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是谁烧?

作者&投稿:彭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永乐大典》是被烧了还是做了明英宗的陪葬品?~

是被烧了的,具体是在嘉靖年间消失了。《永乐大典》算是明朝最大的修书了吧。《永乐大典》在明朝迁都时就由南京转移到新都了。只不过它原文手稿还在南京的文渊阁中。在明英宗时,南京皇后失了大火,文渊阁被烧毁,原手稿也随之化为烟灰。但是那个时候新都还有份《永乐大典》,但是那份就是属于孤本了,也就是后面所说的正本。至于正本消失的说法比较多。
公认的说法便是在嘉靖年间皇宫遭受大火,火势蔓延至文渊阁,《永乐大典》也被烧毁了。当时史书也有记载,明朝方已智是崇祯年间的进士,担任翰林院的编修,但他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嘉靖时期的进士,所以对于这些事比较清楚。方已智在《通雅》说道,《永乐大典》藏于文渊阁,嘉靖时期大火,大火蔓延三殿,《永乐大典》烧毁。

这是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而且历史查得到,万历年间确实有过大火。但是有疑问的是,那场大火烧了原本,那么副本从何而来,南京的手稿也被烧毁。还有种说法嘉靖万历年间的大火《永乐大典》免于火灾,嘉靖本来就是非常喜爱这本书的,所以经历过那次火灾,比较心有余悸。让人抄了一份副本。抄好之后将正本放在文渊阁,副本自己拿着。奇怪的是正本就此失踪了。在时隔两百多年后副本才被发现。那么正本去哪了。有人说是嘉靖过于喜爱,与自己一起下葬了。

《永乐大典》现在被发现的,远远不足原本四分之一。而且许多都在国外,要么在私人手中。要凑齐《永乐大典》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八国联军那时候也抢走了许多卷,当时也被毁了一些,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先后命内阁首辅解缙和太子少师姚广孝主持修纂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永乐帝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这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87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
《永乐大典》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
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

扩展资料
《永乐大典》在永乐年间纂修完成后,只抄录了一部,叫做“永乐正本”;到嘉靖朝,怕大典有损,又重录了一部,称为“嘉靖副本”。因为两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宫中,没有刊印,流传稀少,在朝代更迭、内忧外患中被偷盗、抢掠、焚烧,“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下400余册。《永乐大典》从编纂到毁灭的600年间,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和千古之谜。
《永乐大典》纂成后,被放置在南京文渊阁的东阁。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移都北京,挑选了一部分藏书带到新都,《永乐大典》在正统年间正式被放置在文楼中。永乐和万历年间,虽然都曾有人提议过刊刻,都因“工费浩繁”未能实现。
在明朝皇帝中,明世宗(嘉靖皇帝)最喜爱《永乐大典》,平时在案头上常备几册大典以供随时翻阅。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发生大火,三大殿都被烧毁。火势蔓延,很快便危及文楼中的大典。明世宗连夜下了三道金牌,令人把大典及时抢救出来。为防止今后再遭受类似祸患,明世宗萌生了重录大典的想法,并同大臣徐阶反复商议此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乐大典》

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军事行动进入中国的英、法、德、俄、美、日、意、奥的八国联合军队,总人数约3万人。

起因
中国一些意见认为起因是,西方列强妄图以义和团运动反抗作恶多端的传教士、领事为借口,企图共同瓜分中国。

西方主要意见认为起因是,清朝纵容义和团运动残忍杀死西方传教士及领事人员,义和团拳民对东交民巷外国大使馆和西什库教堂等地发动了攻击。

另有观点认为,清朝统治者图谋通过义和团运动来打击西方国家对其的控制以加强其统治地位。

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二万自天津沿运河两岸进发,并于14日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遂逃往西安,而派奕劻和李鸿章乞和。9月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被推为联军总司令来华,侵略军陆续增至十万,由京津出兵,分侵山海关、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此间,帝俄又单独调集步骑兵十七万,分六路侵占中国东北。12月联军提出《议和大纲》,迫使清政府全盘接受,并于1901年9月7日签署了《辛丑条约》。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常驻京津、津榆两线,其余撤兵回国。

