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兵法原文

作者&投稿:弓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诸葛亮兵法》全文。谢谢!!~

一、兵权:
所谓兵权,就是将帅统率三军的权力,它是将帅建立自己的威信的关键。将帅掌握 了兵权,就抓住了统领军队的要点,好像一只猛虎,插上了双翼一般,不仅有威势而且 能翱翔四海,遇到任何情况都能灵活应变,占据主动。反之,将帅如果失去了这个权力, 不能指挥军队,就好像鱼、龙离开了江湖,想要求得在海洋中遨游的自由,在浪涛中奔 驰嬉戏,也是不可能的。
二、逐恶:
不论是治军还是理国,有五种人需要对之注意,他们是国家、军队混乱的祸患。这五种人是:私结朋党,搞小团体,专爱讥毁、打击有才德的人;在衣服上奢侈、浪费、 穿戴与众不同的帽子、服饰、虚荣心重、哗众取宠的人;不切实际地夸大盅感民众人, 制造谣言欺诈视听的人;专门搬弄是非,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兴师动众的人;非常在意自 己的个人得失,暗中与敌人勾结在一起的人。这五种虚伪奸诈、德行败坏的小人,对他们只能远离而不可亲近。
三、知人性:
世界上没有比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要困难的事情。每个人的善、恶程度不同, 本性与外表也是不统一的。有的人外貌温良却行为奸诈,有的人情态恭谦却心怀欺骗, 有的人看上去很勇敢而实际上却很怯懦,有的人似乎已竭尽全力但实际上却另有图谋。 然而,了解一个人的本性还是有七条办法的:用离间的办法询问他对某事的看法,以考察他的志向、立场;用激烈的言辞故意激怒他,以考察他的气度、应变的能力;就某个计划向他咨询,征求他的意见,以考察他的学识;告诉他大祸临头,以考察他的胆识、 勇气;利用喝酒的机会,使他大醉,以观察他的本性、修养;用利益对他进行引诱,以考察他是否清廉;把某件事情交付给他去办,以考察他是否有信用,值得信任。
四、将才:
根据不同的将帅不同的才干,可以把将帅分为九种类型:一是用自己的德行教育部下,用礼法规范部下的行动,对部下关怀备至,问寒问暖,与部下同甘共苦,这种将帅是仁将。二是做事能不只图眼前消灾去难,还有长远打算,一丝不苟,不被利益所诱惑,宁愿为荣誉献身,也不屈辱求生,这样的将帅是义将。三是身居高位但不盛气凌人,功绩卓著又不骄傲自大,贤德而不清高,谦让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个性刚直又能包客他人,这样的将帅是礼将。四是运用战术高深莫测,足智多谋,身处逆境能转祸为福,面临危 险又知逢凶化吉,这样的将帅是智将。五是忠诚信实,对有功之人以重赏,以有过之人 以重罚,赏罚分明,奖赏时不拖延,惩罚时不管对方的地位高下,这样的将帅是信将。 六是身手矫捷,冲锋陷阵时快如战马,气概豪壮,斗志昂扬能胜千夫,善于保卫国家,又擅长剑戟,这样的将帅是步将。七是能攀高山,走险地,驰马如风,身先士卒,锐不 可挡,撤退时在队伍后面抵挡敌兵掩护他人,这样的将帅是骑将。八是气盖三军,所向 无敌,对小的战役小心谨慎不马虎,面对强大的敌人则愈战愈勇,这样的将帅是猛将。 九是遇见贤者虚心请教,对别人的意见从谏如流,能广开言路,待人宽厚又不失刚直, 勇敢果断又富于计谋,这样的将帅是大将。
五、将器:
将帅的气质、气度有不同,其本领、作用有大小之分。如果能察觉他人的奸诈,看到事物潜伏的危害、祸端,被部下所信服,这种将领为十夫之将,可以统领十人的队伍.如果早起晚睡,整日为公事操劳,言辞谨慎小心,能倾听部下的心声,这种将领为百夫 之将,可以统领百人的队伍。为人耿直又深谋远虑,勇猛善战,这样的将领是千夫之将, 可以统领千人的队伍。外表威武,内心蕴藏着丰富的感情,个性光明磊落,能了解别人 的努力和辛苦,又能关心他人的饥寒情况,这种将领为万夫之将,可以统领万人的部队。 能举贤能之人,进德修业不断充实自己,连续不断,为人忠诚、可信、宽容、大度,善 于治理乱世,这样的将领为十万人之将,可以统领十万人的部队。能以仁爱之心待部下, 又能使领国信服,晓天文,善处人际关系,知识地理,放眼四海之内,治家如同治国, 治国如同治家,和谐圆满,这样的将领是天下之将,可以治理整个天下。
六、将弊:
身为将帅有八种弊病,是将帅用兵的大忌:一是对财、物的需求永远不满足,贪得 无厌;二是对贤德有才能的人妒嫉强烈;三是听信谗信,亲近能说会道、巧言谄媚的小 人;四是只能分析敌情,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五是遇事犹豫不决;六是沉迷于 酒色而不能自拔;七是为人虚伪奸诈而自己又胆怯懦弱;八是狡猾巧辨而又傲慢无礼, 不按制度办事。
七、将志:
兵器是一种凶器,统兵为将是一种重大的责任。兵器刚硬,容易缺损,将领任务重大所以有风险。因此,真正的将帅不以自己的部队强大有威势做靠山,当他受到君主的 宠爱时不得意忘形,当他受到别人的诽谤污辱时,也不惧怕、退缩,看到利益时不起贪 念,见到美女时更不心生邪念,只知全心全意,保家卫国,以身殉职。
八、将善:
对将帅的军事实践能力的要求是“五善四欲”。五善是指:擅长察晓敌人的兵力部署,擅长正确地判断进攻和撤退的时机,擅长了解交战双方的国力虚实,擅长利用对自 己一方有利的时机,擅长利用山川地形的崎岖险阻。四欲是指:作战时出奇制胜,谋划 要周密,人多事繁,追求文静稳重,保持全军上下团结一心,合力抗战。
九、将刚:
好的将帅应该具备的性格是刚强、刚烈,但不固执己见,温和、柔和但不软弱无力, 即通常听说的刚柔相济。单纯一味的柔和、软弱,就会使自己的力量被削减,以至失败, 单纯一味的刚烈、刚强又会导致刚愎自用也注定要灭亡。所以,不柔不刚,刚柔并济才 是最理想的性格特点,才是最佳的状态。
十、将骄:
做将帅的切勿骄傲自大,如果骄傲自大,待人接物就会有不周道的地方,有失礼之 处,一朝失礼就会众叛亲离,人心愤懑相怨。身为将领,也不能小气吝啬,如果吝惜吝 啬必然不愿奖赏部下,奖赏不行,部下必定不肯在战斗中尽最大努力以拼死作战,这样 下去,则在战争中不会取得什么好的成果,国家的实力也就会因此虚弱下去,自己国家 实力下降就是表示敌人正在强大起来。因此孔子说:“一个人尽管具备象周公那样的德 才,但是却骄傲吝啬,那么即使他能做出一定的贡献,也不值得人们去评价称道”。
十一、将强:
