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英国和南意大利,俘虏教皇,打败皇帝的诺曼人,是什么鬼

作者&投稿:张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皇帝与教皇斗争的原因~

  欧洲中世纪长期处于教会和国家、王权与神权的二元统治制下,政教之争是中古西欧政治史上极重要的内容。王室与教会作为并存的两大政治力量,二者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并存。中世纪前期,王权与教会的关系错综复杂,两者既相互为援,又不乏激烈的权益纷争,处于对立、统一状态;中世纪中期,教会的实力不断增强,“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以争夺最高统治权为核心的政治斗争;进入中世纪后期,王权在与教权的合作与斗争的制度化进程中走向强大,而教权则日渐没落。

  从奥托一世起,萨克森王朝诸王依靠教会的支持,打击部落公爵势力,加强王权。那时,皇帝直接任命主教甚至教皇,教会成了帝国政权的一个支柱。法兰克尼亚王朝(1024—1125年,又称萨利克王朝)兴起,仍然奉行这种政策。亨利三世(1039—1056年)先后废黜3位不听命的教皇,任命班堡主教和他的亲戚图尔主教为教皇,即克莱门特二世和利奥九世。然而,从10世纪起,逐渐兴起振兴教会运动。910年,法国人伯尔诺在勃艮第的克吕尼兴建纪律森严的修道院,标榜清贫、独身,反对圣职买卖和世俗政权任命神职人员,反对教会的世俗化。11世纪,克吕尼运动在西欧各地广泛传播。1059年,教皇尼古拉二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教皇只能由红衣主教选举产生,世俗君主无权干涉。1073年,意大利人喜尔德布兰,乘德国内部叛乱之机,未经德皇同意登上教皇宝座,称格雷戈利七世(1073—1085年)。他积极支持克吕尼运动,并于1074年召开宗教会议,谴责圣职买卖,并以买卖圣职罪革除5名德国主教的教籍。1075年又发布敕令,宣称教皇的地位高于一切世俗政权,有权策封和罢免教职人员,甚至皇帝,还说教会从未犯过错误,也将永远不犯错误。同年12月26日,教皇致书德皇亨利四世,希望他心回意转,痛改前非。教皇之所以如此气粗,在于已和托斯卡纳伯爵与南意大利的诺曼王国结成同盟,有了强大的后盾。格雷戈利的所做所为直接触犯了德国皇帝的利益,双方终于爆发公开的冲突。这场冲突又叫策封权的斗争,实质是争夺教会领地和对教会的控制权。策封权又译授职权或叙任权,原指领主授给附庸象征领地的权力,如剑、矛、旗和权标。教会仿效它授予主教和修道院长象征宗教的权力,如指环和牧杖,而世俗政权则授予权标,象征拥有封地的世俗权力。

  亨利四世6岁即位,由母后摄政。1065年,亨利满15岁,开始亲政。1073年,科隆大主教伙同美因茨大主教、沃姆斯主教等举行叛乱,捣毁城堡和建筑,把亨利弄得焦头烂额。值此危难之际,莱茵市民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亨利在沃姆斯和科隆市民的支持下迅速平定叛乱。亨利四世与市民结盟的政策是正确的。如能长期坚持,德国有可能克服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不幸的是,没完没了的侵略意大利战争,特别是继起的霍亨斯陶芬王朝把政策的重点仍然放在侵略意大利上,在国内纵容诸侯,改变同城市结盟的政策,从而使德国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又一次破坏了统一事业。

  1076年1月,即平定叛乱后不久,亨利在沃姆斯召开主教会议,与教皇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支持亨利的除部分教士外,还有骑士和莱茵城市。1月24日,亨利写信给教皇,开头称他是“伪僧”喜尔德布兰,要他从使徒的座位上滚下来,接受万古的咒骂。同一天,众主教也宣布不承认其教皇地位。2月23日,教皇下令开除亨利的教籍,解除他在德国和意大利的统治权。这个教皇令成了不满皇权的德国封建主重新闹事的信号。士瓦本和巴伐利亚公爵等在乌尔姆集会,酝酿选举一位新国王。10月16日,不满的诸侯和主教在特里布尔(沃姆斯附近)集会,限期亨利在一年内与教皇谈判恢复教籍,否则不承认他是国王。1077年1月,亨利不得不亲往意大利的卡诺沙(托斯卡纳伯爵夫人的城堡),赤足披毡,在风雪中等候三天三夜,到第四天才受到教皇的接见,获得赦免。卡诺沙事件是教皇的胜利,但亨利四世也有收获,它使反叛的诸侯另立国王的企图失去借口,也争取到时间以便重新聚集力量。3月,反对派在福尔希海姆集会,另立士瓦本公爵鲁道夫为王。亨利在沃姆斯、伍兹堡市民的支持下,平定叛乱,鲁道夫逃往萨克森。1081年,亨利带兵击毙鲁道夫,乘胜攻入意大利。1084年占领罗马,另立拉文那的维伯尔特为教皇,即克莱门特三世。格雷戈利七世南逃萨莱诺,第二年去世。新教皇为亨利加冕,亨利则封出兵意大利有功的捷克诸侯为捷克国王。

