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是怎么一回事

作者&投稿:崔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事?~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在著名的航天城、“月城”西昌,聚居在那里的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交、射箭的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其中较为普遍的两种:
一、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二、远古的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和地上的一个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战胜,狼狈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拔开弄是非,于是天神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人间,遣派大量的害虫到地上糟踏庄稼,危害人民,人们点燃火把到田间驱除虫害,战胜了天神,这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又称星回节,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彝、白、僳僳、纳西、哈尼、拉祜等彝语支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并以热烈隆重而闻名中外。过节的时间因民族和地区稍有差异,多数自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起举行,节期至少三天,亦有长达七天乃至半月的。节日期间,家家宰鸡杀牲吃“坨坨肉”,品尝新荞,并有斗牛、斗羊、摔跤、赛马、歌舞等娱乐活动。入夜,各家各户燃起预先扎好的松明火把,留一支插在门楼上,然后男女老幼各持火把,奔赴山岗田间,以火照田,舞火为嬉。顷刻间,蜿蜒的山岗上条条“火龙”上下腾跃,星花飞溅,元代诗人文璋甫曾赋一绝写照此景:“云披红日恰含山,烈炬参差竞征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足见气势之壮观。嬉火时最有情趣的活动是“泼火”:人们用左手执着一束燃烧的火把,右手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把掺着松香的“香松面”,相互朝对方的火把上泼撒,只听到“嘭”地一声,一团金星耀眼的火焰腾起,煞是好看,其义类同傣族的“泼水”祝福。然后,众人再聚集到村寨的宽阔地带,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踏歌起舞,通宵达旦……

欢乐而独特的火把节究竟是怎么来的?民间传说中有许多讲法。

云南彝族传说,从前彝族有个叫阿提拉八的大力士,有拔山之力。因在比武中摔死了天上的大力士斯热阿比,惹怒了天菩萨。为了惩罚他,天菩萨派出大批蝗虫、螟蛾来吃地上的庄稼。阿提拉八于是在六月二十四日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率众点火烧虫。从此人们定这天为火把节。

云南白族传说,唐时,南诏王皮逻阁欲吞并其他五诏,命人建造一座易燃的松明楼,然后邀请其他五位诏主到此聚会。邓赕诏主行前,其妻慈善夫人劝阻无效,便把一只铁镯戴在他的手腕上。五位赴会的诏主果然遭到毒手,待慈善夫人赶到时,松明楼只剩一堆废墟。民众从四方赶来,点燃火把,帮慈善夫人在黑夜中寻找丈夫,终于发现一具套有铁手镯的焦骨。慈善夫人悲愤万分,抱着丈夫的尸骨纵身跳人洱海。这天正是六月二十五日,此后人们每逢是日燃起火把,表示对慈善夫人的敬仰与怀念。

云南拉祜族传说,从前有个恶人,专吃人的眼睛。一位善人知道后,每天找田螺给他吃,使他不再吃人的眼睛。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善人没找到田螺,便买了一只羊,给它安上一对蜂蜡做的角,点燃以后,让它去山上喂恶人。羊在山上跑,两只蜡角把山上照得亮堂堂的,恶人以为到处是火,忙躲进一个岩洞,并用一块石板把洞口堵好。日子一久,恶人无力搬掉石板,最后被岩洞里冒出的水淹死。从此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人们高举火把,以示庆贺。

明清时期的云南史籍和志书上,亦有关于火把节来历的种种记载。《记古滇说》、《滇史略》等对白族火把节的说法,多称起源于唐开元十八年(730)皮逻阁陷害五诏诏主故事,与前述民间传说基本一致。《万历云南通记》则称:西汉元封(前110-前105)年间,汉将郭世忠为达到霸占大理酋长曼阿奴之妻阿曼的目的,害死了曼阿奴。阿曼假意答应于郭世忠,要求郭世忠允许她祭奠亡夫,焚毁原夫给她的衣服,再换上郭世忠所给的衣服。在郭答应的第二天,阿曼引刀自刎,身扑火中。那天正是六月二十五日。大理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聚会,凭吊阿曼。《滇系·杂载》则说:“火把节即星回节,六月廿五日,农民持炬照耀田间以祈年”,并谓节日的来历与诸葛亮南征有关,“武侯征南,于是日擒孟获,侵夜入城,城中父老设庭燎以迎之”云云。