将帅的品德修养标准是五强八恶。五强是指五种必须的德性:高风亮节可以勉励世 俗,友爱孝悌可以名扬海内,信义忠诚可以获得友谊,周到细致地考虑问题可以容忍他 人,身体力行可以建功立业。八恶是八种在德性上的缺陷:虽然足智多谋但不能明辨是 非,不能礼贤下士,更不能任用贤良之人,施政时有法不依,无法引导社会风俗,不能 慷慨施惠,不肯救济穷困,不能防患于未然,智慧不足,不能深思远虑,也不能防微杜 渐,不能在声誉显达时推荐自己所熟悉的贤能之士,不能在战败时,毫无怨言,负担全 部责任。
十二、出师:
从古至今,大凡国家遇有危难,国君会选拔贤德之人作将帅以解救国难。出征前, 斋戒三日,进至太庙告祭列祖列宗,国君面南而站,将帅面北而立,太师双手奉上大斧 (权力的象征),国君接过大斧,手持斧柄授给将帅说:“从现在开始,部队由您指 挥。”然后,国君接着说:“作战时,见敌人势弱则进击,见敌人实力强固则以退为主。 不能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看轻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意见独特而听不进部下的意见,不 可以凭借自己功绩显赫就失去人忠信本分的品质。部下还没有坐下来休息时,身为将帅 不能自己先坐下来休息,部下还没有吃饭时,身为将帅也不要首先进餐,应该与部下同 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做到了这一切,手下的将士必会竭尽全力,敌人也一 定会被打败”。将帅听完国君的训命后,宣誓效忠,然后亲自打开凶门,率军出征。国 君把出征的军队送到北门,向将帅乘用的车马跪拜同时又说:“将在外,不受君命。从 今天起,军队中的一切行动都由您来决策”。这样,将帅就具有了绝对的权威,也可以 使智谋之人为之献策,使勇犯之人为之效命沙场。由此,可以百战百胜,立下汗马功劳, 也能扬名于后世,福泽恩及子孙。
十三、择才:
将帅在编排军队时,应该注意:有的士兵武艺高强,喜欢对敌厮杀,愿意独立地与 强劲对手较量,应把他们编在一个行列里,这些人可以算的上是报国之士;有的士兵气 冠三军,精力充沛,身手狡捷,应把他们编在一个行列里,这些人可以算作是突击队; 有的士兵行走快速而敏捷,象飞驰的马一样有威势,应把他们编在一起,这此人可以组 成前锋队;有的士兵善骑善射,箭术高超,百发百中,应把他们编在一起,这些人可以 组成奇袭队;有的士兵专门擅长射箭,是一流的射手,也应把他们编在一个行列里,这 些人可以组成射击队;有的士兵力大无比可以使用强有力的弓弩,即使射程比较远也可 以射中目标,应把他们编成一组,组成阻击队。可见,不同的士兵,有不同的能力特点, 应该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尽其才,各尽其用。
十四、智用:
将帅将兵出征想夺取战斗的胜利,必须考虑到天候、战机、人的素质这几方面的因 素,要顺天候、得战机、具备相应的战斗力。所以在顺应了天候、也具备了相应的战斗 力,但时机却不成熟的情况下出兵是逆时,在具备了相应的战斗力,有了成熟的战机, 但不具备天候条件下出兵是逆天,在顺应了天候、抓住了战机,但却不具备士兵相应的 战斗力的条件下出兵是逆人。明智的将帅,领兵作战是决不会逆天、逆时、逆人的。
十五、不陈:
古代善于治理国家懂得治国规律的君主是不依赖军队这种国家机器的,具有军事才 能善于用兵的将帅也不以战争,摆开交战的阵势为最终目标,善于布阵的将帅根本不用 向对方发起攻击就能获胜,不以兵戎相见为乐事,善于指挥战斗的人则能永远立于不败 之地,善于总结失败教训的将帅则不会被敌方所消灭。英明的君主治理天下,主要是让 老百姓生活安定,勤于工作,人们安居乐业,不发生任何不愉快的纠纷,这就是上面所 说的“善理者不师也”的意思。上古时代,舜修刑典,还让大臣皋陶作了掌理刑法的官 员,可是老百姓无人冒犯法令,因此也就不用对任何人施加刑法,这就是“善师者不陈” 的意思。大禹征伐的苗族,只派舜手持舞蹈用的干盾、羽扇就征服了有苗族人,这就是 “善陈者不战”的意思。齐桓公在南讨楚国,北伐山戎的过程中,英勇善战,所向无敌, 这就是“善战者不败”的意思。楚昭王时楚国受到吴国的侵犯,楚昭王立刻逃到秦国求 救,后事又返回了秦国,这就是“善败者不亡”的意思。
十六、将诚:
《书经》说:“戏辱君子,就无法得到他的真心,蔑视小人,也无法使他们竭尽全力为自己服务”。所以,将帅领兵的要诀是:广泛笼络部下的人心,严格有关赏罚的规 章和纪律,要具备文、武两方面的能力,刚柔并济,精通礼、乐、诗、书,使自己在修身方面达到仁义、智勇的内涵;领兵作战时,命令士兵休息就应让士兵象游鱼潜水一样不出声响,命令士兵出击时就应让士兵象奔跑中的獭一样突跃飞奔,又快又猛,打乱敌人的阵营,切断敌人的联系,削弱敌人的势力,挥动旌旗以显示自己的威力并且让士兵服从指挥,听从调动,撤兵时部队应象大山移动一样稳重,整齐,进兵时则要疾如风雨, 彻底地摧毁败军败将,与敌交手则拿出虎一样的猛势;对待敌人,还要采取一些计谋: 面对紧急情况应该想办法从容不迫,用小恩小惠诱敌进入设置好的圈套之中,想尽办法 打乱敌军稳固整齐的阵势,然后乱中取胜,对小心谨慎的敌军要用计使他盲目骄傲起来,上下不一,用离间术打乱敌军的内部团结,对异常强大的敌人想方设法地削弱他的力量, 要使处境危险的敌人感到安宁以麻痹敌人,让忧惧的敌人感到喜悦,使敌人疏忽起来; 对投到我军的战俘要以怀柔的政策来对待,要使部下的冤屈有地方伸诉,扶持弱者,抑 制气势凌人的部下,对有智谋的部下要尽全力亲近他,用他做参谋,对巧言令色的小人 要坚决打击,获得了战利品要首先分给部下;另外,还要注意这样几点:如果敌人势弱, 就不必用全力去攻击他,也不能因为自己军队力量强大就忽视了敌人,更不能以自己能 力高强就骄傲自大,不能因为自己受宠就到部下那里作威作福;对于整个战事的进行, 要先制定详实的计划,要有万全的把握才能领兵出征,不独自享受战场上缴获的财物、 布帛,俘虏的男女人等也不自己独自役使。身为将帅作到了这些要求,严格号令,将士 一定会积极作战,在战斗中效命疆场。
十七、戒备:
国家最重要的事务是国防,在国防的问题上稍有偏差,就会导致国家的灭亡,使全国覆没,无可挽回,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啊!所以,一旦国家出现了危难,君臣应齐心一致,废寝忘食,共同谋策,挑选有本领的人担任将帅,指挥三军应敌。如果不能居安思危,就是敌人已打到了家里也不能警觉,如同燕子的窝巢搭筑在门帘上,鱼儿游戏在旱锅里,灭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左传》说:对事物没有计划,不准备到毫无差错的地步,不能出兵!”居安思危,妥善安排,防止可能出现的灾难,这是古代推崇的善政”“蜜蜂和蝎子一类的小昆虫都以毒刺作为防御的工具,更何况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呢?”如果一个国家忽视了国防建设,即使有百万之众也不可怕,所以说有备无患,就是这个意思。可见,三军将士在出征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十八、习练:
