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囹圄”是什么样的

作者&投稿:焦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哪些鬼怪~

1、虚耗
虚耗是古代中国民间传说中鬼怪之一,虚耗是给人招来祸害的恶鬼。传说虚耗身穿红色的袍服、长有牛鼻子,一只脚穿鞋着地、另一只脚挂在腰间,腰里还插有一把铁扇子。所以中国民间就在门上挂钟馗像驱除虚耗。
2、夜叉
夜叉最早来源于古印度神话,在其中是指类半神,财神俱毗罗的侍从,守护其在吉罗娑山的园林和山中的财富。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为生主补罗底耶所生,或生于大梵天的脚掌,双方通常相互敌对。
佛教所说,“夜叉”为北天王毗沙门的眷属,为天龙八部众之一。其形象有时被描述为美貌健壮的青年,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
3、牛头马面
牛头马面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勾魂使者的形象。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由于中国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
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称马面罗刹,同样来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阅资料中,并未发现印度神话中有马面作为冥府差役的说法。密宗中到是有“马面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传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远。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的妖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两汉之前,妖怪的概念多是广义的,指代一切怪异反常的事物和现象。狭义的妖怪概念,经两汉至南北朝、隋唐时期渐趋成熟,指的则是日久成精,获得了超自然能力的动物、植物和无生物等。
随着佛教的传播和兴盛,佛教中“魔”的概念进入中国文化之中,其特点、性质与中国本土的妖怪形象相似,佛教的魔被同化成妖的一种。即指动物、植物和无生物经年深日久,获得天地阴阳之气,能够幻化成人形,活动在人间,具有超人的本领和变幻莫测的能力的精怪。
他们既有所化物的思维、情感、性格等特征,同时又有原形物的某些特征;行为上,它们一方面扰人、害人,但有时候也能与人和平共处,甚至在一些古代叙事文学中,他们还能够帮助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虚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夜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头马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鬼怪



夏朝时叫做宫,周朝叫做圜土,秦朝叫做囹圄,直到汉朝才开始叫狱,到了南北朝时期挖地为狱,于是地牢就出现了。监狱其实一开始是用关野兽的,后来是用来关俘虏的,是用来作为免费的劳动力关押的地方,后来进行了统一看押,于是监狱就产生了。

周朝监狱中的犯人们,需要在监督下进行劳动,如果表现不好,可能就要受棍棒之灾,如果表现好的话,能改过自新,那么可以提前释放,如果当时判的是重罪,那可以在劳动三年后回家,如果判的不重的话,可视情况来定,在劳动后一年或者两年后再回家,但是回去之后三年之内是没有公民的权利的,现在想来这个不就是当今的缓刑或者是减刑么。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监狱已经变得很正规了,规模也是变得很大,那时候监狱叫圄,后来到了秦朝的时候,因为法律严苛,犯人也变的多了,所以监狱也比以前多了很多,而且关于监狱方面相关的规章制度也陆续都出来了。

监狱从汉朝开始叫狱了,汉朝时候的监狱可谓是多的泛滥,基本各个官府都有自己的监狱,那时候监狱还有其他的名字,比如,内宫,居室,保宫等等,各种叫法也是五花八门的。南北朝的时候,监狱体制基本上是和汉朝一样的没有变,依然严苛,惨绝,但北朝除了监狱外,还挖地为狱,那时候叫做地牢,脑补一下场景,想想这些就觉得毛骨悚然,让人害怕啊,所以还是规矩做一个良民吧。

成语“身陷囹圄”,意思其实就是坐牢。“囹圄”与“圜土”,均是上古周代监狱的叫法。夏代的监狱称为“夏台”,殷商叫“羑里”,春秋时期改称“狴牢”。古代监狱不仅叫法各不相同,坐牢的规矩在不同朝代也迥然有异。

先秦时期“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秦代“广狱酷罚”但农忙时刑徒可回家干活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先秦时期商鞅提出的司法思想。商鞅是法家人物,重视法治,战国时用刑最厉害的就是秦国。《汉书·刑法志》中用“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来形容秦国的严刑,路上满眼都是犯人,监狱连片。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重刑”的司法理念,仍信奉“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广狱酷罚”进一步实施。

