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大器晚成的人?

作者&投稿:劳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中国历史上,最大器晚成的人物都有哪些呢?~

在中国历史上。最大器晚成的人物有姜子牙,还有汉高祖刘邦,黄忠,屈原,越王勾践,还有苏洵,吴承恩等人。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大器晚成的名人,成功没有捷径,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只要你努力,那么成功就会到来,虽然有很多人少年得志,但是事实告诉人们,就算年轻的时候,经历一些挫折,磨难,但是只要坚持,并不会影响最后的成功,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历史上那些大器晚成的名人。
第一,姜子牙。姜子牙可以说是大器晚成的名人,他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而他的人生也是非常传奇的,早年的时候,姜子牙经商,同时刻苦研究治国之道,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为国效力,直到70多岁的时候,姜子牙遇到了周文王,才开始了自己的宏图大业,后来又辅佐武王姬发举兵伐纣,建立周朝,关于姜子牙,有这样一句话“太公八十遇文王”,虽然时说法有点夸张,但是不管他到底是70还是80成功的,都足够给我们做榜样的了。第二,汉高祖刘邦。刘邦也是属于大器晚成的,在三国里,当曹操还有孙权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时,刘邦还在为生活而努力着,而他后来开始起事的时候,都已经四十七岁了,好在刘邦的运气还是很不错的,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最终还是追上了曹操,孙权,最后还与他们达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从一个最底层的人,发展到站在巅峰的人,刘邦可以说是大器晚成里非常成功的一个了。第三,越王勾践。勾践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很成功的,他在23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王位,也算是青年得志,但是后来却遭遇了灭顶之灾,不过勾践没有气馁,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在四十七岁的时候,再次崛起,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应该就是如此。

