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扬州是今天的哪里?

作者&投稿:支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诗中的扬州今天是什么地方?~

古代的扬州就是今天的江苏省的扬州市

李白大诗人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名句传诵千年,经久不衰。
三月自然是农历三月,也就是现在的季节。

扬州毋庸置疑就是当下的扬州,但不是现在的古城区,而是唐城。想唐朝当年,扬州在汉朝已经借助古邗沟而兴起,隋炀帝为扬州的琼花所迷恋,唐朝的扬州已成为"扬一益二"的名城,不仅国内的名人雅士,豪商巨贾"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日本的使者,阿拉伯使者,马可、波罗都来到了扬州。诗人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杜牧丷十年一觉扬州梦"更是道出了对扬州的无限依恋。多少唐朝诗人留下了歌咏扬州的佳篇。
不幸的是唐城毁于战火,到了宋代,城池南移,今天的宋夹城遗址可以佐证。
烟花三月,扬州如待嫁的姑娘,美丽动人,让你爱上她那芳容。说得再多,不如您亲见。

先不谈其他人指的扬州到底属于哪里,先说说烟花三月
所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朝的烟花肯定不是炮仗这种烟花
烟花应该指的是柳树在春天的种子柳絮在风的作用下到处飞舞,有一种朦胧的感觉,而且初春多细雨所以更加朦胧,初春万物复苏一片绿色很美,
那么因为柳絮的美同样柳絮又有不美的方面,到处漂容易让人过敏,所以现在的地级市扬州市区最后一条街道柳为主的史可法路也全部移出了柳,要看柳树景需要到瘦西湖等公园了
三月,古时候的三月是阴历,那么我们现在指的是阳历四月左右,加上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基本上农历二月头阳历三月到扬州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扬州目前没什么经济项目,旅游休闲还是可以的,从地图上资料片上可以看到扬州的绿化比较丰富,处处是公园处处是景色
目前可以看到比较急中的几个景点公园(瘦西湖,个园何园,平山堂大明寺,宋夹城,东关街汪氏小苑等等)外还有三湾湿地公园,扬州京华城等新式景点,另外在个别时间还有鉴真路的樱花大道,甘泉爱情小镇的樱花园等等,目前四月中樱花园还在对外展示

古代的扬州其地域很广,在淮海之间,就是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按现今地理来说,是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扬州源出于《禹贡》,是古代“九州”之一(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禹贡》是《尚书》的一篇,其地理记载囊括了对各地山川、地形、土壤、物产等情况。

《禹贡》提到:“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鸟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扩展资料

古代扬州是汉地“九州”之一,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由于当时九州就是全中国,所以九州又一直被当作整个国家、“天下”的代名词。而当时的扬州范围相当于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及岭南地区。

今天扬州是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之称,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扬州



古代的扬州是今天江苏省扬州市

扬州,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扬州高邮市)之称,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 。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城市之一。

“扬州”这个名字源出于《禹贡》。据介绍,《禹贡》是《尚书》的一篇,记叙我国当时地理情况,把全国分为九州,假托为夏禹治水以后的政区制度。《禹贡》提到:“淮海惟扬州,彭蠡既潴,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筱簜既敷,草夭木乔。厥土涂泥,岛夷卉服。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江南之气躁劲,性轻扬。州界多水,水波扬也”。

古扬州比今扬州大得多,《禹贡》是何人、何时所作,说法不一。今扬州在2500年前开挖邗沟以后就可以由江达淮。据《禹贡》和《扬州贡赋之道》得知,帝都在冀州,扬州贡道“沿于江、海,达于淮、泗”,说明《禹贡》出现距今应在2500年以上。后来研究注释《禹贡》的人很多,多把《禹贡》中的扬州称为“古扬州”。

“扬州疆界”北至淮,东、南至海,西与荆州交界,正如唐《通典》说的“古扬州,北据淮,东南距海,旧曰南距海,今改为东南。”涵盖今天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部分或全部,要比今天的扬州大得多。

