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是怎么崛起的?

作者&投稿:锐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是如何变法的?~

重要的是

魏国:魏文侯时期的李悝变法
秦国: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
楚国:楚悼王时期的吴起变法
其余的还有:
赵国:赵武灵王改革(胡服骑射)
燕国:燕昭王时期,任用乐毅等进行改革
韩国:韩昭侯时期,任用申不害变法
齐国:齐威王时期,任用邹忌改革

社会活动的方式。
从战国的历史发展看,士是由等级向社会阶层转变的时期。等级是由政府明令或由习惯法约定成俗的规定。在等级社会中,阶层又不能不受到等级的影响与制约。所以在习惯上,人们还是把士视为高于民的一个等级,这是在转变时期产生的现象。

扩展资料东汉时期士大夫阶层首度崛起
士大夫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产物,某一方面类似于古代印度的刹底帝利,某一方面又类似于欧洲中古世纪的僧侣教士。在中 国,其历史悠久,商周时期是低级贵族阶层,一般受过六艺教育,能文能武,“士”是武官,“大夫”是文官。
春秋时多为卿大夫家臣,战时充当低级军官,有的有 “食田”,有的以俸禄为生,也有的参加农业生产;春秋战国之际极为活跃,一般都凭借其六艺知识,或从事政治活动,或聚徒讲学,此后逐渐发展为士大夫,也就 是知识分子。
《荀子·强国》:“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晋书·夏侯传·抵疑》:“仆也承门户之业,受遇庭之训,是以得接 冠带之末,充乎士大夫之列。”在儒家学派定于一尊(汉武帝)之后的漫长岁月中,他们当然专指儒家学派的知识分子。
有时也笼统称为“读书人”,当然读的还是 儒书,五经之类。在当时环境,他们以作官为唯一职业;所以更精确地说,士大夫即担任政府官员的知识分子,包括现职官员、退休官员,和正在苦读儒书,将来有 可能担任官员的人物(如太学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士

春秋时期,第一个崛起的国家是郑国。郑国本身实力不弱,郑庄公在位时与周天子交恶,率军击败天子的军队打出了威名,之后又击败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使得郑国空前强盛,就连当时的大国齐国也跟着郑国东征西讨。但是好景不长,郑庄公一死郑国就陷入衰落。
第二个是齐国。齐桓公在位时重用管仲,对齐国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使齐国国力增强。第一个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联合中原其他国家打击不供奉周天子的国家(比如楚)和其他少数民族,挽救了过一些被少数民族灭国的国家。因而得到各国的称颂,共尊齐为霸主。齐桓公晚年宠信奸臣,最后被害死,众儿子们争位大打出手,最后齐国强盛不在。
第三个是宋国。宋国是占了齐国衰落的便宜,宋襄公学齐桓公想做老大,短暂地强了一段时间,但是很快被楚国打败,从此丢失霸主地位。
第四个是晋国。晋文公流亡在外19年之后回国,对内进行改革,对外继承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策,帮助周襄王平定王室之乱,联合各国四方征战,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国,成为一代霸主。