现代学者对火把节起源及其文化性质,也有各种见解。

第一种意见认为,彝族传说中对火把节来历的阐释,应当是各种传说中形态最古老的一种,表明了该节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祝愿农作物免遭天灾虫灾和祈获丰收,是其中心意旨。所以火把节应认作为西南地区最有影响的农事节日。

第二种意见认为,通观火把节的全部内容,特别是宰鸡杀牲时的繁复仪式,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还有燃炬于门前、照炬于田间等活动,义近古代汉人的驱鬼逐疫的“大傩”操作,明显表现出原始巫术的残留痕迹,可见它是一个沿袭已久的、由原始的神祀信仰转化而来的公众性庆典,其来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而扑灭“天虫”、祈获丰收等传说则是在农业经济稳定与发展后的追加。

第三种意见认为火把节其实就是彝族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十月太阳历的年节。这种历法把一年分为十个时段(月),每个时段固定为三十六天,十个时段共三百六十天,余下不属于任何时段的五至六天作为年节。年节又分“小年”、“大年”;过完五个时段后过“小年”,过完十个时段后过“大年”,大年、小年各过三天。其确定年节的依据,或是对太阳运行的观察,即测定夏至与冬至;或是根据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斗柄绕天一周便是一年。当夏季斗柄正上指时,正值大暑(时当夏历六月);当冬季斗柄正下指时,正值大寒(时当夏历腊月),大小年节便安排在这两个时间前后,这就是所谓“星回节”的语源。故火把节的本原,就是彝族十月太阳历的过小年,因其燃火持炬的庆祝年节的形式给人印象特别深,所以又有了“火把节”的叫法。火把节亦名星回节的记载,前引《滇系·杂载》中已有,清《禄劝县志》讲得更明确:“六月二十四、五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以此为度岁之日,犹如汉人之星回于天而除夕也。”此外,在其他古代文献中,也有既称腊月十六为星回节、又称六月廿四为星回节的记述,足证彝族社会确实存在过一年中有冬夏两个星回节。简言之,该节日是十月太阳历法的产物,所谓火把节或星回节都是汉人的表述,但前者反映了它的风情特征,后者才揭示了它的实质所在。至于白、僳僳、纳西、哈尼等族也过此节日,那是因为这些民族与彝族同为古氐羌的遗裔,又长期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社区文化环境内相互影响的缘故。

