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之后,宁古塔的犯人去哪了呢?

作者&投稿:戊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众多的清宫戏中经常能看到清朝皇帝处罚犯人时的一句话:“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这句话中的宁古塔位于现在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辖的宁安市,宁安的满语就叫宁古塔,而披甲人就是当地的官兵,因为冷兵器时代的官兵作战都要身披盔甲,因而得名“披甲人“。

在唐宋时期被流放的犯人大都发往广东,福建以及贵州等地,那时候这些地区尚未开发,人丁稀少,瘴气密布,可谓不毛之地。将犯了罪的人流放到这些不毛之地是想让他们吃苦受罪,好好改造。 

到了清朝时期,这些地方都开发很好,不再是以前的不毛之地。而宁古塔是清朝的龙兴之地,人口稀少,加上又是苦寒之地,为了能更好的惩罚犯罪之人,清朝就将流放之地改为宁古塔。顺治十五年,清廷规定:挟仇诬告者流放宁古塔。

主要是因为宁古塔距中原路途太多遥远,而当时的交通极为落后,路上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实在无法预料。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不多。 

就算侥幸活着到了宁古塔,犯人来到这里不仅要开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朝老家的面貌,而且还要忍饥挨饿,为当地官员、满人官兵当牛做马,沦为家奴。所以,很多犯人为了避免受辱就宁可自杀也不愿意流放到此。

清朝后期,宁古塔已经开发得比较好了,清朝流放犯人也不再往宁古塔发配,而是发往新疆,比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而早年间发配在宁古塔的犯人,绝大部分就在当地安家落户,娶妻生子,只有小部分人返回中原老家去生活,清朝著名诗人吴兆骞就在宁古塔生活了23年,最后被康熙重臣明珠所救,回到了京城。




宁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这个地方有哪些可怕之处?
当流放者被大量使用时,他们被迫卖掉所有家当,男人卖掉马,女孩被卖去唱歌,有些人则在庄园里做着艰苦的工作,这些人虽比囚犯好,但同样没有自由,每天都在烧炭,生活痛苦不堪,仿佛一天永无尽头。只有少数人真正感到恐惧。清朝灭亡后,一些流放者被朋友救赎,逃出了宁古塔,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选择在当地...

清朝灭亡后,之前被发配到宁古塔的重犯怎么处置的?
那么有人就会好奇,清朝灭亡之后,在宁古塔得犯人怎么处置了?其实这些人对西北大开发是有意义得,他们在这边对这边得农业发展还有牧业发展都有帮助,有的人被流放宁古塔,半路就吓死了,还有的更是直接自杀了,反正大家听到宁古塔心里都不舒服,后来清朝结束,犯人也不用去发配宁古塔了,那么在宁古塔活着...

女人流放宁古塔有多惨
而女性犯人,在长达千百里的流放途中,受到衙役的骚扰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再加上女性体弱,在遭到非人折磨后能活下来的概率很低。即便是成功到达宁古塔,基本上都会成为披甲人的性奴。为他们生儿育女,但是却没有任何名分。而宁古塔绝非仅仅是流放女犯人的地方。而是男女都有。满清时期,为了防范沙俄...

宁古塔有多可怕,为何有些历史记载的满清官员都怕得要死?
宁古塔没有塔,宁古塔是满语,“宁古”是“六”的意思,“塔”是“个”的意思,所以宁古塔的意思是“六个”。根据宁古塔流人吴兆骞之子吴桭臣在《宁古塔纪略》中所记载:“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宁古塔原为努尔哈赤驻军之地,旧城...

宁古塔是什么地方,为何清代罪犯流放宁古塔痛不欲生呢?
这些人被流放到当地即使侥幸活下来,也会面临巨大灾难,如男人为奴,女人为娼妓,对于那些文人雅士来说,这无疑是生不如死。在清末或者清朝灭亡后,宁古塔里面关押的犯人可以选择逃回来,也可以选择留在当地生活。如今的宁古塔早已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百姓旅游的地方。

清朝为何流放罪犯到宁古塔
清朝罪犯,为何都要流放到“宁古塔”古代的犯人在犯错之后如果要留放皇帝,必然就会选择一些苦寒之地,所以最终就会选择宁古塔。宁古塔的位置是在黑龙江的牡丹江市,这本身就是一个边关地区,气候异常而且环境恶劣,更是寸草不生,根本就不适合人类的生存。对于这些纨绔子弟还有朝中大臣来说,根本就没有办法...

“人间地狱”宁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为何如此可怕?_百度...
两相对比,更突出了宁古塔的可怕。宁古塔真的这么不堪吗?其实也不是了。那里有很多的宝贝,人参、鹿茸、貂皮,在当时一抓一把,只不过在当时来说没人懂得去开发。被流放过去的人,在当地都干什么关于流放宁古塔,一般人只知道前半句话“流放宁古塔,永世不得入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后半句...

清朝犯人宁愿自杀,也不愿去宁古塔服刑,宁古塔是什么地方?
宁古塔在哪里? 清代吉林的三个方面,即宁古塔,三姓、珲春,以宁古塔为首。 需要理解的是宁古塔是一个古老的地名。 在满语中,“宁谷”的意思是六和踏。宁古塔在古代,这里是清朝流放囚犯的地方,而清代是死囚, 宁愿自杀也不愿去宁古塔服刑,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在唐代,正确的刑罚被定义...