如果军队士兵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训练,那么一百名士兵也抵不上敌人的一个士兵;如果军队士兵受到了应有的教育和训练,那么一名士兵就可抵挡百名敌人的进攻。所以孔子说:百姓没有受到教育和训练就去参加战斗,这是让他们去送死。”“让贤德的人用七年的时间来教育和训练百姓,他们马上可以投入战斗,并且个个都勇猛善战!”这就是说想让百姓投入战斗,在出征之前不能不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训练时,要使百姓明白什么是礼,什么是义,要训练、教诲他们有忠信的思想,要讲明赏罚的界限,用赏罚来制约督促他们的行为,使他们自觉上进。然后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列队与解散,坐下起立,行进立定,前进后退,解散与集合,使他们能整齐划一、井然有序。象这样一教十,十教百,百教千,千教万,就可以使整个三军受到训练,最后再让将士接受战术训练就可以在战场上打败敌人了。
十九、军蠹:
军队行动时,有几种情况可以直接导致全军崩溃:一是对敌情的侦察不仔细、不准 确,在消息的反馈上不按规定进行,与实情不相符合;二是不遵守命令,耽误了集合的 时间,使整个军事行动受阻,丧失了战机;三是不服从指挥,不听候调度,忽前忽后, 七零八乱;四是将官不体贴下级,只知一味地聚敛搜刮;五是营私舞弊,不关心下级将 士的生活;六是迷信诽谤之辞、神鬼怪兆,胡乱猜测吉凶祸福;扰乱了军心;七是士兵 不守秩序,喧哗吵闹,扰乱了将帅的决策和执行;八是不遵守命令,擅作主张;九是贪 污现象严重,侵占国家财物,无所不为。
二十、腹心:
身为将领,应该有自己的左右亲信可以咨商事情,有给自己侦察消息通风报信的耳 目,有坚决贯彻自己的命令辅佐自己的羽翼。没有心腹之人,就好比人在黑夜中走路, 手脚不知该迈向何处,没有耳目之人,就好比盲人安静地生活在黑暗中,不能做自己想 做的事,更不能为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进行钻营活动;没有爪牙之人,就好似一个人饥不 择食,吃了有毒的食物,中毒身亡。所以,明智的将帅,一定要选用学识渊博、足智多 谋的人做自己的心腹,要选用机智聪明、谨慎保密、有很强的判断力的人做自己的耳目, 还要选择勇敢、彪悍的士兵做自己的爪牙。
二十一、谨候:
凡是将领领兵出师不利,都是因为轻视敌军而产生的后果,所以军队在出师时要严 格法律、法令,详细考虑各种细节,按战争规律行事,否则的话仍然会招致灭亡。这些 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十五项:一是虑,要仔细地考虑、谋划,探明敌人的所有情况;二是 诘,盘问、追查,搜集敌人情报,并仔细判断情报的真假;三是勇,见敌人阵势威武强 大的不退怯;四是廉,不为眼前小利所诱惑,以义为重;五是平,赏罚公正,公平合理; 六是忍,忍辱负重,寄希望于未来更伟大的使命;七是宽,宽厚,宽宏大量,能包容他 人;八是信,忠信、诚实,遵守诺言;九是敬,对有才德的人以礼相待;十是明,明白 是非,不听信搀言;十一是谨,严谨、慎重,不违礼不悖法;十二是仁,仁爱,能无微 不至地关心、体贴下级官兵;十三是忠,忠诚报国,为了国家的利益,就是赴汤蹈火也 在所不辞;十四是分,行为有分寸,守本分,做事情量力而行;十五是谋,足智多谋, 能知己知彼。
二十二、机形:
大凡愚笨的人能够战胜聪明的人,是违反常理的偶然事件;聪明的人能够战胜愚笨 的人,是合乎常理的必然事情;而聪明的人在一起交战,就全看掌握战机如何了。掌握 战机的关键有三点:一是事机,二是势机,三是情机,当事情已经发生,有利于己而不 利于敌时,不能作出相应的反应,不能算是聪明;当形势发生变化,有利于己而不利于 敌时,去不能拿出克敌制胜的办法,也不够贤者的资格;当整个态势已经很明确对己方 有利时,却不能断然采取行动,这也不能算是勇敢。所以,善于指挥军队的将领,一定 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取得胜利,即因机立胜。
二十三、重刑:
吴起说:“军队中敲击鼙鼓、金锋的目的,在于引起士卒在听觉方面的敏锐注意力, 听从指挥,挥舞旗帜,在于集中士卒在视觉方面的注意力,而各项法规、禁令及刑罚的 目的在于管理士卒,节制士卒的行动。”在军队中,用声音引起士卒的注意,要求士卒 听从指挥时,发声的器具必须音质清脆宏亮;用旗帜来指挥士兵作战时,旗帜的颜色要 鲜明、醒目;用刑罚、禁令来约束士卒的行动时,执法必须公正、严明。如果做不到上 述三点,军容就会紊乱,士卒就会涣散、懈怠。所以说,在指挥部队的问题上,应该达 到这样的程度:只要将帅的指挥旗帜挥舞摇动,部下就会英勇前进,只要将帅的命令一 下,所有的士卒就会同仇敌忾,拼死上前,报效国家。
二十四、善将:
从古至今,善于领兵打仗的将领用兵的原则有四点:令出如山,向部下讲明什么是 进,什么叫退,什么是不应该做的;用仁、义的思想教育部下,使士卒能知书达礼;告 诫部下明辨是非,使士卒能互相勉励,规过劝善;严格赏罚,使士卒不敢涣散,有信用, 上述四点基本的原则:禁、礼、劝、信是部队中的重要规范,如果彻底做到了这四点, 就好像主要的支架已经搭好,其它的细微末节也就自然地顺展开来,有了法规,具体的 内容也就明晰了,这样军队就能战必胜,攻伐时得其所需。无能的将领做不到这四点: 没有规制,一旦下令撤退,士卒不听指挥,抱头鼠窜;而下令进攻时,则没有节制,步 调不一,甚至纷纷逃避,怠慢拖延,全军也就难逃灭亡的下场;劝戒不明,赏罚无度, 失信于士卒,上下不能一心,贤德之人纷纷远走,谄媚狡猾的小人得势,这样的将领带 出的部队,一定会每战必败。
二十五、审因:
如果能顺应百姓的心愿来征伐邪恶势力,就是黄帝也不能与这样的行为相比,如果 能借助百姓的力量,群策群力获得胜利,那么就是商汤、周武王也不能与这样的功劳相 比。在此基础上,审时度势,以德威服人,则在下的各路英雄都会屈服这样的将帅之下, 四海之内,各方豪杰则也会甘心受到节制。
......(字数太多)

