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刀杀人的故事典故简介 借刀杀人的主人公是谁

作者&投稿:贸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借刀杀人是出自哪个典故~

典故:三国时期,孔明病故,魏延在军中做了一个头上生角的梦就认为自己可以称王的预兆,就对孔明的安排不满,与马岱起兵攻打杨仪,杨仪看了孔明的锦囊妙计,就叫魏延叫“谁敢杀我”,魏延高呼,马岱在后杀死魏延,这是孔明生前安排的。
【出处】明朝·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借刀杀人这个计,是使用率最高的计,此计多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用在军事和商业及其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在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或者善于利用或者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是经典三十六计之第三计,引用时一般带有贬义。

【出处】明朝·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此计是三十六计中第三计借刀杀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
名 称
借刀杀人
地 点
西夏
时 间
北宋时期
参战方
范仲淹 西夏
简介
编辑
三十六计里的第三计,计谋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作品简介:《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原典
编辑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1]

注释
编辑
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②《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有《象》损卦:“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译文
在敌方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还不明确的情况下,要引诱盟友去消灭敌人,自己就不用出力(以此来保存实力),这是按照《损》卦推演出来的。

战争案例
一纸救江东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志演义》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当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就准备再次兴兵进犯江东。但是,他又担心西凉州的镇东将军马腾,会乘机袭取空虚的许都。为此,曹操特派使者西去凉州,以朝廷的名义给马腾加以征南将军的头衔,命令他随军讨伐孙权。于是,马腾带领次子马休、马铁及5000西凉兵卒应召来到许昌城下。不久,西凉兵被曹操消灭,马腾父子三人也惨遭杀害。此后,曹操自认为解除了后顾之忧,即时起兵30万,直扑江东。江东闻报之后,立即让鲁肃派使者西上荆州,向刘备求援。诸葛亮看罢江东的求救信,胸有成竹地对刘备说:“既不用动江南之兵,也不用动荆州之兵,我自有妙计使曹操不敢进兵东南。”他让使者带回江东的信中说:“如果曹军南犯,刘皇叔自有退兵之策。”诸葛亮告诉刘备说:“曹操平生最担心的就是西凉之兵。现在曹操杀了马腾,马腾长子马超仍然统领着西凉之众,曹操的杀父之仇定使马超刻骨切齿。主公只要修书一封,派人结援马超,让马超兴兵入关。这样一来,曹操岂能兵犯江东?”刘备闻言大喜,立即修书,派使者投送西凉的马超。
马超听说父亲和两个弟弟遇害的消息后,放声大哭,悲伦倒地。他咬牙切齿,痛骂曹贼。正在此时,刘备的使者持书赶到。马超拆书一看:刘备在信中除了大骂曹操之外,还回忆了昔日与马腾同受汉帝密诏、誓诛曹贼的往事和旧情。指出,曹之,他统荆、襄之众以遏曹之前。认为此举不但曹操可擒、奸党可灭、大仇可报,而且汉室可以复兴。马超看罢,立即挥泪复信,打发使者先回,随后便点起西凉兵马。正准备进发时,西凉太守韩遂使人请马超相见。原来韩遂与马腾是结义兄弟,韩遂与马超以叔侄相称。韩遂告诉马超:曹操派人送来书信,以封西凉侯为诱饵,让韩遂擒拿马超。韩遂还向马超表示:既为叔侄,不忍加害,愿意与马超一起联军进击曹操,以报仇雪恨。韩遂杀掉曹操的使者,又征调手下8部兵马,合自己与马超共计10部,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长安。曹操得到关中警报以后,遂放弃南下攻击孙权的计划,专力对付关中的马超、韩遂之军。诸葛亮一封书信就轻而易举地制止了曹军的南下,救了孙权的大驾。
诸葛亮借马超西凉兵马(借刀杀人),来阻止曹操南下(围魏救赵),两计。


借刀杀人是什么意思?
”清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周老爷因为胡统领不能遂他的心愿,晓得这里县丞单太爷神通广大,他二人从前在那里又同过事,交情自与别人不同,所以特地进城拜望他,同他商酌一个借刀杀人的办法。邹韬奋 《经历》一五:“我老等着那个自恃有靠山的职员‘借刀杀人’,来打破我的饭碗。

《三十六计》的各个典故,每一个故事,谁知道?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笑里藏刀的故事和典故
笑里藏刀的意思是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出自《旧唐书·李义府传》。下面整理了笑里藏刀的故事和典故,供参考。笑里藏刀的故事 吴公子姬光对吴王僚即吴国王位十分不满,虽然表面上对吴王僚毕恭毕敬、唯命是从,但心里却无时不在篡夺王位。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姬光见他勇猛侠气、智勇双全,便...

未登天子位,先置杀人刀
(2)一次,儿子与人打架,不敌受伤,其母愤然咒言:「待我儿将来贵为天子,必杀你全家报复。此即是俗语所谓「未登天子位,先置杀人刀」的来源。两人由於居心不轨,因此折福,母子二人贫穷终老。二佛经故事 (1)是一部严肃的佛经故事今译的通俗性选读本。早在本世纪初,鲁迅先生在辑录《古小说钩沉》和...

三十六计笑里藏刀典故
我哪知道他是否笑里藏刀?15、世界上有多少人被他们的甜言蜜语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厉害。16、我不跟他往来,因为他笑里藏刀,太狡猾了。猜你喜欢:1. 笑里藏刀的典故简介 2. 笑里藏刀典故 3. 成语笑里藏刀的故事 4. 三十六计李代桃僵的故事 5. 三十六计调虎离山的故事 ...