纵观中国历史,大器晚成不乏其人,而最著名的、最称人称颂的当数下面九位。

一.姜子牙
姜太公垂钓——愿者上钩之典故,已流传数千年,其形象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称得上是中国大器晚成第一人。正所谓:做人不识姜太公,阅尽史册亦枉然。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商朝末年人。汉族(华夏族),河南省卫辉人。其始祖四岳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尽在河南南阳),因此得吕氏。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
就这样一直到70岁,姜太公还是没有机会展现自己,一直默默无闻。
当时,正是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民不聊生。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
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只是笑了笑,不为所动。
这一钓,终于钓来了周文王,周文王通过了解知是奇人,亲自上门请他出山,并兴奋地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
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二.百里奚
百里奚可以是中国历史大器晚成仅次于姜太公的另一位奇人,其成功历程曲折离奇。正应了一段古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百里奚,虞国人,字井伯,娶妻杜氏,其才华横溢,可由于家境贫寒,30多岁了,还没有什么作为。杜氏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只是呆在家里,有何出息呢?”,奚听从妻子的劝告,准备出去闯荡。临别前,杜氏杀掉唯一的老母鸡,没有柴烧,只得拆下大门闩当柴。百里奚饱餐一顿,杜氏抱着饥饿的儿子相告“你富贵以后,可别忘了我们”,百里奚含泪而别。
百里奚来到齐国,欲求事于齐襄公,由于无钱送礼,没人给他引荐,久而久之,其生活更加穷困,只得一路乞讨度日。奚来到一个小镇上,有位叫蹇叔的义士见百里奚相貌堂堂、谈吐比凡,就把他收留在家里。但是,蹇叔家本来就不宽裕,时间一长,家里开销就渐渐地不支。蹇叔问百里奚:“会做些什么?”百里奚回答:“会养牛。”蹇叔就让他去饲养牛,牛养得膘肥体壮的。百里奚听说周王喜好牛,凡给他养牛、献牛的都有重用,蹇叔劝告说“一个君王,不务正业,不理朝政,却偏爱牛,不会有好下场的,你不能去”。后来,齐国公子无知弑齐襄公而自立,向天下广招贤才,百里奚想去应聘,蹇叔劝道:“齐国群公子出逃在外,无知初即位,而且即位不正当,必有内乱,你不能去”。蹇叔见百里奚求仕心切,正好他的朋友宫之奇在虞国任国相,就向他推荐了百里奚。蹇叔见虞公刚愎自用、听不得谏言,想想又不想让他去,但百里奚因长期颠簸、生活潦倒,执意留在虞国,蹇叔无奈,只好告别,回到家乡宋国去了。
晋献公派兵攻打虢国,借道于虞国,大夫宫之奇以“唇亡齿寒”屡谏虞公而不听,最终虞国灭亡,虞公和奚被俘获到晋国,晋献公见百里奚有才华,欲任用之,百里奚说“君子不适仇国,何况为它服务呢?我就跟随虞公吧”。秦穆公结姻于晋国公主伯姬,晋献公见奚不识好歹,就把他作为陪嫁人员,给了秦国。百里奚一路上回想起自己曲折的出仕道路,最终却落得个给人作陪嫁的屈辱结局,实在是太窝囊。于是,他借机逃脱。后到楚国为人牧马。秦穆公听说百里奚很有才华、有志气,派人以五匹羊皮换回百里奚,百里奚又向穆公举荐蹇叔说“我曾经二次听从了蹇叔的意见,因而二次躲过了灾祸;最后一次没听他的,就遭遇了虞国的灭亡而成为人奴。蹇叔强于我百倍”。穆公于是下令,去宋国请回蹇叔,分别封二人为左、右庶长,谓之“二相”,百里奚终于登上了相位,而此时他也已经70岁了。
二人齐心协力,共同辅佐穆公,从而最终成就了穆公的霸业!
百里奚做了秦国的相国,位高权重,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一时间把妻儿给忘了。杜氏带着儿子辗转来到秦国,打听到相府要招几名洗衣工,便应聘进入相府。杜氏又听说相府的乐队招人,便向乐队的头领自荐。杜氏自小生活在素有“歌舞之乡”的虞国山区,她那动听的歌声打动了他们,就把她招为乐工。
一天晚上,百里奚吃饱喝足后,照例让乐工们奏乐,轮到杜氏,她悲伤地唱道:
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鸡,舂黄麦,炊门闩;今日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五羊皮!父粱肉,儿啼饥,夫文绣,妻洗衣;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五羊皮!昔之日,君行而我啼;今之日,君坐而我离。嗟夫,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一听,感到得泪流满脸,知是妻子杜氏,赶忙下阶同杜氏相认,相互倾吐久别之情。他得知儿子自小习武,武功高强,便向秦穆公举荐,而封为将军。自此,百里奚全家团圆,功成名就。

