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作者&投稿:绽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取独 取消句子独立性.
由主语和谓语构成的句子可以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我爱香山.但是,如果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上一个"之"字,成了"我之爱香山",本来意思完整的句子却变得不能单独表达完整的意思了,必须说出爱香山的理由以后才算完整了.这里的"之"的功能就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虚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表明它并不是独立的完整的句子
通常来说一个主谓短语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句子,但在文言文中主谓短语充当句子成分的时候,当“之”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时候,之的用法即为取消句子独立性.
如:臣之壮也
若为“臣壮”则是我年轻力壮,是主谓结构,可独立成句;但文中“臣之壮也”,为我壮年的时候,此时它只是作为一句话中的状语出现,不能独立成句了.
取消句子独立性,顾名思义,就是让本可以独立成句的句子不能成为句子,而只能成为句子中的某一成分.特征是在主谓结构的句子中间插入一个“之”,让这个本可以成为主谓句的变成一个短语,充当句子中的各种成分.
举几个例子也许你比较一下就明白了: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人.“臣壮”本可以是一个主谓句,此处“臣之壮也”做的是状语.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以我为美),是因为偏爱我啊.
此处美和私都活用为动词,美还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吾妻美我”本可以构成一个主谓句,但是加了"之",就作整句的主语了.
其他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例子
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前一个“之”
4.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后一个“之”
通常来说一个主谓短语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句子,但在文言文中主谓短语充当句子成分的时候,往往把”之”放在主谓之间使它不能独立为一个句子.
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本来“专诸刺王僚也”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句子,但在原文中它并不是独立的句子,而是充当状语,原文是“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比如说“王老师讲课”是一个句子,最后可以用个句号,但如果说“王老师的讲课”,多了一个“的”,就是一个短语,而不是一个句子,就不能用句号了,虽然“的”与“之”功能不完全一样,但道理是一致的


之字在文言文中一般可以表示什么?
在汉代,儒家经典如《诗经》、《尚书》、《礼记》等被确定为官方教材,文言文也因此成为了当时知识分子必须掌握的语言。文言文的特点主要表现言简意赅:文言文注重简洁明了,往往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丰富的意思。例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用短短几个字就表达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结构...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
8、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云之崔嵬。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0、向。例:然后驱而之善。之 ⑴他,她,它(们)。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有什么用法
二、“之”作动词用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吾欲之南海”、“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

之,以,而,为,其,于在文言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这职业上)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常用词——之、其。二、介词...

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
例: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

文言文的之
1. 文言文中之字用法 1 作动词,可译作“到、往、去”.如《鸿门宴》中的“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用在处所名词“沛公军”前,作动词.2 结构助词“的”.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代百司之职役哉”.3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这里“何厌”是“有”的...

文言文″之"字的所有用法?
④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⑤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的”2.怅恨久之——用在一些单数音节之后,起调节音节的作用。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宋何罪之有——用在宾语和助词之间,起提宾作用。5.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放在...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例句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3、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之拼音zhī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之往[zhī wǎng]去;到。2、假之[jiǎ zhī]假若。3、劳之[láo zhī]慰问...

宁明县15651837490: 在文言文中“之”的五种用法. -
调建姜枣:[答案] “之”的所有用法: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

宁明县15651837490: 在文言文中“之”的五种用法.. 请各位大侠帮帮忙拉~~~~ -
调建姜枣: “之”的所有用法: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

宁明县15651837490: 文言文 之的用法 -
调建姜枣: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记硬背,耗时多而效果不佳.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辨析“之”的用法的方法,与大家共享. 一、“之”作代...

宁明县15651837490: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是什么? -
调建姜枣: 1.用作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如: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放在倒...

宁明县15651837490: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之”在文言文中的助词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2.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用在一些单数... -
调建姜枣:[答案] 1、1 2、3 3、2 4、4 5、1 6、2 7、3

宁明县15651837490: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例句 -
调建姜枣:[答案]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

宁明县15651837490: 文言文中之的四种用法是哪些 -
调建姜枣:[答案] 1.代词,他.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 2.结构助词,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3.到.去;往 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4.音节助词,无实义.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宁明县15651837490: 语文文言文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和解释 -
调建姜枣:[答案]一、 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有时可译可是不译.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 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

宁明县15651837490: 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 -
调建姜枣:[答案] 一、“之”作代词用 如下列加点的“之”字: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

宁明县15651837490: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1.何陋有之?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水陆草木之花 4.腰白玉之环 5.以塞忠谏之路 6.此诚 -
调建姜枣:[答案] 1.何陋有之?——正确的是“何陋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动词,到,往 3.水陆草木之花——语气助词,的 4.腰白玉之环——语气助词,的 5.以塞忠谏之路——语气助词,的 6.此诚——这句话没写全吧?刚想了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