兵法二十四篇——三国时期造就天下三分之势的著名政治家及军事家,蜀国丞相诸葛孔明所著,原有二十四篇,但其中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现已失传。  出师
原文

古者国有危难,君简贤能而任之。斋三曰,入太庙,南面而立;将北面,太师进铖 于君。君持铖柄以授将,曰:“以此至军,将军其裁之”复命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退。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如此,日则士必尽死,敌必可亡”。将受词,凿凶门,引军而出。君送之,跪而推毂,曰:“进退惟时,军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将出。”若此,则无天于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是以智者为之虑,男者为之斗,故能战胜于外,功成于内,扬名于后世,福流于子孙矣。

译文

从古至今,大凡国家遇有危难, 国君会选拔贤德之人作将帅以解救国难。出征前,斋戒三日,进至太庙告祭列祖列宗, 国君面南而站,将帅面北而立,太师双手奉上大斧(权力的象征), 国君接过大斧,手持斧柄授给将帅说:“从现在开始,部队由您指挥。”然后, 国君接着说:“作战时,见敌人势弱则进击,见敌人实力强固则以退为主。不能因为自己身居高位而看轻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意见独特而听不进部下的意见,不可以凭借自己功绩显赫就失去人忠信本分的品质。部下还没有坐下来休息时,身为将帅不能自己先坐下来休息,部下还没有吃饭时,身为将帅也不要首先进餐,应该与部下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做到了这一切,手下的将士必会竭尽全力,敌人也一定会被打败”。将帅听完 国君的训命后,宣誓效忠,然后亲自打开凶门,率军出征。 国君把出征的军队送到北门,向将帅乘用的车马跪拜同时又说:“将在外,不受君命。从今天起,军队中的一切行动都由您来决策”。这样,将帅就具有了绝对的权威,也可以使智谋之人为之献策,使勇犯之人为之效命沙场。由此,可以百战百胜,立下汗马功劳,也能扬名于后世,福泽恩及子孙。


择材

原文

夫师之行也,有好斗乐战,独取强敌者,聚为一徒,名曰报国之士;有气盖三军,材力勇捷者,聚为一徒,名曰突阵之士;有轻足善步,走如奔马者,聚为一徒,名曰搴旗之士;有骑射如飞,发无不中者,聚为一徒,名曰争锋之士;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为一徒,名曰飞驰之士;有善发强弩,远而必中者,聚为一徒,名曰摧锋之士。此六军之善士,名因其能而用之也。

译文

将帅在编排军队时,应该注意:有的士兵武艺高强,喜欢对敌厮杀,愿意独立地与强劲对手较量,应把他们编在一个行列里,这些人可以算的上是报国之士;有的士兵气冠三军,精力充沛,身手狡捷,应把他们编在一个行列里,这些人可以算作是突击队;有的士兵行走快速而敏捷,象飞驰的马一样有威势,应把他们编在一起,这此人可以组成前锋队;有的士兵善骑善射,箭术高超,百发百中,应把他们编在一起,这些人可以组成奇袭队;有的士兵专门擅长射箭,是一流的射手,也应把他们编在一个行列里,这些人可以组成射击队;有的士兵力大无比可以使用强有力的弓弩,即使射程比较远也可以射中目标,应把他们编成一组,组成阻击队。可见,不同的士兵,有不同的能力特点,应该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各尽其才,各尽其用。

智用

原文

夫为将之道,必顺天、因时、依人以立胜也。故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译文

将帅将兵出征想夺取战斗的胜利,必须考虑到天候、战机、人的素质这几方面的因素,要顺天候、得战机、具备相应的战斗力。所以在顺应了天候、也具备了相应的战斗力,但时机却不成熟的情况下出兵是逆时,在具备了相应的战斗力,有了成熟的战机,但不具备天候条件下出兵是逆天,在顺应了天候、抓住了战机,但却不具备士兵相应的战斗力的条件下出兵是逆人。明智的将帅,领兵作战是决不会逆天、逆时、逆人的。

不陈

原文

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外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若舜修典刑,咎繇作士师,人不干令,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若禹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谓善陈者不战。若齐桓南服强楚,北服山戎,可谓善战者不败。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译文

古代善于治理国家懂得治国规律的君主是不依赖军队这种国家机器的,具有军事才能善于用兵的将帅也不以战争,摆开交战的阵势为最终目标,善于布阵的将帅根本不用向对方发起攻击就能获胜,不以兵戎相见为乐事,善于指挥战斗的人则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善于总结失败教训的将帅则不会被敌方所消灭。英 明的君主治理天下,主要是让老百姓生活安定,勤于工作,人们安居乐业,不发生任何不愉快的纠纷,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善理者不师也”的意思。上古时代,舜修刑典,还让大臣皋陶作了掌理刑法的官员,可是老百姓无人冒犯法令,因此也就不用对任何人施加刑法,这就是“善师者不陈”的意思。大禹征伐的苗族,只派舜手持舞蹈用的干盾、羽扇就征服了有苗族人,这就是“善陈者不战”的意思。齐桓公在南讨楚国,北伐山戎的过程中,英勇善战,所向无敌,这就是“善战者不败”的意思。楚昭王时楚国受到吴国的侵犯,楚昭王立刻逃到秦国求救,后事又返回了秦国,这就是“善败者不亡”的意思。

将诫

原文

书曰:“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人力”。故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机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静潜鱼,动若奔獭,央其所连,折其所强,耀以旌旗,戒以金鼓,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崩若摧,合战如虎;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有危者安之,有惧者悦之,有叛者怀之,有冤者申之,有强者抑之,有弱者扶之,有谋者亲之,有谗者覆之,获财者与之;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先计而后动,知胜而始战,得其财帛,不自宝,得其子女不自使。将能如此,严号申令,而人愿斗,则兵合刃接而人乐死矣。

译文

《书经》说:“戏辱君子,就无法得到他的真心,蔑视小人,也无法使他们竭尽全力为自己服务”。所以,将帅领兵的要诀是:广泛笼络部下的人心,严格有关赏罚的规章和纪律,要具备文、武两方面的能力,刚柔并济,精通礼、乐、诗、书,使自己在修身方面达到仁义、智勇的内涵;领兵作战时,命令士兵休息就应让士兵象游鱼潜水一样不出声响,命令士兵出击时就应让士兵象奔跑中的獭一样突跃飞奔,又快又猛,打乱敌人的阵营,切断敌人的联系,削弱敌人的势力,挥动旌旗以显示自己的威力并且让士兵服从指挥,听从调动,撤兵时部队应象大山移动一样稳重,整齐,进兵时则要疾如风雨,彻底地摧毁败军败将,与敌交手则拿出虎一样的猛势;对待敌人,还要采取一些计谋:面对紧急情况应该想办法从容不迫,用小恩小惠诱敌进入设置好的圈套之中,想尽办法打乱敌军稳固整齐的阵势,然后乱中取胜,对小心谨慎的敌军要用计使他盲目骄傲起来,上下不一,用离间术打乱敌军的内部团结,对异常强大的敌人想方设法地削弱他的力量,要使处境危险的敌人感到安宁以麻痹敌人,让忧惧的敌人感到喜悦,使敌人疏忽起来;对投到我军的战俘要以怀柔的政策来对待,要使部下的冤屈有地方伸诉,扶持弱者,抑制气势凌人的部下,对有智谋的部下要尽全力亲近他,用他做参谋,对巧言令色的小人要坚决打击,获得了战利品要首先分给部下;另外,还要注意这样几点:如果敌人势弱,就不必用全力去攻击他,也不能因为自己军队力量强大就忽视了敌人,更不能以自己能力高强就骄傲自大,不能因为自己受宠就到部下那里作威作福;对于整个战事的进行,要先制定详实的计划,要有万全的把握才能领兵出征,不独自享受战场上缴获的财物、布帛,俘虏的男女人等也不自己独自役使。身为将帅作到了这些要求,严格号令,将士一定会积极作战,在战斗中效命疆场。

