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斧声”历史迷案

作者&投稿:示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烛影斧声究竟是何历史之谜?~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归西了,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宋史·太祖本纪》中的有关记载也只有简单的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为历史留下了又一桩悬案。  

  司马光的《湘山野录》中记载,开宝九年十月,那天天气极为寒冷,宋太祖赵匡胤急唤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进入寝宫,宋太祖斥退旁人,只留下他们两人自酌自饮。酒过三巡,已是夜深了,他见晋王赵光义总是躲在后边,极其害怕,自有几分得意。见殿前雪厚几寸,便用玉斧刺雪,还不时对他弟弟说:“太容易了,真是太容易了。”当夜赵光义依照没走,留宿于禁宫。第二天天快亮时,禁宫里传出宋太祖赵匡胤已经死了的消息。赵光义按遗诏,于灵柩前即皇帝位。  

  历史上所谓“烛光斧影”的疑案就指此事。有人认为“烛光斧影”也许不是疑案,只是晋王赵光义戕兄夺位的借口。宋太祖安排后事是宋朝的国家大事,不可能只召其弟单独入宫,并且赵光义又在喝酒时退避。用玉斧刺雪,这正是赵匡胤与赵光义进行过争斗的状态,晋王一狠心杀死宋太祖。要是不这样写,这段史料也许会被封杀。  

  不过,关于光义弑兄的原因,史书上另有一种说法。《烬余录》称,赵光义很喜爱已归降的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费氏。孟昶死后,花蕊夫人被宋太祖赵匡胤纳为自己的妃子,而且特别宠爱。赵匡胤因病卧床,深更半夜时赵光义胆大妄为,以为宋太祖已熟睡,便趁机调戏花蕊夫人,可没想到太祖惊醒,要用玉斧砍他,等到皇后、太子赶到之时,赵匡胤已经只剩一口气了。赵光义趁机逃回自己的王府,第二天太祖赵匡胤就升天了。由此可知,赵光义趁夜黑无人,赵匡胤昏睡不醒的时候调戏他觊觎已久的花蕊夫人,谁知赵匡胤突然醒来发觉了,也许是他盛怒之下欲砍赵光义,可是因为病体虚弱,体力不足,未砍中赵光义。赵光义觉得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不管用何种方式都不能取得其兄的原谅与宽恕了,预料到自己将会死得很惨,于是一狠心便杀死了自己的同胞兄弟,然后慌忙逃回府中。宋太祖赵匡胤是病怒交加而死,还是他弟弟杀死的呢,谁也不知其详。不过十分清楚的是,赵匡胤之死与其弟赵光义当夜在皇宫内院的行为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这个疑案,也有一些人为赵光义开脱罪责,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道:“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医官贾德玄坐于府门……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下步行至宫门,呼而入……俱进至寝殿。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从这一记载来看,宋太祖赵匡胤过世时,他弟弟赵光义并不知晓,也没在宫中呆过,似乎可以洗去“烛影斧声”的嫌疑了。 

  但是,自从赵光义继帝位后,赵匡胤的长子德昭于公元979年被迫自杀,次子德芳又于公元981年无故而死来看,宋太宗赵光义还是摆脱不了“烛光斧影”、“戕兄夺位”的嫌疑。

汴京午门石狮开宝九年(976)十月十九日夜,宋朝的缔造者太祖忽然驾崩,年仅50岁。二十一日,晋王赵光义即位,这就是太宗。太祖英年而逝,太宗继位又不合情理,于是引出一段千古之谜。

十九日夜,大雪飞扬,太祖命人召时任开封府尹的晋王光义入宫。光义入宫后,太祖屏退左右,与光义酌酒对饮,商议国家大事。室外的宫女和宦官在烛影摇晃中,远远地看到光义时而离席,摆手后退,似在躲避和谢绝什么,又见太祖手持玉斧戳地,“嚓嚓”斧声清晰可闻。与此同时,这些宫女和宦官还听到太祖大声喊:“好为之,好为之。”两人饮酒至深夜,光义便告辞出来,太祖解衣就寝。

然而,到了凌晨,太祖就驾崩了。得知太祖去世,宋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继恩去召皇子德芳入宫。然而,王继恩却去开封府请光义,而光义也早已安排精于医术的心腹程德玄在开封府门外等候。程德玄宣称前夜二鼓时分,有人唤他出来,说是晋王召见,然他出门一看并无人,因担心晋王有病,便前来探视。二人叩门入府去见光义,光义得知召见,却满脸讶异,犹豫不肯前往,还说他应当与家人商议一下。王继恩催促说:“时间久了,恐怕被别人抢先了。”三人便冒着风雪赶往宫中。到皇宫殿外时,王继恩请光义在外稍候,自己去通报,程德玄却主张直接进去,不用等候,便与光义闯入殿内。

