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 谈谈你对莫扎特 含着眼泪的欢笑 以纯洁 明净的音乐风格理解

作者&投稿:揣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理解莫扎特被称为“含着眼泪的微笑”~

  这首先要了解他的生平,深入了解,可以参考《音乐上帝莫扎特》
  “含着眼泪的微笑”,在我的理解,他的生活很艰辛,可谓含着眼泪,而他的音乐无不散发着快乐的心情,可谓微笑。他是家里的第7个孩子,但他只有一个姐姐,剩下的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他刚出生,母亲却没有奶水喂他,家里又穷,请不起奶娘。因此他是用燕麦糊之类的东西喂大的,很多婴儿死于这种喂法,而他活了下来,由于营养不良,他的身高不足1.5米。可他不因此而自卑,他后来甚至拿他的身高写了一个小型的歌剧拿自己调侃。6岁的时候,他开始了音乐旅行,由于生活条件不好,他得了风湿症,他病重的时候,甚至卧床不起。他经常会累到倒头就睡,这也让他习惯了每天只睡5个小时。他体弱多病,有次他得了天花,虽没有夺取他的性命,却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疤痕。
  长大后,他没有了儿时的清秀可爱,可谓其貌不扬。事业上,屡屡受挫。同时,他又被他的初恋拒绝。这时,他的母亲刚去世不久,他的父亲又想把他骗回萨尔茨堡,他的家乡,却有个和他水火不容大主教。他的生活,对他来说可以说是残酷,可他音乐却在这段时间却是精进不少。但在他的音乐里,你感受不到,他的悲伤,只有快乐,他用他乐观的天性来面对着残酷的生活。这便是“含着眼泪的微笑”。

  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这首交响曲的开始没有使用慢速度的引子。并将曲调定为他很少使用的象征伤感和痛苦的g小调。这是一部最阴沉,但也是莫扎特写过的最豪放、最狂暴的作品。这部交响曲的所有乐章都是抒情性的。它的基调就是抒情风格加上悲怆气氛,同时又 充满着愤懑激昂的精神。这部作品倾诉了作曲家的哀怨之情,是他一生中所有悲惨遭遇和挫折的集中体现。是莫扎特含着泪水的微笑。它完成于1788年,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g小调,2/2拍子,开头在中提琴和弦的伴奏下,由小提琴演奏充满优美哀愁的第一主题,在中提琴摇摆不安的伴奏音型上,从小提琴声部涌出了一个激动焦虑的主题,愁苦压抑的音调,用不安的节奏轻轻的敲击着。当音乐逐渐转为舒展流畅的音调时,一支沉浸于小调忧郁色彩中的第二主题似乎倾吐出了作曲家更深的伤感。 在向副部主题的过渡中,第一、第二主题交替出现,强弱音的巨大起伏表现出了一种冲出痛苦的气势,但很快就被一个小节的休止打断了。进入展开部后,调性转为升f小调。频繁不断的移调形成了强烈的对位效果,突出了音乐的戏剧性,呼应开头。在小提琴轻微的叹息中,双簧管加入奏出了一段安静的旋律,那精细雕琢的音符闪现着莫扎特乐观开朗的天性。副部主题建立在平稳的半音音调上。但是副部主题这点明快的气息没有持续多久,木管乐器奏出了下降音,在一声不协和的音响中乐章色彩骤变。进入再现部后按传统回到第一主题,但并没有平静下来,六次转换调性使音乐变的越来越紧张,痛苦急促的气氛到处撞击,不曾有一刻的稳定与安宁。第一乐章在痛苦的气氛中结束。这段主题非常出名,后来经常被改编成为轻音乐曲单独演奏。

  第二乐章,行板,降E大调,6/8拍子,奏鸣曲形式。在这个乐章中由第一乐章的急促转向和缓,调性由g小调转向降E大调。在感伤的第一乐章之后这里浮现出明朗的色调。但这只不过是一个缓解的间歇。这个乐章由两个对比较小的主题构成,她们平静、明朗、抒情,又互为补充,映照出一线温柔亲切的光亮。但是在这个乐章中却有一个从头到尾的不安的搏动底色,宛如在寻找答案却什么也得不到。两个主题中的断续节奏和个别音调也为安详的音乐投下了一丝阴影。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稍快板,g小调,3/4拍子, 具有第一乐章那种哀愁感的民谣风味。小步舞曲本来是流行于上层社会的宫廷舞曲。但在肩负生活重担的作曲家笔下却表现出了沉重的步伐。用复三段体写成的小步舞曲情绪热烈激昂,却丝毫找不出小步舞曲那种温文尔雅的特征。舞曲中可以感到第一乐章中副部主题所特有的半音音调及一些动机的交织。乐章一开始,乐队诠奏出一支昂奋有力的音调。它在压抑的g小调中不断向上冲激,直到攀援到高音区的最高点时,音乐才迸发出痛切伤感的泪花。在对比性的中段,g小调转换为G大调。一串明亮的光线突然使人们心境开朗。这个中间的三声中部是整个乐曲唯一能使人感到舒心和快乐的地方,这象征着莫扎特那快乐的天性。但是由于她夹在了一个痛苦挣扎的小步舞曲中间,因此仅管小提琴和木管乐器唱出了柔挽的旋律,音乐却浸透着淡淡的哀愁。直到激奋有力的小舞步主题再现时,重现的主题似乎增添了更大的动力,推动着音乐向终曲乐章走去。


