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七觉支?

作者&投稿:以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佛教里的七觉支~

什么是佛教里的七觉支
文:妙心

七觉支(七菩提分)就是修行解脱者,要培养心灵七个方面的觉醒,才能增长自己的解脱慧命,使烦恼逐渐消除;才能获得永恒愉悦的圣果,生活在无所执着的自然洒脱之中。

七觉支为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

择法觉支

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必须要觉醒自己内心思改分析、辨别真伪的能力。要了解那些是恶法,那些是善法。那些法可以导致苦的出现,可以使众生不断地轮回生死。那些法可以使众生苦恼熄灭,增长智慧,开发心灵的大能,趣向解脱。并且能够执持善法而不舍,永离恶法而不染。这种内心择善法而去恶能力的觉醒,就是择法觉支。

精进觉支

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必须要觉醒内心,向着自己解脱目标,勤奋上进的能力。使自己内心的恶法能够止息,不再生起,并且使自己内心的善法不断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在修行解脱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步向涅槃解脱。这种内心勤奋向上能力的觉醒,就是精进觉支。

喜觉支

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定要觉醒和增长自己内心感受的喜悦能力。只有这样,您的身心才能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里,都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并时刻保持内心的喜悦而不减。

但是必须要明白无常无我的道理,不断地增长自己善法智慧,远离一切执着颠倒。

只有这样,才不会坠入得失苦恼之中,才能远离一切忧恼、悲患的逼迫。这种,时刻保持内心喜悦生起并持续的觉醒,就是喜觉支。

轻安觉支

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要学会对一切无常的事物与心物,都能够不执着,不被其系缚住。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身心无论处在何种境遇里,都能够经常保持轻松没有束缚、安宁没有挂虑。才能生活的自然洒脱,没有任何苦恼。这种,不执着、不被束缚、轻松、愉悦、安宁、没有挂虑的内心感觉能力的觉醒,就是轻安觉支。

念觉支

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要觉醒并使其增长,内心的念念不忘,忆持解脱善法的能力。使自己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够对导致,灭苦生乐之法的清楚明了。时刻忆念一切善法,作为自己言行的指南,令自己离苦得乐,趣向解脱。这种内心忆念、执持善法能力的觉醒,就是念觉支。

定觉支

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要觉醒和增长禅定的能力,使自己的精神力得以专注统一,而不散乱。----只有这样才能祛除妄念集中心力,才能发挥心识巨大的力量,才能成就解脱世间烦恼的圣果。如果没有一定的禅定的能力,他就会心力涣散,不能引发内心的大能与智慧。这种专注心力、祛除妄念能力的觉醒,就是定觉支。

行舍觉支

就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解脱修行者,要觉醒和增长内心对外缘(外界)的刺激,而不起任何苦恼、不快反应的能力。

他要明白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四大皆空的真实道理,他要知道世间的一切法,无论是物质现象的色法,还是精神现象的心法本身,都是迁流不住、不永恒、不常住、性体本空的。所以,不要执持世间虚妄不实的事物,对已经过去的事情不要追忆难舍,对尚未发生的事情而苦恼。

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改善那些可以改善的事物。对改善不了的或已经发生的事物,要勇敢地面对、淡然接受,而没有丝毫的激动。面对外缘(外界)的刺激而激动,只会凭填自己的烦恼,对解脱无有益处。

这种面对外缘(外界)的刺激,而不起苦恼或不快反应的能力,就是行舍觉支。

七觉支,又称七菩提分,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
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 (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 (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着而保持平衡。

七觉支是三十七道品的第六科,意思是说,在修行这七个项目之后而能开悟,也就是说,这七个项目是开悟的条件。

七觉支有几种不同的翻译法,介绍如下:

七觉支──新译:七种悟道的修行项目

七觉意──古译:七种有助于智慧开发的道品

扩展资料:

根据阿含部的《般泥洹经》卷上所示,以及巴、梵两种语文对照如下︰

般泥洹经巴利文梵文

(一)志念觉

(二)法解觉

(三)精进觉

(四)爱喜觉

(五)一向觉

(六)惟定觉

(七)行护觉

七觉支的意义

新译七觉支的七个名词,依次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除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根据《阿含经》的排列,一开始就修念觉支的四念住,由四念住而开发智慧;

但是在大乘经典里,也有将择法觉支放在第一觉支,第二才是念觉支。将择法觉支放在第一的原因,是先借佛之智慧、佛的正见,来做为行者选择法门的一个标准,知道了何谓善的正法、何谓不善的非正法,然后才开始修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觉知    