宋皇后得知王继恩回来,便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却说:“晋王到了。”宋皇后一见光义,满脸愕然,但她位主中宫,亦晓政事,心知不妙,便哭喊道:“我们母子性命都托付于官家了。”官家是对皇帝的称呼,她这样喊光义,就是承认光义做皇帝了,赵光义也伤心流泪说:“共保富贵,不用担心。”于是,赵光义便登极为帝。

太祖之死,蹊跷离奇,但太宗抢在德芳之前登极却是事实。太宗的继位也就留下了许多令人不解的疑团,因此,历来便有太宗毒死太祖之说。太祖本人身体健康,从他生病到死亡,只有短短两三天,可知太祖是猝死的,而光义似乎知道太祖的死期,不然他不会让亲信程德玄在府外等候。

太祖不明不白地死后,太宗为了显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了其母杜太后遗命的说法,即所谓的“金匮之盟”。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据说当时太祖也在场。杜太后问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太祖泣拜接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金匮之盟”的重重迷雾也未能揭开,后人推测是太宗和赵普杜撰出来以掩人耳目的。那么,到底太祖是否有传位光义之意呢?据说太祖每次出征或外出,都让光义留守都城,而对于军国大事光义都参与预谋和决策。太祖曾一度想建都洛阳,群臣相谏,太祖不听,光义亲自陈说其中利害,才使得太祖改变主意。光义曾患病,太祖亲自去探望,还亲手为其烧艾草治病,光义若觉疼痛,太祖便在自己身上试验以观药效,手足情深,颇令人感动。太祖还对人说:“光义龙行虎步,出生时有异象,将来必定是太平天汴京繁塔(始建于太平兴国二年,此为后人重修)子,福德所至,就连我也比不上。”有人便以此推测太祖是准备将皇位传给弟弟光义的。但是,这样的说法难以经得住推敲,无非是后人的臆测而已。

姑且不论太宗是否毒杀太祖,是否编造“金匮之盟”,这种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方式与传统的父子相传相比,可谓名不正,言不顺。因此,太宗继位后首先要采取系列措施来安抚人心,巩固帝位。

太宗一即位,就改年号为“太平兴国”,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对于此次皇位更替中涉及的关键人物,都做了一番安排。他任命其弟赵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德昭为节度使和郡王,德芳也封为节度使。太祖和廷美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太祖的三个女儿还封为国公主。太祖的旧部薛居正、沈伦、卢多逊、曹彬和楚昭辅等人都加官晋爵,他们的儿孙也因此获得官位。而一些太祖在世时曾加以处罚或想要处罚的人,太宗都予以赦免。

除此之外,太宗更注重培养和提拔自己的亲信。其实,太宗早在继位前就已经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局了。太宗任开封府尹长达15年之久,正是韬光养晦之时,他在此期间组织了一股举足轻重的政治势力。据统计,光晋王的幕府成员便有60人之多。与此同时,赵光义还有意结交不少文官武将。即便是太祖的旧部,诸如楚昭辅和卢多逊等掌握实权的朝中要员,太宗都着意加以结纳。这两人都与太宗关系密切,在太宗继位后都升了官。太宗继位后,其幕府成员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人都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慢慢替换太祖朝的大臣。此外,太宗还罢黜了一批元老宿将如赵普、向拱、高怀德、冯继业和张美等,将他们调到京师附近做官,便于控制。

不过,太宗改变太祖朝政局的最重要的措施当是扩大科举的取士人数,他在位时期,第一次科举就比太祖时代最多的数字猛增了两倍多。科举使不少有才华之人都有机会入仕,况且太宗朝取士多,而一旦被录取,士子们便青云直上,这些“天子门生”出任各种职务,无疑对太宗心存感激,心甘情愿地为新皇帝效力。这样,即使当时朝野内外对太宗的继位有诸多非议,太宗也能够把权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整个朝廷逐渐变成服从自己的机构,而“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则成为了后人永远猜不透解不开的谜团。