  1088年,教皇乌尔班二世上台,勾结亨利之子和南德意志诸侯发动叛乱(1104—1106年)。亨利又在莱茵市民和骑士的支持下敉平叛乱。亨利四世死,由次子继位,称亨利五世(1106—1125年)。经过反复斗争,亨利五世终于与教皇达成协议,双方于1122年签订沃姆斯宗教和约,策封的斗争暂时告一段落。和约规定:在德意志,皇帝有权干预主教和修道院长选举,并对当选者首先授予象征世俗权力的权杖,然后由教会授予象征宗教权力的指环与牧杖;在意大利和勃艮第,皇帝无权干预主教和修道院长的选举,由教会先授给当选者宗教权力,6个月后皇帝再授予世俗权力。和约是双方妥协的产物:皇帝对教会的影响削弱了,但并没有屈服于教权;皇帝享有对德国教会的一定权力,但在意大利和勃艮第的策封权纯属形式,更没有达到对整个教会的控制。皇帝与教皇的长期斗争耗尽德国国力,使封建主的独立性增长,皇权衰落,法兰克尼亚王朝很快垮台。

  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年)的弗里德里希一世统治时期(1152—1190年),与教皇的矛盾又趋尖锐。他无意遵守1122年的沃姆斯宗教和约,照样任命主教和修道院长、截获教会收入。他乘教皇处境困难(1143年罗马市民起义,成立阿诺德为首的共和国,教皇出逃后向德国求援;诺曼人在南意大利建立强大的两西西里王国)之机,重新侵略意大利。为换取大封建主的出兵支持,他让强大的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放手侵略西斯拉夫人,授予策封权(1150年)。两年后又把类似权利授予奥地利侯爵,并晋升为公爵。1154年,他首次带兵侵入意大利,逮捕阿诺德交给教皇,恢复教皇统治。1155年,教皇为他加冕,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此在罗马帝国之前正式冠以“神圣”二字。弗里德里希远征意大利的目的同样是掠夺财富。1154年底,他在隆卡利亚平原召开会议,重申德皇有权在意大利占有财产、征收捐税和任命官员。据说他每年从意大利掠夺的财富值3万镑以上,远远超过他在德国的收入。这种掠夺政策理所当然地遭到意大利人民的反对。1158年,弗里德里希第二次带兵侵入意大利,攻陷米兰,重申享有以前的特权。1160年,他第三次侵入意大利,迫使米兰投降,加以彻底破坏(迁走居民、毁坏房屋、种上庄稼),镇压了北意大利的反抗。1167年,威尼斯、维罗纳、帕多亚、克雷莫纳等城组成伦巴德同盟共同支持米兰,反对弗里德里希。同年,弗里德里希第四次出兵,攻陷罗马。1176年,伦巴德同盟的军队终于在莱尼亚诺击败弗里德里希,击伤其座骑,本人仅以身免。弗里德里希一世6次侵略意大利,意大利人民的鲜血染红了这位侵略者的胡子,遂被称为“红胡子”(Barbarossa)。

  1177年,即卡诺沙事件一百周年,弗里德里希被迫与教皇签订威尼斯和约,答应归还教产,不再反对教皇和不折不扣地执行沃姆斯和约,并屈辱地吻了教皇的脚。1183年,他与伦巴德同盟签订康斯坦茨和约,承认同盟合法,放弃原来的种种特权,仅保留形式上的最高策封权(无权否决),皇帝出巡意大利时同盟应提供粮秣,维修道路桥梁和热情招待等。这次斗争实际上以皇帝的惨败告终,但教皇也不是胜利者,最大的受益者是意大利北部的城市,赢得完全的独立。