三.晋文公
晋文公的逃亡岁月,真可谓惊心动魄、九死一生。他能跃身于春秋五霸之列,这与他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意志外,多少也带有点运气。
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姓姬名重耳(chóng ěr),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在秦援助下回国继位,那年他已经62岁了!
公元前666年,晋献公派32岁的重耳守护蒲城。
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重耳的母亲是戎族,他决定往翟族人的地方逃跑。
前651年,晋献公逝世,荀息当国相,骊姬立他儿子奚齐为国君,里克杀了骊姬和奚齐,荀息自杀,里克派人迎接重耳回国即位,重耳辞谢,时年47岁。
前650年,重耳的弟弟夷吾登君主宝座,自立为晋惠公。
前644年,晋惠公派勃鞮第二次追杀重耳,重耳没死,决定不能在翟族地区多留。他听说齐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决定去齐国给齐桓公效劳,他同时希望得到齐国的帮助和保护。重耳在齐国过安逸的生活,放弃了恢复君位的愿望。齐桓王送了他20辆马车,并许配了宗族之女齐姜给重耳。
前639年,赵衰、咎犯有一天在一棵桑树下商量如何离开齐国,一个女奴在桑树上听到他们的对话,回宫以后偷偷的告诉了重耳的妻子齐姜。齐姜因为害怕女奴泄露秘密,不但没有给她奖赏,而且马上把她给杀了。齐姜也劝告重耳赶快离开齐国,但是重耳不肯。因此,赵衰等人让重耳喝醉了,把重耳抬到马车上离开齐国国都临淄。重耳醒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他感到非常愤怒,拿了枪欲杀舅舅狐偃,幸亏没有成功。重耳和他的忠臣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裸体。因为曹共公对他如此无理,重耳有怨恨心。
前638年,楚国打败宋襄公军队不久以后,重耳到了宋国。宋襄公款待他,并送他二十辆马车。后来重耳到了郑国,郑文公拒绝接待他。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接待他,并问他以后打算如何报答楚国。重耳回答“万一晋国和楚国之间发生了战争,我愿意命令军队退避三舍(即九十里)”。楚国大夫子玉建议楚成王马上杀死重耳,以免给自己留下后患,但是楚成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最后,重耳到了秦国,秦穆公热烈接待他,并把五个女子许配给他,其中有秦穆公的亲生女儿怀嬴。
  前636年,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侍奉晋惠公的旧臣吕省和郄芮害怕遭到晋文公的迫害,所以想谋杀他。他们计划放火烧他的宫室。勃鞮听到了他们的阴谋,想预告晋文公,但是文公拒绝让他觐见,因为他曾经试图刺杀文公两次。勃鞮回答他当时奉命行事,提醒他“过去齐桓公没有记恨管仲向他射箭”,晋文公听了,便接待了勃鞮,勃鞮就揭露了吕省和郄芮的阴谋。吕省和郄芮逃走,但是秦穆公把他们俘获杀死了。
前635年,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发起动乱,周襄王逃到郑国并向晋文公紧急请求援助。同时,秦国人正准备去救周王。晋文公想当霸主,他乘这个机会显示他的权利和威力,所以不顾晋国刚刚才安定,决定在秦国人行动之前拯救周王,不想让秦国人得到功劳。因此,他答应了周襄王,打败了王子带,并护送周襄王回京城。为了感谢晋文公的恩惠,周王把河内、阳樊等地区赏赐给了晋国。
至此,晋文公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现,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与民同苦乐,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他减轻关市的征税,减轻刑罚,布施贫民,救济饥荒,使人民能安居乐业。他不断增强晋国的实力,坚守信用,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当时,与晋有力量争霸的是长江流域的楚国。晋文公想成就霸业,必须向南扩展疆土,非与楚国交锋不可。
公元前633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
公元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晋文公在践土给周襄王修了行宫,还把陈、蔡和楚国的俘虏献给周天子。晋及齐、鲁、宋、卫等七国国君和周王室大臣王子虎订立盟约,正式称晋文公为盟主。不久又会诸侯于温,周襄王也被请赴会,任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命他安抚四方,监督和惩治危害周天子的人,从此晋文公成为诸侯霸主。

四.刘邦
刘邦应该算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曾令多少后人感慨万端。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公元前202—公元前195年在位,共八年。字季(一说原名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起兵于沛县(今江苏沛县)。汉族。其父刘煓(刘太公),字执嘉,生有四个儿子(刘伯,刘仲,刘邦,刘交),刘邦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
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称“沛公”。此时的刘邦已是47岁的“高龄”了。
  刘邦的革命事业进展非常迅猛。公元前206(仅仅3年时间)年十月刘邦便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入关后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革命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55岁),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仅用八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亭长到皇帝”的跳跃,奋斗的速度、成就可谓史无前例。
登基后,刘邦采取的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五.黄忠
黄忠作为长沙守将时名气并不大,直到归顺先主以后在定军山诛夏侯,这才声动天下,名流后代,也算是大器晚成者。
黄忠(?—220年)字汉升,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汉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官至后将军,赐关内侯。小说《三国演义》中,把他描述为蜀汉五虎大将之一。
黄忠原在荆州军阀刘表麾下任职中郎将,与刘表从子刘磐共守长沙攸县。及后曹操南侵荆州,仍担故任,假行裨将军,统属于长沙太守韩玄手下。在韩玄手下时已年近六旬,虽勇冠三军,但并没有得到重用,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将领。
赤壁之战后,刘备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及零陵太守刘度投降。黄忠随韩玄投靠刘备,并随刘备军队入川。后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于葭萌关受任进攻成都,作战时不顾年迈,身先事卒、勇冠三军。益州定后,被封为讨虏将军。
219年,刘备北攻汉中时,老将黄忠在定军山战役中,对着曹军将领夏侯渊的精英部队,仍带领士卒奋勇杀敌,更斩杀魏国名将夏侯渊,大败曹军,被升为征西将军。同年,刘备称汉中王,改封黄忠为后将军,赐关内侯,与张飞、马超、关羽同位,而黄忠至此也威震天下,名垂青史。次年,黄忠病逝,追谥刚侯。黄忠与严颜、廖化共称为蜀汉三老将。