戒备

原文

夫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若夫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覆军杀将,势不逾息,可不惧哉!故有患难,君臣旰食而谋之,择贤而任之。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士不俟夕矣!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又曰:“豫备无虞,古之善政”。又曰:“蜂虿尚有毒,而况国乎?”无备,虽众不可恃也。故曰,有备无患。故三军之行,不可无备也。

译文

国家最重要的事务是国防,在国防的问题上稍有偏差,就会导致国家的灭亡,使全国覆没,无可挽回,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啊!所以,一旦国家出现了危难,君臣应齐心一致,废寝忘食,共同谋策,挑选有本领的人担任将帅,指挥三军应敌。如果不能居安思危,就是敌人已打到了家里也不能警觉,如同燕子的窝巢搭筑在门帘上,鱼儿游戏在旱锅里,灭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左传》说:对事物没有计划,不准备到毫无差错的地步,不能出兵!”居安思危,妥善安排,防止可能出现的灾难,这是古代推崇的善政”。“蜜蜂和蝎子一类的小
昆虫都以毒刺作为防御的工具,更何况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呢?”如果一个国家忽视了国防建设,即使有百万之众也不可怕,所以说有备无患,就是这个意思。可见,三军将士在出征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

习练

原文

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故仲尼曰:“不教而战,是谓弃亡。”又曰:“善人教民七年,变可以即戎矣。”然则即戎之不可不教,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然后习之,或陈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却之,别而合之,散而聚之。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万人,可教三军,然后教练而敌可胜矣。

译文

如果军队士兵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训练,那么一百名士兵也抵不上敌人的一个士兵;如果军队士兵受到了应有的教育和训练,那么一名士兵就可抵挡百名敌人的进攻。所以孔子说:百姓没有受到教育和训练就去参加战斗,这是让他们去送死。”“让贤德的人用七年的时间来教育和训练百姓,他们马上可以投入战斗,并且个个都勇猛善战!”这就是说想让百姓投入战斗,在出征之前不能不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训练时,要使百姓明白什么是礼,什么是义,要训练、教诲他们有忠信的思想,要讲明赏罚的界限,用赏罚来制约督促他们的行为,使他们自觉上进。然后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列队与解散,坐下起立,行进立定,前进后退,解散与集合,使他们能整齐划一、井然有序。象这样一教十,十教百,百教千,千教万,就可以使整个三军受到训练,最后再让将士接受战术训练就可以在战场上打败敌人了。

军蠹

原文

夫三军之行,有探候不审,烽火失度;后期犯令,不应时机,阻乱师徒;乍前乍后,不合金鼓;上不恤下,削敛无度;营私徇己,不恤饥寒;非言妖辞,妄陈祸福;无事喧杂,惊惑将吏;勇不受制,专而陵上,侵竭府库,擅给其财。此九者,三军之蠹,有之必败也。

译文

军队行动时,有几种情况可以直接导致全军崩溃:一是对敌情的侦察不仔细、不准确,在消息的反馈上不按规定进行,与实情不相符合;二是不遵守命令,耽误了集合的时间,使整个军事行动受阻,丧失了战机;三是不服从指挥,不听候调度,忽前忽后,七零八乱;四是将官不体贴下级,只知一味地聚敛搜刮;五是营私舞弊,不关心下级将士的生活;六是迷信诽谤之辞、神鬼怪兆,胡乱猜测吉凶祸福;扰乱了军心;七是士兵不守秩序,喧哗吵闹,扰乱了将帅的决策和执行;八是不遵守命令,擅作主张;九是贪污现象严重,侵占国家财物,无所不为。

腹心

原文

夫为将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无腹心者,如人夜行,无所措手足;无手足者,如冥然而居,不知运动;无爪牙者,如饥人食毒物,无不死矣。故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译文

身为将领,应该有自己的左右亲信可以咨商事情,有给自己侦察消息通风报信的耳目,有坚决贯彻自己的命令辅佐自己的羽翼。没有心腹之人,就好比人在黑夜中走路,手脚不知该迈向何处,没有耳目之人,就好比盲人安静地生活在黑暗中,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更不能为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进行钻营活动;没有爪牙之人,就好似一个人饥不择食,吃了有毒的食物,中毒身亡。所以,明智的将帅,一定要选用学识渊博、足智多谋的人做自己的心腹,要选用机智聪明、谨慎保密、有很强的判断力的人做自己的耳目,还要选择勇敢、彪悍的士兵做自己的爪牙。

谨候

原文

夫败军丧师,未有不因轻敌而致祸者,故师出以律,失律则凶。律有十五焉,一曰虑,间谍明也;二曰诘,谇候谨也;三曰勇,敌众不挠也;四曰廉,见利思义也;五曰平,赏罚均也;六曰忍,善含耻也;七曰宽,能客众也,八曰信,重然诺也;九曰敬,礼贤能也;十曰明,不纳谗也;十一曰谨,不违礼也;十二日仁,善养士卒也;十三曰忠,以身徇国也;十四曰分,知止足也,十五曰谋,自料知他也。

译文

凡是将领领兵出师不利,都是因为轻视敌军而产生的后果,所以军队在出师时要严格法律、法令,详细考虑各种细节,按战争规律行事,否则的话仍然会招致灭亡。这些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十五项:一是虑,要仔细地考虑、谋划,探明敌人的所有情况;二是诘,盘问、追查,搜集敌人情报,并仔细判断情报的真假;三是勇,见敌人阵势威武强大的不退怯;四是廉,不为眼前小利所诱惑,以义为重;五是平,赏罚公正,公平合理;六是忍,忍辱负重,寄希望于未来更伟大的使命;七是宽,宽厚,宽宏大量,能包容他人;八是信,忠信、诚实,遵守诺言;九是敬,对有才德的人以礼相待;十是明,明白是非,不听信搀言;十一是谨,严谨、慎重,不违礼不悖法;十二是仁,仁爱,能无微不至地关心、体贴下级官兵;十三是忠,忠诚报国,为了国家的利益,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十四是分,行为有分寸,守本分,做事情量力而行;十五是谋,足智多谋,能知己知彼。

机形

原文

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机也。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势,三曰情。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

译文

大凡愚笨的人能够战胜聪明的人,是违反常理的偶然事件;聪明的人能够战胜愚笨的人,是合乎常理的必然事情;而聪明的人在一起交战,就全看掌握战机如何了。掌握战机的关键有三点:一是事机,二是势机,三是情机,当事情已经发生,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时,不能作出相应的反应,不能算是聪明;当形势发生变化,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时,去不能拿出克敌制胜的办法,也不够贤者的资格;当整个态势已经很明确对己方有利时,却不能断然采取行动,这也不能算是勇敢。所以,善于指挥军队的将领,一定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取得胜利,即因机立胜。
重刑

原文

吴起曰:鼓鼙金铎,所以威耳,旌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以声,不可不清;目威以容,不可不明;心威以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士可怠也。故曰,将之所麾,莫不心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矣。

译文

吴起说:“军队中敲击鼙鼓、金锋的目的,在于引起士卒在听觉方面的敏锐注意力,听从指挥,挥舞旗帜,在于集中士卒在视觉方面的注意力,而各项法规、禁令及刑罚的目的在于管理士卒,节制士卒的行动。”在军队中,用声音引起士卒的注意,要求士卒听从指挥时,发声的器具必须音质清脆宏亮;用旗帜来指挥士兵作战时,旗帜的颜色要鲜明、醒目;用刑罚、禁令来约束士卒的行动时,执法必须公正、严明。如果做不到上述三点,军容就会紊乱,士卒就会涣散、懈怠。所以说,在指挥部队的问题上,应该达到这样的程度:只要将帅的指挥旗帜挥舞摇动,部下就会英勇前进,只要将帅的命令一下,所有的士卒就会同仇敌忾,拼死上前,报效国家。

