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一些关于陶行知的故事

作者&投稿:端木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陶行知的故事给我带来了什么启示,感悟~

樊登解读—陶行知先生三颗糖故事背后的意义:为孩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陶行知
出生日期:1891年10月18日(农历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
病逝日期:1946年7月25日
籍贯地: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
家人:父,陶位朝;母,曹翠仂;妹,陶文之;妻,汪纯宜,汪病逝后又娶妻吴树琴;长子,陶宏生;次子,陶晓光;三子,陶刚

陶行知, 中国人民教育家 ,民主革命家。原名文硙,后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以“勾结叛逆,阴谋不轨”为借口,武力封闭晓庄学校。陶行知受到通缉,被迫临时避难日本。1931年春,陶氏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对当时《申报》的革新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九.一八”事变后,陶行知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章乃器联合发表《团结御侮宣言》,毛泽东主席复信表示支持。接着,受全国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二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
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抗日战争胜利后,陶行知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学习陶行知
[编辑本段]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有最高的道德修养,他有最高的理想,他批判的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创造了一整套教育理论,并且以最大的魄力付诸实践,取得了很大很大的成绩。他的品德、修养和理论都值得学习和继承。
●陶行知是坚强的民主战士
抗日战争结束后,广大人民都要求和平,反对内战,陶行知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中央委员,他为争取民主和平,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著名民主人士、学者李公朴(育才学校副校长)和诗人闻一多被蒋介石枪杀。有消息说陶行知已被列入暗杀名单,陶说:“我等着第三枪”,结果因疲劳忧愤而死。(在这之前的1936~1938年陶行知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之托,周游26个国家,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宣传各种抗日主张,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陶行知是诗人
陶行知创作的诗歌的特点是大众化。他的诗是为广大群众而写,他说要老妈(没有文化的老人)听得懂才能称及格。他的诗有许多都谱成歌曲,如锄头舞歌、镰刀舞歌、手脑相长歌。
●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就是指是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
1、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生活就是不健康的教育。
2、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
3、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
4、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
5、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首先应理解:“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做作的与人无关的教育。”
●理解
人接受教育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书本知识(间接的,包括听讲),一种是直接的,即从实践获得的。生活教育包括这两部分,并没有把读书排斥在生活之外。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一个大概念,所谓“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
●关于“生活即教育”和“教育即生活”
生活教育是陶先生全部理论的一个总概念,因此他不止一次的做了解释。
“生活教育”这一概念是陶先生的老师杜威提出来的,但意思完全不同。杜威提出的是“教育即生活”,而陶先生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成“生活即教育”。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反对教育即生活。他说“生活即教育,是把一个鸟放在林子里;教育即生活是把鸟放在笼子里。”
“生活即教育”是从书本的到人生的。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这是陶先生杰出的创造。
“教学做合一”的确立
1、陶行知自回国以后,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中国教育有改革之必要,当时就主张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
2、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上辩论两小时未能通过。
3、“五四运动”爆发,陶先生发表《教学合一》一文,南京高校受此影响一律改为教学法。
4、两年后,教学做的理论成立,最终确定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
●比较“教授法”和“教学法”
“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更主动),用自己的知识联系起来,贯彻在实践中去。
●过去的教育、现在的教育和将来的教育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 教育是立国之本。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
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教书育人: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为人师表: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因材施教: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教学方法: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成功教育: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启发式教学:
1.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2.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创新与实践:
1.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养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2.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陶行知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946年),教育家。

生平
1891年,生于安徽省徽州府歙县。

1906年,就读于基督教中国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

1909年,考入美以美会所办的南京汇文书院博习馆(即预科)。

1910年,汇文书院合并基督教长老会所办宏育书院更名金陵大学,从汇文书院预科升入金陵大学文科。曾任《金陵光》中文版主笔。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毕业论文题为《共和精义》。全家从歙县迁南京,与汪纯宜结婚。

1914年,赴美国留学,先入伊利诺大学攻读市政学,次年获政治学硕士学位。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1917年8月,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郭秉文之聘,提前回国,在南京高师主讲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史、教育心理等。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于1921年改为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名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

1918年3月,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5月,南京高师成立教育专修科,任教育科主任。

1919年,与刘伯明等组织南京学界联合会筹备会,同年当选为会长;作为南京高师代表参与新教育改进社、《新教育》月刊。

1919年2月,发表《教学合一》,同年在南京高师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不久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4月,发表《第一流的教育家》,率先提出创造精神的教育思想。

1920年夏,在南高师举办第一次暑期学校,为中国高等学校开办暑期学校之始。

1921年,参加组织实际教育调查社;11月,从事全国教育联合会“中国新学制”起草工作。

1922年2月,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同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机关刊物《新教育》主编,并发表《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评学制草案标准》、《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

1923年7月,致函国立东南大学代理校长刘伯明,辞别东大,专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参与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被安徽旅宁同乡会、同学会所办南京安徽公学推为校长。先后谢绝被聘任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改为国立武汉大学)校长、金陵大学校长的邀请,专事中华教育改进社工作及促进平民教育运动。

1927年,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晓庄学校。1930年被查封。

1932年,在上海郊区大场创办山海工学团。

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1946年1月,创办重庆社会大学;4月,筹备将育才学校迁沪及筹办上海社会大学。

1946年7月25日,在上海去世。

[编辑] 著作

[编辑] 教育思想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编辑] 言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编辑] 历史地位
“万世师表”
“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著名的爱国人士和教育家.