在秦朝坐牢,一律穿赭色囚衣,这种颜色的囚衣分冬夏两套,夏衣四至六月发放,冬衣九至十一月发放,逾期不再补发。这些囚衣并不是免费发放,而是由犯人自己出钱,成年男囚夏衣55钱,冬衣110钱;成年女囚夏衣44钱,冬衣55钱。

秦朝犯人都要劳动,秦始皇修建自己的陵墓、建筑北方的长城,都是使用囚犯。干活时,囚犯也必须戴着刑具。这种劳动时也要戴刑具的制度,到了唐代仍未改变。但秦朝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对以劳役抵偿赀赎债务的刑徒,农忙时可以放假,在播种和田间需要管理时节,各可以回家20天。

由于这一做法有益于农业生产,为后来一些朝代所继承。如汉代便有“纵囚归家”的做法,每年的伏天和腊月,出于哀怜囚犯的考虑,一些地方官府会释放犯人回家,到期再返回服刑。《后代书·虞延传》记载,当年虞延任细阳令时,“每年至伏腊之时,即遣所系囚犯各使回家。”

“纵囚归家”现象,在唐代也曾有过,如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年甚至将死刑犯全部释放回家过年。

汉代“约法省刑”设立“颂系”制

监狱分不同级别高官重臣犯罪按爵位关押

刘邦亡秦建汉后,首先废除了秦朝的“重刑”制度,“约法省刑”,“恤刑悯囚”,尤其对犯罪的权贵颇为照顾,官员囚犯所受的处罚比普通囚犯要轻很多。

汉朝,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颂系”制度。所谓“颂系”,是宽容犯罪分子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设计,是基于儒家文化原则,首先考虑了官员和有爵位者的犯罪。凡是得到颂系的犯罪人员,不须坐牢,监外执行即可。即便坐牢,也不用戴刑具。

《汉书·惠帝纪二》记载,爵位“五大夫”以上的、公务员“六百石以上”的,还有皇帝身边的宦官、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可获得“颂系”。后来80岁以上、8岁以下及孕妇等普通囚犯也可以获颂系。

现代有不同级别的监狱,用来关押不同身份和类型的罪犯,这其实是古代之遗风。早在汉代,已设有不同类型的监狱,如掖庭秘狱、廷尉诏狱、上林诏狱、郡邸狱、共工狱、若卢诏狱、都船狱、都司空狱,等等。这些监狱所关押犯人的身份都不一样。如“若卢诏狱”,关的是将相大臣、两千石以上的大官,是一种“高干监狱”;“都船狱”所关押犯人的级别相对低一些,人员成分也较杂,关“将军以下与两千石”犯罪官员。

唐代沿袭了“颂系”制度,除对老幼妇病残者给予颂系外,同样照顾坐牢的官员,囚犯如果是五品以上的,“月沐一度,暑与浆饮及钱物等”。能定期洗澡,夏天还发给冷饮和钱物。

这类专押权贵的监狱,在古代被称为“官狱”。对犯罪官员的“颂系”,无疑是一种司法不公。后来不少朝代取消了官员的“坐牢特权”。如南朝陈,所有囚犯“不计阶品”,一律“著械”与“著锁”。不论是谁,只要进来了,都得戴上刑具。

唐代“诸道州府各置病囚院”

囚犯生病可“保内就医”允许家属进监照料

古代因为医疗条件差,犯人坐牢生病、死亡现象较现代普遍。特别在早期,这种情况很突出。为此,汉代会给生病的犯人治病,死了还实行官葬。

《后汉书·桓帝纪》记载,刘志(桓帝)当皇帝的建和三年(公元149年)曾批示,囚犯“疾病致医药,死亡厚埋葬”。1964年在河南偃师大郊村附近,曾考古发现了522座东汉囚徒墓。

晋代以后,囚犯的看病权进一步规范,并呈制度化。晋代特别要求,对坐牢的犯人“寒者与衣,疾者给医药”。

到了唐代,对生病的犯人,在上报上级主管后,也是积极给予医治,“囚有疾病,主司陈牒,请给医药治疗。”古代坐牢没有“保外就医”一说,但可以“保内就医”,如果犯人生病了,除了给医给药外,还允许家属进监狱来照顾犯人。