八国联军军事行动,以清政府被迫与总共十一个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结束,其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被称为庚子赔款。由于八国联军的入侵,原藏于清廷中的大量珍贵的中国文物和文化遗产遭到掠夺和破坏亦是不争的事实。

在战争中,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东北全境,这也为日后的日俄战争埋下了伏笔。

中国一些看法认为,八国联军军事行动是一场侵略性质的战争,八国联军不仅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而且在中国无恶不作,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义和团运动则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的农民运动。

西方主要观点认为,这是一场为了营救各国大使以及公民的多国合作的军事行动,而事情的起因,则是义和团攻击位于东交民巷的大使馆,以及德国公使克林德的被杀。

过去甚至有西方极端主义者认为,西方国家肩负着开化落后民族的艰巨任务(the white man's burden),但从客观角度上来说,的确为中国脱离封建统治创造了条件。而且在之后,由于清政府无法赔付如此巨额的赔款,而改为向西方派遣留学生,也间接促进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

圆明园位于中国北京市区西北的海淀区,是一组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其规模宏伟,融汇了各式园林风格,娴熟地运用各种造园技巧,堪称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性作品,被西方国家称作“万园之园”。1860年,该园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址。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6日攻抵北京德胜门、安定门等处,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纷纷退至圆明园一带,英法联军遂追至圆明园。

联军士兵起初尚相劝戒,勿进入园中,恐中国日后以失物索赔,但不久即有数千名法军士兵冲入圆明园,守园的官兵寡不敌众。见法军展开抢劫,英军司令格兰特遂批准英军入园。联军士兵大肆劫掠园中的珍宝和陈设物。根据英国官员事后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宝(金银、宝石、绸缎和古玩陈设等)价值达600万英镑之多,因不识其价值或因搬运不便而被毁坏的珍本图书、佛塔、瓷器、家具等价值与此相仿。

由于此前清廷谈判代表曾拘捕英国军使巴夏礼一行,并曾将其囚禁于圆明园中,英军在园中发现《泰晤士报》随军记者被肢解的尸体,英军统帅额尔金遂以“对外交人员实施虐待”为由,于10月18日下令放火烧园,以作为对清廷的惩罚。英军第一军团一部于10月18日起在园中各处纵火,同时派出分队焚毁附近的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畅春园等皇家园林。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两天,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对此给予强烈谴责,称之为“两个强盗的胜利”。

长春园西洋楼养雀笼遗址圆明园被焚后,尚有部分景点幸存。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内务府调查报告,园内幸存建筑有圆明园的廓然大公、紫碧山房、鱼跃鸢飞、耕云堂、慎修思永、知过堂、课农轩、顺木天、春雨轩、杏花春馆、文昌阁、魁星阁、蓬岛瑶台、万方安和十字亭、藏舟坞,长春园的林渊锦镜、海岳开襟,绮春园大宫门、庄严法界、正觉寺等建筑。同治十二年,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打算择要重修圆明园,计划修复圆明园前朝区、九洲区,以及福海以西以北的少数景点,并将绮春园择要修复,改名“万春园”,作为慈禧太后居所。但该计划终因财力不足而在开工11个月后作罢。此后对园内一些景点仍有小规模维修,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曾多次到园中游幸。此时的圆明园除幸存建筑外仍保留有大量的名贵花木、山水叠石、建筑基址,桥梁、道路、园墙和园门大多完好。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再次逃亡。在混乱中,圆明园又遭到附近驻军和匪民的趁火打劫。园内残存建筑除新宫门(绮春园宫门)有庄户保护外,全被土匪推倒拆毁,拆卖砖瓦木料。园内的古树名木、木质桥梁、以及建筑地基中的木桩,全部被劫运往附近的清河镇出售。