而今天的扬州,是从隋代开始落户的,“扬州”之名是移植来的,老名新用。它的位置在“淮南、江北、海西头”,与“扬州疆界”图相比,它只是“古扬州”的很小一部分,显然“古扬州”与今扬州有天壤之别。明代人在画出“禹贡总图”时,同时也画出了“扬州府境图”,说明“古扬州”与后来的扬州完全是两个概念,明代人就将“古扬州”与后来的扬州分辨得清清楚楚。

扩展资料:

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2015年是建城2500年,古代有时作杨州(按:汉碑中杨字皆从“木”,从“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孙有详细考证),相当于现在的“省”。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扬州地域内,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这个扬州虽然包容了隋朝后的扬州(今扬州),但和隋朝后那个繁华的扬州城(今扬州)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春秋时,称“邗越”(后建立邗国,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后被吴所灭,建吴都)。

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周时称“吴州”。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扬州刺史部,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治所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时魏、吴各置扬州,魏的治所在寿春,吴的治所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治所仍在建邺(曾改名建业,后又改名建康,今南京)。

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

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至此,完成了历史上的扬州和今天的扬州在名称区划、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统一。历史上繁华的扬州城,即今扬州市老城区-广陵区。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10道,扬州属淮南道。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扬州为广陵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广陵郡复改扬州。唐末,江淮大乱。

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在扬州受封吴王。天祐十六年(919年),杨渭(隆演,杨行密次子)正式建吴国,以江都为国都,改扬州为江都府,改元武义。吴天祚三年(937年),南唐灭吴,以金陵(今南京市)为国都,以扬州为东都。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后周改江都府仍为扬州。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分全国为十道,扬州属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又分全国为15路,扬州属淮南路。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扬州属淮南东路。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后,江都县析出广陵县,扬州增领广陵、泰兴2县。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扬州大都督府。次年,改大都督府为扬州路总管府,领高邮府和真州、滁州、通州、泰州、崇明(今上海市崇明县)5州,并直领江都、泰兴2县。

元惠宗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军占领扬州,改扬州路为淮南翼元帅府,寻改淮海府,属江南行中书省。二十一年,淮海府改维扬府。二十六年,改称扬州府。扬州府领高邮州、通州、泰州3州及江都、泰兴、仪真、如皋、海门、宝应、兴化、六合、崇明9县。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罢除江南行中书省,设置京师(后改南京),扬州府属之。二十三年,分六合属应天府,崇明属苏州府,扬州府领3州7县,并直辖江都、仪真、泰兴县,高邮州领宝应、兴化县,泰州领如皋县,通州领海门县。

明弘光元年四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弘光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围攻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史称此事件为“扬州十日”,此劫扬州死难八十万人。

1645年,清政府设立江南省,扬州府属之。

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二省,扬州府属江苏省  。

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太平军攻占扬州,曾改扬州府为扬州郡,改甘泉县为甘泉天县,历时8个多月。清末,扬州府领高邮州、泰州和江都、甘泉、天长(滁州)、仪征、兴化、宝应、东台县,俗称“扬八属”。

宣统三年九月十七日(1911年11月7日),扬州光复。二十日,扬州军政分府宣布成立,隶属镇江都督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扬州府,并甘泉入江都县,原扬州府所属各县直隶江苏省。民国3年6月,江苏省分为5道,江都县属淮扬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扬州