我不知道丁咚典故的来源我不知道丁咚的解释
曹操活捉吕布后,并不打算马上处死,想着能否利用吕布的能力为自己做点事。但是,刘备提醒曹操,要想想董卓的下场。结果曹操惊出一身冷汗,直接下令杀了吕布。吕布临死前给刘备泼脏水。我不知道丁咚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这个习语。其实刘备也是个知道自己心思的人,在曹操面前也可以用刀杀人。今天的三国习语...

笑里藏刀的历史典故
总之,此计还多用于军事政治与外交的伪装上。探源笑里藏刀,原意是指那种口蜜腹剑,两面三刀,“口里喊哥哥,手里摸家伙”的作法。此计用在军事上,是运用政治外交上的伪装手段,欺骗麻痹对方,来掩盖己方的军事行动 。这是一种表面友善而暗藏杀机的谋略。故事一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对外扩张,必须夺取...

"未登天子位,先致杀人刀"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以来做皇帝的,哪个不是杀人千千万万。

李义府为什么叫李猫,李义府笑里藏刀典故介绍
因此,时人都知义府笑中有刀(此即成语笑里藏刀出处),称其笑中刀。又因李义府与外表柔顺内心凶辣的猫习性相似,又称其李猫(亦称人猫)。 3、胡作非为 洛阳美女淳于氏艳名远播,因奸情败露而被关押在大理寺监狱待审。李义府听说她貌美出众,垂涎三尺,嘱咐大理寺丞毕正义把她捞出监狱。淳于氏秘密出狱后,李义府立即...

有关关羽的典故
关羽说:等杀了华雄回来再喝”言毕提刀前去。帐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曹欲派人前去打探,忽然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着华雄的头往地一掷。这时,杯中的酒还是热的!5、斩颜良 诛文丑 白马对战,颜良连斩曹几员大将。曹请关羽出战。为报曹恩关羽奔马战颜良。颜良来不及问是谁,已被关羽斩...

金水区13033171541: 借刀杀人是出自哪个典故 -
集刘肾上: 典故:三国时期,孔明病故,魏延在军中做了一个头上生角的梦就认为自己可以称王的预兆,就对孔明的安排不满,与马岱起兵攻打杨仪,杨仪看了孔明的锦囊妙计,就叫魏延叫“谁敢杀我”,魏延高呼,马岱在后杀死魏延,这是孔明生前安排的. 【出处】明朝·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借刀杀人这个计,是使用率最高的计,此计多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用在军事和商业及其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在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或者善于利用或者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是经典三十六计之第三计,引用时一般带有贬义.

金水区13033171541: 借刀杀人这个典故从何而来?
集刘肾上: 借刀杀人这个典故的 溯源:《韩非子·内储说下》中记载,春秋时期,郑桓公袭击邻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将分别给他们封官爵,把郐国的土地分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在城外设祭坛,把名单埋于坛下,对天盟誓.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不分青红皂白便责怪众臣叛变,将名单上的贤臣良将全部杀掉,结果郑桓公轻而易举就灭了郐国.“借刀杀人”一词始出于此.《三十六计》中亦有“借刀杀人”之计.该东方典故的意思:现指假借他人之手,达到自己目的一种策略.

金水区13033171541: 借刀杀人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集刘肾上: 借刀杀人的故事:齐威王派人监视田忌,孙膑告诉田忌,只有交出兵权才可免去杀身之祸

金水区13033171541: “借刀杀人”有什么典故?
集刘肾上: 春秋时期,郑国与郐国相邻.郐国国君昏庸 无能,贪财好利,常横征暴敛百姓财物,... 依臣下的意见,我们可以借刀杀人, 让郐国国君把这些人亲手杀掉.” 于是,郑桓...

金水区13033171541: 历史上关于借刀杀人的故事或者典故有那些啊举例多的优先采纳 -
集刘肾上:[答案] 春秋时期,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将分别给他们封官爵,把郐国的土地送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在城处设祭坛,把名单埋于坛下,对天盟誓.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责...

金水区13033171541: 借刀杀人的故事大意一句话概括 -
集刘肾上: 借刀杀人的故事大意:自己不露面,借他人之手去伤害别人,从而达到个人的目的.

金水区13033171541: 三十六计之借刀杀人的故事是什么呢?
集刘肾上: 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

金水区13033171541: 成语故事借刀杀人的主要内容 -
集刘肾上: 【成语】:借刀杀人 【拼音】:jiè dāo shā rén 【解释】: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出处】:明·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无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示例】: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用~之法.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近义词】:以夷制夷、暗箭伤人 【反义词】:亲历亲为 【歇后语】:孔明斩魏延 【故事】三国时期,孔明病故,魏延在军中做了一个头上生角的梦就认为自己可以称王的预兆,就对孔明的安排不满,与马岱起兵攻打杨仪,杨仪看了孔明的锦囊妙计,就叫魏延叫“谁敢杀我”,魏延高呼,马岱在后杀死魏延,这是孔明生前安排的.

金水区13033171541: 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的故事是什么?
集刘肾上: 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

金水区13033171541: 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小故事50字以下 -
集刘肾上: 1、张居正借冯宝除高拱 张居正是明朝宰相,也算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政治家,为了要夺权,也不惜使用其移尸嫁祸阴谋. 明神宗即位时,年仅十岁,太监冯保,居中用事.大学士张居正明白要夺权专政,非借冯保之力不可,乃暗地结好冯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