“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

陶行知(1891年-1946年),教育家。

生平
1891年,生于安徽省徽州府歙县。

1906年,就读于基督教中国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

1909年,考入美以美会所办的南京汇文书院博习馆(即预科)。

1910年,汇文书院合并基督教长老会所办宏育书院更名金陵大学,从汇文书院预科升入金陵大学文科。曾任《金陵光》中文版主笔。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毕业论文题为《共和精义》。全家从歙县迁南京,与汪纯宜结婚。

1914年,赴美国留学,先入伊利诺大学攻读市政学,次年获政治学硕士学位。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1917年8月,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郭秉文之聘,提前回国,在南京高师主讲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史、教育心理等。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于1921年改为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名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

1918年3月,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5月,南京高师成立教育专修科,任教育科主任。

1919年,与刘伯明等组织南京学界联合会筹备会,同年当选为会长;作为南京高师代表参与新教育改进社、《新教育》月刊。

1919年2月,发表《教学合一》,同年在南京高师将“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不久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4月,发表《第一流的教育家》,率先提出创造精神的教育思想。

1920年夏,在南高师举办第一次暑期学校,为中国高等学校开办暑期学校之始。

1921年,参加组织实际教育调查社;11月,从事全国教育联合会“中国新学制”起草工作。

1922年2月,任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同年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机关刊物《新教育》主编,并发表《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评学制草案标准》、《中国建设新学制的历史》。

1923年7月,致函国立东南大学代理校长刘伯明,辞别东大,专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参与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被安徽旅宁同乡会、同学会所办南京安徽公学推为校长。先后谢绝被聘任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改为国立武汉大学)校长、金陵大学校长的邀请,专事中华教育改进社工作及促进平民教育运动。

1927年,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晓庄学校。1930年被查封。

1932年,在上海郊区大场创办山海工学团。

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1946年1月,创办重庆社会大学;4月,筹备将育才学校迁沪及筹办上海社会大学。

1946年7月25日,在上海去世。


陶行知哪些
陶行知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是一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他主张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上,而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这样的学习更加深入、有效。这一理念体现了陶行知的实用主义教育观,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三 民主教育 陶行知提倡民主教育,反对...

陶行知的资料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

陶行知的故事
1、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

陶行知的资料有哪些
1939年7月 20日,陶行知在重庆附近的合川县草街子凤凰山上创办育才学校,选拔有特殊才能的难童,在普修课的基础上,设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音乐、戏剧、绘画、舞蹈等组,因材施教,培养人才。育才学校受到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校内建立了直属党支部。在育才学校,党支部...

陶行知的资料你知道多少?
6月,晓庄开学后三个月,第一期学生13人,从燕子矶搬到黑墨营,陶行知谈到“晓庄精神、乐观精神、革命精神和团结精神”。最后指出:“我们要办好乡村教育,要改造乡村社会,总须有宽阔的胸怀,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这句名言最早有来历。6月,参加建校劳动。开办晓庄小学...

关于陶行知的资料
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行知。祖籍绍兴会稽,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他出身贫寒,但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他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

陶行知教育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有哪些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2、教育是立国之本。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要陶行知资料,必须50字内。快快快!!!
乳名:和尚 出生日期:1891年10月18日(农历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病逝日期:1946年7月25日 籍贯地: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 家人:父,陶位朝;母,曹翠仂;妹,陶文之;妻,汪纯宜,汪病逝后又娶妻吴树琴;长子,陶宏生;次子,陶晓光;三子,陶刚 身份: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个人简介: 陶行知...

陶行知简介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6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

你知道哪些陶行知的经典语录?
1、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2、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7670403527: 陶行知的教育故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担任过一所小学的校长.有一天,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另外的同学时,就上前制止了... -
才类抗宫:[答案] (1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整个过程中,陶行知先生没有摆出校长的姿态来教育学生,因此是尊重他人的表现.(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尊重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7670403527: 概括陶行知点石成金的故事? -
才类抗宫:[答案] 要金子还是要点金术 陶行知对少年儿童求知学习的方法,经常有所指点,最为突出的就是"点石成金"的故事,这也可以说是少年儿童求知学习的最首要、最关键的方法. 在一次育才学校的晨会上,陶校长上去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很有本领的...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7670403527: 陶行知的故事(100字左右) -
才类抗宫: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陶行知应邀到某大学演讲.他走进教室,就把一只大公鸡往讲台上一放,抓起一把米让它啄食.可是,公鸡惊惶不肯啄食.陶先生见它不吃,就强按鸡头“请”它,可公鸡拼命往后退,仍然不肯吃.陶先生干脆掰...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7670403527: 陶行知的事迹,30字左右,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
才类抗宫: 事迹一: 四糖故事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7670403527: 列举一个著名的教育家的故事 -
才类抗宫:[答案] 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7670403527: 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有奖 -
才类抗宫:[答案]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7670403527: 谁知道陶行知虚心求教的事迹 -
才类抗宫: 艰辛的半工半读也随着家贫日剧而中断了,陶行知只有一边劳作一边自学.当时歙县有位学问极好的贡生王藻老先生,受聘在歙县航埠头曹家任教.曹府是宰相门第,父子两代大学士,候门似海,陶行知鼓起勇气,带着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登门求教,其好学聪颖,使王藻老先生破裂收其为门生.两村相距15华里,平常陶行知五六天去一次,不能劳作的雨雪天就天天去旁听.一个风雪天,陶行知前往航埠头,途中路难行,到时王先生正在授课,陶行知不敢惊动,恭敬静立门外.一两个小时过去了,王先生无意一瞥,才发现门外满身批雪的陶行知,大为感动.曹府内外也赞不绝口,说“古有程门立雪,今有王门立雪”. 1906年,15岁的陶行知跨入了崇一学堂,这是他人生关键的一步.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7670403527: 著名教育家故事 -
才类抗宫:[答案] 有一天,陶行知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陶行知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这个学生,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7670403527: 列举一个著名的教育家的故事 -
才类抗宫: 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