  扬州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淮河以南、长江流域东南地区 。
  扬州是古“九州”之一,古代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这就是古代九州。由于当时全国就分为九州,所以九州又一直被当作整个国家、“天下”的代名词。而当时的扬州范围相当于淮河以南长江地区(《禹贡》曰:淮海惟扬州,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汉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刺史部,其中的扬州刺史部的范围相当于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江苏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江西、浙江、福建全部,湖北、河南部分地区。东汉时扬州的州治位于历阳(今安徽和县)。汉献帝时,曹操将扬州州治移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后又移至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曹魏建国后再度移至寿春;而三国时期的孙吴则将扬州的州治定在吴(今江苏苏州),后先后移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建业(今江苏南京)。西晋灭吴后,两个扬州合二为一,治所被定在建业(今南京),后改名建邺、建康。。
  隋朝统一全国后,将之前的扬州(今南京)改名为蒋州,而改原先的吴州为扬州(后改名江都郡),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唐朝初年扬州曾一度被改为邗州(之前南京一带则又改称扬州),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将邗州的名称重新改为扬州。唐玄宗时期扬州又改称为广陵郡,唐肃宗时期复称扬州。康熙33年(1694年)高拱乾主修的《台湾府志》中表示,夏商时期的扬州包括台湾。

帮你搜搜看。
广陵也就是今天的扬州市

烟花三月下扬州 中的“扬州”应该指的不是现在的扬州城

这里的扬州应该和我们所熟悉的 荆州、益州等性质是一样的 属于州 郡 这意思,属于今天省的概念

这里的扬州包含了现在的扬州市也就是古代的广陵郡

但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朝代关于扬州的区域划分 不太一样 对于今天的扬州(广陵)是在隋朝以后
在此之前的广陵(今扬州)属于"徐州"。

所以我觉得 扬州 弄个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旅游节 还是有些不妥的,但引用这句还是可以的,因为前面有了 送孟浩然之广陵说的很明确了。

  扬州,古代有时作杨州(按:汉碑中杨字皆从“木”,从“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孙有详细考证),杨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以北、黄海、长江广大地域内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扬州地域内,唐代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这个扬州虽然包容了今天的扬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扬州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今天的扬州地区,春秋时称“邗”(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后被吴所灭)、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北周时称“吴州”。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扬州刺史部。这个刺史部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英山黄梅、广济;河南固始、离城等地。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末年迁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国时魏、吴各置扬州,魏的治所在寿春,吴的治所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治所仍在建邺(曾改名建业,后又改名建康)。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从此广陵才享有扬州的专名。


扬州是哪一个省
扬州是江苏省的。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江苏省辖地级市,Ⅱ型大城市,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和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是世界美食之都、世界运河之都、东亚文化之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全市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辖3个区和1个县,...

扬州在历史上不同朝代的称呼不同 ,有那些
三国时魏、吴各置扬州,魏的治所在寿春,吴的治所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灭吴后,治所仍在建邺(曾改名建业,后又改名建康,今南京)。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至此,完成了历史上的扬州和今天的扬州...

说一下晋代扬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吴国的扬州是其大本营,相对稳定。而魏国的扬州处于魏、吴两国边界,战乱频繁,后期的毌丘俭、诸葛诞叛乱也都发生在这里。而今天的扬州市在三国时属于徐州广陵郡,也是魏、吴两国互相对峙的战场,彼此争夺,多次易手。265年晋武帝代魏后,魏国的扬州成为晋朝的扬州,仍和吴国的扬州分置。整个魏晋南北朝...

扬州的别称是什么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扬州,江苏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是世界遗产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世界运河之都、东亚文化之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扬州在中国古代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并...

扬州是什么
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扬州地域内,唐代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这个扬州虽然包容了今天的扬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扬州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今天的扬州地区,春秋时称“邗”(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后被吴所灭)、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北周...

请问扬州是哪省市的
邗江区位于江苏省中部,环绕扬州市区,东与江都毗连,南濒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西与仪征接壤,北与高邮相接。面积824平方千米。2004年底总人口491372人。区人民政府驻邗上街道。邮编:225002。代码:321003。区号:0514。拼音:Hanjiang Qu。邗江区辖3个街道、11个镇:邗上街道、蒋王街道、汊河街道、...

