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川端康成文学的时代背景和各个作品的时代背景

作者&投稿:彘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川端康成那时的时代背景~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川端康成1899年生,1972年自杀而死,活了73年。而且他创作时期跨度也比较大,从成名作《伊豆的舞女》(1926)开始到自杀之前,大概45年间一直都没有停止创作。这期间的时代背景变化非常多啊,要写出来能写一本书了。。。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伊豆的舞女:选自《川端康成小说经典》,《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1926年问世.《伊豆的舞女》的主题是通过主人公青年学生的主观意识表现出来的。一位孤儿出身的大学预科生去伊豆旅行,途中与流浪艺人结伴而行,其间,对一位14岁的舞女产生了似恋非恋的爱慕之情。在青年学生的主观感觉、体验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印象系列:(1)中风老人的印象;(2)流浪艺人的印象;(3)茶店老板娘、旅店老板娘的印象;(4)孤儿及老奶奶的印象。这几个印象系列是由青年学生的主观意识有机地统一起来。中风老人的病痛,被流感夺去父母性命的三个孤儿及失去儿子、儿媳的孤苦老奶奶的可怜;受人歧视的流浪艺人印象中又可分为落魄潦倒的荣吉,流浪奔波而孩子早产夭折在旅途的荣吉的妻子千代子,哥哥不让但又无奈还是做了舞女的熏子,迫于社会风习自己也看轻女人的阿妈,离开故里亲人只身做了舞女的百合子等。这苦难、悲哀的印象,同“因孤儿根性而扭曲了性格”、“不堪令人窒息的忧郁而来伊豆旅行”的青年学生孤寂、忧郁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都在青年学生的心灵的湖面上泛起了水花,使青年学生的灵魂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与升华。

  川端出于对传统的切实的追求,写了《古都》(1961—1962),在京都的风俗画面上,展开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川端康成为了贯穿他创作《古都》的主导思想,借助了生活片断的景象,去抚触古都的自然美、传统美,即追求一种日本美。所以全篇贯穿了写风物,它既为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又为人物的塑造和感情的抒发创造了条件。同时它也成功地塑造了千重子和苗子这两个人物形象,描写了男女的爱情关系,但其主旨并不在铺展男女间的爱情波折,所以没有让他们发展成喜剧性的结合,也没有将他们推向悲剧性的分离,而是将人物的纯洁感情和微妙心理,交织在京都的风物之中,淡化了男女的爱情而突出其既定的宣扬传统美、自然美和人情美的题旨。这正是《古都》的魅力所在。
  作者在《古都》里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他对社会、人际关系的认识和体验也是比较深刻的,这正是战后生活的赐予。他通过姐妹之间、恋人之间的感情隔阂,甚至酿成人情冷暖和离别的痛苦,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着身份等级和门第殊隔,揭示了这一贫富差别和世俗偏见所形成的对立现实。作品的时代气息,还表现在作者以鲜明而简洁的笔触,展现了战后美军占领下的社会世相,比如传统文化面临危机,景物失去古都的情调,凡此种种的点染,都不是川端康成偶感而发,而是在战后的哀愁和美军占领日本的屈辱感的交错中写就的。当时,他对于战后的这种状态,一如既往地觉得悲哀,也不时慨叹,但没有化为愤怒,化为批判力量,所以也只能是一种交织着忧伤与失望的哀鸣,也许这仍然是作者对时代、对社会反应的一贯的独特方式。同时,小说里还流露了些许厌世的情绪和宿命的思想,不遗余力地宣扬“幸运是短暂的,而孤单却是永久的”。对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来说,《古都》所表现的自然美与人情美,以及保持着传统的气息,都具有特异的色彩。

  《雪国》,首章创作并发表于1934年,主要部分至1937年大体完成。其时,川端已经越过了刻意学习西方表现主义的“新感觉派”阶段,正自觉地回归传统,探索着现代主义与日本古典文学融合的途径。如果说,在此之前的短篇《伊豆舞女》1926显示了川端这一探索的最初成就,那么,《雪国》则标志着川端的探索达到了成熟境界。《雪国》之后,虽然川端还有大量作品问世,但其意蕴、境界以及表现方式,基本可视为《雪国》的延续或变奏。