趣向菩提的七种修行法。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时,此七法位列第六。全名七等觉分或七遍觉支,又称七菩提分、七觉分、七觉意、七觉等。此七者于佛道修行时,能以智慧觉了简 [P78-b] 择诸法,故名。此七法乃大小乘之通目,然于大小乘之间所用译语、前后次第,皆有所不同,各种疏释也颇为分歧。 所谓‘觉支’,意谓‘觉悟的部份’,指到达开悟之前的修行项目。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七种修行道中,七觉支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修行法,这主要与禅定有关。在原始经典中,安般念(数息观,数出入呼吸以达精神统一)之后,修四念处观,然后再修七觉支,则可证得明(悟的智慧)与解脱。

(梵saptabodhyan!ga^ni,巴sattas ambojjhan!ga^ ,藏byan%-chub-kyi yan-lag bdun) 趣向菩提的七种修行法。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时,此七法位列第六。全名七等觉分或七遍觉支,又称七菩提分、七觉分、七觉意、七觉等。此七者于佛道修行时,能以智慧觉了简 [P78-b] 择诸法,故名。此七法乃大小乘之通目,然于大小乘之间所用译语、前后次第,皆有所不同,各种疏释也颇为分歧。 所谓‘觉支’,意谓‘觉悟的部份’,指到达开悟之前的修行项目。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七种修行道中,七觉支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修行法,这主要与禅定有关。在原始经典中,安般念(数息观,数出入呼吸以达精神统一)之后,修四念处观,然后再修七觉支,则可证得明(悟的智慧)与解脱。

又名七菩提分、七觉分、七等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
一、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
二、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四、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
五、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
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七、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

又名七菩提分、七觉分、七等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
一、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
二、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
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
四、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
五、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
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七、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佛教的四条戒律是什么?
(三)顺觉支戒,谓随顺七觉支(七菩提分),而庄严其心坚持禁戒。(四)清净戒,谓无漏戒能离烦恼之垢。上述前三戒为不清净有漏戒,后一戒为清净无漏戒。<四>指十善戒中之前四戒,即:不杀群生、不盗、不爱他人妇女、不妄言两舌。与四波罗夷戒相当。此说出自六方礼经。p1697 FROM:【佛光大...

道士死后是正常进入轮回么
示悟诸众生,令觉一切苦。“如此七觉支,牟尼之正道,随顺大仙人,脱生死怖畏。”迦叶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即于佛前说偈问曰:“唯愿大仙尊,为我分别说。众生大依止,两足尊妙药,今欲问诸阴,而我无智慧。精进诸菩萨,亦复不能知,如是等甚深,诸佛之境界。”《方广大庄严经》菩萨...

为什么民间照水碗那么正确,把一个人的前世今生看得一清二楚。我不相信...
修行三十七道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断除意识的垢染,消灭贪嗔痴三毒,疑惑结使瓦解消散,得到般若智慧,便知过去未来之事,如同揩净了的镜子,纤毫俱现。附记:世人所作善恶,死之后世,也都相互酬答报应,只是人没有得到清净的法眼,所以不见不知,不识其...

佛家与道家常说的:贪,嗔,痴,慢,疑 五毒分别代表什么,请详细点
慢:所谓慢,就是傲慢,骄傲的意思。很多人都会不知不觉产生傲慢或者骄傲的情绪。这是每个人貌似利于生存的情绪。以为自己非常有能力,得到外部的夸奖,或者自己认为不可一世的感觉。但是这些都是由外在事物引起的,并非来自内在的满足。所有来自内在的满足是不会产生慢的,只有接受、喜悦和分享。而若来自...

佛法中什么是正法在家人如何体现在学习中、生活中、处事中?
从七觉支来说,正念是初支,舍是末支,这七觉支都属于‘道’,‘寂灭’是‘果’。出家众要成就道果就要先圆满地修好戒,从在家众的七佛通戒,五戒丶八关斋戒,十善业道,一直修增上戒到出家众的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三十戒,乃至比丘尼三百五十戒等。通过七佛通戒及增上戒的修习以达到正念的圆满修习,依正念而达到...

什么是七觉支?
七觉支是三十七道品的第六科,意思是说,在修行这七个项目之后而能开悟,也就是说,这七个项目是开悟的条件。七觉支有几种不同的翻译法,介绍如下:七觉支──新译:七种悟道的修行项目 七觉意──古译:七种有助于智慧开发的道品

七觉支是什么意思?
七觉支是佛教中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它可以帮助人们悟出生命的真谛。七觉支指的是清净之道、见故离、好法成就、放逐、修定、解脱、涅槃七个方面。清净之道主要是指修行者必须洁净心灵,远离世俗杂念;见故离就是面对世间的种种烦恼,要学会离开和超越;好法成就则代表了修行者必须靠持续的行善积德来...