第五个是秦国。但是那春秋时期来说秦国还称不上霸主,因为晋国太强大。秦穆公改变策略向西发展,独霸西戎。同时与晋国多次交手,虽然有胜有败,但是也给了晋国不小的打击,为后来崛起奠定了基础。
第六个是楚国。楚庄王在位时,粉碎权臣斗越椒的叛乱,消除了国内的不稳定因素。之后征服周边的小国,引起晋国的不满。双方进行了邲之战,晋军惨败。让出霸主地位。此后双方反复争霸,一直持续到春秋末期。
第七个是吴国。吴王阖闾夺取王位之后,重用伍子胥和孙武,对内进行改革,练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之后率军攻破楚国都城,灭了楚国。虽然楚国后来又复国,但是能灭掉楚国也算得上一霸。
第八个是越国。吴王阖闾灭越时阵亡,孙子夫差即位。夫差征讨越国将越王勾践俘虏,勾践忍辱负重,得到了回国的机会。回国之后卧薪尝胆,大力发展经济,鼓励生育,用了十几年时间成功灭掉吴国。之后北上中原,召开霸主大会,被各国承认。
春秋崛起过的国家就这些。下面说说战国时期。
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进行改革,一度国力领先所有国家,灭掉中山国,对其他国家的战争几乎战无不胜,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
之后齐威王重用邹忌、田忌、孙膑等人也进行改革,对魏国发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次大败魏军,齐国强盛的同时魏国也开始一蹶不振。
与此同时秦国国君秦孝公重用商鞅,对秦国进行的一次彻底地地震级别的改革,奖励耕织、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秦国迅速强盛,为后来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是韩国申不害改革、楚国吴起改革。这两种改革深度和广度都不如其他国家,所以韩国和楚国在整个战国时期没什么大的作为。
然后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军事改革,及大地提高了赵军的战斗力,曾在一段时间内击败过秦国,让各国刮目相看。儿子赵惠文王重用廉颇和蔺相如,赵国国力提升,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跟秦国掰掰手腕的国家。但是好景不长,赵惠文王之后赵孝成王相信纸上谈兵的赵括,导致长平之战惨败,赵国损失军队40万,从此一蹶不振。
燕国在燕昭王即位后,广招人才,一时间来了很多,最著名的是乐毅,燕国国力得到一定程度提升。燕国联合5国攻打齐国,灭的只剩两座城,险些亡国。亏齐将田单依靠火牛阵大败燕军成功复国。燕国和齐国经过这次战争也大伤元气。
随着时间推移,秦国国力越来越强,到后期六国联合也不是对手,最终秦先灭掉东周,然后依次吞并六国,完成统一。

一是国君有雄心,二是国内有能臣,三是政治清明、人民依附。

基本都靠变法改革,成功的都崛起了


战国七雄的各个首都分别都在哪
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东北)楚国——郢城(今湖北省江陵纪南城)燕国——蓟城(今北京城西南)韩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县)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秦国——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战国与春秋的区别?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二、各国君主的称呼不同:1、在春秋时期,各国君主大都是“公”,而不是“王”。当时处于中原腹地的文明国家,多数还属于周王室分封的公族宗室,在东周初期,还没有能够完全摆脱宗教礼法的束缚,依然以公侯自居,不敢僭越。2、战国时期,大部分的诸侯国都以王侯...

春秋战国时期是哪个国家最先灭亡?
韩国最先灭亡。秦国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公元前403...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关系
君主们都相继称王,独霸一方。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图强,加强军备;另一方面,在外交上频频争取别国的“合纵”“连横”。战国后期,秦国昭襄王用范睢为相,采用了“远交近攻”之计,破坏了各国的“合纵”,加强了秦国的国力,军事,成了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国,削弱了各国的力量。

春秋战国各国历史的资料
春秋时期各国的兼并与斗争,促进各国、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不同族属间的接触与融合。经过这一时期的大动荡、大改组,几百个小国逐渐归并为七个大国和它们周围的十几个小国。 战国时代的形势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

春秋战国是以什么为分界点的?
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关于春秋战国断代,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年,或以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被灭后各国的君主、贵族和官员是如何处置的?_百度...
有的被废流放比如战国的楚王: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再度出兵攻楚,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秦王亲往樊口受俘,责负刍以弑君之罪,废为庶人。其遗族昌平君在淮南被拥为楚王。被软禁后杀掉的韩王和魏王:韩国灭亡后,韩王安被迁离韩国旧地,软禁于陈县。公元前226年,韩国旧贵族在故都新郑发动叛乱...

春秋战国为何各国要相互派质子?当时质子制度是怎样的?
其实质子的意思就是人质,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相互牵制,所以会把君王的子嗣派到他国当人质,这对于各国来说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频繁爆发的战乱。其实质子在他国生活也挺不容易的,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就曾在赵国做过质子,后来经过吕不韦的帮助才顺利回到秦国。而秦始皇就是在他父亲当质子的时期出身,...

春秋时期文字没有统一,各国怎么进行书信往来呀?
文字的差别小些,字形大小异同,读音有些差别,不妨碍交流。①春秋战国的文字还是从西周金文发展而来,都是西周大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立,只是稍微有些变化,字的根基还是基础范围。②原由是东周朝庭威信下降,虽各国分立但终究字的根基仍是一致的,秦始皇作了统一文字也是规范一下字的模式而己。③当时的...