五代时期出现了专门为犯人看病的“监狱医院”。这一做法始于李嗣源(后唐明宗)当皇帝的长兴二年(公元931年),当时李嗣源下了一道红头文件(敕令):“诸道州府各置病囚院,仍委随处长吏,专切经心,或有病囚,当时差人诊候,疗理后据所犯罪轻重决断。”这里的“病囚院”就是监狱医院,这是中国监狱史上朝廷首次就监狱设置医院作出规定,此后遂成一种监狱制度。

到了宋代,无论是中央监狱,还是地方监狱,一律“置楼牖,设浆,铺席,时具沐浴,食令温暖,寒则给薪炭衣物,暑则五天一洗枷杻”。

元朝对犯人看病问题也作了规定,设置有专职的狱医。铁穆耳(元成宗)当皇帝的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始专置官部医一人,掌调视病囚。”所用的药品,与社会慈善扶贫一样,由当地公设的药局发给,药费在药局的“营利利息钱内通行准除相应”。

汉代“虎穴”囚犯“皆相枕藉死”

司马迁曾被“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

在古代封建社会,尽管大多都是严刑峻法,但有的朝代监狱管理上也有一些人性化的规定。西晋时期的《狱官令》中就曾规定,牢房(“狱屋”)要造得坚固,屋顶上要铺上厚厚的草蓐,防止漏雨潮湿。对于“去家远、无饷馈”的犯人,一律由公家“治廪”。

晋朝这一做法,为后来各个朝代所效仿。

唐宋及以后,朝廷对监狱的居住条件都有一套具体的量化指标,如牢房要保温,刑具要保暖。据《元典章新集·刑部·禁司狱用刑》记载,元代是这样要求的:“冬月糊塞窗户,措置煖匣拘钤”,明清也都有同样的要求。

在古代,囚犯也吃“定量粮”,当然这笔生活费用一般由家属供给。如果犯人家里无力负担,或是一时供给不上的才“吃公粮”,晋代的“治廪”就是这意思。

唐代《狱官令》规定,“囚去家悬远绝饷者,官给衣粮,家人至日,依数征纳。”意思是,对路远家属一时未能送来生活费的,由官府先行垫付,待家属来后归还。

宋朝要求,“禁囚无供饭者,临安日支钱二十文,外路十五文。”从这一规定来看,宋朝犯人每天的伙食标准是20文和15文。

到了清代,坐牢的开支发生了质的变化,伙食费不再由犯人家里出了,坐牢的犯人与上班的官员一样,开始“吃皇粮”,标准还不算低:“日给仓米一升,寒给絮衣一件。”

在清朝,坐牢必需的生活用品也一律改由官府供给。《刑部处分则例》规定,犯人“凡应禁之一切铺监收费永行革除”,也就是说,坐牢的一切生活用品从此均由监狱配给,不再向囚犯收取。

然而,规定归规定,制度与实际生活中的做法常常是天壤之别。如在汉朝,有的牢房条件很差,有一种叫“虎穴”的牢房实际上是挖得很深、下大上小的地牢,上面出口处用一块大石覆盖住,牢里往往要关进几百人。关于“虎穴”,史书上曾有
“数日一发现,(囚犯)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的记载。

再如,汉朝虽对高官有颂系规定,但一旦进去也身不由己,进来前官再大也奈何不了狱吏,要行贿、打点方可免受身心之痛。西汉开国将领周勃,晚年被人告发谋反入狱。狱中的周勃被狱吏欺凌侮辱,后来花千两黄金行贿,得以从狱中上书给皇帝刘恒,获特赦出狱。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当年因李陵案坐牢。在牢里,司马迁“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到后来,被饿极打怕的司马迁一看见狱吏过来,便赶紧磕头,即所谓“见狱吏则头抢地”。