  《雪国》篇幅不长,情节线索也不复杂,主要叙写来自东京的文人岛村与艺妓驹子在温泉旅馆的邂逅和恋情。小说从岛村二来雪国写起,首章一段车窗景象的描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暮霭中的车窗镜面上,浮现出一个少女的美丽面庞,静止而透明;镜面后的朦胧景色,却不停地匆匆流逝。人物与背景,似乎毫无关联,却重合叠印在一起,相互映衬烘托,“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光映照在姑娘脸上时,那无法言说之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这段文字,最为突出地表现了川端康成视觉感觉的异乎寻常,也最为集中地凝缩了《雪国》的基本意旨和结构方式。在虚/实、真/幻交错的情节发展中,车窗镜像作为中心意象向读者暗示,《雪国》所努力营造和倾心赞颂的,正是这镜中之像的虚幻之美。

  从这一意义说,岛村是小说题旨得以实现的重要存在。川端康成曾多次否认岛村是作品的中心的说法,认为《雪国》的中心人物是驹子,岛村和叶子都只是安置在驹子两旁作映衬的道具参见《独影自命》,《川端康成谈创作》,三联书店1988年12月。如果从人物性格塑造的角度看,作家的话当然是有道理的。驹子虽为卖笑的艺妓,却向往纯真的爱情。她恋慕岛村,就不顾一切地大胆追求;她内心隐忍的苦痛、矛盾,以及积极行动的精神,都在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现。一部《雪国》,真正称得上性格饱满、生命充沛的人物,大概只有驹子一人。但是,倘若从小说的叙述结构看,岛村毫无疑问居于最重要位置。他是统摄全篇的视点人物,小说中的人物、场面、景物都是经由他的眼睛呈现出来的。他并不是一个积极的行动者或深沉的内省式人物,所以在作品中几近一个苍白的影子,但他是一个观察者和鉴赏家,他津津有味地品鉴镜中的幻影,他本人其实也很类似一片镜面。作品中的生活画面因他的存在而变得朦胧,人物的悲哀际遇因他的存在而失去发展为悲剧的可能,而衍化为超越喜与悲的镜中的幻美。

  这是《雪国》也是川端文学的最突出特征。1968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川端诺贝尔文学奖时,也曾对《雪国》的这一特征予以高度评价。但川端的幻美境界是以放弃或回避社会使命、道德责任为代价的,其局限也相当明显,日本的文学评论家加藤周一曾对川端文学的这一缺陷提出过尖锐批评,并说,这决定了川端康成终究只能是一个“伟大的小诗人作家”。这评价应该说是恰当的。

  《千只鹤》运用象征的手法,突出茶具的客体物象,来反映人物主体的心理。川端在这里尽量利用茶室这个特殊的空间作为中,心的活动舞台,使所有出场人物都会聚于茶室,这不仅起到了介绍出场人物,以及便于展开故事情节的作用,而且可以借助茶具作为故事情节进展和人物心理流程的重要媒介,并赋予这些静止的东西以生命力,把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茶具写活了,这不能不算是艺术上的独具匠心的创造。如果说《千只鹤》用简笔法含蓄而朦胧地写到几个人物的近乎超越伦理的行为,那么《山音》则是着重写人物由于战争创伤而心理失衡,企图通过一种近于违背人伦的精神,来恢复心态的平衡,以及通过一个家庭内部结构的变化,来捕捉战后的社会变迁和国民的心理失衡。作家塑造的人物中,无论是信吾的家庭成员还是与这个家庭有关的几个人物,他们的性格都由于战争的残酷和战后的艰苦环境而被扭曲了。但作家对此也只是哀伤,而没有愤怒;只是呻吟,而没有反抗。准确地说,他是企图用虚无和绝望,用下意识的反应,乃至无意识的行动来作出对现实的反应。尽管如此,作品还是展示了战争造成一代人的精神麻木和颓废的图景,还是留下了战争的阴影的。如果离开战争和战后的具体环境,就很难理解《山音》的意义。
  从总体来说,川端康成写《千只鹤》和《山音》这两部作品的主要意图,似乎在于表现爱情与道德的冲突。他既写了自然的情爱,又为传统道德所苦,无法排解这种情感的矛盾,就不以传统道德来规范人物的行为,而超越传统道德的框架,从道德的反叛中寻找自己的道德标准来支撑爱情,以颓唐的表现来维系爱欲之情。这大概是由于作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不安的情绪困扰,企图将这种精神生活上的不安和性欲上的不安等同起来,才导致这种精神上的放荡吧。


有关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问曰:“此蛮夷之国,大夫何以俨然...

怎样理解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学概论
中华各民族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文化就在中国大地上呈现出多元区域性发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趋势.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东北的红山文化、西北的马家窑文化,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辐射、汇聚...

