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京剧的由来和特点简介

作者&投稿:黎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京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京剧艺术特点,京剧讲究唱、念、做、打,字正腔圆,京剧里有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用各种脸谱表现人物的性格、忠奸。


艺术特点①讲究唱、念、打、舞。②讲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节奏变化,轻重缓急。③有生、旦、丑、净四大行当。④用各种脸谱表现人的性格、忠奸。
由来: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
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也说:"而三庆又在四喜之先,乾隆五十五年庚戌,高宗八旬万寿入都祝匣时,称'三庆徽',是为徽班鼻祖。"伍子舒在《随园诗话》批注中则更具体指出是"闽浙总督伍纳拉命浙江盐商偕安庆徽人都祝厘"。随后还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虽然和春成立于嘉庆八年(1803),迟于三庆十三年,但后世仍并称之为"四大徽班进京"。

  乾隆、嘉庆年间,北京文物荟萃,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剧种艺人麇集。北京舞台昆腔、京腔、秦腔三足鼎立、相互对峙。徽班到京,首先致力于"合京秦二腔"。当时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扬州画舫录》),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包括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还排演了昆腔大戏《桃花扇》)及其舞台艺术体制,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它能够在争衡中取胜的主要原因。在声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黄调以新声夺人而外,它"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日下看花记》);在剧目方面,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在表演方面,纯朴真切,行当齐全文武兼重,因此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要求。

  在演出安排上,据《梦华琐簿》载,四大徽班"各擅胜场"。三庆以"轴子"取胜(连日接演新戏),四喜以"曲子"取胜(善唱昆曲),和春以"把子"取胜(善演武戏),春台以"孩子"取胜(以童伶为号召)。在艺术和经营上备有侧重点,能够发挥专长,取得较快进展。至道光后期,徽班已在北京占据优势。《梦华琐簿》说:"今乐部皖人最多,吴人亚之,蜀人绝无知名者矣。"又说:"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徽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它向京剧擅变的过程。这一嬗变的完成,主要标志为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板腔体唱腔音乐体系,使唱念做打表演体系逐步完善。最早随同徽班进京的汉调演员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湖北崇阳人(一说安徽人),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约于嘉庆年间加入春台徽班进京演唱,演正生,擅红生戏,声望极隆(见《梦华琐簿》及李登齐《常谈丛录》)。被视为著名汉调演员余三胜的先驱(当时曲艺唱词有"亚赛当年米应先"之句)。道光年间(1821-1849),汉调演员至京加入徽班演唱的逐渐增多,著名的有王洪贵、李六。粟海庵居士《燕台鸿爪集》(约作于道光十二年以前)说:"京师尚楚调。乐工中如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称于时。"楚调即汉调,也就是西皮调。可见当时北京已流行西皮调,王洪贵、李六"善为新声",又推动了西皮调的革新发展。在徽、汉演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实现了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的交融。开始不同的剧目,根据不同的来源,分别唱西皮或二黄;后来,有些戏就兼唱西皮和二黄,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黄,后转西皮,并能相互协调,浑然一体。《罗成叫关》(源出徽调《淤泥河》)就是一个例子。声韵方面,形成"中州韵、湖广音"的格律,字声间杂京音、鄂音,兼用北京、湖北两种四声调值,分别尖团字音,按照"十三辙"押韵。二黄的伴奏乐器,几经反复,终于在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废笛,而与西皮统一使用胡琴(定弦不同),但唱吹腔时仍按徽班传统用笛伴奏。

  道光末年,西皮戏大量涌现,徽班中皮黄并奏习以为常。据刊于道光二十五年的杨静亭《都门纪略》载,三庆班程长庚、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和李六、和春班王洪贵等常演的剧目,如《文昭关》、《捉放曹》、《定军山》、《击鼓骂曹》、《扫雪打碗》等,与嗣后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剧目已大体相同,徽班向京剧的擅变到此已基本完成(虽然当时还不称京剧)。另一种说法,认为谭鑫培成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京剧才算形成。理由是到那时皮黄戏从音乐、表演,到唱念的字音、声韵,才具备了严格的规范;而在此以前,即程长庚时代,仍属徽调范畴。

  同治六年(1867),京剧传到上海。新建的满庭芳戏园从天津约来京班,受到观众欢迎。同年,丹桂茶园通过北京的三庆班,又约来大批著名京剧演员,其中有老生夏奎章(夏月润之父)、熊金桂(熊文通之父),花旦冯三喜(冯子和之父)等。他们都在上海落户,成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南派京剧世家。嗣后,更多的京角陆续南下,知名的有周春奎、孙菊仙、杨月楼、孙春恒、黄月山、李春来、刘永春以及梆子花旦田际云(想九霄)等,从而使上海成为与北京并立的另一个京剧中心。