  1190年,弗里德里希一世参与第三次十字军东侵,在小亚细亚溺水丧命。原来,弗里德里希不甘心在意大利的失败,让其子亨利六世(1190—1197年)娶西西里女王位继承人康斯坦丝为妻,与两西西里王国结好,孤立教皇。然而,小弗里德里希自幼随母在西西里长大,不懂德语,即位后又长期不回德国,仍把政策的重点放在意大利。为取得德国诸侯支持他的意大利政策,他改奉打击城市讨好诸侯的政策。1237年,弗里德里希二世一度在科特努瓦击败伦巴德同盟,但教皇立刻宣布革除他的教籍。他死后不久,霍亨斯陶芬王朝终结,德国出现选不出国王的“大空位时代”,诸侯对皇帝、地方割据对王权的胜利已成定局。


诺曼人的祖先是八世纪后期开始劫掠欧洲沿海的维京人。911年,法国国王查理三世被迫与长期入侵的维京领袖罗洛签订协议,将法国北部一角割让,诺曼底公国成立。定居下来的诺曼人逐渐接受了法国的语言、文化和封建制度,并皈依了基督教,但维京人尚武好战、喜欢冒险、适应能力强等特征并未丧失。不过,他们基本抛弃了沿海岸与河流劫掠的海盗方式,改以封建骑士为核心军事力量的陆上征服。
入侵法国的维京人领袖罗洛
诺曼人最著名的扩张是诺曼底公爵威廉对英格兰的征服。1066年的黑斯廷斯战役,威廉决定性地击败英国军队,杀掉了国王哈罗德二世,英国的诺曼王朝开启。
10世纪后期诺曼底公国中央集权加强,国内资源紧张,早在征服英国之前,诺曼人就已向欧洲其他地区扩散。与征服英国的短暂、大规模、有良好组织、以及通过一场决定性战役击败对手相比,诺曼人入侵和征服意大利南部等地的过程是缓慢的,无组织的、缺乏决定性战役的。
登戈特家族崛起
1010年代后期,小股的诺曼骑士到意大利南部冒险。在伦巴第人反抗拜占庭帝国的战争中,诺曼人帮助前者多次取胜。1018年拜占庭派出了精锐瓦兰吉卫队(也是维京人的后代),坎尼战役(就是汉尼拔大胜罗马人的坎尼)诺曼人损失惨重,250人的部队仅有10人幸存。幸存者之一的雷纳夫来自登戈特家族,这个家族是诺曼征服南意大利的两大主导家族之一。家族五兄弟于1016年登陆意大利,起初充当拜占庭帝国的雇佣军。
诺曼骑士
坎尼战役之后,作为家族领袖的雷纳夫仍然从事雇佣军事业,他选中了一个好雇主——被驱逐的那不勒斯公爵。公爵重新掌权后,将唯一的妹妹嫁给雷纳夫,并把那不勒斯附近的阿韦尔萨赠给雷纳夫。由此登戈特家族在意大利南部建立起第一个诺曼政权。1037年,神圣罗马帝国(以下简称神罗) 皇帝加封雷纳夫为阿韦尔撒伯爵。

公元1000年的意大利,半岛南部的紫色部分是拜占庭控制区域
十一世纪的意大利处于多方博弈的脆弱平衡格局之下。拜占庭帝国已经衰落,但控制着意大利南部很多地区,意大利人和伦巴第人经常起义反抗,但彼此也争斗不休。神罗皇帝和罗马教皇大部分时间对立,都想控制意大利,但也偶有合作。信仰伊斯兰教的撒拉逊人常常偷袭意大利海岸,西西里岛更是在撒拉逊人酋长国的统治下。在复杂的政治军事博弈中,诺曼人合纵连横,凭借自身善战的骑兵、极强的适应能力在意大利南部开疆拓土。