明朝对坐牢者也不乏人文关怀的规定,然而其实际上的用刑恐怖却为历史之最。明朝的厂卫监狱可以任意私设刑堂,拷打犯人,名为“打桩”;向犯人敲诈钱财,则叫““干酉窄酒”。此外,“狱霸”、“黑监狱”之类的更是屡见不鲜。

囹圄,汉语词汇。也作:“监牢”。拼音:líng yǔ释义:监狱身陷囹圄(是指被关进监牢。


监狱的意思,那么在古文中还能用什么词表示监狱
夏朝叫的监狱叫做“夏台” 商朝监狱叫“□(音游)里” 还叫“圉”(音雨),是甲骨文中出现的一个字,意思就是“狱”.周朝时也叫“圜”或者“囹圄” 春秋战国时代也叫圄 汉朝开始称狱~! 别称:内宫、居室、保宫和请室等. 还是监狱吧. 北朝的除了监狱外,还挖地为狱,叫做地牢....

囹怎么读
拼音:líng 释义:〔囹圄〕监狱。圄(yǔ)形声字;共有8画。见《风俗通》:"囹,令也,圄,与也。言令人幽闭思愆,改恶为善因原之也。"组词:“囹”字在中间的词语:草满囹圄 陷身囹圄 “囹”字在结尾的词语:拘囹 幽囹 圄囹 造句:1.在身陷囹圄之后她表达了他们的灵魂。2.他的角色微不...

身陷囹圄怎么读?
囹圄[ líng yǔ ]监狱。圄(yǔ)。囹圄也作:“监牢”。身陷囹圄(是指被关进监牢。也可表示陷入困难或束缚中);久禁囹圄。出处: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 孔颖达 疏:“囹,牢也;圄,止也,所以止出入,皆罪人所舍也。”《汉书·礼乐志》:“祸乱不作,...

怎么解释“囹圄困囿”?
意思是:身陷困境和束缚中,走不出来。囹圄困囿:拼音: líng yǔ kùn yòu 释义:囹圄:原意是监牢的意思,后引伸出束缚、困难的意思。困:陷在艰难的痛苦里,有包围住的意思。囿:陷入麻烦、局限于困境之中,走不出来的意思。例句:忽然梦醒,发现自己从未离开过同一个问题的困囿。

囹圄是什么意思
囹圄líng yǔ :监狱 也作“囹圉(líng yǔ)”指监牢 这个词不能作为动词。 注:可以使用“桎梏”代替“囹圄” “桎梏”: 足械,脚镣

深陷囹圄什么意思?
深陷囹圄 :指不幸的人蒙难关进监狱(有同情意味的),有时也指好人蒙受冤屈,也可表示陷入困难或束缚中。读音:shēn xiàn líng yǔ 囹圉:(língyǔ )就是监狱。 同“囹圉”监牢:身陷囹圄|久禁囹圄。注:可以使用“桎梏”代替“囹圄”,“桎梏”: 足械,脚镣。出处: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

身陷囹圄的意思解释
身陷囹圄解释:失去人身自由,正在监牢里受苦;指蒙冤关进监狱;表示陷入困难或束缚中。典籍出处:《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译文:至于掌管监狱,限制刑罚,我擅长的人,这对刑事劫持。囹圄:监狱,也作“囹圉”(líng yǔ),指监牢。这个词不能作为动词。可以...

身陷囫囵什么意思
韩非子,即韩非,为韩国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著作有《韩非子》一书。身陷囫囵是“身陷囹圄”的错误写法,可以说是错别字;“囫囵”的意思是整个儿、完整的,如...

口里面一个令和口里面一个吾
身陷囹圄 :shēn xiàn líng yǔ 也作“囹圉”。监牢:身陷囹圄|久禁囹圄。这个词不能作为动词。注:可以使用“桎梏”代替“囹圄”“桎梏”: 足械,脚镣 指不幸的人蒙难关进监狱(有同情意味的)有时也指好人蒙受冤屈 补充说明一下:(língyǔ )就是监狱。 同“囹圉”出处:至于守司囹圄,禁制...