春秋战国分界线是什么
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通过各国的变法最终确立。春秋战国时期,旧有的制度和统治秩序被破坏,新的制度和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也在壮大。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在于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同时也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陈巴尔虎旗13566233635: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
易迹固令: 春秋时期,第一个崛起的国家是郑国.郑国本身实力不弱,郑庄公在位时与周天子交恶,率军击败天子的军队打出了威名,之后又击败宋、陈、蔡、卫、鲁等国联军,使得郑国空前强盛,就连当时的大国齐国也跟着郑国东征西讨.但是好景不长...

陈巴尔虎旗13566233635: 春秋战国五霸和七雄为什么能相继称霸 -
易迹固令: 原因: 1、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无力控制局势. 2、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少数大国崛起,成为新兴势力. 3、大国之间互相攻伐,通过争霸战中与会盟,夺取霸权. 4、根本原因是...

陈巴尔虎旗13566233635: 春秋战国的历史背景 -
易迹固令: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 (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

陈巴尔虎旗13566233635: 春秋战国时期争霸频繁,为什么经济还能迅速发展 -
易迹固令: 1. 铁器开始出现 2. 正因为争霸频繁,所以对于国力的要求更高,各国重视国力的提升; 3. 井田制和奴隶制开始瓦解,土地私有制以及地主与农民开始出现,生产力得到了解放;

陈巴尔虎旗13566233635: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是第一个被封的人谁?又是如何发展的?周朝分封各国第一人是谁?比如,齐国第一个人是姜子牙,其它国家了? -
易迹固令:[答案] 鲁国周公旦,但是是让他长子伯禽代替的,召公奭封在燕国主要用来防东夷和北方

陈巴尔虎旗13566233635: 春秋战国哪国最强大 -
易迹固令: 春秋有五霸:齐国,晋国,宋国,秦国,楚国.战国有七雄:秦国,楚国,赵国,燕国,韩国,齐国,魏国.其中秦国自春秋时期便是强国,尤其是到了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秦国一跃为最强大的国家,面对强大的秦国,其他国家听从苏秦的建议实行合纵(即联盟,因为六国都在秦朝的东面,总体是纵列分布).但是长平之战后,大将白起坑杀赵国40万降兵,六国再也无法抵挡强大的秦国,而苏秦的合纵又被张仪的连横所瓦解,六国陆续被白起王翦等大将所灭,秦国一统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

陈巴尔虎旗13566233635: 如何形成的战国七雄和春秋五霸?简洁概括一下,网上搜的太长了,没耐心看! -
易迹固令: 奴隶社会实行分封制 周王把各地分给宗室 功臣 称他们为诸侯王 以保卫疆土 后来由于周王室衰微 各诸侯王野心肆起 于是有了齐桓公的葵丘会盟 有了城濮之战的晋文公称霸 有了楚王问鼎 称霸中原 又有了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的战争 这就是春秋五霸 随着奴隶制度的逐渐衰落 封建制度的逐步形成 士大夫阶级必然要取代奴隶主贵族 也就是诸侯 于是有了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其本质就是新兴地主取代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 士大夫开始掌握政权 战国七雄就是士大夫阶级的代表 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 于是在中原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的七雄局面 春秋五霸代表着奴隶制度的衰落 而战国七雄正昭示着封建制度的兴起

陈巴尔虎旗13566233635: 春秋战国历史 -
易迹固令: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

陈巴尔虎旗13566233635: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 -
易迹固令: 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社会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竞相礼贤下士,重用人才; 5.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强权能够镇住天下,以达到使天下士人不敢宣扬自己学术和思想学说的效果. 6.早期的医学、法律、自然科学、哲学等等思想与技术成果已经积累有相当雄厚的基础.

陈巴尔虎旗13566233635: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是第一个被封的人谁?又是如何发展的? -
易迹固令: 鲁国周公旦,但是是让他长子伯禽代替的,召公奭封在燕国主要用来防东夷和北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