欧特维尔家族的早期扩张
1035年以后,对征服南意大利影响更大的欧特维尔家族登场。欧特维尔的坦克雷德是诺曼底公国的一个弱势男爵,他的土地和资源供养不起他与两个妻子生下的12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他的8个儿子先后奔赴意大利”淘金“,第一批是最年长的威廉和德罗戈。在与拜占庭帝国的长期战争中,威廉两兄弟实力坐大。威廉被选为领袖,成为阿普利亚和卡拉布利亚伯爵。威廉死后,德罗戈更成为神罗皇帝的直属封臣。
德罗戈统治期间,诺曼骑士的肆意劫掠令意大利人和伦巴第人极为不满。1051年德罗戈被刺身亡,其弟汉弗莱继位。暗杀幕后主谋是一个出身伦巴第贵族的拜占庭将军。汉弗莱疯狂报复,矛盾激化。1053年,教皇利奥九世从神罗搬来援军,与伦巴第人、意大利人组成联军,欲将诺曼人赶出意大利。这是诺曼人涉足南意大利后最危险的时刻,汉弗莱率欧特维尔家族支持者,与登戈特家族以及其他诺曼骑士联手抗敌。
教皇利奥九世
1053年的奇维塔泰之战,教皇联军大败,利奥九世被俘,诺曼人第一次俘虏教皇。此役胜利巩固了诺曼人在南意大利的地位。1054年基督教东西(东正教和天主教)分裂,利奥九世去世,教皇与拜占庭帝国结成的反诺曼人联盟瓦解。
欧特维尔家族双星:罗贝尔和罗杰
在奇维塔泰战役中,汉弗莱的弟弟罗贝尔.吉斯卡尔表现极为英勇,三次落马,三次重新上马战斗。汉弗莱死后,罗贝尔成为欧特维尔家族的领袖,诺曼人征服意大利进入罗贝尔时代。罗贝尔勇武善战,快速扩张家族领地,并与萨勒诺的伦巴第贵族联姻(因此最终得到了萨勒诺),获得教皇认可。1059年,教皇尼古拉二世封罗贝尔为阿普利亚、卡拉布利亚和西西里公爵,罗贝尔向教皇效忠。同样获封的还有登戈特家族的理查(雷纳夫的侄甥)。
罗贝尔拥有广袤的领地,但半岛领地内仍有拜占庭守军,西西里仍被撒拉逊人占据。1059年,罗贝尔开始整固领地,消灭拜占庭残余势力,塔兰托、布林迪西和雷吉欧等地相继被收复。1071年,经过三年围攻,拜占庭在意大利最后的据点巴里被罗贝尔军队占领。
在教皇支持下,1061年罗贝尔与其最年轻的弟弟罗杰一起入侵西西里。拿下西西里首府帕勒莫后,罗贝尔授予罗杰西西里伯爵。诺曼人征服西西里的过程长达30年,期间数次中断。两兄弟带到西西里的诺曼骑士最多时不过数百人,却能击败有数万军队的撒拉逊人。主要原因在于,穆斯林统治者内部不团结,围绕教义和统治权的争执导致内讧不断;岛上基督徒占大多数,他们暗中帮助诺曼人;意大利城邦热那亚和比萨从海上支援诺曼人,比萨甚至直接攻击过帕勒莫。
1071年罗杰接受帕勒莫投降
1081年以后,罗贝尔再次与拜占庭开战。罗贝尔率领以1300诺曼骑士为核心的大军,渡海直捣君士坦丁堡,在杜拉佐战役反败而胜,击溃拜占庭皇帝亚历克修斯一世统帅的军队,这是罗贝尔第一次击败'罗马帝国'的皇帝。罗贝尔与拜占庭交战正酣时,意大利后院起火。罗贝尔的同盟教皇格里高利七世被神罗皇帝亨利四世围困在罗马附近的一个城堡里。
1084年,罗贝尔大军向罗马挺进,亨利四世望风而逃,罗贝尔第二次打败'罗马帝国'的皇帝。救出教皇后,罗贝尔洗劫了罗马城,比灭亡西罗马帝国的西哥特人当年洗劫罗马造成的破坏还要大。
1084年的意大利
1085年返回拜占庭作战的罗贝尔死于感冒。罗贝尔是一个伟大的战士和征服者。在诺曼人数极为劣势的情况下,罗贝尔以英明的领导,充沛的激情,勇敢的作战征服了整个南意大利和西西里,无法满足的征服欲望甚至令他入侵拜占庭。罗贝尔一生在战争中度过,没有整合治理其庞大的公国,他麾下的诺曼贵族桀骜不驯、野心勃勃,后患无穷。
罗杰的战功不如其兄那样突出,但他是一个更优秀的统治者和政治家。罗杰严格控制土地分封,避免贵族割据一方,在1092年之前的征服和巩固过程中,西西里岛没有发生严重的叛乱。另一方面,罗杰采取宗教和民族宽容政策,撒拉逊人(阿拉伯人)、拜占庭希腊人、伦巴第人,伊斯兰、基督教和东正教能和平共处,罗杰的步兵还征用了大量穆斯林。因为这样开放包容的政策,西西里保持了往昔的繁荣,帕勒莫仍然是当时地中海世界重要的贸易和商业中心。
罗贝尔和罗杰
欧特维尔家族南征北战的同时,登戈特家族的理查也在蚕食周边伦巴第贵族的土地,1058年拿下卡普亚,1064年占领加埃塔,但理查控制领地的面积远不能和欧特维尔家族相比。登戈特家族传到第四代时(从雷纳夫算起),年轻的理查二世保不住家业,被伦巴第贵族兰顿击败。1098年,兰顿被欧特维尔家族击败,理查归位。意大利南部的伦巴第统治终结。