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扬州是哪里
七国之乱”。江都王非为景帝子。第一代广陵王胥为武帝五子之一,在任60余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持续繁荣。经六代传至西汉末。东汉初,山阳王刘荆徙封广陵王,又传数代,至刘寿时已降为侯国。汉代广陵国的地域大约包括今天的江苏扬州市、泰州市及南京六合、淮阴盱眙、安徽天长等地 ...

现在的扬州春秋战国时曾被哪些国家占过,谁占的最长
楚国 今天的扬州地区,春秋时称“邗”(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后被吴所灭)吴国又是春秋前一百多年兴起的国家。战国时期扬州属楚(前223年为秦所灭)所以扬州在楚国手里有二百多年历史(战国:前476年---前221年)远大于吴国 参考资料: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7c5fcc1b56b97...

中国的第一大都市,曾经比首都长安还强,为何却在近代衰败了?
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进程,在近代的镇江和上海,因为西方的早期进入,建立了近代的工业体系,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开阔,并不是说扬州人思想落后,而是说他们更加能够跟近代接轨,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发展了。扬州,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你觉得现在的扬州美吗?

“扬一益二”指的是古代哪两座城市,又因何而得名?
古代有“扬一益二”的说话,这个词的意思是说扬州位于第一,益州位于第二。除扬州外,这里的益州指的是成都。那么为什么说“扬一益二”呢,他们因何得名呢?首先说扬州,在唐代后期,扬州可谓是当时的经济中心。当时,全国上下形成了以扬州为中枢的交通网络。自从通济渠修建成功后,扬州就变成了重要的...

融水苗族自治县18253515263: 古时候扬州是现在哪里
务品小儿: 古时候的扬州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淮河以南地区、长江流域东南地区 .扬州是古“九州”之一,古代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这就是古代九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18253515263: 古代扬州是现在的哪儿… -
务品小儿: 古扬州即丹阳郡,也就是现在的扬州,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 《三国会要》.其中记载:“丹阳郡,领县十六:建业、丹阳、芜湖、永平、句容、宛陵、宣城、陵阳、安吴、临城、石城、泾、春谷、广德、宁国、怀安.”

融水苗族自治县18253515263: 古代的扬州在哪 -
务品小儿: 隋置扬州于江都,唐以后因之,元为扬州路,明始曰扬州府,清属江苏省,民国废,治所为今江都 所以古代的扬州是如今的江都!

融水苗族自治县18253515263: 唐朝的扬州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
务品小儿: 瓦岗山距四明山距离多远

融水苗族自治县18253515263: 古代的扬州是现在的扬州吗? -
务品小儿: 广陵也就是今天的扬州市 烟花三月下扬州 中的“扬州”应该指的不是现在的扬州城 这里的扬州应该和我们所熟悉的 荆州、益州等性质是一样的 属于州 郡 这意思,属于今天省的概念 这里的扬州包含了现在的扬州市也就是古代的广陵郡 但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朝代关于扬州的区域划分 不太一样 对于今天的扬州(广陵)是在隋朝以后 在此之前的广陵(今扬州)属于"徐州". 所以我觉得 扬州 弄个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旅游节 还是有些不妥的,但引用这句还是可以的,因为前面有了 送孟浩然之广陵说的很明确了.

融水苗族自治县18253515263: 古代扬州是现在哪里? -
务品小儿: 任然是如今扬州

融水苗族自治县18253515263: 古代扬州是现在的哪儿?
务品小儿: 古代扬州就是今天的扬州,属江苏省

融水苗族自治县18253515263: 古代的扬州是现在我国具体哪个市?
务品小儿: 古代扬州还曾经用来指现在的南京市

融水苗族自治县18253515263: 古诗中的扬州是现代哪座城市 -
务品小儿: 扬州,就是今天的扬州.扬州古代的名字还有维扬,芜城,广陵等

融水苗族自治县18253515263: 隋唐时期的扬州在现在的哪里 -
务品小儿: 扬州那个时期是不错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