长春园七孔水闸,20世纪50年代拆除清朝灭亡后的数十年里,圆明园遗址继续受到劫掠。园内的方砖、条石、石料、汉白玉雕刻、太湖石、青片石纷纷被军阀官僚运走修建私园和陵墓,圆明园虎皮石围墙被拆除修路。此外也有一部分圆明园遗物被安放于公共场所,如长春园门铜麒麟、安佑宫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后于1910年至1937年被移往颐和园;安佑宫华表、石麒麟、西洋楼线法桥和翻尾石鱼、梅石碑、莳花碑、文源阁碑被分别移至燕京大学和北京图书馆旧馆;兰亭碑和“青莲朵”等珍贵太湖石于1915年移往中山公园;长春园大东门石狮子及基座移至正阳门和新华门。西洋楼遗址的汉白玉及砖瓦也多被军阀官僚运走,或被各家石作坊买去,就地改刻为其他石料。1928年大水法遗址石料被拆走修建绥远阵亡将士碑。日占时期,园内部分遗址在“奖励农业”的口号下被平山填湖,改为水田。

1950年代,曾计划将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定址于此,但1960年代园内土地大多被附近生产队改为农田,大量人口迅速涌入,相继拆除了圆明园福海石驳岸、舍卫城残余城墙及地基、万春园三孔桥、运料门、长春园七孔闸等残存建筑,以及残留的全部园墙,并砍伐了园内残存的唯一一株花神庙古树。特别是1975年以后,各单位在园内大量平毁土山、填平湖泊、砍伐树木,修建工厂、养猪场、养鸡场,圆明园遗址原有山形水系和残存的古树植被彻底消失。

确切的说是战乱烧的,八国联军在攻占北京的时候,清政府逃跑,义和团奋勇抵抗 ,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中义和团用永乐大典筑成防御墙.被炮火打坏烧坏很多.八国联军占领后抢走不少.以前好象用1万多册现在中国就六百多册了.在破四旧的时候是周总理保护了它.海外的现在在日本最多.鄙视小日本.抵制日货!!
这是我在前几天看国宝档案知道的.数字记的不一定准确.可内容大致就是这样的

从明朝编好永乐大典后的几百年里就不同程度的丢失过,正本不知毁于何时,副本曾散失一部分,到清乾隆38年开四库全书馆时,已经散失2400多卷,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又被劫走不少。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此书一部分被毁,一部分被劫走。今天国内所幸存者有1960年中华书局影印的《永乐大典》730卷,加上后来从世界各地征集的65卷,共计795卷。

清政府不重视永乐大典,随便安放,到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的时候,已经散佚很多,八国联军烧过,义和团与八国联军展开巷战的时候,也搬出来当防御工事

从明朝编好永乐大典后的几百年里就不同程度的丢失过,正本不知毁于何时,副本曾散失一部分,到清乾隆38年开四库全书馆时,已经散失2400多卷,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又被劫走不少。


国乐大典光是谁吹的
国乐大典光是竹笛演奏家唐俊乔吹的。《国乐大典第四季》,竹笛演奏家唐俊乔献曲《国乐之光》,游刃有余尽显大师风范。唐俊乔,著名竹笛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领军人才,上音高研院中国竹笛艺术中心主任,上音竹笛乐团团长兼艺术总监,上海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

什么是四库全书?什么是孤本和善本?
《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水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

奥运会结束时的音乐大典都有谁演唱啊??
多明戈和宋祖英等

咏乐大典 为唐骏拿奖杯的 女模特叫什么名字
我知道啊眼熟

禅宗音乐大典门前环山路向南1000米是什么武术学校?
禅宗音乐大典门前欢笑路向前一千米是什么武术学校中国武术术学禅宗音乐大典门前欢笑路向前一千米是什么武术学校中国武术术学

少林音乐大典带适合带婴儿去吗? - 百度宝宝知道
不太适合,婴幼儿不适合去音乐分贝太大的地方,孩子什么都听不懂,但是太强的声音对宝宝的听力是有损坏的

华乐大典二胡卷文论篇基本信息
华乐大典二胡卷文论篇是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精心编著的一本专业书籍,它深入探讨了二胡艺术的理论与实践。该作品旨在为二胡演奏者和音乐爱好者提供详尽的学术参考,同时也揭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这本书籍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于2010年1月1日发行,具有ISBN 9787807514961的国际标准书号,可供读者在...