六.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原名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唐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军事理论家。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抚摩着他说:“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 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他的官职虽然卑微,但其才干却闻名于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隋朝大军事家、左仆射杨素也抚着坐床对他说:“卿终当坐此!”
大业末年,李靖任马邑郡(治今山西朔县东)丞。这时,反隋暴政的农民斗争已风起云涌,河北窦建德,河南翟让、李密,江淮杜伏威、辅公祏等领导的三支主力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涤荡着隋朝的腐朽统治。身为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渊也暗中招兵买马,伺机而动。李靖察觉了他的这一动机,遂“自锁上变”,将往江都,以告发此事。但当到了京城长安时,关中已经大乱,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不久,李渊于太原起兵(参见李渊太原起兵),并迅速攻占了长安(参见李渊攻取长安之战),俘获了李靖。李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在临刑将要被斩时,大声疾呼:“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李渊欣赏他的言谈举动,李世民爱慕他的才识和胆气,因而获释。不久,被李世民召入幕府,充做三卫。
武德元年(618)五月,李渊建唐称帝,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为了平定割据势力,李靖随从秦王东进,平定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以军功授任开府。从此,李靖开始崭露头角,时年47岁。
李靖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在进击王世充,消灭萧铣,平定辅公祏的反叛等诸多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在59岁时大破突厥颉利可汗,64岁大破吐谷浑,李靖的仕途也达到了巅峰。
自隋朝以来,突厥是西北的强国。李靖等灭了东突厥,不仅解除了唐朝西北边境的祸患,而且也洗刷了唐高祖与太宗向突厥屈尊的耻辱。因此,唐太宗颇有感慨地说:“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来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稽颡,耻其雪乎!”太上皇李渊也欣喜万分,他把太宗、贵臣十几人,还有诸王、王妃、公主等召至凌烟阁,设宴庆祝。他一时兴起,还亲自弹起了琵琶,太宗起舞,大臣们也接连起身举杯祝贺,一直延续到深夜。
不久,李靖以功进封卫国公。贞观十七年(643年),又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像于凌烟阁,尊奉为功臣,并进位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情恶化,唐太宗亲临病榻慰问。他见李靖病危,涕泪俱下,十分难过地对李靖说:“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忧之。”这年四月二十三日,李靖溘然逝去。享年79岁。唐太宗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曰景武。坟墓如同卫青、霍去病故事,筑坟形如同突厥内燕然山、吐谷浑内积石二山形状,“以旌殊绩”。因为他战功显赫,死后经常显灵,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为其建庙供奉,于是道晚唐时候,李靖渐渐被神化了。

七.苏洵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
苏洵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据说27岁才发奋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文章主要是以史论政,继承《孟子》和韩愈的议论文传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但有时不免带有诡辨气息,不免迂阔偏颇,是其短处。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诗颇质朴苍劲。散文作品有《心术》、《几策》、《权书》、《辨奸论》、《衡论》和《六经论》,后世传有《嘉佑集》十五卷。