请问七觉支花是什么哦,谢谢
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 (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

永春县17225247363: 七觉分 - 搜狗百科
休珍肝喜: 趣向菩提的七种修行法.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时,此七法位列第六.全名七等觉分或七遍觉支,又称七菩提分、七觉分、七觉意、七觉等.此七者于佛道修行时,能以智慧觉了简 [P78-b] 择诸法,故名.此七法乃大小乘之通目,然于大小乘之间所用译语、前后次第,皆有所不同,各种疏释也颇为分歧. 所谓'觉支',意谓'觉悟的部份',指到达开悟之前的修行项目.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七种修行道中,七觉支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修行法,这主要与禅定有关.在原始经典中,安般念(数息观,数出入呼吸以达精神统一)之后,修四念处观,然后再修七觉支,则可证得明(悟的智慧)与解脱.

永春县17225247363: 请问佛教七觉支的修行方法 -
休珍肝喜: 觉支一共有七种,即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与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准确地说,七觉支是在任何修行中都需要应用的方法. 这里的择法觉支属于智慧的范畴,它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

永春县17225247363: 佛家的七宝指的什么? -
休珍肝喜: 七宝有三种:如来七宝、轮王七宝与世间七宝.一、如来七宝 《中阿含经》王相应品(亦见於《佛说轮王七宝经》) 如是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出於世时,当知亦有七觉支宝出於世间.云何为七?念觉支宝、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息...

永春县17225247363: 佛教三十七道品都是什么?
休珍肝喜: 在佛教典藉中,三十七道品又被称为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或三十七助道法等,其意思都是一样的.佛教认为按照这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循序渐进,依次修行,就能掌握佛教所说的菩提之智,证得无上觉悟. 这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可归结...

永春县17225247363: 如何修行安般念到入禅 -
休珍肝喜: 平衡七觉支 如果禅修者想以安般念来达到禅那,平衡七觉支也是非常重要的.七觉支是: 一、念觉支(sati):记得似相并持续地辨识似相; 二、择法觉支(dhammavicaya):透彻理解似相; 三、精进觉支(viriya):努力统合及平衡诸觉支...

永春县17225247363: 佛教礼器有哪些?详细名称 -
休珍肝喜: 从狭义地说,仅限於器物. 从广义地说,举凡动静举止皆为礼. 因此,提供祥云法师所撰写《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之项目名称,供参.钟、鼓、磐、木鱼、铛铪—铙钹、铃铎、金刚杵、板、戒尺、幢、幡、盖、香、香炉、手炉、香盘、香花盘碟、灯明、灯笼、烛台、念珠、钵、鐼子、钵支、锡杖、拄杖、戒刀、滤水囊、拂子、如意、齿木—杨枝、禅杖、禅板、禅趜、禅镇、禅带、香板、蒲团、界尺、三宝印、印、袈裟(五衣、七衣、大衣、粪扫衣、金缕衣、缦衣)、卧具、海青、长衫、二衫、三衫、罗汉褂、短衫裤、僧鞋、僧袜、精要十念法.

永春县17225247363: 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 -
休珍肝喜: 道品,为梵语bodhi-pākșika 之意译,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盘境界之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又称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趋于菩提,故称为菩提分法.三十七...

永春县17225247363: 《无量寿经》中 游志七觉 是什么意思 -
休珍肝喜: 等心,胜心,深心,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应该是这七觉

永春县17225247363: 转轮王七政宝的顺序是什么 -
休珍肝喜: 在佛教传统中,转轮王的七政宝代表“大圆满七觉支”[1],是克服通往大圆满之路上的“惑”或“障”的“觉悟”.七觉支为:1)择法觉支;2)舍觉支;3)精进觉支;4)喜觉支;5)念觉支;6)定觉支;7)轻安觉支.七近宝[2]也是转轮王的属物,它们是:1)宝剑;2)龙皮褥;3)宫室;4)衣袍;5)靴履;6)宝座;7)林苑.七近宝代表着转轮王物化的继承物或器物. [1] 梵文:sapta-bodhyanga,大圆满七觉支,佛教用语.能增长觉悟的智慧的七种修行.[2] 七近宝的另一说法:1)剑宝;2)皮宝;3)宫宝;4)衣宝;5)苑宝;6)卧具宝;7)履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