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佛

作者&投稿:相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佛,如何修佛~

佛是彻征世出世间真理的圣者。普通地说,了知一切真理,五眼六通俱足,福德和智慧达到不可思议的具足。学佛,按照佛所说的去修行,即佛经,但无师父,对佛经甚深意义难以理解,许多修行的窍块无法知道,因此要依师而修。

1、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四部《阿含经》、《净土诸经》、《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圆觉经》、《楞伽经》等。
(千万不要以为看了四本五本的佛经,就差不多了解佛法了。另外经过修行,和没有修行的,对佛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学习修行佛法,要去多看佛经,要进行修行。佛法两千多年了,佛经浩瀚,不论你修行到什么程度,几乎你们所有的疑问,佛经上都有答案。)

2、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净土宗和藏区的大圆满法。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的。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
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都是修习大圆满法的好去处。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念佛心要恭敬虔诚,从一句至十句,念得清楚,记得清楚,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最能去妄,妄念无处著脚,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久当自得耳。大势至菩萨谓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印光法师)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4、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未悟凡夫,处于“资粮位”。比如远行,若无资粮,则不能走远。凡夫至佛,利根人尚需三大无量数劫;其中艰辛,难以言表。故一者需有坚定决心(菩提心),二者需具足资粮。
如上而言,学佛人先发菩提心,而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忏悔罪障,广行六度以积累福德资粮。是为修学佛法之根基。具体步骤,略述如下:

一 深信佛法
“信为道源功德母”,信根未具而研究佛法,名为“学者”不名“修行”,不得实际利益。菩萨五十二阶位,最初即是“十信位”。

二 发菩提心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三 建立基本知见
“一切众生毕竟成佛”。因此,佛法就是:“成佛的方法”;因此,“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佛法的目的和意义。
“我”,从无始劫以来,一直因造作种种善不善业而被业力牵引,于无数世在六道之中轮回,若不闻佛教导、信受、奉行,将永远生生死死以至无穷。这是因为不知道有解脱生死的方法。
了脱生死,停止轮回名为“得度”(渡过生死苦海,到达不生不死的彼岸);这个方法唯有佛法能够做到。
佛法分为二种道路:
其一为“小乘解脱道”,历缘对境,实际观行而证得五蕴十八界一切法皆是“生灭法”,因而虚妄不实,找不到一样恒常不灭,可以依止的法;因此断除“我见”,“我执”,断除“三缚结”;三界之中已经找不到这个“我”了,成为“阿罗汉”“辟支佛”入无余涅盘,不再受生死。这样就解脱了生死。
其二为“大乘菩提道”,以发菩提心为始,修积福德资粮,开悟明心而触证人人本来具足的真如如来藏;实际发起般若智慧而入门,再实修菩萨六度万行,直至成佛。
小乘解脱,虽然已了生死,不受后有,但是不是究竟;究竟是成佛,也叫做“唯一佛乘”。

四 注意事项
1 不贪:
不贪求“殊胜”之法,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布施波罗蜜时,所施头目脑髓如须弥山;《佛藏经》载: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因为诽谤善知识,曾今入地狱受极重苦多劫;大乘菩萨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以上可知:诸佛菩萨功德之无量;可知:大乘菩提道之无量艰辛。所以,若有人不以此正道开示,而说:“教你殊胜法门”乃至“即身成佛”,是大妄语!若学佛人有此类心态,是“偷心不死”,正是“背道而驰”,不是“偏差”二字所能形容。
2 卑下:
印光大师有言:“众人皆是菩萨,独我一个凡夫”,若有人不以平等心对众生,常常“我是他非”,且态度傲慢;可知此人离佛远矣!心性调柔者与“刚强难化”正好相反。卑下恭敬则得佛加持。
3 不求名闻利养:
求“名闻利养”,正是“贪欲”;若身为沙门而行如是之事;是名毁坏佛法,果报难思。
4 轻“物法”,重“心法”:
常有学人在学佛之后,积习难除,喜好“世界起源”“算卦测命”“科学哲学”“为人处世”“神通”等有为法乃至世间法;而忽视“了脱生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等出世间法。
5 知道断常二见:
以能知能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意识心为真心,执此意识心不灭;如是落入常见;
以“一切法毕竟空”“人死如灯灭”而否定不生不灭之真心;如是落入断见。
6 拣择之智慧:
学习大乘经典,事先建立基本知见,以此“如理思维”初具判断真假善知识的智慧;修积福德资粮,以此善根得遇真善知识。
7 不学世俗化的“佛教”:
佛教世俗化一:沦为“求保佑”之法。释迦世尊在因地时,无数次为法舍身,何曾贪求健康平安乃至升官发财?
佛教世俗化二:沦为“心灵港湾”。佛教若是只求心境安宁,不如去学心理学;“心理治疗”现下很时髦。
佛教世俗化三:沦为“玄谈”“口头禅”。看过几部经,自以为“高深”,以“智者”自居,或争论、或相互欣赏,乃至在意识心上“参话头”“打机锋”。扪心自问:可脱生死否?
佛教世俗化四:沦为“苦行”“人天善法”。托钵苦行立足于小乘观行,不是究竟;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后来:“知非而改”。六祖云:“成道非由施钱”,南岳怀让示马祖:成佛不由禅定、打坐。
8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积累福德资粮;发菩提心,熏习六度以待因缘成熟,力求识得本心;否则念佛往生。