  近世学术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确实死于非命,但有关具体的死因,则又有一些新的说法。一是从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太祖死于家族遗传的燥狂忧郁症。一说承认太祖与太宗之间有较深的矛盾,但认为“烛影斧声”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发事件。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际,调戏其宠姬花蕊夫人,被太祖发觉而怒斥之。太宗自知无法取得胞兄谅宥,便下了毒手。纵观古今诸说,似乎都论之有据,言之成理,然而有关宋太祖之死,目前仍未找到确凿无疑的材料。
  金匮之盟
  太祖之死,蹊跷离奇,但太宗抢在德芳之前登极却是事实。太宗的继位也就留下了许多令人不解的疑团,因此,历来便有太宗毒死太祖之说。太祖本人身体健康,从他生病到死亡,只有短短两三天,可知太祖是猝死的,而光义似乎知道太祖的死期,不然他不会让亲信程德玄在府外等候。
  太祖不明不白地死后,太宗为了显示其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了其母杜太后遗命的说法,即所谓的“金匮之盟”。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据说当时太祖也在场。杜太后问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太祖泣拜接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金匮之盟”的重重迷雾也未能揭开,后人推测是太宗和赵普杜撰出来以掩人耳目的。那么,到底太祖是否有传位光义之意呢?据说太祖每次出征或外出,都让光义留守都城,而对于军国大事光义都参与预谋和决策。太祖曾一度想建都洛阳,群臣相谏,太祖不听,光义亲自陈说其中利害,才使得太祖改变主意。光义曾患病,太祖亲自去探望,还亲手为其烧艾草治病,光义若觉疼痛,太祖便在自己身上试验以观药效,手足情深,颇令人感动。太祖还对人说:“光义龙行虎步,出生时有异象,将来必定是太平天子,福德所至,就连我也比不上。”有人便以此推测太祖是准备将皇位传给弟弟光义的。但是,这样的说法难以经得住推敲,无非是后人的臆测而已。

那是野史, 真正的历史是宋太祖的母亲认为后周灭亡的原因是皇帝太小 丢了江山 当时宋太祖的儿子太小,所以建议宋太祖死后把皇位传给弟弟


为什么说宋朝两大迷案,金匮之盟和烛影斧声,预示了赵匡胤的非正常死亡...
所以我希望你死后将皇帝传给你的弟弟赵光义,这样才能保证大宋江山的安稳”。这个史书有记载,当时,赵匡胤哭着答应了杜太后的要求,杜太后怕事情有变,命令赵普记录下这个盟约,并且让他们兄弟签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匮之盟。烛影斧声,开宝9年,赵匡胤大病不起,召见自己的儿子赵德芳,这个消息被...

请问烛影斧声是不是真的是一起谋杀案?
烛影斧声很可能是真实的,类似于玄武门之变的悲剧,以弟杀兄。为什么说是真实的呢,因为首先赵匡胤当时正在盛年五十岁,身体还算硬朗却莫名其妙的因为和弟弟喝一晚上酒暴毙而亡,这本身就难以让人信服,其次是当时赵匡胤次子赵德昭已经25岁了,长大成人了,并不是像杜太后说的那样怕防止后周陈桥兵变事情...

赵光义为什么敢杀大哥赵匡胤?
赵匡胤之死,其实是历史迷案,烛影斧声也只能是千古之谜了,但是据说赵光义即位后,他弟弟赵光美就在被贬的路上郁郁而疾,吐血身亡了,而他的侄子赵德昭自杀,赵德芳(杨家将里的八贤王)病死,赵元佐(长子,理论上的正统皇位继承人)发疯,所以赵匡胤真的有可能是赵光义害死的。我觉得敢杀他哥,...

宋朝赵匡胤是怎么死的?
据《湘山野录》记载:开宝九年10月20日,一个雪夜,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你来我往,赵光义不时添酒。三更鼓敲过,地上积雪已数寸厚。太祖突然心神不宁,摔碎酒杯,步出寝阁,用柱斧戳入雪地之中,“嚓嚓”声在寂静的寒夜更是特别的清晰。一会儿,内侍...

“烛影斧声”宋太祖之死,是赵光义企图篡位?
可能性很大!赵光义即位前曾跟太后保证自己死后让大哥赵匡胤的儿子即位。可是不久赵光义就把两个侄子全杀了。有这样一个传言:赵光义说:“国不可以一日无主,我不得不接大哥的位子”太后说:“那你大哥的两个儿子怎么办”赵光义说:“我死后肯定传位于他们”太后说:“可要是你自己的儿子不干,哪有...

