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为信和一诺千金的来历?

作者&投稿:仰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立木为信一诺千金的来历?~

立木为信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才。
中文名
立木为信
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
作者
司马迁
类型
典故
典故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 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 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叫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的卫国人,在魏国宰相公叔痤手下当官,公叔痤临终前将他推荐给魏惠王,但没有得到重用。商鞅便来到秦国,托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引荐,得到秦孝公的接见。 商鞅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 必须有赏有罚。有赏有罚,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想起了改革,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 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 金。”
立木为信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 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 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 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一分也没少。 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 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立木为信 意义
七子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立木建信”成为商鞅变法的突破点,大政治家就是有创意。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确保了新法的顺利实施,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在 “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立木取信”,一诺千金,变法成功,国富民强;一个帝王无信,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时候听到的“狼来了”的故事,就是人生诚信教育的第一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去食。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则人任也”,老祖宗也一直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但现实中,市场缺乏诚信、官场缺乏公信的现象,依然严重,结果只能阻碍发展。“立木建信”,政府应承担起责任。
一诺千金释义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一次,一个叫曹丘生的人很想见季布。季布因此人平时喜好巴结权贵,不想见他。后来,曹丘生通过别的途径见到了季布。他对季布说:“我听楚国人说过:‘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个诺言’。您有这样的好名声,还不是靠您的家乡人——楚人替您传扬。我也是楚人,为什么您要鄙视我呢?季布听了这一番话,心里的气消了一大半。他把曹丘生留在家里住了几天,诚恳地指出曹丘生的错误,曹丘生也虚心地接受了劝告。后来曹丘生又到处为季布传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立木为信出自于商鞅变法,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之前,为了取信于民在国都南门立下木头,有能扛到北门的赏赐重金,有人尝试着做到了立马颁赏。一诺千金出自《史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季布这个人说话算话,说到做到,人们都十分的推崇他。

立木为信出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里的商鞅变法“立木为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一诺千金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求一诺千金,移木建信,一饭千金,退避三舍的故事
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后来季布做了大官。其同乡人曹邱生,趋炎附势,就马上去见季布。曹邱生吹捧季布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

一诺千金,一字千金,徙木为信各是什么历史
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徙木为信的故事 商鞅变法之初,恐民不信,商鞅把一根三丈之木立于国都之南门,然后宣布能将此木徙置北门者赐10金。搬动一根木头,何须如此重赏,人们自然不信,于是他又下令,将赏金加至50...

诚信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诚信的成语典故简短如下: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有:曾子杀猪、立木为信、一诺千金、一饭千金、宋濂借书。1、曾子杀猪。故事梗概: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儿子一边跟着她一边哭泣。他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

烽火戏诸侯徙木立信一诺千金分别跟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烽火戏诸侯”“徙木立信”“一诺千金”分别跟历史人物周幽王、商鞅、季布有关。1、烽火戏诸侯 指西周末年的历史事件。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立木为信一诺千金的来历?
立木为信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变法时立木为信,一诺千金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由得季布一诺

立木为信一诺千金的来历?
立木为信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中文名 立木为信 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作者 司马迁 类型 典故 典故 战国七雄中,秦国在...

关于一诺千金,移木建信,一饭千金,退避三舍的故事!简介
一诺千金 【故事】: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

诚信有关的故事
与诚信有关的故事:《曾子杀猪》、《立木为信为信》、《一诺千金》、《韩信报恩》、《狼来了》等。1、《曾子杀猪》曾子为了救孩子,决定杀了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很重要。孩子不相信曾子的话,就等于教孩子骗人。曾子要骗孩子,就是教孩子骗人。这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孩子不会学会诚实。所以...

描写诚信的成语四字成语故事
言而有信 言行信果 信守不渝 一诺千金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修辞立诚、 闲邪存诚、 一言为定、 言信行果、 金口玉言 季路一言 不轻然诺 信守不渝 季布一诺 脩辞立诚 百约百叛 啮血沁骨 知识拓展 关于诚信的格言 1、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2、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

一诺千金,移木建信,一饭千金,退避三舍是什么故事?
一诺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释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移木建信 公元前359年,商鞅立法欲以诚信富国强兵。“南门立木”的典故由此上演:商鞅在南门立了一块三丈高的木头,...

常德市14758418417: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典故 -
薛桦西曼: 一诺千金 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是秦朝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再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所以深受当时人们的赞誉.季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打败刘邦,项羽兵败自杀,刘邦...

常德市14758418417: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五个? -
薛桦西曼: 【一诺千金】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立木为信】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

常德市14758418417: 一诺千金成语的来历 -
薛桦西曼: 【成语】: 一诺千金 【拼音】: yī nuò qiān jīn 【解释】: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

常德市14758418417: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急!!!!!!!!!!!!!! -
薛桦西曼: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

常德市14758418417: 一诺千金的由来 -
薛桦西曼: 成语“一诺千金”出自《史记》,一个叫季布的官员的故事.季布在楚汉相争时,基本立场站在项羽一边,他多次明帮暗助,使项羽得过胜利,陷刘邦于困难境地.因此在刘邦最后夺取天下,击败了楚霸王项寸后,汉王刘邦曾想杀死季布.在夏...

常德市14758418417: 关于诚信的故事有哪些?
薛桦西曼: 关于诚信的故事有曾子杀猪、郭沫若与芭蕉花 、华盛顿与樱桃树、商鞅的立木为信、 晏殊信誉的树立、周幽王的烽火戏诸候、 韩信报恩、季布“一诺千金”、皇甫绩守信...

常德市14758418417: 一诺千金.移木建信.一饭千金.退避三舍的故事缩写 -
薛桦西曼: 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后来季布做了大官.其同乡人曹邱生,趋炎附势,就马上去见季布.曹邱生吹捧季布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

常德市14758418417: 一诺千金的故事(要短) -
薛桦西曼: 商鞅徒木为信的故事.商鞅让人在咸阳城门立了一根木柱,说谁能把它搬到另外一个城门就给他一千金,结果真有人去搬了木柱,商鞅真的给了他千金.这个故事就是一诺千金的由来.

常德市14758418417: 一诺千金、移木建信、一饭千金、退避三舍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简短?
薛桦西曼: 一诺千金 ( yī nuò qiān jīn ) 解 释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 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