第四种意见认为,火把节应是远古时代初民的火崇拜观念的残存,而其直接线索就是楚人对火神的祭祀。楚人素以日神的远裔、火神的嫡嗣自居,在他们的岁时节日方面有很多对日神和火神的虔诚崇奉与祭祀活动,其中包括夏历六月祭祀大火神祝融和小火神灶神的隆重庆典。秦灭楚后,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渐次分化派生出三个节日,即火把节、伏日节庆和六月六节,其中尤以火把节对原来节日的质素之继承和弘扬最为集中、显著。如湘西白族的火把节,又叫星回节,桑植地区白语的“星回”,直译为“接新火”,意译为“新火节”,不仅在节日名称上保存了火崇拜观念和祭火神意识的残余,而且节日中的诸种民俗活动如祭火把、跳火把、火把游行等,与先秦时代楚人夏历六月的祭火神庆典一脉相承(巫瑞书《南方传统节日与楚文化》)。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过节民族
节期为三天。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来源传说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也是白族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人民就会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红绿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捕灭虫害。此外还有"绕三灵"、"耍海会"、划船、放生等一系列的文艺活动
来源传说之一
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把好端端的人间被搅得民不聊生。智慧超人,英勇无畏的彝族英雄"黑体拉巴",看到这个情景,便经常去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站在高高的山颠上,陶醉在美不胜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他们隔着高山河流对唱情歌直到天黑。从此,他们相亲相爱,山盟海誓。 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心里又愤恨又嫉妒,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放出铺天盖地的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聪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祭司,祭司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蝗虫,保住了庄稼。 看到这情景,可恶的体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在大祭司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从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人们载歌载舞,普天同庆抗灾的胜利,歌唱黑体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聪明美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习俗风情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彝族火把节·选美
  彝族人世代爱美,追求美,"选美"自古以来一直是彝族传统火把节中最重要和最具有特色的活动内容。它不同于当今世界集商业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选美"活动。已延续上千年的彝族传统民间"选美"活动要求十分严格,美丽的彝家姑娘盛装打扮,手持黄伞,围着草坪上的火堆缓缓舞步表演"朵乐荷",评委们都是村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们的评选既挑剔又自然,既要看姑娘的身材容貌,又要看她们的穿着打扮;还要看她们平时对待父母长辈的孝顺之心;更重要的是根据她们平时的道德品行和勤劳声誉来判断。为了赋予彝族火把节"选美"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气息,使这项活动既有传统性又有时代性,2004年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选美"活动,为了调动观众参与,专门设立了最美的观众奖,使八方来客也能在场上一展自己风采。同时,不仅有专家评委选出的美女、美男,在场的观众也有机会投上一票,让鲜花成为观众的代言人,选出自己最喜爱的美女和美男。
  彝族火把节·力的角逐
  草坪上,进行着彝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斗牛----一声洪亮的牛角号响起,两头公牛怒目圆睁,相向而来,一声低吼,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四周观众呐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励,犟性大发,时而边疆猛攻,时而力敌相峙,时而血花飞溅,时而伺机反攻。胜利的牛头颈披红戴花,由主人牵着绕场一周,由此身价倍增,好不风光。
  斗羊----斗羊比赛有一种幽默感和滑稽感。两只公羊旁若无人高昂着头颅跚跚而来,当发现敌手后飞奔向前,"嘭"的一声随即分开,无事一般。如此再来几次,斗到最后,两只羊在昏头昏脑的情况下挨挨擦擦,握手言和,不分胜负,真是别有一番风趣。
  还有赛马、斗鸡等全是雄性力的角逐,是民族内在活力的勃发,是进取的火与酒的碰撞,是拓荒的倔强与聪敏的雕塑。

庆祝方式
节日一大早,人们便在各自的村寨口,栽埋一棵大松树,象征昂姑咪的化身。树上挂满小火把,村中有多少人口,就要在树上挂系与人口数相符的小火把。下午用牲礼祭过“化身”后,由村中年岁最高的一老妇人将“化身”点燃。参加活动者,各从“化身”上取下一把小火把,也在“化身”上将其点燃。尔后,众人在老妇人的带领下,环“化身”跳起锅庄舞,歌颂昂姑咪献身传火的功绩。礼赞过“化身”后,各人相约成组,手舞火把,穿舞于村寨、田野、山林间放声高歌。祈求火神昂姑咪赐福,庇佑全村人人畜兴旺、五谷丰盛、村寨平安、事事如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跳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的三天三夜,都各具特色,每个晚上吃过晚饭,首先由某一家开始点燃火把,然后就争先恐后地燃起火把往村外走,人们唱起火把歌,歌声随着火把的漫延响彻山谷。随后按约定俗成的方向又形成一条火龙来到公共娱乐场地,他们将火把集中起来燃成一堆大火,全寨人围着火堆,快乐地跳舞游戏。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的第一天晚上,小孩子们除了唱歌、跳舞、捉迷藏外还做一种叫“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由一人扮做“老鹰”,其余的人排成一条长龙,依次揪住前一人的后衣摆,长龙的第一人扮做“母鸡”护后面的“小鸡”。“老鹰”拚命抓后面的“小鸡”,后面的“小鸡”看到“老鹰”来抓时,前面的“母鸡”也拼命去抓“老鹰”,如果“老鹰”被“母鸡”抓着,就要来充当母鸡保卫小鸡。后面的小鸡一方面要摆动以躲避老鹰,一方面还要“吱哟”地叫唤。“老鹰抓小鸡”游戏前,母鸡要张开翅膀护小鸡(扮母鸡者伸开双手)并学母鸡叫“咕来!咕来!”老鹰才能开始抓小鸡。

