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广泛影响?

作者&投稿:狐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在一个“空”字道教在一个“道”字宋明理学是对儒教的传承,在“天理”二字

道教文化主要是能够对人的身体修养,人生格局的修养产生一些信仰的作用,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比较好的信仰。而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无法说在哲学,文学,生理学,科学哪方面有比较单独的影响,说佛法博大精深或许恰如其分,因为佛法的触及面是非常广阔的。
哲学方面,佛教有人乘的教育,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来生继续保持人身,但是“得人身爪上土,失人身大地土”,所以能够把人做好并且再生为人,有想当难度,所以佛教徒应该好好念佛修行,不要堕落。
科学方面,佛教中有专门谈三界六道的经典,而现在科学家只是研究到了人道,畜牲道,饿鬼道等等层面,对于很多高层次的生命,当今科学无能为力,并且科学的力量比较有限,如果能够学习佛法,有一定证悟,对于科学的研究就能够达到远远超过当代科学家的层次,并且一个科学家如果不懂得遵守道德,多多行善,就算非常聪明,来生也可能堕入地狱,因为有些科学家的研究害死了无法估量的生命。

佛教自东汉明帝时,由印度传入我国后,近二千年来,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护持、译述与弘扬,不断演变和发展,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结合,宗派纷呈,妙谛流布,逐步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其中以六祖‘顿悟自性,见性成佛’为代表的禅宗的传播,不仅是中国佛教的典型,而且是佛法的心髓,成道的关键。自达摩初祖航海东来,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为其禅法的标志;五传至六祖惠能大师,一花五叶,心心相印。六祖以朴质简捷、清新明快的传教风格,创顿悟成佛之说,从而使顿教法门,风行天下。他的流风余韵,影响深远,曾发展成为各具特征的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家宗派,陶冶龙象,人才辈出,使后世学人能舍末究本,一门深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从现实生活中,直接体认本具的无住心态,去除妄想的系缚,获得解脱的喜悦。

(二)

六祖惠能大师广东新州人(今广东新兴县东),三岁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因闻客诵金刚经,心便开悟,投奔到五祖弘忍禅师门下,做舂米之类的粗活。在五祖选嗣法弟子的过程中,他道出了得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由于悟境超异而继承了顿教衣□,成为中国禅宗的第六代祖师。五祖并开示他:‘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之后,六祖为避人争夺衣□,在猎人队中隐藏、保存了十五年,才削发为僧,开东山法门,高唱见性成佛的顿悟说,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思想体系,并发扬光大,历久不衰。

六祖的禅法是以直指、直示为特点,把见性、悟性作为禅的生命。在坛经里,他强调:‘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若识自心,一悟即至佛地。’他认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他甚至斩钉截铁地指出:‘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他的这些论点,莫非是反覆说明:见性、悟性对从根本上转化妄想执著和解决人我、是非、善恶、顺逆、染净等种种二元对立状态的重要性;其中他以‘般若观照’,息妄显真,得定开慧,作为识心见性的重要手段。他说:‘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又说:‘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在六祖的开示中,还处处显示体用不二、定慧一体、空有圆融、性相一如的般若正见,把一相(一相无相)三昧和一行(直心直行)三昧结合起来,虽不变而随缘,虽随缘而不变。他说:‘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六祖曾开示智隍:‘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在此基础上,六祖认为见性之人,于一切法立亦得,不立亦得,要‘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这正像明镜照物,物来影现,物去镜空,一切不立,又一切不废,即所谓‘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所以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六祖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心和物的关系问题,是无相而无不相,无念而无不念的空有圆融、心物不二论者,也是他所说:‘自性自悟,顿悟顿修。’的最上乘境界。虽然如此,六祖亦并不否定根性有利钝这一客观事实,而说:‘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由于人有利钝,也即障有深浅,故佛说无量法门,随机施教。人们在实践中,或顿悟顿修,或顿悟渐修,或渐悟渐修,无有定法,最后同证菩提,无有差别。在实践过程中,当专修一法而不能相应时,也允许改修他法,以适应根性,而免虚耗时光。实际上,佛菩萨、善知识并无实法与人,但因病施药,方便对治。所以六祖说:‘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这与金刚经‘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同一旨趣,同一法味。总之,如果我们能以‘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大日经)离指见月,不生执著,可得法益而解法缚;一旦我法双空,并空亦空,则无尽烦恼自然化为大光明宝藏了。这样,一切固执法见,舍本逐末,甚至争论胜劣、高树慢幢等现象,不是‘可以休矣’吗?