八.吴承恩
吴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吏降为小商人的家庭。父吴锐,字廷器,卖“彩缕文羯”,“又好谭时政,竟有所不平,辄抚几愤惋,意气郁郁”。吴承恩自幼聪慧,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
嘉靖八年(1529),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六年后,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
吴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刚直不阿。他之所以才高而屡试不第,很可能与他不愿作违心之论以讨好上官有关。他厌恶腐败的官场,不愿违背本心,对黑暗的现实持否定态度。他在《二郎搜山图歌》一诗中写道:“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惜。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令万年保合清宁功。”认为“民灾”的形成,社会现实的丑恶,原因就在于统治者用人不善,让“五鬼”、“四凶”那样的坏人当道。他想“致麟凤”,行“王道”,扭转乾坤,但是怀才不遇,壮志未酬,只能空怀慷慨,抚事临风叹息。生活困顿给吴承恩带来的压力并不小于科考的失利。父亲去世以后,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开支,但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来源,除了每月从学府里领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亲所留遗产了。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
50岁左右,他开始写《西游记》,并写了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历时7年,那时他已经差不多80岁了。
吴承恩晚景凄凉,以卖文为生,《西游记》虽说没有让他晚年过得安逸的生活,但却让他的名字载入了史册。

九.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93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学过木匠,25岁仍在乡间做雕花木匠,这时他才开始对习画感兴趣。26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27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37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自40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55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
1919年,齐白石 57岁,住北京法源寺,靠卖画维持生计。是时齐白石在京无名气,求画者不多,他自慨之余,决心变法。《白石诗草》云:“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部快心时也。”
直到1927年,齐白石65岁时才出人头地,应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林风眠之聘,在该校教授中国画。从此,齐白石饮誉中外,成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他随后出任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年8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毛泽东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

一看到这个问题,我首先第一想到的最大器晚成的人就是姜子牙。姜子牙原名姜尚,绝对是我国历史上最大器晚成的人物之一。

小时候,姜子牙家里是开酒馆的,生意并不怎么样,而且姜子牙本人还卖过面、做过屠夫。大半辈子都过得非常不如意,但是姜子牙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他虽然过得穷,年纪也越来越大,可是他没有放弃自己。

通过业余时间研习兵书和治国之策。终于在72岁的时候被姬昌发现。并且拜姜子牙为师,助姬昌一举夺得了天下。可以说,是我最大器晚成的人了。

晋文公重耳继位的时候也都已经60多岁了,晋文公重耳的前半生大部分都是在逃亡,过得非常惨。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儿,为了避免追杀而东躲西藏。终于在他60岁的时候回到晋国继承了王位。

刘邦成名的时间也挺晚的,刘邦是在47岁的时候才当上的皇帝。刘邦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亭长,有另外一种说法还说刘邦是个卖肉的,总之刘邦的出身比较卑微。

刘邦中年时期才开始想要建国立业,所以成名也比较晚。当时跟刘邦一起混的其他几个人物,萧何48岁,张良41岁,在古代的时候都属于大器晚成的。

要知道当时和刘邦打仗,一起争天下的项羽才年仅21岁呀。果然年轻人在这种治国大战当中还是缺乏经验,受不了委屈,忍不了气,打了败仗就自杀了,确实是有点遗憾。



中国历史上最大器晚成的人要数姜子牙。70几岁了,一事无成。还在河边钓鱼。每天回家被老婆打骂,后来出山,帮姬发打下了江山,建立了周朝。

那可定就是姜子牙了,八十多岁从钓鱼的一夜成为丞相,辅助周朝,并传800年,可谓大器晚成。

中国历史上最大器晚成的人物就属姜子牙,70高龄出山辅助周文王打下江山 。

姜子牙封神,范进中举,都是大气晚成表率!


“中国之最”指的是什么?
5、中国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

司母鼎在我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司母戊鼎是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司母戊大方鼎 青铜制,高133厘米,重875公斤,制作于商朝,出土于河南安阳.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

如何理解历史和人民所做出的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又复杂,迫切需要一个用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来领导,这是近代中国历史得出的结论。 俄国十月革命使正在探索民族出路的中国人看到了“沉沉深夜”中的光明前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先进的政党——...

中国历史上最具威力的冷兵器是什么?
所以,我认为最具杀伤力的冷兵器,应该是锤,不管是金瓜锤,流星锤,方锤,圆锤,都很厉害,中国古代做为冷兵器的锤远远不像我们在影视剧和电影里看到的那样大,都是很小的,毕竟大了也实在扛不动。即便锤不大,照你脑壳上来一下,你当时就得倒,背上来一下,脊柱铁定断了,给马头上来一下,也...