宁古塔到底是什么?
有关清朝的电视剧,总会时不时冒出一句“某某罪恶不赦,发配宁古塔”,这句话几乎和“推出午门斩首”一样有名。宁古塔到底是什么玩意?原先总以为这就是一座塔,用来囚禁犯人的,后来才发现,宁古塔其实是个地名。宁古塔原址位于松花江支流海浪河南岸,今为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城村。清太祖努尔哈赤...

宁古塔是哪里?为什么清朝的犯人一听说流放宁古塔就吓得要死?
关于清朝的电视剧一直是古装剧中的热点,而在电视剧中皇帝经常将某人或某家人流放宁古塔,那么宁古塔在哪里?流放宁古塔又是怎么惩罚犯人的?宁古塔为什么成了清朝官员和文人的噩梦?1 要讲清楚流放宁古塔这事,就要先明白“流放”是种什么样的刑罚。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朝历代制定...

细河区15592563361: 清朝灭亡后,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怎么办了 -
伯居盐酸: 早年发配到宁古塔的囚犯,除去因各种原因死的,大多数都是直接在当地安家落户了.而剩下的极少部分,则返回了中原地区,回到家乡生活.

细河区15592563361: 清朝的宁古塔是一个可怕的地方,流放到那里的人有什么 -
伯居盐酸: 原文在这里 宁古塔是什么?在清代的时候,是满族人的起源地,将军的居住地和统治所.宁古塔更是流放犯人的罪地.只要被押进去,就不能再入关了.宁古塔的满语意思是:六个.而这个地方太荒凉了,除了周边有人,其他都是沼泽之地,又...

细河区15592563361: 清朝犯罪的人都发配去什么塔的地方在哪里 -
伯居盐酸: 宁古塔.宁古塔为古地名,约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靠日本海,旧属吉林管辖.满语数之六为宁古(ninggun),塔为个,所以宁古塔的意思是“六个”.

细河区15592563361: 宁古塔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宁古塔会成为流放犯人之地
伯居盐酸: 说到宁古塔,不知道的人可能以为这是一座塔,但其实这并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地名.宁古塔在如今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现在当地还有一个宁古塔...

细河区15592563361: 清朝都谁被流放到宁古塔了?如题<br/>越详细越好
伯居盐酸: 清朝期间,发配到宁古塔的“名门望族”也不计其数.康熙年间,轰动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案、方孝标《滇黔纪闻》案,先后涉及三四百人,包括康熙的宠信江苏巡抚...

细河区15592563361: 清朝总是把犯人发配到宁古塔 不得入关 那发配去干嘛的呢(做苦力还是什么) -
伯居盐酸: 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他们当中有抗清名将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文人金圣叹家属;著名诗人吴兆骞;思想家吕留良家属等等.他们的到来,传播了中原文化,使南北两方人民的文化交流得以沟通.流民的涌入改变了当地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教他们种植稷、麦、粟、烟叶,采集人参和蜂蜜,使农业耕作得到发展.

细河区15592563361: 宁古塔披甲人是什么人?现在还存在吗? -
伯居盐酸: 先说宁古塔 1658年(顺治十五年)6月14日 清廷规定挟仇诬告者流放宁古塔. 黑龙江省宁安县,清代被称为“宁古塔”的所在地,是著名的流放地 宁古塔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

细河区15592563361: 清朝时期为何犯人都被发配到宁古塔,宁古塔是什么地方 -
伯居盐酸: 宁古塔并不是一个塔,而是一个古地名,在今天黑龙江牡丹江下辖市宁安.是清政府设在盛京(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作为国防重镇的宁古塔,是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和向戍边部队输送物资的重要根据地,也是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东北各族向朝廷进贡礼品的转收点,因此宁古塔与盛京齐名. 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因宁古塔在东北边陲,常年冰封,人迹罕至,非常适合罪犯改造.同时它也是满人发源的地方,罪犯在这里不只要垦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皇族故乡的面孔.还要忍饥挨饿,为本地官员、满人当牛做马,沦为家奴,以表现祖上的光荣.

细河区15592563361: 古代岭南人犯罪流放到哪里? -
伯居盐酸: 唐代岭南包括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及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在宋代以后,越南北部才分离出去.

细河区15592563361: 清朝的皇帝把犯罪的大臣流放宁古塔,那宁古塔在我国哪里?
伯居盐酸: 宁古塔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流放地.据介绍,宁古塔为蛮夷音,实意不是一个塔,而是一个地方的名称,原址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公元1666年迁到黑龙江省宁安市.明末清初大批受到朝廷刑罚的官员将领被发配到宁古塔,特别是清朝顺治年间至乾隆年间,成千上万的人被流放到东北. 清代八旗驻防之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始设于顺治年间,康熙时定制驻防八旗满洲官兵.额设协领2人,佐领12人,防御12人,骁骑校12人,笔帖式4人,委署什长4人,管仓官1人,仓笔帖式2人,台站笔帖式3人,八旗满洲领催104人,前锋40人,马甲1256人,匠役24人,官屯领催1人,统之以副督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