  第四乐章,甚快板,g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乐章充满令人产生亢奋的狂热情绪,但仍有抑郁的色彩,它继续发展第一乐章的戏剧性效果。这个终曲乐章一开始,焦燥的第一主题就以酷似小舞步曲的音调在强弱悬殊的力度对比中直冲而来。这个主题含有鲜明的对比因素。前半部音调柔和,以弦乐器奏出;后半部则音调威严,合奏加入,并增强了力度。这里和第一乐章一样有一个急 速悲壮的高潮。而且这种性质更加突现了,直到最后。很快这个主题便消失在弦乐奔流不息的音潮中。这汹涌的音潮象是莫扎特迈着急促坚定的步伐,面向人生的种种苦难前进。音乐中洋溢着作曲家奋进不屈的勇气。仅管第二主题具有歌唱性,但是在音乐的中间却有一段尖历的和弦互相撞击着。给人一种很不安定的感觉 。在乐章结尾处的演奏辉煌而又振奋。仿佛是在告诉人们,不管人生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勇敢前进吧!终有一天会迎来喜悦和幸福。

莫扎特的创作是在难以想象的困境中完成的。当时作曲家的妻子患病,没有钱买药,饥饿的孩子没有面包。正是在这种困窘悲愤的情况下,天才作曲家写下了《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于1788年7月25日完成。这首交响曲的开始没有使用慢速度的引子。同时,莫扎特将曲调定为他很少使用的象征伤感和痛苦的g小调。这是一部最阴沉,但也是莫扎特写过的最豪放、最狂暴的作品。这部交响曲的所有乐章都是抒情性的。它的基调就是抒情风格加上悲怆气氛,同时又 充满着愤懑激昂的精神。这部作品倾诉了作曲家的哀怨之情。但这并不是作曲家当时贫寒生活的直接反映,而是深深的凝聚了一个穷困作曲家的生活体验。是他一生中所有悲惨遭遇和挫折的集中体现。是莫扎特含着泪水的微笑。虽然古典时代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却能清晰的感触到莫扎特的呼吸,感触到他“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心灵孤寂。

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极快的快板。这是一个典型的奏鸣曲式的乐章。在中提琴摇摆不安的伴奏音型上,从小提琴声部涌出了一个激动焦虑的主题。她用愁苦压抑的音调,用不安的节奏轻轻的敲击着。经过乐队合奏的终止式和弦后,这一忧郁而又迷人的第一主题再现。当音乐逐渐转为舒展流畅的音调时,一支沉浸于小调忧郁色彩中的第二主题似乎倾吐出了作曲家更深的伤感。 在这之后音乐便完全处在了一种不可解脱的痛苦思绪之中。她作为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奠定了音乐的悲凉基调。在向副部主题的过渡中,第一、第二主题交替 出现,强弱音的巨大起伏表现出了一种冲出痛苦的气势,但很快就被一个小节的 休止打断了。进入展开部后,调性转为升f小调。频繁不断的移调形成了强烈的对位效果,突出了音乐的戏剧性,呼应开头。在小提琴轻 微的叹息中,双簧管加入奏出了一段安静的旋律。他那精细雕琢的音符闪现着莫扎特乐观开朗的天性。副部主题建立在平稳的半音音调上。但是副部主题这点明快的 气息没有持续多久,木管乐器奏出了下降音,在一声不协和的音响中乐章色彩骤变。进入再现部后按传统回到第一主题,但并没有平静下来,六次转换调性使音乐变 的越来越紧张,痛苦急促的气氛到处撞击,不曾有一刻的稳定与安宁。第一乐章在痛苦的气氛中结束。

第二乐章是奏鸣曲式的行 板。在这个乐章中由第一乐章的急促转向和缓,调性由g小调转向降E大调。在感伤的第一乐章之后这里浮现出明朗的色调。但这只不过是一个缓解的间歇。这个乐 章由两个对比较小的主题构成,她们平静、明朗、抒情,又互为补充,映照出一线温柔亲切的光亮。就像是莫扎特那个既清苦又具有温暖的家庭。但是在这个乐章中 却有一个从头到尾的不安的搏动底色。宛如在寻找答案却什么也得不到。两个主题中的断续节奏和个别音调也为安详的音乐投下了一丝阴影。