综观上述所引坛经内容,可以这样说:六祖是以‘真如自性’作为本体论;通过‘般若观照’来达到‘顿悟自性’,作为实践要领;而以‘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的无念,‘外离一切相’的无相,‘于诸法上念念不住’的无住,作为认识论的基本要求。六祖所建立的顿教法门及其思想体系是独具特色的,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亦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鲜明标志。

(三)

由于六祖顿悟成佛说的异军突起,他的开示记录—坛经,言简义丰,直指心源,成为禅宗的无价之宝,几乎所有禅宗学人无不重视和倾心。它是六祖开宗传法的重要文献,也是唯此一部称之为‘经’的祖师言教。但是坛经文字虽较通俗,由于‘见性’不是思量分别的境界,原非文字言语所能表达,故不仅注释或译白很难做到恰到好处,即使是坛经的各种版本,由于历代辗转传抄,也详略不同,互有出入,因而亦有令人颇为费解的地方。如有僧举卧轮禅师偈:‘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此偈的要害是以断灭为究竟,六祖认为这样修行,是增加系缚。因此他针对性地出示一偈:‘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这里的‘作么’可作‘怎么’、‘做什么’解释。如果我们对偈的后二句依文解义,死于句下,认为‘对境心数数起来,菩提怎么能长呢?’好像六祖与卧轮同一观点,主张心不起,才能长菩提。这与原意实有很大出入。六祖原意似乎应该理解为:‘对境虽数数起心,但境来则应,境去则空,毫无黏著’,所谓‘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也不像卧轮禅师所说‘菩提日日长’,而是‘菩提怎么长,也不去理会它。’或者说:‘菩提自性本无增减,怎么会有长不长呢?’但这些境界,只许心领神会,在短短四句偈中,确也难以充分表达,正像六祖所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啊!林凡音居士有鉴于此,继佛陀的遗教的编写和观无量寿佛经的译义后,边学边用,又发心以白话译义方式,译述了六祖坛经,使之进一步通俗化、明朗化,以适应初学禅宗者的需要,使能由‘文字’引起‘观照’,由观照而达‘实相’。对一些容易引起误解的文句,则加以诠释。如六祖临灭度时所示的最后一偈中,有‘寂寂断见闻’一句,特予说明:所谓‘断’是转化、息下污染自性的虚妄见闻,却不断正见正闻,以免引起误会,堕入‘断灭空’。实际上,‘寂寂断见闻’也正是寂寂惺惺,了了见闻,而不著见闻的意思。译义的完成,将有助于消除人们对明心见性的神秘感和畏难思想,有助于领悟自性是佛而彻底担荷,当仁不让;特别会有助于纠正当前普遍存在的务外、著相、求有所得的流弊,使作为佛法心髓的禅学易为广大学者所接受和掌握,林居士广结法缘,悲愿无尽,不胜随喜赞叹!

当然,由于领会层次有深浅,译义本身也会有不够恰当的地方,希望关心禅学的大德、长者,各抒高见,匡其不逮,共同为续佛慧命这一神圣事业做出努力!谨缀此文,共添法喜。

你问的问题太大了 没有人能回答的了 你只有自己读经典文献 看看对你自己有什么影响 就知道了 别人的任何回答对你来说都是错的


道教与佛教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呢?
一、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道家是我国的主要思想流派之一,也是流传至今的传授知识讲道理的重要基础,道家的核心理念是以道无自然和天性为主,道家学派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也就是说要顺其自然,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对立面的,并且根据这样的理念提出了无为而治,以柔克刚的政治和军事理念和策略,对...

分别列举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各一例。
〖一茶一禅 两种文化 有同有别 非一非异 一物一心 两种法数 有相无相 不即不离 心心相印 一啜一饮 甘露润新 一酬一和〗 禅茶属于佛教茶艺。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禅茶中有禅机,禅茶的每道程序都源自佛典、启迪佛性,昭示佛理。 中国在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相传圆...

据实际观察,佛教,和道教,儒教,谁对中国贡献最大,说明什麼..
当然是儒家,儒家地中华民族的基本思想,是根本,道教和佛教是建立在儒家的基础上的。根据先哲们的分析,儒释道对中国都起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文明其实是儒释道的综合体,分别占据了儒家60%、道家30%、佛家10%的比例,并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思想体系金字塔。儒家是塔基,占60%,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教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大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首先,道教保留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本身也创造了许多神仙故事,这些都为中国文学中的神话部分增添了色彩。道教中关于玉皇大帝、东龙公、西王母、盘古真人等等传说都是承袭古代神话而来的,并将这些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较为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另外,道教本身所创造的...