西西里王国的建立
罗贝尔的两任继承人控制不住贵族封臣,公国内的叛乱此起彼伏,1127年威廉二世死后无子,西西里的新统治者、罗杰的儿子罗杰二世继承了欧特维尔家族的所有领地,而统治卡普亚的登戈特家族将近三十年前已成为欧特维尔家族的封臣。1130年,教皇阿纳克莱图斯二世加冕罗杰为西西里国王,领土包括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可惜这个教皇是所谓的”对立教皇“,正统教皇英诺森二世敌视罗杰二世。
罗杰二世
罗杰统治前期,内忧外患不断。统一的诺曼西西里王国,令周边的传统王国深感不安。法国、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一度结成反对罗杰与阿纳克莱图斯二世的联盟,甚至拜占庭帝国也派军加入这个大联盟。与此同时,西西里王国内部的诺曼贵族以及登戈特家族也发动叛乱。罗杰凭借实力、忠实的封臣,当然也有好运,平定化解了一次次的入侵和叛乱。
1139年4月的拉特兰宗教大会上,英诺森二世将罗杰二世开出教籍,但是同年7月,罗杰二世的儿子罗杰伏击了英诺森的军队,抓住了教皇,这是诺曼人第二次俘虏教皇。英诺森二世承认了罗杰的王位, 西西里王国的叛乱终结。罗杰二世还征服了北非地中海沿岸大片地区,被称为”非洲之王“。
西西里王国
罗杰二世和其父亲的统治风格很像,强硬镇压贵族叛乱,严格约束附属封臣,另一面则是宗教民族宽容,对不同文化兼容并包,他将诺曼的领主-封臣制度,拜占庭行政制度和阿拉伯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西西里文化也是上述三种文化的融合。西西里首府帕勒莫不但是地中海商业贸易中心,也是学术文化重镇。诺曼西西里王国至少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王国之一。
十二世纪末诺曼王朝被神罗皇帝腓特烈二世推翻,西西里王国进入霍亨斯陶芬时期,此后又经历不同帝国和王朝的统治,直到1861年加入统一的意大利王国。


英国旁边是哪个国家
2. 德国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德国地形多样,有山峦、高原、丘陵和平原。3. 法国 法国本土面积为543,965平方公里,包括海外领土面积为632,834平方公里。法国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

英国周边有哪些国家
英国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东临北海,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公里即为法国。国土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其中英格兰地区13.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88...

美国和英国,法国,意大利怎么如何和谐?他们之间没矛盾么?
到后来德国总理施罗德上位后,此人是反美人士,政策比希拉克还激进。在伊拉克阿富汗问题上积极和美国唱反调。美国就开始拉拢法国,在各方面限制德国。直到现在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上台后回到亲美战略,两国关系才开始回暖。意大利的话,因为地处南欧,和美国没有切身利益相关,所以比较靠边站。

有关西班牙统治南意大利的历史
从而意大利的独立城邦和西班牙领土的居民都认同西班牙的统治,以对抗法国和土耳其对意大利的野心。只到拿破仑攻陷马耳他,马耳他骑士团凝聚意大利人和罗马教廷、西班牙、神圣罗马的作用才结束。西班牙势力撤离意大利:18世纪初期,因波旁王朝最终统治西班牙本土,南意大利之西班牙领土悉数独立或转归哈布斯堡的奥地利统治...

