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中的“乃”是什么用法

作者&投稿:越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的翻译~

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想法。
一、原文:战国 孟子《孟子 梁惠王上》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二、译文: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想法。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扩展资料
一、人物简介
齐宣王(约前350年-前301年,约50岁),妫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
前314年,燕国燕王哙禅让王位给宰相子之,太子平被迫起兵夺回权力,反而被杀。齐宣王乘此大乱,派匡章率军攻破燕国,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后被齐人抓住做成肉酱。
二、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前309),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现将此学说称为“孔孟之道”,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

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

本句出自《齐桓晋文之事》,见网址http://baike.baidu.com/link?url=0da7ahQnRfbmPgCaB650cNj6YmkmqIDjFn5dwkoA9dzRODdmULuvXADdjBYsxIuM 有相应的文章和翻译,可供参考!
乃字用法如下:
.【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乃在这里的词性是代词,翻译为犹如此,也就是这样

作指示代词,意为:这样!

人提供今日通过福建人防


"夫我乃行之"的乃,指示代词,意思是:这样.——我就是这样做的,回过头来找一找这样做的原因,我却想不起来。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对照翻译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齐恒晋文之事原文翻译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

“乃”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1、一般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译文: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2、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出处,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出处”是什么意思?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 王说⑴曰:“《诗》云⑵:‘他人有心,予忖度⑶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⑷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⑸’,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⑹’,而不见舆薪⑺,则王许...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的“乃”字啥意思;
作指示代词,意为:这样!

找《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的译文。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

楚鸡文言文
王说,曰:“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

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出处,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出处
王说⑴曰:“《诗》云⑵:‘他人有心,予忖度⑶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⑷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⑸’,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⑹’,而不见舆薪⑺,则王许⑻之乎?” 曰:“否。” “今恩...

管仲相齐文言文
’──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

管仲事公子纠文言文
”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

宜春市18268133454: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是什么意思啊? -
邓背参芪: 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

宜春市18268133454: 挟太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为长者折枝,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孟子 -
邓背参芪:[答案]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

宜春市18268133454: “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意思 -
邓背参芪:[答案] 出自.《齐桓、晋文之事》 戚戚:心有所动的感觉. 王说⑴曰:“《诗》云⑵:'他人有心,予忖度⑶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⑷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

宜春市18268133454: 昔孟子少时中乃去的乃是什么意思 -
邓背参芪:[答案] 才 乃 nǎi ①你(的);你们(的).《示儿》:“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这;这样.《齐桓晋文之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③表判断,是.《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④竟然;却.《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

宜春市18268133454: 关于齐恒和管仲的文言文 -
邓背参芪:[答案]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

宜春市18268133454: 文言文中的乃是什么意思? -
邓背参芪:[答案] 乃nǎi①你(的);你们(的).《示儿》:“家祭无忘告~翁.”②这;这样.《齐桓晋文之事》:“夫我~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③表判断,是.《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天也.”④竟然;却.《桃花源记》:不知有汉,无论...

宜春市18268133454: 英语翻译诗 云:“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
邓背参芪:[答案] 齐宣王很高兴地说:“《诗经》说:'别人有什麽心思,我能揣测出.'这就是说的先生您吧.我自己这样做了,反过来想想为什麽要这样做,却说不出所以然来.倒是您老人家这麽一说,我的心便豁然开朗了.但您说我的这种心态与用道德统一天下的王...

宜春市18268133454: 反而求之,不得吾心中的“反而”是什么意思
邓背参芪: 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 反:通返,回去.而: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可不译.“反而”在这里是两个词,不是一个词. 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原文段: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译文: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有豁然开郎的作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宜春市18268133454: “与我心有戚戚焉”是什么意思 -
邓背参芪: 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王说⑴曰:“《诗》云⑵:'他人有心,予忖度⑶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⑷焉.” “于我心有戚戚焉”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在我心里产生了触动”的意思,或“在我心中产生了共鸣”.

宜春市18268133454: 乃的4种古代意思~!?. -
邓背参芪:[答案] 乃:①你(的);你们(的).《示儿》:“家祭无忘告乃翁.”②这;这样.《齐桓晋文之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③表判断,是.《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④竟然;却.《桃花源记》:“乃不知有...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