善将

原文

古之善将者有四,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敌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禁、礼、劝、信,师之大径也,未有纲直而目不舒也。故能战必胜,攻必取。庸将不然,退则不能止,进则不能禁,故与军同亡,无劝戒则赏罚失度,人不知信,而贤良退伏,谄顽登用,是以战必败散也。

译文

从古至今,善于领兵打仗的将领用兵的原则有四点:令出如山,向部下讲明什么是进,什么叫退,什么是不应该做的;用仁、义的思想教育部下,使士卒能知书达礼;告诫部下明辨是非,使士卒能互相勉励,规过劝善;严格赏罚,使士卒不敢涣散,有信用,上述四点基本的原则:禁、礼、劝、信是部队中的重要规范,如果彻底做到了这四点,就好象主要的支架已经搭好,其它的细微末节也就自然地顺展开来,有了法规,具体的内容也就明晰了,这样军队就能战必胜,攻伐时得其所需。无能的将领做不到这四点:没有规制,一旦下令撤退,士卒不听指挥,抱头鼠窜;而下令进攻时,则没有节制,步调不一,甚至纷纷逃避,怠慢拖延,全军也就难逃灭亡的下场;劝戒不明,赏罚无度,失信于士卒,上下不能一心,贤德之人纷纷远走,谄媚狡猾的小人得势,这样的将领带出的部队,一定会每战必败。

审因

原文

夫因人之势以伐恶,则黄帝不能与争威矣。因人之力以决胜,则汤、武不能与争功矣。若能审因而加之威胜,则万夫之雄将可图,四海之英豪受制矣。

译文

如果能顺应百姓的心愿来征伐邪恶势力,就是黄帝也不能与这样的行为相比,如果能借助百姓的力量,群策群力获得胜利,那么就是商汤、周武王也不能与这样的功劳相比。在此基础上,审时度势,以德威服人,则在下的各路英雄都会屈服这样的将帅之下,四海之内,各方豪杰则也会甘心受到节制。

兵势

原文

夫行兵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大势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孛不殃,风气调和。地势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门幽洞,羊肠曲沃。人势者,主圣将贤,三军由礼,士卒用命,粮甲坚备。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听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译文

大凡将帅领兵出征要注意三种情势: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战争胜利的基本因素和条件。天时,就是指天气晴朗、气候温和适中,寒暑不烈,不旱不荒,天象正常,没有不祥的征兆,这是有利于我方的自然因素。地利,就是指我方城墙高垒于险峻的地势之上,有深沟、大河做天然屏障,地形复杂,深不可测,还有唯一的羊肠小路还曲折迂回。人和,就是君主圣明将帅贤达,三军上下守礼守法,整齐统一,士卒个个都能效命沙场,粮饷充足,武器坚利。卓越超群的将帅如果能凭借天时,就地利,依人和,就可以所向无敌,大获全胜。

胜败

原文

贤才居上,不肖居下,三军悦乐,士卒畏服,相议以勇斗,相望以威武,相劝以刑赏,此必胜之征也。士卒惰慢,三军数惊,下无礼信,人不畏法,相恐以敌,相语以利,相嘱以祸福,相惑以妖言,此必败之征也。

译文

军队出师必胜的条件是:真正有才德的人担任着重要职务,没有才德的人被贬斥到最低位置,三军将士情绪高昂,团结统一,上下关系和睦,士卒服从命令,勇敢善战,军容威武雄壮,法纪严明。军队出师不利,必然伴随下列征兆:士兵懒惰、散漫,不遵守军纪,全军将士非常畏惧对敌作战,兵卒不讲信义,不畏惧刑罚,对敌军实力估计过高,内部不团结,彼此之间通常的话题是与利益有关的事情,喜欢猜测事情的吉凶祸福,附会各种无稽之谈,军内流言蜚语盛行,军心涣散。

假权

原文

夫将者,人命之所县也,成败之所系也,祸福之所倚也,而上不假之以赏罚,是犹束猿猱之手,而责之以腾捷,胶离娄之目,而使之辨青黄,不可得也。若赏移在权臣,罚不由主将,人苟自利,谁怀斗心?虽伊、吕之谋,韩、白之功,而不能自卫也。故孙武曰:“将之出,君命有所不受。”亚夫曰:“军中闻将军之命,不闻有天子之诏”。

译文

将帅是军队中的关键。他悬系着千万士卒的性命,关系着战争的胜败结局,左右着国家命运的盛衰兴亡。如果君主不把指挥军队的权力全部交给将帅,就好象用绳索捆住猿猴的手足却斥令它快速地攀爬树木,跳跃飞奔,又好象用胶带粘贴人的双眼,却要求他辨别各种颜色,这都是不可行的事情。如果赏罚大权被权贵所操纵,主将没有任何可以自主的权力,上下必然会被私心、利力所笼罩,人苟且于私利,就没有人会为国家效命,更没有旺盛的斗志。那么,就是有伊尹、吕不韦那样出类拔萃的才智,有韩信、白起那样的功绩,也不能自保。所以,孙武说:“将帅一旦领兵作战,一概不 从君命”。亚夫也讲:“在军中,只有将帅的命令可听,没有听见君主的诏令”。

哀死

原文

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注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译文

古代凡是优秀的将领,对待自己的部下就好象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当困难来临时,身先士卒,首当其冲,站在最前面,在功劳荣誉面前,与部下谦让,把功劳、荣誉推给部下,对待受伤的士卒,百般安慰和抚恤,当部下为国捐躯时,又能厚葬他们,并妥善地安排好后事,在粮食不够吃时,主动地把自己的食物让给下级,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把自己的衣服让给士卒穿用,对待有才智的人,以礼相待,并委之以高官,对待英勇擅战的部下,他会给予恰当、及时的奖赏并勉励他再立新功。身为一名将帅,做到了上面的几项内容,就会所向披靡,百战百胜。

三宾

原文

夫三军之行也,必有宾客,群议得失,以资将用。有词若县流,奇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可引为上宾。有猛若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此一时之雄,可以为中宾。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可引为下宾。

译文

凡是三军出征作战,将帅必须有各类幕僚人员为自己策划参谋,共同讨论利弊得失,辅佐在将帅左右。有些人口若悬河,能提出奇妙的谋略,见闻广博,多才多艺,这是万里挑一的出色人才,可以成为将帅的高级幕僚,有的人象熊虎一样勇猛,象猿猴一样敏捷,性格则烈如铁石,作战如楚地龙泉般锐利无比,这些人是一代豪杰,可以成为将帅的中级幕僚。有的人喜欢发表言论,但能力一般,只是普通之辈,可以成为将帅的下级幕僚。

后应

原文

若乃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光动后用,刑于无刑。此用兵之智也。师徒已列,戎马交驰,强弩才临,短兵又接,乘威布信,敌人告急,此用兵之能也。身冲矢石,争胜一时,成败未分,我伤彼死,此用兵之下也。

译文

如果能把危险的局面转换成容易的事情,在事情还没有转变成复杂之前就预先做了准备,在事情还没有变得不可收拾时就采取了应对措施,在军中设立了严明的刑罚但不以动用刑为最终目的,这是用兵的上策,这样的首领是智者。与敌人交战,将士已布列阵形,双方兵马交错,短兵相接,这时将帅如果能乘机以种种威势扩大自己的影响,使敌军混乱以致失索,这算得上是用兵的能者。在战场上,将帅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但只是逞一时之能,双方损失极大但不分胜负,这是用兵中的下策。