中国的监狱产生于哪个朝代
公元前21世纪,尧舜时就有。我国最早提出创建监狱的人是皋陶(gáo yáo)。中国神话中公正的法官。清脸鸟嘴,铁面无私。他有一只独角羊(獬豸 xie zhi,也就是独角兽),能知道谁是有罪的人,皋陶审理案件,遇到疑难,就牵来神羊 ,神羊只触有罪的人。皋陶, 皋城(今安徽六安)人,皋陶是黄帝之子...

玉山县15650008939: .中国古代监狱是什么样的?
夙欧胃苏: 中国古代的监狱名称繁多,在夏朝的时候称“园土”,在商朝时叫做“圜土” “囹圄”,在周朝叫做“嘉石”“司空” “圜土”“囹圄”等,在秦朝时,中央一级的称做“廷尉狱”,地方一级的叫做郡、县狱.汉代以后多叫做“狱”,明朝开始称“监”,到了清朝,才开始用“监狱”这个合称.到了唐朝,监狱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监狱组织系统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完备体系,各级关押不同的罪犯.宋朝的监狱制度基本沿用唐朝的制度但又有变化.明朝的监狱组织自中央到地方已经系统化.清朝的监狱体制基本同明朝,总管监狱的是刑部下面的提牢厅.清朝除中央、地方系统设置监狱外,还设有多种特殊监狱.各级司狱官和行政兼职管狱官相结合,形成了严密的监狱管理系统.

玉山县15650008939: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囹圄啊? -
夙欧胃苏:[答案] 原意义就是监牢的意思,出自《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后又引伸出束缚、困难的意思

玉山县15650008939: 囹圄是什么意思 -
夙欧胃苏: 囹圄:也作“囹圉”.原意义就是监牢的意思,出自《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监狱”这一名词,到了封建社会以后,监狱的称谓就有了进一步变化,秦朝的监狱称之为“囹圄”.

玉山县15650008939: “囹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夙欧胃苏: línɡ yǔ 也作“囹圉”.监牢:身陷囹圄(是指被关进监牢.也可表示陷入困难或束缚中);久禁囹圄. 囹圄:原意义就是监牢的意思,出自《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后又引伸出束缚、困难的意思. 陷身囹圄希望采纳

玉山县15650008939: 监狱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夙欧胃苏: 监狱在历史上是随着阶级、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掌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需... 周朝时叫“圜土”或者“囹圄”.《风俗通义》记载:“夏曰夏台,殷曰羑里,周曰...

玉山县15650008939: 囹圄什么意思?
夙欧胃苏: 囹圄是指牢狱,可以引申理解为困境,如精神上的禁锢等等都可以用囹圄来解释.

玉山县15650008939: “监狱”的由来是什么?
夙欧胃苏: 根据唐代《唐律疏仪》记载:“皋陶造狱.” 皋陶是4000多年以前传说中的人物,舜帝时 任刑法官.他掌管刑法,是建造监狱的首创 者.监狱最初不叫监狱,夏朝叫“宫”,商朝叫 “圉”,周朝叫“圜土”,秦朝叫“囹圄”,汉朝才叫 “狱”.秦时,不仅京城有囹圄,地方也开始设 立.南北朝的北朝,开始掘地为狱,发明了“地 牢”.唐时,州县都设有监狱.宋朝各州都设历史篇41置了类似周朝的圜土的监狱,犯人白天服劳 役,晚上监禁.明朝时京、州、府、县都有监狱, 清朝沿袭下来.

玉山县15650008939: “囹囫”的汉义 -
夙欧胃苏: 囹 líng (1) ㄌㄧㄥˊ(2) 〔~圄〕监狱.(3) 郑码:JDOW,U:56F9,GBK:E0F2(4) 笔画数:8,部首:囗,笔顺编号:25344541 详细注解-------------------------------------------------------------------------------- 囹 líng 〈名〉(1) (形声.从囗(wéi),表示与被围有...

玉山县15650008939: 囹囿 什么意思 -
夙欧胃苏: 囹圄lingyu吧,是牢狱的意思,也可以用作坐牢 囿you有1、菜园的意思,2、古代帝王养禽兽的院子,3、借指事物荟萃之处,4、拘泥局限:囿于成见 查的辞海啊,望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