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

作者&投稿:延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急!《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通过哪些方法论证观点?(联系文本)~

中心论点是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徳义

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中心论点是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徳义
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文章开宗明义,起笔第一句即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正面设喻,借此引出全文的中心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随即第二句又从反面设喻强调“德不厚”的“知其不可”,这也是为了突出“积德”对于人君的重要性;最后第三句则直言“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言下之意也就不言而喻了。值得注意的是,原文在“戒奢以俭”之后本还有两个小分句“德不处其后,情不胜其欲”,同样也是从反面表述寡德危害的。因此笔者以为第三句话仅仅是对第二句话的更深层面的强调,而不是对第一、第二句的收束。 当然笔者确定“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更注意到这句话,还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纲”。 文章的第二段紧承第一段展开论述,先以“凡”字囊括历史的教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紧接着剖析其原因之所在,“取之易”是缘于“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竭诚以待下”无疑是一种“积其德义”,而“吴越为一体”则是积德之至的必然结果;“守之难”是因为“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也好,“傲物”也罢,都是寡德之举,其末路也只能是“骨肉为行路”。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原文在“承天景命”之后,本来还有的两句话:“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很显然,这两句话也左证了笔者上文的分析。 当然,作者的行文更侧重于“守之难”角度的论述,“德衰”必然导致民心不服,久而久之,怨声载道,也就必然导致“覆舟”。这不但从反面论证了前文提出的中心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更重要的还是警示太宗,以引起太宗对此的足够重视。作者的良苦用心也可见一斑。 那么何以避免这一切呢?由此,引出文章的第三段。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即作者劝谏太宗“十思”的建议。这也是作者以为,人君“积其德义”的具体内容。仔细揣摩“十思”,不难发现它是从方方面面来阐述为人君者如何“积德”。“知足”、“知止”,说的是生活上要力戒奢侈,以免劳民之命丧民之财;“谦冲而自牧”、“江海下百川”,道的是修养上要虚怀若谷,从善如流;“三驱以为度”、“慎始而敬终”,讲的是治国上要勤勉政事,力戒自我放纵;“虚心以纳下”、“正身以黜恶”,表的是用人上要广开言路,力避小人得志;“无因喜以谬误”、“无以怒而滥刑”,指的是执法上要不徇私清,严明赏罚。而“十思”的核心可谓“正己”、“安人”。“正己”是“积德”的高标,更是“安人”的前提;而“安人”,才能最终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只有如此,方可“宏兹九德”,也就是文章开篇所提到的德“厚”,“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这样理想的政治前景,才有可能成为一种现实。这样又回扣了前文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谏太宗十思疏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鉴不远,故能励精图治。随着功业日隆,生活渐加奢靡,“喜闻顺旨之说”,“不悦逆耳之言”。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谏太宗十思疏的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谏太宗十思疏的文言文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 作者:魏徵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及原文如下:原文: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

魏徵的“十思疏”是指哪方面?
《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的“十思”如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

《书信鉴赏·友书·谏太宗十思疏》注释与鉴赏
《书信鉴赏·友书·谏太宗十思疏》注释与鉴赏 唐·魏徵 臣闻求木之长者①,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②;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③,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④!人君当神器之重⑤,居域中之大⑥,将崇极...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谁的文章?
出自唐代文臣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谏太宗十思疏》。原文节选如下: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译文如下: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

《谏太宗十思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中心思想?800字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劝诫唐太宗的“十思”,可归纳为五个方面,即“俭”“谦”“慎”“正”“明”。五个方面大都集中于个人的品德,于今而言,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应该说,对于个人的品德要求在“人治”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暴露了其致命的缺陷。这是因为即使有了不错的个人品德,也未必...

谏太宗十思疏语言特点
1、雄辩而文雅:苏轼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表达极为雄辩而文雅。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夸张等,使整篇疏文韵律感十足,文辞清丽。例如,人生如寄,一世而已。功名如浮云,红日一鸣方至。因大而思之,而及巨蜚之俊也,不察焉,则德辰之明也将暗矣。这种辞藻的运用既显示了作者的...

谏太宗十思疏无为而治的句子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

谏太宗十思翻译及原文
(皇上)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不必多说,老百姓就可以被教化,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劳损聪明的耳目,违背无为而治的方针呢!拓展:《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

虽董之以严刑董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
“虽董之以严刑”出自《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

江永县13494065084: 《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 -
局黎当归:[答案] 文章开宗明义,起笔第一句即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正面设喻,借此引出全文的中心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随即第二句又从反面设喻强调“德不厚”的“知其不可”,这也是为了突出“积德”对于人...

江永县13494065084: 谏太宗十思疏 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局黎当归:[答案] 中心论点是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徳义 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江永县13494065084: 谏太宗十思疏中心论点 -
局黎当归: 1.提醒李世民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聚德义以顺应民心,使天下长治久安.2.思安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江永县13494065084: 谏太宗十思疏中心思想 -
局黎当归: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谏议大夫魏徵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在这篇文章中,魏徵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个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其主题是在于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具体提出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十个建议.魏徵敢于直谏,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百余道,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大作用.而全文主要阐明的是为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江永县13494065084: 谏太宗十思疏中疏是紧紧围绕什么中心来论述的 -
局黎当归:[答案] 论点应该是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徳义 我们前天刚上过这课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是通过前面的论点引申出来的)

江永县13494065084: 结合《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说明国家安定、积聚德义、获取人心?
局黎当归: 《谏太宗十思疏》中心论点之我见 关于《谏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论点,许多教参都以为是:为人君者,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可细细咀嚼全文,觉...

江永县13494065084: 谏太宗十思疏中心思想 -
局黎当归: 概括起来就8个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江永县13494065084: <谏太宗十思疏>第一段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局黎当归: 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上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点明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而需完成治国的重任,则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历代统治者创业后守成的历史经验.贞观十一年正是唐太宗执政后的鼎盛时期,魏征提出这一点,是很有眼光的.

江永县13494065084: 与“<谏太宗十思疏>一问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局黎当归: 以实例警戒皇帝,要他们注意自己得作风行为.

江永县13494065084: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现象总结 -
局黎当归: 解读《谏太宗十思疏》一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从古至今,像魏征这样冒死上书的是绝无仅有.啊,想象一下商朝纣王时,有一位臣子也是像魏征这样----结果,纣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