以上浅见,供楼主参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 !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回光一瞥,了了常知,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4.修行需要先消业障,在消业障方面《地藏菩萨本愿经》甚佳,读经、念: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名号。
《地藏菩萨本愿经》: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益,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其门,何况及身。是人毕竟得菩萨摩顶授记。

我只知道最简单的方法。常念阿弥陀佛 , 建议去看胡小林讲的 十念法。 读颂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 这是佛 智慧的精华 。 上网搜索 史德顺 讲的 无量寿经 相信对你有很大的帮助!里面详细讲了很多如何学佛的方法 。 一定要耐心听哦!

我说下自己学佛的一些过程吧 供师兄参考.

1.读诵地藏经不可或缺 救拔远亲债主刻不容缓.
2.要敢于求 释门中求 有求必应 但要如法的求 佛很慈悲 会恒顺众生
3.学会发愿与满愿 作为一个小节 慢慢的来感悟和总结
4.恒顺众生 恒顺自己 依教奉行 但也不需要委屈自己
5.看些书 光盘 善知识 高僧大德的一些言行 让自己深深去体会 很有帮助

祝愿师兄吉祥安乐

先在网络上找关于佛的知识 有视频 经书 讲座 动画等等 很多只要你找 多的要命

在根据自己的情况定做学习和修行计划

我个人认为 网络比任何师傅都知道的多详细 还有百试不厌

你没在网络上找过的话 来我博客吧 有佛祖禅祖成佛的故事 视频 通俗易懂 动画 免费 你有了佛的基本知识之后 你可以找师傅 找大师 或随你好了


中国佛教现在还有真修行的,像虚云大师那样的修行之人吗?
南无阿弥陀佛,推荐您搜索一下 大悲寺。在辽宁海城。这个寺院不准人们扔钱,不设立功德箱。寺院的僧人,也持终身不摸钱的戒律。寺院晚上10点止静休息,4小时后,也就是凌晨2点,僧人们就必须起床诵经参禅。也就是每天只睡4小时。而那的僧人,都是常坐不卧的,也就是睡觉的时候都不躺下,为了修行...

不是说相由心生吗?为什么佛还要花100大劫来修想好?
你问这个问题,首先就理解错了,相由心生,如果说的详细,可以解释很多,但是简单的话 就是一句话,相是圆明妙心的示现,而法相庄严只是佛的一种福报而已,并不是为了相变的好看就 去修佛的,如果只是为了简单的相好,那么一般的梵天,转轮圣王就可以做到了,又何必修佛?

僧伽吒经
世尊。云何修佛智慧。云何闻此法门增长善根。佛告一切勇菩提萨埵。若有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诸佛。施诸乐具。若复闻此法门者。所得福德与前正等。一切勇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云何善根满足。尔时世尊告一切勇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言。功德如佛者当知满足。一切勇白佛言。世尊。何人功德与如来等。佛告一切勇菩提萨...

恶补《弟子规》比什么都重要
是一个利益众生的本愿。好好念佛,这个才是重要的。有些事情是一个宿业,不是一日之功,菩提心也不一定一步登天,如果可以的话,大家统统一步登天,何必修佛呢?那么容易的话,大家都成佛了。在父母、儿女之间,孝顺也是这个样子,如果宿业没有清净,相续之间就还会以仇恨反复继续,我说的是父子...

真正的修行人是什么样
这些佛法道理谈得头头是道,却没有研究心行。为什么要求得空?空的后面是什么?假定真空了,是个什么样子呢?这些教理上都说了,可是我们没去研究。所以,有些人尽管功夫修得好,气脉做得好,也是没有用的。多少人说自己的奇经八脉打通了,三脉七轮打通了。打通了又怎么样?你说我气脉打通了可以不死,还没有一个...