除了“老鹰抓小鸡”外,还有一种规模较小的“狐狸护石子”的游戏。人们在大敞坝上烧起一堆篝火,做各种游戏时,上下辈之间的拘谨在这节日的气氛中荡然无存。俗话说,火把节是玩的节日,过节三天没玩错的说法。就连那些刚接来婆家过第一个火把节的新媳妇(凉山彝人新婚夫妇成家一般都从火把节开始坐锅。)也用披毡半掩着脸羞羞答答地藏在婆婆姑子背后看热闹来了。
人们狂欢到一弯弦月升上东山时才回家歇息。姑娘们激动得索性不睡,你帮我我帮你地帮着收拾打扮。准备第二天的穿着打扮,并准备干粮、肉食、水果等东西,以便更好地前往相聚过节之地。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事?
火把节一般于每年农历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其中较为普遍的两种:一、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6月24日这天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事,火把节是什么?
中国有是一个很有历史的,随便说说都是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历史让中国的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说到文化,那就要提下五十六个民族了,他们是具有代表性,特别是民族节日,更具特色。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是?(20字左右)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事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彝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实际上是以游牧为主转为以农耕为主之后,新的文化形态对原有文化形态的扬弃。这个传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火把节来源的原始信息,也是最接近火把节源头的一个传说。纳西族关于火把节传说的谚语中保留了火把节来历的重大信息,与《玉溪...

火把节是怎样的一个节日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事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事?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事
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252.htm?fr=ala0_1_1 ...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是
火把节是我国彝、白、傈僳、纳西、拉祜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白天举行斗牛、赛马、摔跤等活动,夜里饮酒歌舞,并举着火把在田间奔驰,以驱除虫害。来历每个民族有自己不同的解释,选取几个列举如下:纳西族 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是?
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祭过火神吃毕晚饭,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设祭火台,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

呼中区19344187689: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事? -
能罡赛纶: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呼中区19344187689: 火把节 是怎么一回事 -
能罡赛纶: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六月,节期2—3天.节庆期间,人们高举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意为驱鬼邪灭害虫,保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此外,还会举行一系列的文艺、商贸活动.

呼中区19344187689: 火把节是怎么一回事 -
能罡赛纶: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

呼中区19344187689: 火把节是什么意思 -
能罡赛纶: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

呼中区19344187689: 什么是火把节 -
能罡赛纶: 是农历的6月24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

呼中区19344187689: 火把节的来历是什么? -
能罡赛纶: 火把节的来历 很久很久以前,在哀牢山的一座大山脚下,住着一个大妖魔,它身长八丈,头大如斗,獠牙似尖刀,爪子一尺多长,它常在彝族人居住的山寨中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它经常把山寨中漂亮的姑娘抢去做媳妇,而且每天要吃三对活人...

呼中区19344187689: 火把节是什么,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谢了. -
能罡赛纶: 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彝族火把节是最具魅力的节日之一,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彝族传统音乐、舞蹈、诗歌、饮食、服饰、农耕、天文、崇尚等文化要素的载体;火把节对强化彝族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呼中区19344187689: 了解火把节是怎么回是 -
能罡赛纶: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呼中区19344187689: 火把节是怎么回事
能罡赛纶: 1、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是我国彝(yí)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按彝族的风俗,这一天要举行斗牛、摔跤盛会和盛大的群众性文艺联欢活动.到了夜晚,家家户户都...

呼中区19344187689: 彝族火把节是怎样来的 -
能罡赛纶:[答案] 火把节的由来 在四川美丽的大凉山,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这天,火把遍野,照亮了天空和大地.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天,玉皇大帝出巡来到南天门,无意中往下一看,简直出乎想象:只见人间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人们男耕女织,和睦相处....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