马氏家谱的具体辈分
陕西榆林马氏字辈:“金文玉丕振图志川建邦”。 陕西扶风马氏字辈:“承斯龙天子单铭德步廷腾世学文正国兴邦永绍汉应汝先君定登云”。 陕西马德昭后裔字辈:“乾德秉天勋泽永传”。 广东台山马氏字辈:“学心源远大”。 广东广宁马氏字辈:“世积延汝彦意奇成忠勇刚国时云守龄可久传芳书继诗礼业习武图茂强富贵宜济...

大禹治水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一个故事一个故事详细的说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湖北武汉龟山东端有禹功矶;湖南长沙岳麓山巅有禹王碑;甚至远在西南的四川南江县还建有禹王宫;而河南...有趣的是这株柏向东斜长,有偎夫之怀之态势,传说当年大禹治理汶水,积劳成疾,病死在汶水之滨,人们...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资料(人教版)
大汶口文化:出现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第1、2课看一下《精析精练》中和原来测试卷...发明和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华佗制成“麻沸散”;《九章算术》里的某些成就 (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柴米油盐94——随文学写之“外貌描写”
她的性格很活泼,张开嘴巴笑时,露出一排白得像去了皮的杏仁似的牙齿,眼睛在那时已经眯成了一条缝。...八15班 汶楚卿 他生就一副黝黑的脸庞,阳光般的肤色,人们还以为他是从非洲移民来的。一头灌木丛似的

杜甫写诗的风格
鲁酒不成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李白在《戏赠杜甫》一诗对杜甫作诗苦吟还多有讥讽之意如: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借...我相信在我们这个出过屈原、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龚自珍的国度,文学事业将更加灿烂辉煌。 浅谈李白、杜甫、白居易的风格和生世 作者:按·时 文章来源...

初中历史总复习提纲
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山东大汶口(1)私有财产出现、贫富分化 (2)农耕经济有很大的发展...(1)华佗制成了使全身麻醉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 兽...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既是一部历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

6月份出生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6月份出生的历史名人有文天祥、林徽因、乔治五世、彼得大帝、玛丽莲·梦露等等。1、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

《仲尼弟子列传》古诗原文及翻译
端沐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问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所以他说:“如果有人再来召我,我一定逃到汶水以北了。” 冉耕,字伯牛。孔子认为他有德行。 伯牛得...季康了问孔子说:“冉求有仁德吗?”孔子回答说:“有千户人家的城邑,有百辆兵车的采邑,冉求能够把那里...

扎赉特旗18854332899: 关于川端康成 -
宿郑风热: 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的创作,就思想倾向而言是相当复杂的,并且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大致归为两类:...

扎赉特旗18854332899: 《花未眠》的赏析和作者川端康成的简介及背景 -
宿郑风热: 倾听花开的声音——《花未眠》赏析 作者:章国华 郁达夫说现代散文特征之一就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确,日本川端康成的散文也体现了这样一种特征.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扎赉特旗18854332899: 求日本作家 川端康成 的个人简介 作品介绍 事迹年表 -
宿郑风热: 川端康成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辈为地方有名的富贵,家道中落后迁于东京,其父亲习医.2岁丧父 ,3岁丧母 ,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祖父将他带回大阪府扶养,...

扎赉特旗18854332899: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是什么
宿郑风热: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是《伊豆舞女》 1968年10月17日,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继泰戈尔之后,成为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1926年,川端发表了成名作《...

扎赉特旗18854332899: 川端康成的生平 -
宿郑风热: 川端康成介绍: 日本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 生平 川端康成2岁丧父 ,3岁丧母 ,7岁祖母亡 ,15岁时祖父亡,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0年9月...

扎赉特旗18854332899: 《花未眠》的赏析和作者川端康成的简介及背景 -
宿郑风热:[答案] 倾听花开的声音——《花未眠》赏析作者:章国华郁达夫说现代散文特征之一就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确,日本川端康成的散文也体现了这样一种特征.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

扎赉特旗18854332899: 日本文学家川端康成有哪些作品?
宿郑风热:川端康成的作品有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

扎赉特旗18854332899: 川端康成和芥川泷之介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
宿郑风热: 川端康成的作品: 《椿》 《十六岁日记》 《名人》 《高原》 《伊豆之旅》 《伊豆的舞女》1926年,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 《浅草红团》 1929年~1930年 《水晶幻想》 1931年 《舞姫》 《雪国》1935年~1937年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