中国历史上的世界之最
8. 世界上最早的火药武器——火箭;现存最早的金属火器——西夏铜火炮;南宋时发明管形火器;元朝,大型金属管形火器“火铳”在军事上很受重视。9. 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10. 世界上制造漆器最早的国家——中国,战国时漆器已很精美。11. 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中国十大古文物
4.清大禹治水图玉山 "大禹治水"玉山,是中国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之一。5.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国家一级文物,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望山楚墓群中。经无损科学...

中国著名古文物有哪些?急!
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中,有不少器物以其独特的造型而引人注目,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它的造型以动静结合,寓雄奇于秀美之间,可谓巧夺天工。 四羊方尊 【注音】:sì yáng fāng zūn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

中国历史上哪些人最杰出啊?
中国脊梁——鲁迅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为物理献身马大猷——物理学家 马大猷毕生致力于声学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两项重要的开创性贡献:创立了声学中的简正波理论,并将其发展到实用阶段,在建筑声学和电磁...

中国历史有哪些
2、无赖帝王——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前202年)正式称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他出身低贱,起于微末,投机造反,青云直上。在强手如林的乱世洪流中,连年征战,为王关中,楚汉相争,中原逐鹿,压倒群雄,登极称帝,汉承秦制,统一国,软硬兼施,巩固皇权,维持了汉家四百年江山。3、雄才大略——汉武帝...

兵马俑的历史简介?
秦始皇兵马俑,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秦陵兵马俑、秦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秦朝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国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讲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现存陵冢高76米,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2.5公里,...

潼关县18290356237: 在历史上最大器晚成的皇帝是哪位?
邹郝追风: 我认为应该是刘邦,毕竟刘邦在50岁的时候才登上帝位的.

潼关县18290356237: 中国历史上有谁是早年平平,中年发达而晚景大好的的名人? -
邹郝追风: 大器晚成的代表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潼关县18290356237: 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器晚成的人物有哪些? -
邹郝追风: 苏洵,北宋散文家. 齐白石,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刘邦,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 公子重耳,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姜子牙,西周开国元勋. 黄忠,刘备五虎将之一. 慕容垂,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复的祖先. 黄宾虹,国画大师.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

潼关县18290356237: 大器晚成的主要人物是谁? -
邹郝追风: 大器晚成 语出《春秋·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 三国时,魏国有名崔林者,少时无才,默默无闻,亲友轻之,唯堂兄崔琰甚重之.琰常语人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后果于魏文帝曹丕时作司空,并封为安阳乡侯. “大器晚成”.原指造硕大之器非一朝一夕可成.后喻才高异能之士,需经久磨炼,故成名较晚;或用于久而抑郁不得志者之安慰语.

潼关县18290356237: 大器晚成的主人公是谁 -
邹郝追风: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山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榖知之矣.”处半年,耐自听政. 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潼关县18290356237: 谁是历史上最晚才开始发奋读书的人? -
邹郝追风: 苏洵吧,将近30才开始读书,而且还成名了.苏轼的老子

潼关县18290356237: 成语大器晚成指的是谁? -
邹郝追风: 大器晚成 dàqì-wǎnchéng [great minds mature slowly;A great talent takes time to mature] 指大材需要很长时间加工才能做成.喻指有大才的人要经长期磨炼,成就往往较晚,或作对长期不得意人的安慰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老子》 指是宋代的苏洵

潼关县18290356237: 姜子牙、张良、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大奇人吗? -
邹郝追风: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是不能代表历史的.诸葛亮是伟大的政治家,但远远达不到“演义”中那种神人的地步.当然,他的治政才能和谋略可以被称为中国古代一位人才....

潼关县18290356237: 东汉时期,大器晚成的名将是谁 -
邹郝追风: 故事1: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 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掘开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崔琰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袁绍认...

潼关县18290356237: 大器晚成的主人公是谁啊(成语故事) -
邹郝追风: 马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