  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於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逐恶

  夫军国之弊,有五(吾)〔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移)〔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夸(奴)〔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象)〔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

  知人性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将材

  夫将材有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劳)〔荣〕,无生之辱,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埸,长於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於小战,勇於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强,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

  将器

  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乃察其奸,伺其祸,为众所服,此十夫之将。夙兴夜寐,言词密察,此百夫之将。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悉人饥寒,此万夫之将。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於理乱,此十万人之将。仁爱洽於下,信义服邻国,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四海之内,视如室家,此天下之将。

  将弊

  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 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於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

  将志

  兵者凶器,将者危任,是以器刚则缺,任重则危。故善将者,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以身殉国,壹意而已。

  将善

  将有(字君)〔五善〕四欲。五善者,所谓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四欲者,所谓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

  将刚

  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常。

  将骄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将不可 , 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则军无功。无功则国虚,国虚则寇实矣。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将疆

  将有五强八恶。高节可以厉俗,孝弟可以扬名,信义可以交友,沈虑可以容众,力行可以建功,此将之五强也。谋不能料是非,礼不能任贤良,政不能正刑法,富不能济穷,智不能备未形,虑不能防微密,达不能举所知,败不能无怨谤,此之谓八恶也。

  出师

  古者国有危难,君简贤能而任之。齐三日,入太庙,南面而立;将北面,太师进钺於君。君持钺柄以授将,曰:「从此至军,将军其裁之。」复命曰:「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退。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如此,则士必尽死,敌必可亡。」将受词,凿凶门,引军而出。君送之,跪而推毂,曰:「进退惟时,军中事,不由君命,皆由将出。」若此,则无天於上,无地於下,无敌於前,无主於后,是以智者为之虑,勇者为之斗,故能战胜於外,功成於内,扬名於后世,福流於子孙矣。

  择材

  夫师之行也,有好斗乐战,独取强敌者,聚为一徒,名曰报国之士;有气盖三军,材力勇健者,聚为一徒,名曰突陈之士;有轻足善步,走如奔马者,聚为一徒,名曰搴旗之士;有骑射如飞,发无不中者,聚为一徒,名曰争锋之士;有射必中,中必死者,聚为一徒,名曰飞驰之士;有善发强弩,远而必中者,聚为一徒,名曰摧锋之士。此六军之善士,各因其能而用之也。

  智用

  夫为将之道,必顺天、因时、依人以立胜也。故天作时不作而人作,是谓逆时;时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谓逆天;天作时作而人不作,是谓逆人。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不陈

  古之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若舜修典刑,咎繇作士师,人不干令,刑无可施,可谓善师者不陈。若禹伐有苗,舜舞干羽而苗民格,可谓善陈者不战。若齐桓南服强楚,北服山戎,可谓善战者不败。若楚昭遭祸,奔秦求救,卒能返国,可谓善败者不亡矣。

  将诫

  《书》曰:「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人力。」固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静如潜鱼,动若奔獭,丧其所连,折其所强,耀以旌旗,戒以金鼓,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崩若摧,合战如虎;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有危者安之,有惧者悦之,有叛者怀之,有冤者(卑)〔申〕之,有强者抑之,有弱者扶之,有谋者亲之,有谗者覆之,获财者与之;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先计而后动,知胜而始战,得其财帛不自宝,得其子女不自使。将能如此,严号申令,而人愿斗,则兵合刃接而人乐死矣。

  戒备

  夫国之大务,莫先於戒备。若夫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覆军杀将,势不逾息,可不惧哉!故有患难,君臣旰食而谋之,择贤而任之。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而不知惧,此谓燕巢於幕,鱼游於鼎,亡不俟夕矣!《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又曰:「豫备无虞,古之善政。」又曰:「虿尚有毒,而况国乎?」无备,虽众不可恃也。故曰,有备无患。故三军之行,不可无备也。

  习练

  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故仲尼曰:「不教而战,是谓弃之。」又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然则即戎之不可不教,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然后习之,或陈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却之,别而合之,散而聚之。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万人,可教三军,然后教练而敌可胜矣。

  军蠹

  夫三军之行,有探候不审,烽火失度;后期犯令,不应时机,阻乱师徒;乍前乍后,不合金鼓;上不恤下,削敛无度;营私徇己,不恤饥寒;非言妖辞,妄陈祸福;无事喧杂,惊惑将吏;勇不受制,专而陵上;侵竭府库,(檀)〔擅〕给其财。此九者,三军之蠹,有之必败也。

  腹心

  夫为将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无腹心者,如人夜行,无所措手足:无手足者,如冥然而居,不知运动;无爪牙者,如饥人食毒物,无不死矣。故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谨候

  夫败军丧师,未有不因轻敌而致祸者,故师出以律,失律则凶。律有十五焉,一曰虑,间谍明也;二曰诘,谇候谨也;三曰勇,敌众不挠也;四曰廉,见利思义也;五曰平,赏罚均也;六曰忍,善含耻也;七日宽,能容众也;八曰信,重然诺也;九曰敬,礼贤能也;十曰明,不纳谗也;十一曰谨,不违礼也;十二曰仁,义养士卒也;十三曰忠,以身殉国也;十四曰分,知止足也;十五曰谋,自料知他也。

  机形

  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顺也;以智克智,机也。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势,三曰情。事机作而不能应,非智也;势机动而不能制,非贤也;情机发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将者,必因机而立胜。

  重刑

  吴起曰:鼓鼙金铎,所以威耳,旌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以声,不可(以)不清;目威以容,不可不明;心威以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士可怠也。〔故〕曰,将之所麾,莫不心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矣。

  善将

  古之善将者有四,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禁、礼、劝、信,师之大经也,未有纲直而目不舒也。故能战必胜,攻必取。庸将不然,退则不能止,进则不能禁,故与军同亡;无劝戒则赏罚失度,人不知信,而(资)〔贤〕良退伏,谄顽登用;是以战必败散也。

  审因

  夫因人之势以伐恶,则黄帝不能与争威矣。因人之力以决胜,则汤、武不能与争功矣。若能审因而加之威胜,则万夫之雄将可图,四海之英豪受制矣。

  兵势

  夫行兵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势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慧孛不殃,风气调和。地势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门幽洞,羊肠曲沃。人势者,主圣将贤,三军由礼,士卒用命,粮甲坚备。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胜败

  贤才居上,不肖居下,三军悦乐,士卒畏服,相议以勇 ,相望以威武,相劝以刑赏,此必(然)〔胜〕之徵也。士卒惰慢,三军数惊,下无礼信,人不畏法,相恐以敌,相语以利,相嘱以祸福,相惑以妖言,此必败之徵也。

  假权

  夫将者,人命之所县也,成败之所系也,祸福之所倚也,而上(下)〔不〕假之以赏罚,是犹束 猱之手,而责之以腾捷,胶离娄之目,而使之辨青黄,不可得也。若赏移在权臣,罚不由主将,人苟自利,谁怀斗心?虽伊、吕之谋,韩、白之功,而不能自卫也。故孙武曰:「将之出,君命有所不受。」亚夫曰:「军中闻将军之命,不闻有天子之诏。」

  哀死

  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葬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禄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三宾