力效表现的例证有哪些?
东方人那种缓慢、梦幻的舞蹈,西班牙人那种骄傲而凶猛的舞蹈,南意大利人那种神经质舞蹈,盎格鲁撒克逊人(英国)那种节制性的环舞等都属于在长期历史阶段里选择并培养的力效表现的例证。

各(主要)国的发展史 譬如从15世纪末,英国发展成为民族国家 然后...
,意大利战争前期,切萨雷.波吉亚第一次尝试将意大利重新组成一个国家,最后以失败告终,后来梅蒂奇家族建立托斯卡纳公国,算是将北意大利统一(南意大利一直在西班牙阿拉贡家族手中,后来又被切萨雷出卖给法国卡佩王朝的瓦卢阿家族),至于其最后的统一,中学课本都有。如果有需要补充的国家,私信我就好。

现在的南欧各国中,哪个国家的生活水平最高?
意大利这个国家虽然号称是一个浪漫的国家,但是他的工业水平在南欧各国中是不容小觑的,他虽然在工业方面比不过美国或者是英国这些国家在欧洲的工业基础上,它甚至不如中欧的一些国家,但是意大利在南欧还是具有着相当大的地位的,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工业区是发展比较好的,大部分的南欧工业发展都不如他,而且...

有谁知道一战各国实力及战况对比呢?、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0月,在撒丁政府操纵下的“全民投票”,决定南意大利并入撒丁王国。 3. 意大利王国的缔建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后,意大利与普鲁士结盟。依据维也纳和约,意大利收复了威尼斯。在1870年普法战争时期,意大利军队乘机开进罗马,统一的意大利王国最终形成。 3. 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1. 统一运动的领导权之争 1848年革命失败后,...

意大利统一的奠基者是谁?
《维拉弗朗加协议》激起意大利人民的强烈反响。以马志尼为首的民主派继续展开斗争。1860年4月,西西里岛发生起义,受到那不勒斯军队的镇压。加里波的组建“四人团”志愿军支援,渡海到达西西里。在人民支援下,加里波的以杰出军事天才打败了两倍于己的敌军,收复了西西里。进而他率军渡海支援南意大利的革命。很快...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民族性格各有什么特色?
正像上面说的那样,初次与一个意大利人见面,了解他是哪里人,了解他的生活背景是相当重要的。不仅对于我们外国人来说是这样,意大利人之间也认为知道对方是哪里人,是交往时至关重要的因素。首先从外表上来看,一般来讲,身材高大、皮肤略呈金色、棕色头发、蓝眼睛的人大多是意大利北方人。越往南去人们...

玉树县19485124381: 征服英国和南意大利,俘虏教皇,打败皇帝的诺曼人,是什么鬼 -
兴皇伊痛: 你好!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玉树县19485124381: 拿破仑打败了哪些国家??? -
兴皇伊痛: 拿破仑打败了1.普鲁士(战败)、2.奥地利(战败)、3.神圣罗马帝国(毁灭,拿自任“莱茵联邦保护人”)、4.瑞士(战败,拿自任“瑞士联邦仲裁者”)5.西班牙(战败,拿兄约瑟夫任“西班牙国王”)6.葡萄牙(战败,被兼并)7.意大利、撒丁(夺于奥地利,拿自任“意大利国王、撒丁国王”)8.那不勒斯(夺于奥地利,拿妹夫缪拉任“拉布勒斯国王”)9.波兰(夺于俄,被拿手下元帅统治,称:“华沙大公国”)10.俄国(胜过好几次,但1812年的远征最终失败)11.英国(特拉法特海战失败,法海军重创,失败)12.埃及13.希腊(兼并,称“伊里利亚省”

玉树县19485124381: 960 - 1279年欧洲的历史大事 -
兴皇伊痛: 960-1279年期间,欧洲经历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以下是一些重要事件的概述:1. 962年,德意志国王、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这标志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建...

玉树县19485124381: 拿破仑打过英国吗? -
兴皇伊痛: 有1802年拿破仑在亚眠与英国签订了一项和平条约,目的是使法国在历经十多年连绵的战争后有个喘息之机.但是翌年和平条约就被撕毁,法国与英国及其同盟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长期的战争.虽然拿破仑的...

玉树县19485124381: 请介绍一下1527年的罗马沦陷
兴皇伊痛: 1519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当选为“神圣罗 马帝国”皇帝(即查理五世)共爆发6 次战争,被卷入的有罗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国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图把法军赶 ...

玉树县19485124381: 欧洲中世纪是指公元哪年到哪年?
兴皇伊痛: 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 文化 意大利一直不能统一,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建立了教皇国,并且...

玉树县19485124381: 腓特烈二世的与教皇的争斗 -
兴皇伊痛: 腓特烈二世与教皇国的矛盾已经根深蒂固.1234年,教皇支持腓特烈二世的儿子德意志国王亨利七世反对自己的父亲.腓特烈二世很快扑灭了叛乱,他废除了儿子的王位,并把他终身监禁在意大利的监狱里(1235年).他在意大利有一个有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