  在这之前,约在咸丰初年,上海已有昆班和徽班演出。京剧进上海后,也出现了京徽同台、京昆同台以及京梆(梆子)同台的局面。这对南方京剧特点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徽班杰出演员王鸿寿(三麻子)到沪后,经常参加京班演出,并把一些徽调剧目如《徐策跑城》、《扫松下书》、《雪拥蓝关》等带进了京班,把徽调的主要腔调之一"高拨子"纳入到京剧音乐里,还把徽班的某些红生戏及其表演方法吸收到京剧中。这对扩大京剧上演剧目和丰富舞台艺术起了一定作用。此外,梆子艺人田际云在上海的艺术活动,对南派京剧的发展也有所影响。他的"灯彩戏"《斗牛宫》等,实为后来"机关布景连台本戏"的滥筋。从光绪五年(1879)起,谭鑫培六次到沪,后来梅兰芳等名演员也经常到沪演出,促进了北派、南派京剧交流,加速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京剧在进入上海之前,即咸丰十年(1860)之后,随商旅往来及戏班的流动演出,很快传播到全国各地。如天津及其周围的河北一带为京剧最早的传播地区之一。道光末年,余三胜即在天津活动(他和他父亲死后都葬在天津);丑角演员刘赶三先在天津的票房活动,后来才到北京"下海"。老生演员孙菊仙也曾经是夭津的票友。山东是徽班进出北京的必经之地,山东帮商人又是北京经济活动的重要力量,因而山东很早就有京剧演出。曲阜孔府早在乾隆时就有安徽艺人入府演戏。京剧的较早流布地区还有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至20世纪初,南至闽、粤,东至浙江,北至黑龙江,西至云南,都有京剧活动。抗日战争期间,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等地也有了较大发展。

  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24年,他再度率剧团到日本演出,1930年,梅又率由二十人组成的剧组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在苏联演出,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京剧的艺术特点就是通过演员程式化的表演,展现在舞台上的综合艺术。演员扮演了剧中角色,演员的唱(功、)念(念白、)做(作戏、表演)打(包括舞蹈、开打)手段高低,决定了整出戏的成败与否。名演员的出现,更推动了戏曲的红火。演员唱的好坏,在京剧里至关重要。主演更是如此。演员一定要有一条与众不同的好嗓子,唱出来要字正腔圆;唱腔虽有‘西皮、’‘流水、’‘二黄’等等传统的板式,但谁运用得好,柔和得好,谁就是高手。这就需要懂乐理的音乐工作者的介入参与编创。写成曲谱,供整个乐队照谱伴奏;舞台工作者要布置好灯光布景,桌椅披、帷帐,刀枪把子的提供,大小道具的制作、修理;后台服装、靴、帽的预备、整理;化妆师傅、包头师傅的辛勤劳作,这都是非常专业的工作。说京剧是综合艺术,一点也不夸张,恰如其分。
程式化的表演,让京剧得以传承。程式化的表演动作,历经了几百年的提炼磨合,成为观众认可的‘模拟’形式。演员双手在舞台台口向前一推,做出拉开门栓的动作,然后双手虚拟拉住门柄,向自己怀里一拉,观众理解了这是一个开门的动作过程;一个演员手里拿一只船桨,做出摇船的动作,观众就理解这是在行船过程之中。这种程式化的动作,是京剧和其他戏曲团体通用的舞台表演手段之一。观众默许、认可这些‘虚拟’表演,这就是程式化表演。
最早的京剧是吸收了汉剧、徽剧、昆曲、秦腔和一些民间曲调,逐步融合,相互影响,发展、演变而成的京剧剧种。京剧的兴盛,是在清代乾隆皇帝过八十寿辰,让‘徽班进京’演御戏而红火起来的。距今,大约有两百年的历史。京剧是取众之长,装点自己,发扬光大,不愧为国粹之称。


戏剧艺术的特征是什么
(4)扮演性是戏剧的又一特性,通过演员扮演角色,用语言和动作来展现生活。演员需将自己融入角色,创造与自身不同的“剧中人生活”。戏剧表演的创造者(演员)、创造材料(剧中人)和创造结果(艺术形象)是三位一体的,表演过程与观众欣赏同步进行,主要表现手段为动作和语言。(5)戏剧受到时间和空间...

戏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1. 戏剧的集中性 戏剧在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时,受到舞台、空间和演出时间的限制。因此,它需要将发生在广阔空间和长时间里的事情,浓缩在有限的舞台上和两三个小时的演出中。这就要求人物、事件、时间、场景、矛盾高度集中。例如,老舍的《茶馆》就通过高度集中的人物、事件、时间和场景,从一个...

戏剧的特点有哪些?
戏剧的艺术特点:1.艺术的综合性 戏剧艺术要遵循极为复杂的、互 相制约的许多艺术门类的特征,它本身具备多方面的审美价值。除了以形体艺术为基础的表演以外,还包含有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成分等,但戏剧又不是各种成分简单相加的总和,这些成分在戏剧中构成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戏剧成为一...

