年参加过太平军,后来投降湘军,累官至记名提督.1874年,李鸿章筹办海军,次年他被派往...

临河区13225086831: 伊东佑亨和丁汝昌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
常艺齐铭: 伊东佑亨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优异,敢于与吨位占优势的北洋水师决战大东沟,取得战略上的胜利,而丁汝昌在甲午战争中表现糟糕,畏手畏脚,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结果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自己也畏罪自杀.

临河区13225086831: 清朝爱国将士丁汝昌是怎么死的
常艺齐铭: 丁汝昌(1836.11.18~1895. 2.12)晚清北洋海军提督.字禹廷.安徽庐江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当看到太平军大势已去的时候,被迫随队叛投湘军,不久改隶淮军,...

临河区13225086831: 介绍下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北洋水师主力
常艺齐铭: 北洋水师,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目录 • ...

临河区13225086831: 姓丁的名人故事梗概 -
常艺齐铭: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原名先达,字禹廷,也作雨亭,号次章.生于安徽庐江县.清朝北洋水师提督,是甲午海战中的关键人物. 丁汝昌壮烈殉国而朝廷不恤的冷酷做法,令朝野上下许多正直之士氛不平为鸣之.光绪三...

临河区13225086831: 为什么说北洋海军的覆灭是洋务运动失败的重要标?为什么说北洋海军的
常艺齐铭: 因为最后北洋海军被打败了,国人喜欢以成败来论,其实洋务运动影响非常的大.

临河区13225086831: 丁汝昌是在甲午哪场战争中牺牲的? -
常艺齐铭: 不是的他是在甲午战争中受伤拉然后自杀而死的

临河区13225086831: 列举近代史强侵略与中国反抗的事例
常艺齐铭: 1.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坚守广州;陈连升、关天培、葛云飞、裕谦、陈化成、海龄在战争中壮烈捐躯;三元里人民英勇抗英等.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人民同清军奋勇抵抗侵略者;清军将领在大沽口重创英法舰队.3.中法战争中:刘永福率...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