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文

作者&投稿:可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中,王阳明的例子在文中的作用~

1、课文的标题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它最早在什么地方提出来的?
  【明确】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最早是在《大学》里提到的。
  2、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3、作者在概述了《大学》本身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目的后指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请以作者所举王阳明“格物”这一事例说说这句话的含义。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细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王阳明的“格物”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研究,而是对着竹子空想,要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的目的,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所以作者说:“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被淹没了。”从上下文来看,在作者心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实验精神。
  4、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认为,造成中国学生面临“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原因是大家受王阳明思想的支配,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养实验的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5、读下列语句,注意标有红色字体词的作用。
  (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
  (3)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4)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明确】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关联词语。
  (1)作者强调实地实验对获得新知识的重要作用。“只能……不可能”在句中起到了强调作用。
  (2)作者强调科学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的过程。“不是……而是”是表并列关系的复句,一般强调“而是”后面的内容。
  (3)作者强调实验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不是……”对“毫无选择的测量”作了否定。
  (4)作者强调了“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不能……也不能”从两方面否定了错误的做法。
  6、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1)举例论证。文中第4段举了王阳明的例子;第11段、12段联系实际,举了中国学生及作者自己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2)道理论证。第5段、第8~9段,第13段都运用了道理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7、论证实验精神的重要,可举事例很多,为什么文中只举了明朝的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来论证呢?
  【明确】议论文中举例要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举王阳明的例子,可以有力地说明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中国传统教育对中国学生的影响,很有现实意义;举作者自己的例子,现身说法,有力地说明了有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样的举例,有针对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8、请你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明确】古代《大学》里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平天下,所以它所格的物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获得新知为人服务,所以侧重于实地实验的精神。
  9、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10、本篇属于学术性演讲,但通俗易懂,听众易于接受,这是为什么?
  【明确】首先,作者在演讲过程中注重结合自己的真实体验,使读者真切感受到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第二,作者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11、“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是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请说出理由。
  【明确】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不是,王阳明格竹子并没有探察竹子的过程,而是坐在凳子上硬想,他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因此,王阳明的做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

八年级下册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讲解。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丁肇中

原文节选:我非常荣幸地接受《了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

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囚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扩展资料

此文论述王阳明格竹的故事,观点与丁肇中先生相似,可以为佐证。现节选与本课相关部分。

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大学里有一句“致知在格物”,但没有说明“格物是什么或是怎样做。到了宋朝,许多哲学家都下过“格物”的解说,后来竟有六七十家的不同解说。

其中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朱子(朱熹)合作的……程子朱了确实有了科学的目标、范围、方法。何以他们不能建立中国的科学时代呢?他们失败的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学者向来就没有动手动脚去玩弄自然界实物的遗风。

明朝有个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他曾讥笑程子朱子的格物方法。他说:“即物穷理是走不通的路。我们曾实地试验过来。有一天,一位姓钱的朋友想实行格物,我叫他去格庭前的竹子。

钱先生坐在竹子边,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道理来。我就自己去试试,一连格了七天,也格不也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的了,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格物!”

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实行“即物穷理”,终不能建立科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丁肇中(1936——),美国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了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囚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丁肇中(1936——),美国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了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囚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就是上面那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旨
《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赏析 《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谈式的议论文,全文就是围绕着“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进行论述的。文章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成语解释
另一成语"一帆风顺"则寓意着顺利无阻的旅程,如同船只满帆顺风,象征着在生活或事业中,一切进展顺利,没有任何阻碍或困难。当我们遇到困境,不知如何应对时,"不知所措"这个成语便恰如其分。它形容人们在面临难题时,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处理,内心可能充满了焦虑和混乱。"格物致知"是一个富含哲理...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精神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格物致知”包含“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心得感悟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这种观念...

为什么一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列举了《大学》就是叫道理论证?
"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它强调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以了解道理、认识真理。在《大学》中,“格物致知”被列举和提及,旨在强调人们通过研究事物来认识天地万物,进而求知问学。《大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也包含了对知识和学问的思考。而“格物致知”作为其中的一...

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解释
1、格物致知最早见于先秦经典《礼记大学》,是该书所提出的儒者求学八阶段的初始两个阶段:“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

谁来概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容
1、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2、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格物致知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这一程序性行为纲领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见格物致知在儒家学说中的确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如何才能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唯修身难,前四项皆为修身之必须。格物者,细分而不混为一谈,只有细分的精确、专注,才能知道事物的来龙去脉、性情变化。也唯有对事物的此种精神,才能达到使自己有“知认(听闻)、体认(体验)、心认(证悟),”的各阶段致知;诚意、正心,是...

自然科学中“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是什么?
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是通过广泛学习,细致研究某事某物,并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去实践体会,就可以获得真知 格物致知学说具有研究客观事物以获取知识的含义,一些重视研究自然的有识之士也借用这一口号,赋予它新的内涵,用以阐发自己的思想。。即通过广泛学习,细致研究某事某物,并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去...

什么是格物致知、见微知著的精神
“见微知著,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 领会一种精神,凝聚一种力量,形成一股合力,完全有可能指导一帮或一大帮求知者干出一番常人难以预想的事业。不论业之大小,精神至上,宁神定志,凝心聚力,团结敬业,方可出成绩。不论绩之大小,找准精神支点,方可支配数十百千人干事,方可在预想的时间内办成乃至...

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应用"格物致知"的精神时,人们通常会采取以下几个步骤:1、观察和感知:通过仔细观察和感知事物的现象和特征,了解事物的表面和外在属性。这需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的观察力,并尽量消除主观偏见。2、研究和分析: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这包括收集相关信息、阅读文献、进行实证研究等,...

阜城县15179159478: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文谁能提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文<br/>
金张洛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丁肇中(1936——),美国物理学家.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

阜城县15179159478: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科学研究精神) - 搜狗百科
金张洛索: 主要内容: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

阜城县15179159478: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出自哪里?我们上课要用. -
金张洛索:[答案] 选自《散文选刊》

阜城县15179159478: 九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什么? -
金张洛索: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据:事实论据:1、王阳明格竹.2、中国留学生高分低能现象.3、作者在美国学物理时遇到的困难. 道理论据:第12自然段:格物致知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及意义. 论证:引用论证.引《大学》里的句子. 举例论证:王阳明格竹.中国留学生高分低能.作者在美国学物理时遇到的苦难.正反对比论证:王阳明格竹和第8段中科学的研究竹子的方法.

阜城县15179159478: 格物致知精神是什么意思?
金张洛索: 推究事物原理则总结理性知识格物致知古代儒家思想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修身、齐家、治、平--所论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格物物格知至知至意诚』段《》文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其作任何解释未任何先秦古籍使用「格物」与「致知」两词汇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真意义儒思想难解谜《现代汉语词典》2005发行第五版格物致知解释:推究事物原理则总结理性知识《四书•》原文:古欲明明德于者先治其;欲治其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其;欲其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格物物格知至知至意诚意诚身修身修齐家齐家治治平

阜城县15179159478: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句子赏析 -
金张洛索:[答案] 1、扣题开谈,适时立论. 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

阜城县15179159478: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格物致知精神有何意义?请根据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简答. -
金张洛索: 格物致知,就是格物,领悟事物的道理,了解事物的规律,来致知,即获得知识 就是研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阜城县15179159478: 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
金张洛索: “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选自中国古代著名经典《大学》,其原文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于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

阜城县15179159478: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谁 -
金张洛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1936--),美国物理学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