  夫(二)〔三〕军之行也,必有宾客,群议得失,以资将用。有词若县流,奇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可引为上宾。有猛若熊虎,捷若腾 ,刚如铁石,利若龙泉,此一时之雄,可以为中宾。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可引为下宾。

  后应

  若乃(圆)〔图〕难於易,为大於细,先动后用,刑於无刑,此用兵之智也。师徒已(成)〔列〕,戎马交驰,强弩才临,短兵又接,乘威布信,敌人告急,此用兵之能也。身冲矢石,争胜一时,成败未分,我伤彼死,此用兵之下也。

  便利

  夫草木丛集,利以游逸;重塞山林,利以不意;前林无隐,利以潜伏;以少击众,利以日莫;以众击寡,利以清晨;强弩长兵,利以捷次;逾渊隔水,风大暗昧,利以博前击后。

  应机

  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於机也。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乎?见机之道,莫先於不意。故猛兽失险,童子持戟以追之,蜂虿发毒,壮夫旁徨而失色,以其祸出不图,变速非虑也。

  揣能

  古之善用兵者,揣其能而料其胜负。主孰圣也?将孰贤也?吏孰能也?粮饷孰丰也?士卒孰练也?军容孰整也?戎马孰逸也?形势孰险也。宾客孰智也?邻国孰惧也?财货孰多也?百姓孰安也?由此观之,强弱之形,可以决矣。

  轻战

  螫虫之触,负其毒也;战士能勇,恃其备也。所以(锐)〔锋〕锐甲坚,则人轻战。故甲不坚密,与肉袒同;〔弩不及远,与短兵同〕;射不能中,与无矢同;中不能入,与无镞同;探候不谨,与无目同;将帅不勇,与无将同。

  地势

  夫地势者,兵之助也,不知战(他)〔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山林土陵,邱阜大川,此步兵之地。土高山狭,蔓衍相属,此车骑之地。依山附涧,高林深谷,此弓弩之地。草浅土平,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芦苇相参,竹树交映,此枪矛之地也。

  情势

  夫将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喜利者,有仁而不忍者,有智而心怯者,有谋而情缓者。是故勇而轻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贪而喜利者,可遗也;仁而不忍者,可芳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谋而情缓者,可袭也。

  击势

  古之善斗者,必先探敌情而后图之。凡师老粮绝,百姓愁怨,军令不习,器械不修,计不先设〔卒不练习〕,外救不至,将吏刻剥,赏罚轻〔懈〕,营伍失次(次),战胜而骄,可以攻之。若用贤授能,粮食羡余,甲兵坚利,四邻和睦,大国应援,〔粮备有余,政教不虚〕,敌有此者,引而计之。

  整师

  夫出师行军,以整为胜。若赏罚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之师,无益於用。所谓整师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逼,前后应接,左右应旄〔与之安〕,而不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矣。

  厉士

  夫用兵之道,尊之以爵,赡之以财,则士无不至矣;接之以礼,厉之以信,则士无不死矣;畜恩不倦,法若画一,则士无不服矣;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小善必录,小功必赏,则士无不劝矣。

  自勉


三国演义之空城计原文
孔明曰:“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谡曰:“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孔明曰:“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谡曰:“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

《古代兵法散文·三国两晋南北朝兵法·后出师表》原文鉴赏
总之,鼎足三分,尚不知鹿死谁手,因此不可妄自菲薄,唯须努力争取,死而后已。 综观全文,其写作目的是为申明出师的必要,而且指出时机宝贵,迫在眉睫。但朝廷对于出师有所议论,这些议论既反映思想问题,也反映了蜀国民穷兵疲的客观困难。对此做为蜀国丞相,谒葛亮不能不认真分析,以统一大家的认识。先提出蜀国政策的总原...

朱葛亮的出师表原文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得偏全於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於西,又务於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

诸葛亮的小故事文言文
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

孙子兵法第七章原文
1.孙子说: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2.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

空城计是谁的计策
三十六计原文空城计是谁设的1、空城计——孔明智设空城计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2、空城计出自三国演义,为罗贯中所写,写于元末明初。空...

诸葛亮书信挡曹兵的故事
你说的是三国中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原文如下 懿曰:“可修书一封,差使往辽东鲜卑国,见国王轲比能,赂以金帛,令起辽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此一路也。再修书遣使赍官诰赏赐,直入南蛮,见蛮王孟获,令起兵十万,攻打益州、永昌、□舸、越□四郡,以击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入吴...

三国演义小故事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

三国朱葛亮舌战群儒好词好句
孔明曰:“岂不闻兵法云:‘信兵实战。’吾主刘豫州有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暴残之众耳?退守夏口,待其时也。今汝江东兵精粮足,又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何其太懦也!若此论之,刘豫州实不惧曹贼耳!”虞翻不能对。坐上又一人应声而问曰:“孔明效苏秦、张仪掉三寸不烂之舌,游说江东也。”孔明视...

诸葛亮事迹
葛亮,是睡在家里的一条龙。将军想不想见他?”刘备说:“你就 带他来见我罢。”徐庶说:“诸葛亮这个人,不是可以被我带来见 你的。你应该屈尊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便去拜访,前后拜访了三次(这三次,未必如<三 国演义>的作者所说,第一次诸葛亮不在家,刘备遇到了崔州平; 第二次诸葛亮又不在家,刘备...

罗源县15056529157: 诸葛亮兵法 - 搜狗百科
康昌替加: 前出师表诸葛亮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 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

罗源县15056529157: 求一诸葛亮兵法、文言加白话 -
康昌替加: 空城计

罗源县15056529157: 36计第十六计欲擒姑纵 - ,在军事谋略中神奇非凡曾经在多次战争?
康昌替加: 【兵法原文】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力气,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原文今译】 需,有孚,光:语出《易经·需》卦.需的下...

罗源县15056529157: 空城计是什么 -
康昌替加: 一、原文和出处 【古兵法原文】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原文今译】 兵力空虚时,愿意显示防备虚空的样子,就会使人疑心之中再产生疑心.用这种阴 弱的方法对付强刚的敌人,这是用奇法中的奇法. 【出处译文】语...

罗源县15056529157: 愿意带士兵受过,可为十夫长.求一个兵法名字及原文 -
康昌替加: 是诸葛亮兵法《将苑》中将器篇的内容,如下: 【原文】 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若乃察其奸,伺其祸,为众所服,此十夫之将.夙兴夜寐,言词密察,此百夫之将.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外貌桓桓,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悉人...

罗源县15056529157: 出师表 - 求诸葛亮《出师表》全文和译文
康昌替加: 出师表 前出师表 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

罗源县15056529157: 运筹帷幄 - 运筹帷幄是什么意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如何解释
康昌替加: 语出《史记·高祖本纪》.这一典故说的是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认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业.而项羽恰恰相反,有人不利,立功不授奖,贤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败.汉高祖刘邦听了,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能用人.他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古人有名,有字,子房为张良的字).”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心计多,善用脑,善用兵. 后来人们就用“运筹帷幄”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

罗源县15056529157: 三国演义:空城记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康昌替加: 【古兵法原文】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原文今译】 兵力空虚时,愿意显示防备虚空的样子,就会使人疑心之中再产生疑心.用这种阴弱的方法对...

罗源县15056529157: 古代的兵法古代有很多兵法,不知道各位都喜欢读谁的兵法有喜欢的可以
康昌替加: 除了孙子兵法之外,诸葛亮兵法也是很有看头的. 知 人 性 原文 夫知人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 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