戏剧的特点有哪些?
戏剧的特点包括:1. 艺术的综合性:戏剧艺术融合了多种艺术门类的特征,具有复杂的审美价值。它不仅包含基于形体艺术的表演,还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和舞蹈等元素。这些元素在戏剧中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独立艺术形式。2. 形象的直观性:戏剧是一种行动艺术,通过演员在舞台上的直观表...

戏剧艺术的特征是什么
(1)剧场性 戏剧是在场剧里演出的。戏剧艺术这种创作的条件和具体的样式便形成了它的一大特性:剧场性。戏剧的中心要素是演员的表演。表演的依据是剧本,表演的处所即剧场。表演是给人欣赏的,欣赏者即观众。故演员、剧本、剧场、观众便是戏剧的四要素。(2)假定性 假定性是戏剧艺术的又一特征。假定...

戏剧表演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2.观演特征 戏剧表演中,观众可以通过身体感官更加直观、快速地跟进角色的现实状态。3.美学特征 戏剧表演具有虚拟性,追求内敛的表达、细微的情趣、长远的意愿、纯粹的格局。在艺术格调方面,意境大过体会,在物化的根本中追寻传达情义的感受。

什么是戏剧的特点
5. 综合性:戏剧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视觉艺术和舞台技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元素相互协作,共同构建出戏剧的艺术魅力。6. 时间性和即时性:戏剧是一种时间艺术,每一场演出都有其特定的时间限制,无法复制或重复。这种即时性使得每一次观看戏剧的经历都是独特的。7. 象征性和隐喻性:戏剧常使用...

戏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一、戏剧文学的特征 戏剧是一种综合舞台表演艺术,依赖于舞台、演员以及多种艺术元素如布景、道具等。戏剧的核心是通过演员的语言和动作展现人物性格和冲突,以传达主题。戏剧形象的直接性使观众能直观地感受人物和情节,增强了感染力和教育作用。戏剧的综合性体现了其独特性,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和舞蹈...

简述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
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是: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1、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汉族民间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2、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

戏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一、戏剧文学的特征 戏剧是一种融合文学、美术、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舞台表演艺术。它依赖于舞台、演员以及相应的道具、布景、化妆、灯光和服装等元素。戏剧的核心在于通过演员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展现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并传达主题思想。戏剧形象的直接性使得观众能直观地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场景和...

玉树县18833484269: 题京剧艺术的起源 特色是什么 -
樊泽明立:[答案] 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京剧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 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

玉树县18833484269: 京剧的由来和特点300字数 -
樊泽明立: 京剧的前身是徽剧.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

玉树县18833484269: 京剧的来历是什么 -
樊泽明立: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公元1790年(清乾隆55年),徽戏开始进京.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享有盛名的安徽“...

玉树县18833484269: 什么是京剧?京剧的特点是什么? -
樊泽明立:[答案] 【京剧】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它从产生到现在约有一... 京剧艺术比其它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在舞台表演...

玉树县18833484269: 京剧的特点 -
樊泽明立:[答案] 程式化:京剧表演的过程和形式都已形成高度的规范和固定化,不同行当的唱念有各自不同的声腔,表演的动作,唱念做打等及服装,脸谱,道具等都有相当明确的规定. 服装特点:纹样在戏装中,不仅是美饰,也具有象征意义.皇家和大臣的服装多...

玉树县18833484269: 关于京剧的资料(关于京剧的资料50字)
樊泽明立: 1、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美其美.2、京剧的前身是徽剧.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3、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玉树县18833484269: 京剧的艺术特点 -
樊泽明立: 在表演艺术方面,京剧继承、发扬了中国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以唱、念、做、打作为艺术手段,经多年舞台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京剧的唱念做打,具有严格的程式性,不同的脚色行当有不同的规范和路数.脚色之间密切配合,...

玉树县18833484269: 京剧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京剧有哪些艺术特色? -
樊泽明立: 四方的艺人聚集中这里,以满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北京成为休闲文化的一大中心. (2)内部因素:徽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与汉调合流,并吸取了昆曲、梆子腔等剧种富有艺术生命力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

玉树县18833484269: 京剧的特点和历史 -
樊泽明立: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

玉树县18833484269: 京剧的特点和由来和人物分配的特点?? -
樊泽明立: 京 剧 的 艺 术 特 点 , 首 先 於 它 的 表 演 本 身 就 是 一 种 非 常 复 杂 的 综 合 艺 术 . 我 们 知 道 , 凡 是 戏 剧 都 是 综 合 艺 术 . 但 是 这 种 综 合 艺 术 和 我 们 所 说 的 综 合 艺 术 不 是 一 个 概 念 . 一 般 说 戏 剧 是 综 合 艺 术 , 指 的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