国乐大典山水乐团是哪一期
《国乐大典》山水乐团是第20190719期,《国乐大典》是由广东卫视、山西卫视联合制作的大型原创中国经典音乐竞演节目,采用季播方式,每季有13期节目。

咏乐大典注册商标
咏乐大典已经成功注册了商标,服务项目涵盖(第42类)领域,包括城市规划、包装设计、建筑制图、室内装饰设计、服装设计等,以及将传统数据电子化、网站创建与维护、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和艺术品鉴定等现代服务。具体由义乌市新天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该公司的注册地址设在浙江省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岩刘村...

国乐大典墨韵是哪一期
国乐大典墨韵是国乐大典第三季第8期。墨韵在国乐舞台用古筝惊艳演绎《万神纪》,博得寻乐人一致好评,同时他们也对面纱下的墨韵充满好奇,墨韵因何戴面纱也引发众人猜测。2020年《国乐大典》第三季再度启程,历经了前两季的沉淀与打磨,《国乐大典》第三季携着"国乐正青春"的口号阔步而来;新一季节目精心...

开县18528423984: 中国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哪代哪位皇帝下令编写的 -
暴许尤尼: 中国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下令编写的. 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至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即《永乐大典》.《永乐大...

开县18528423984: 永乐大典一共有几本,现在还有几多? -
暴许尤尼: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常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

开县18528423984: 修《永乐大典》的是谁 -
暴许尤尼: 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敕命翰林侍读解缙主持编纂,参与其事者147人,第二年完成,初名《文献大成》.

开县18528423984: 《永乐大典》正本藏于何处?
暴许尤尼: 关于正本失踪的原因第一种说法是毁于明亡之际说,说穿了,就是被李自成焚毁了.... 在这样一个人人自危的乱世,已经没有人会去顾及一部书的命运.《永乐大典》正本...

开县18528423984: 明'永乐大典'到底在何处? -
暴许尤尼: 《永乐大典》的正本和副本都已经消失了.现在整理的只找到750卷(原有2万2千多卷)

开县18528423984: 永乐大典是在哪个朝代(永乐大典是哪个朝代的)
暴许尤尼: 1、055-79000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是内阁第一助理解缙编纂的中国古典著作代表作,初名《永乐大典》.2、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文献集,有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卷,约7亿字,收集了七八千部古今图书,展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3、《文献大成》在《百科全书》词条中,将中国明代书籍《永乐大典》称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开县18528423984: 永乐大典是什么? -
暴许尤尼: 永乐大典》 是明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明成祖时《永乐大典》的纂修,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此一部规模宏大的类书,永乐帝当时未能毅然付之刊印,仅抄写一部,存于皇宫深院中.嘉靖末年虽抄写成副本,而正本却杳如黄鹤,不知踪迹.副本《永乐大典》清代收藏不善,续有遗失;近代更是被八国联军焚毁、劫掠.至今残存的嘉靖副本由于其重要的文献价值仍被学术界视为珍宝.据统计,现在嘉靖副本《永乐大典》在全球范围尚存400余册,其中223册存藏国内,国家图书馆馆藏221册.

开县18528423984: 《永乐大典》简介 -
暴许尤尼: 《永乐大典》编撰于大明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开县18528423984: 火烧圆明园时,中国失去了多少国宝? -
暴许尤尼: 《永乐大典》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康熙玉如意 《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 《四库全书》 大英博物馆中中国历代珍稀之品现有3万多件.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的中...

开县18528423984: 《永乐大典》是谁主编的?
暴许尤尼: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