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湖广填四川是哪个朝代,为什么呢

作者&投稿:佟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湖广填四川是公元哪年,是哪个朝代。~

没有具体那年,第一次很少人知道是,元末明初,第二次明末清初

清朝!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攻占四川,他手下的军队将领以杀人多少来定官封爵。
他的军队在四川大开杀戒,导致四川千里无人烟。张献忠被清军击灭后,清朝看四川无人不利于通知,所以开始迁徙湖广一带的百姓进入四川定居。

湖广填四川是发生在清朝初期的事。

明末清初,四川频遭战乱,人口从明万历年间的130多万人,锐减到清初的50余万人,耕地从明万历时的13万顷降到了清顺治时的1万多顷。为了恢复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清政府组织大规模移民垦荒。

移民动员初期,由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农民对四川情况不了解,即便朝廷有赋税和入籍的优惠政策,他们还是不愿意入川。为此,清政府改从抓地方官入手,顺治十四年,颁布了《劝垦则例》,把招民垦荒的数量和各级地方官员的考核升职直接挂钩。 

由于入川道路既艰险又遥远,难免有人中途反悔恋乡不前,劝垦官兵便用捆扎其手的办法强制入川。若遇移民途中要大小便,官兵只得解开绳索,从而有了“解手”之说。

由于清初大规模向四川移民垦荒的主要是湖广行省(包括湖南湖北)籍百姓,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湖广填四川”。

扩展资料:

“湖广”,是指今湖北、湖南两地。

元朝设置湖广行中书省,包括今湖南省全境及湖北、广东、广西的部分地方。明清两朝虽已分省,但因相沿成习,所以仍称湖北、湖南两省为“ 湖广” 。

现代的四川人中有很多祖籍在湖广。民国时期的《巴县志》中记载,自从晚明张献忠“屠蜀”以后,四川当地人为之一空,外来移民中十个里有九个是湖广人。《资州志·杂编》记载:“本境分五省人:一本省,二楚省,三粤省,四闽省,五赣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广填四川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湖广填四川":中国历史上的几次移民大潮



  “湖广填四川”是指在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
  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本文对麻城移民在“湖广填四川”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看法。
  一、实施“湖广填四川”政策的背景
  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戮。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形式和人数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提供的数据,湖北黄、麻籍占入广安州人数的26.64%。湖北、湖南合计约占60%。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麻城移民入川占有重要地位。
  麻城移民入川的条件 从地理位置来看,湖北省地理位置离四川最近,又有长江通入四川盆地,在古代的条件下,是最佳进入四川的路线了。所以湖北麻城从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进入四川落业的人最多。麻城移民条件有三:一是麻城离重庆不远;二是麻城移民历史悠久,在元代、明代初年就有大量的麻城移民入川。三是与张献忠农民起义有关。张献忠在鄂屯兵时间长,后又转战湖广、江西,特别是麻城,有许多农民入伍。故张献忠部下不少是麻城人。张献忠失败后,有一部分人隐姓埋名留在四川。

在中国移民历史上,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是历史上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清军大肆滥杀,地方豪强结社自保,乡村无赖造反。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戮。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湖广填四川”是指在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
不知以上回答,能否让您满意。
祝:生活愉快!

“湖广填四川”是指在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其中来得最多的是湖北、湖南省。据统计这次移民的持续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入川人数约一百多万人,其中湖北、湖南省的人数达一半之多。而在湖北省的移民中,麻城移民又占居重要地位。


泰和县15935584008: 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情况,是什么时候的事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啊? -
羿视心达: “湖广填四川”是指在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

泰和县15935584008: 为何湖广填四川 -
羿视心达: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明末清初的30多年间,四川境内战乱频发,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四川人口锐减.据考证,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来万,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

泰和县15935584008: 湖广填四川? -
羿视心达: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泰和县15935584008: 湖广填进川的详细介绍 -
羿视心达: 应该是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是指在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由于战乱、瘟疫及天灾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生产粮食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

泰和县15935584008: 湖广填四川是哪一年 -
羿视心达: 湖广填四川的主要期间发生自乾隆二十一年(1756)至三十四年(1769).当时四川增赋无策,税款难征,人口锐减,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世慧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扩展资料:清政府在统一之后...

泰和县15935584008: 湖广填川是乾隆年间什么时间
羿视心达: 湖广填四川是从康熙年间一直到道光年间才完成的大规模的人民迁移,乾隆二十一年(1756)至三十四年(1769),这段时间是该活动的顶峰时期,很多富家大户也开始进行迁移~

泰和县15935584008: 是不是真的有过湖广填川这件事? -
羿视心达: 明末清初长达34年的战乱和瘟疫,几乎使得四川的人口丧失殆尽.那些繁华的城镇,肥美的农田都成为一片废墟.“天府之国”的美誉,此时此刻只能算一个遥远的记忆.有一个数据最能说明四川当时的残破凋零景象:至康熙24年,全川的人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