第三乐章是小快板、小步舞曲。小步舞曲本来是流行于上层社会的宫廷舞曲。但在肩负生活重担的作曲家笔下却表现出了沉重的步伐。用复三段体写成的小步舞曲情绪热烈激昂,却丝毫找不出小步舞曲那种温文尔雅的特征。舞曲中可以感到第一乐章中副部主题所特有的半音音调及一些动机的交织。乐章一开始,乐队诠奏出一支昂奋有力的音调。它在压抑的g小调中不断向上冲激,直到攀援到高音区的最高点时,音乐才迸发出痛切伤感的泪花。在对比性的中段,g小调转换为G大调。一串明亮的光线突然使人们心境开朗。这个中间的三声中部是整个乐曲唯一能使人感到舒心和快乐的地方,这象征着莫扎特那快乐的天性。但是由于她夹在了一个痛苦挣扎的小步舞曲中间,因此仅管小提琴和 木管乐器唱出了柔挽的旋律,音乐却浸透着淡淡的哀愁。闭上眼睛,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莫扎特那双蓝色的大眼睛饱含着泪水,却又坚强纯真的微笑着。直到激奋有力 的小舞步主题再现时,我们仿佛才看到了作曲家在稍稍平稳了中段里获得了片刻的安慰。重现的主题似乎增添了更大的动力,推动着音乐向终曲乐章走去。

第四乐章是极快板。这个乐章也是奏鸣曲式的。它继续发展第一乐章的戏剧性效果。这个终曲乐章一开始,焦燥的第一主题就以酷似小舞步曲的音调在强弱悬殊的力 度对比中直冲而来。这个主题含有鲜明的对比因素。前半部音调柔和,以弦乐器奏出;后半部则音调威严,合奏加入,并增强了力度。这里和第一乐章一样有一个急 速悲壮的高潮。而且这种性质更加突现了,直到最后。很快这个主题便消失在弦乐奔流不息的音潮中。这汹涌的音潮象是莫扎特迈着急促坚定的步伐,面向人生的种种苦难前进。音乐中洋溢着作曲家奋进不屈的勇气。仅管第二主题具有歌唱性,但是在音乐的中间却有一段尖历的和弦互相撞击着。给人一种很不安定的感觉 。在乐章结尾处的演奏辉煌而又振奋。仿佛是在告诉人们,不管人生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勇敢前进吧!终有一天会迎来喜悦和幸福。


武昌区15289148086: 说下关于莫扎特第四十号交响曲的评价? -
舌贷虎地: http://www.hongen.com/art/gdyy/amqbl/ga20602.htm 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完成于1788年,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念.这首交响曲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还是促使当时的绝对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当它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武昌区15289148086: 莫扎特第41交响曲感想 -
舌贷虎地: 莫扎特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又名朱庇特交响曲,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最后的一部交响曲,作于1788年.这一年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也是作者最后的三部交响曲.分别是:6月26日完成降E大调第三十九...

武昌区15289148086: 如何评价和赏析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
舌贷虎地: 肯定群高级哺乳物起演奏

武昌区15289148086: 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音乐分析(曲式 调性变化 展开特点等等) -
舌贷虎地: 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完成于1788年,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念.这首交响曲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还是促使当时的绝对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当它在十九世纪...

武昌区15289148086: 莫扎特的音乐特点 -
舌贷虎地: 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 ,然而,其中又深合着悲伤

武昌区15289148086: 论音乐艺术的思想意义和形式价值 -
舌贷虎地: 论音乐艺术的思想意义和形式价值——以莫扎特作品《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为例《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去世的前三年的经典作品,该作品采用的是小调调性(g小调),与同一时期创作的第39(降E大调)、第41(C大调)交响曲的大...

武昌区15289148086: 对《莫扎特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的评价~~~???
舌贷虎地: 不错哦~ 我以前学钢琴学过哦~ 很有趣~ 很适合莫扎特的曲风

武昌区15289148086: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 -
舌贷虎地: 他的音乐一般都比较轻松活泼,雍容典雅,这与他早年成名有关我认为他的音乐最能代表整个维也纳古典乐派.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他认为穷人最讲信义,“世界上只有穷人才是最好、最真实的朋友,有钱人完全不什...

武昌区15289148086: 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 第一乐章的交响性历程 -
舌贷虎地: 是莫扎特于1788年完成的,是最代表迈出自由人这一步的心路历程之作,柔情、忧伤,感情的强度及深度是以前作品所不具备的,是莫扎特生命最后几年的写实作品.

武昌区15289148086: 莫扎特的交响曲 -
舌贷虎地: 《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 赏析 引言 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27~1791.12.5)一生中共创作了41部交响曲.其中最后三部作品:《降E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