修佛能改变成住坏空的规律吗?
能,众生本来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只因妄想执著而轮转六道,不能出离分段生死。这个分段生死就体现出了城住坏空,打破分段生死了,就是不生不死的恒定状态,就是常乐我净哦!第二个问题,分段生死中,众生有烦恼业障,感知到片段之内的生老病死之苦,看不到无始劫以来的因果。虽然众生都有佛性,但都...

原创 关于学佛人该修学哪个法门
回答:初学佛人都想知道:法门无高下,我该修哪个法门? 关于学佛人该修学哪个法门 1,(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上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是说,哪个法门都好! 2,(释迦牟尼)佛在《大集经》里说:“法运一万二千年,正法戒成就,像法禅成就,末法净成就。” ------净空法师〈佛学十四讲讲记〉204页...

我看到天空中排列整齐的六尊云彩佛了,有什么说法呢?
也许也是一种方便摄受吧,如果你看到云,生起欢喜心,那么佛的目的就达到了:)随喜你哦 。对佛生起强烈欢喜心也是一种供养哦

修佛有惑
所以这很容易就退堕了。可是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呢,就没有退了,只有向前精进而没有退了,能得到这个四不退。四不退,第一就是位不退,第二是行不退,第三是念不退,第四是究竟不退。「位不退」: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得到这个佛位。你到那儿莲华化生,等那华开了,就见佛闻法,...

请各位修佛人士指点,针对我自身的问题,指点迷津,感激!
念佛胜余功德者: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无不尽;以不出一心故。愿净业弟子,专其信愿,不二其心。古德多有原修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况原修念佛人,岂敢变其所守,而复他尚乎!南无阿弥陀佛。昔有人问六祖大师云,念佛有何利益?六祖答曰:念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万世出世之妙...

琼海市19483233400: 如何才能把佛修好 -
再施卡立: 各位高论已阅,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楼主可参阅之.说说我的己见. 佛祖慈悲度化世人,完全是慈悲心,无条件的度化,只要想修能修就来.世俗因果不是凡人可以参透的,何谓善事何谓坏事,仅凭表面之象难以界定.所以积德行善是世俗...

琼海市19483233400: 如何修佛 -
再施卡立: 先了解什么是佛:看经,听经,培养正知正见.(闻、思) 将佛经所讲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修) 最后发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己原本就是佛,不用修,自然是.(证悟) 一般学佛者成佛,都会经历这几步. 禅宗所谓成佛三境界: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南无阿弥陀佛!

琼海市19483233400: 如何修证佛法 -
再施卡立: 所谓修证?一定是先明理,然后在事上修、证得理的体.没弄清佛的知见前,谈何修证?1.先从道理上学习,深入经藏,熏修佛理.当然悟理的时候也属于修证,因为人不是这一世才开始修行的,累世今生的经验遇到佛法上讲的某个道理时,在哪一方面的理和事都通了、明白了.2.然后在事上来修心,在事上修的时候,理先放下,完全投入到生活中去修证.这个也不是三言两语说的完全的.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一路上所修的各种方便法门也不太一样.最终成就圆满佛果的时候,悟得证得是一样的.所谓“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可以参考元音老人的《佛法修证心要》.

琼海市19483233400: 应该怎样修佛 -
再施卡立: 戒的定义是不当作的不能作,应当作的不能不作.总括起来,那就是“七佛通戒偈”的内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五戒十善是一切戒的基础,所谓五戒十善,五戒就在十善之中,明白了十善也就明白了五戒.十善的内...

琼海市19483233400: 如何修佛 -
再施卡立: 1、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四部《阿含经》、《净土诸经》、《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圆觉经》、《楞伽经》等. (千万不要以为看了四本五本...

琼海市19483233400: 怎样才能修成佛 -
再施卡立: 楼上有人胡说八道,我们自性是佛是对的,但是我们就像镜子上的灰尘不擦他怎么明亮?想成佛就要依照释迦牟尼佛说的84000法门一门深入,如法的修行.

琼海市19483233400: 如何修佛?
再施卡立: 首先给你解梦,梦见死去的人和自己说话是好的.梦见死去的人和自己不说话就不怎么吉利.梦见死区的人和自己拥抱会健康长寿..至于成佛,就要有很大的努力了,要成佛要让天下人都认为你的活佛,学不止竟,好好学.我也是学佛的

琼海市19483233400: 究竟应该如何修习佛法 -
再施卡立: 《大般涅槃经》说:“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 ,意思就是说修习佛法,最关键是要受持戒律. 在家居士,一般是受持五戒_——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能够严格地受持戒律,然后修念佛、诵经、拜忏等等各种法门,都很容易入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