道教和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事例
于是乎,佛菩萨圣诞等宗教节日也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民俗节日。道教发端、生长于中国社会之中,必然要吸收由这个社会产生的精神养分,其中当然包括文学艺术。同时,道教作为一种特殊的信仰形态一旦被社会所接受,并享有较高地位时,反过来也会影响文学艺术。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大致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首先,道教保留了...

道教和佛教冲突吗
1. 佛教和道教在中国能够和谐共存,甚至有时被共同供奉于寺庙之中,这表明它们之间并无根本性的冲突。2. 相较之下,其他外来宗教往往难以与中国文化和平共处,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与中国文化之间似乎存在着根本的冲突。这种文化上的对立往往表现为一种“你死我活”的态度,即文化的排挤。因此,其他外来...

道教和佛教对我国的影响都非常大,哪个影响更大?
道教和佛教对我国的影响都非常大,我个人觉得这两个信仰没有那个影响更大的说法,只能说是针对于哪一部分人影响比较大。我举个例子,我们大家过年的时候回老家,爷爷会不会让你陪着他去庙里啊,应该会有吧,这是一种习俗,绝大多数这种情况都是来自于道教,虽然家里人尤其是爷爷这个年龄理解的都是...

道教和佛教有什么区别有冲突吗
第一:两者的思想是不同的,道教清静无为。第二:而且道教的东西很玄 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越是玄的东西越是很少人去理解,很难理解。第三 历朝历代对佛道的态度也是有所影响的。第四:两宗教有相同的,但是也有本质的区别。第五:道教在文革时受到影响,而且中国道协比中国佛协成立的时间也...

道教和佛教有冲突吗?
佛教道教两教有相容的方面,但也有冲突。道教追求现实生活,而佛教舍弃现实生活。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

佛教和道教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也即佛法核心。道家的中心思想:在道教的思想体系中,道是信仰的核心,德是修道的根本,两者互为体用。天人合一是修道者的基本境界,追求人与宇宙、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完美和谐。和谐社会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这就是道教价值的现代意义。

和顺县13325484611: 简述道教,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
虿俘碘克:[答案] 首先:道教对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医学的方面,这是非常重要的,道教术士在古代最先就是我们所说的医生;佛教对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哲学方面的,另外对人文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次:根据初一课本来回答,最好能去找教...

和顺县13325484611: 评佛教、道教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 -
虿俘碘克:[答案] 答案:解析: 佛教传人中国以后,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它与传统伦理道德相结合,逐渐中国化并得到广泛传播 佛教传人中国以后,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它与传统伦理道德相结合...

和顺县13325484611: 佛教与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
虿俘碘克: 在中国思想史上,佛教和道教一直是两股重要的思想潮流.魏晋时期,佛教哲学和道家哲学合流,丰富了后期玄学的内容.在神灭神不灭之争中,使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达到了一个高峰.隋唐以后,佛教各宗派各自对佛典进行了创造性...

和顺县13325484611: 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有哪些 -
虿俘碘克: 因为中国已经有了孔孟思想,以及道教思想,给中国的文化行成了特有的特色,所以佛教在中国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很容易接受,传播的很快,最具中国历史意义的一件事,也是佛教影响中国重要的一件事是,六祖惠能大师,本不识字,当时一句:不是风动,不是云动,仁者心动.将佛教彻底中国化,是中国佛教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改变,之后佛教开始收俗家弟子,一心向善,出家在家本无分别,所以现在才有俗家弟子,以及当时六祖慧能大师不识字,对于佛法的理解比我们常人更好,所以应验了佛法中说的众生皆有佛性,只因迷悟不同.从此佛教在中国传遍大江南北.

和顺县1332548461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的例子 -
虿俘碘克: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只限于宗教,而是于宗教之外,如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均有显著的影向,兹分述于后: (一)对思想界的影响 中国哲学思想,萌芽于周,而盛于战国.战国时代,...

和顺县13325484611: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
虿俘碘克: 最重要的影响就是 能让一个注重血缘传承国家的子民 放弃自己的姓氏 自愿改姓在中国 只有遇到灭门之灾时才会做 但佛教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和顺县13325484611: 佛教和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广泛影响有哪些 -
虿俘碘克: 传承

和顺县13325484611: 佛教和道教分别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文学、艺术方面)?
虿俘碘克: 道教比佛教积极.

和顺县1332548461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虿俘碘克: 佛教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又表现在其对民众心理构成的规范方面.佛教初传中国,其传播的范...

和顺县13325484611: 简述中国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虿俘碘克: 中国道教是中国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 机组成部分. 翻开东汉以后的中国历史,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道教留下的斑斓史迹. 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到处都可以看到道教的名山、宫观、碑刻,记录着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