宋太祖的继承人到底是谁,烛影斧声后赵光义上位,为何疑点重重?
宋太祖的继承人到底是谁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按照当时推测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应该由当朝太子继位。但是经过烛影斧声事件之后赵光义居然成功上位,国家有太子却没有成功上位反而是君主的弟弟上位这件事情在历史上是解释不通的。当时重病的赵匡胤坚持派人传唤他的弟弟赵光义。两个人在宫内彻夜畅谈不知道说什么...

如何理解关于北宋初期换都问题上,赵光义的“在德不在险”呢?
长期以来,关于赵光义即位的疑云一直没有定论,“烛影斧声”也成了永久的历史迷案。关于赵光义弑兄夺位的说法,在当时就存在。 不过,作为大宋的臣民,大家即使心知肚明,又有谁敢说破呢?别说没有证据,即便证据充足,又有谁敢触龙鳞呢? 不过,史学家有史学家的智慧——曲笔!他们可以用曲笔的方式,记录下一些影影绰绰...

赵匡胤传位给弟弟后,他的子孙后裔受到宋朝的优待了吗?
这件事情,就是宋代历史第一迷案——“烛影斧声”。 抛开太祖和太宗兄弟间传位的迷案不管,这里单说太祖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在太宗及其后嗣皇帝在位时期的待遇和处境,看看太宗一系皇帝是如何对待太祖后代的。 太祖一生,共有四子六女。其中长子德秀、三子德林早夭,史料中记载很少,就连名字都是在元符三年(1100年)...

中国历史的“四大谜案”是那些
传国玉玺和氏璧的下落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烛影斧声”与宋太祖之死 建文帝朱允文的下落

历史上有哪些手足相残的例子?
李建成和李世民曾经有过长期的对峙,两人也各自拥有一套文臣武将的班底,但起李建成还是逐渐占了上风。李世民就此决定放手一搏,最终成功在玄武门暗算了李建成,成功地除掉了李建成及其心腹李元吉,李世民就在自己兄弟手足的血泊中走上了皇帝的宝座。宋朝——烛影斧声唐太宗的手足相残是有实锤铁证的事实...

海淀区15257027441: 简要说明“烛影斧声”是怎么回事? -
钟离张益平: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由于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后世因此怀疑赵光义谋杀兄长而篡位.

海淀区15257027441: “烛光斧影,千古之谜”是指哪朝皇帝杀父弑君? -
钟离张益平: 烛光斧影,千古之谜.说的是宋太宗赵光义.开宝九年十月十日晚上,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去世.第二天,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了皇位,即历史上的宋太宗.对于宋太祖的死,《宋史·太祖本纪》上只有一段简略的记载:“癸丑夕...

海淀区15257027441: 宋朝的"烛影斧声"疑案有几种说法? -
钟离张益平: 一种意见是,宋太宗“弑兄夺位”.持此说的人以《续湘山野录》所载为依据,认为宋太祖是在烛影斧声中突然死去的,而宋太宗当晚又留宿于禁中,次日便在灵柩前即位,实难脱弑兄之嫌.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和李逸侯《宋宫十八朝演义...

海淀区15257027441: 斧声烛影是怎么回事? -
钟离张益平: 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 根据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次子...

海淀区15257027441: 烛光斧影之谜是怎么一回事?
钟离张益平: 烛光斧影之谜,既赵匡胤是怎么死的,其弟赵光义是怎样得以继承帝位的,这正是“... 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

海淀区15257027441: “灯影斧声”之谜是怎么回事?
钟离张益平: 斧声灯影,烛影摇红案; 宋太祖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而逝.死后第二天,其弟赵光义(即宋太宗)名不正言不顺地继承了皇位,而当时太祖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年且身体康健...

海淀区15257027441: 古代的继位之谜烛影斧声 -
钟离张益平: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退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对此事件史料记载不一,争论一直存在.一说光义谋害太祖篡位;又有说太后杜氏去世前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

海淀区15257027441: 求历史趣事!!!着急 -
钟离张益平: 烛影斧声 公元976年,宋太祖一夜之间猝然离世.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匡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由于赵匡胤的皇位没有按照传统习惯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后世因此...

海淀区15257027441: 关于“烛光斧影”有谁知道宋太祖赵匡胤之死之迷?
钟离张益平: 斧声烛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赵匡胤... 外人只远远看见赵匡胤和赵光义说了一些什么,接着烛影摇晃,似乎赵光义离席退避...

海淀区15257027441: “烛影斧声”与宋太祖之死有怎样的关系呢?
钟离张益平: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 17年皇帝,到公元976年便撒手... 赵光义按遗诏,于灵柩前即皇帝位.历史上所谓“烛影斧声”的疑案就指此事.有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