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夜》赏析

作者&投稿:当涂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秋古诗赏析~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长相思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
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秦淮看月记

潘之恒

戊午中秋,登虎丘见月而思秦淮也。几望及望,月色如昼,逢丽姬金、王两姓,从千人中独见而月不能为之奇。时善音者,皆集金陵,子夜闻之靡靡耳。至已未是日,则余居金陵已七见圆魄,靳一而将行,秦淮人之曰:“胡曩之不思,思而去之,是将又思。”乃发慨而止。上弦以来,犹吴咋也,几及两夕而忽若失之,则人或胜于吴,非人胜而情胜也。匝青溪夹岸竞传吴音,而阁中以真情胜者,则元女之珠献彩女之箫,随其孤调皆绿云之音,其为剧,如琵琶、明珠更为奇绝,余悔其闻之晚而娱耳浅也,应为废吴思,而胡以又之,令当吴游,片石尽肯,可中易仄,剑池一勺,若海印发光矣。因掷笔空中,俄而云开月出,恍置身于虎丘间,因为歌曰:“我之思兮云隐,月中生兮风中殒,忽如梦兮如醒,我又思兮瀛海,龙街光兮凤舒彩,忽以游兮以嬉,愿千秋兮无改。”



中秋

如果那也算作一次分离
在我年轻的心中
是否可以原谅你
就像落叶可以原谅野风 无礼
青春可以原谅岁月 将她抹去

蟋蟀停止了吵闹
石榴树挂满了羞红的果
最后那一场雨淋湿了野玫瑰
(他们说湖边的玫瑰喜欢歌)
你会不会坐在月下
听我唱
听我的歌飞进山林
飞越湖水
飞向那一轮圆月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里明

清光同普照 秋色正平分

天开清旷域 人在大明宫

两仪皆皎洁 四海倍澄明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素风

冰壶明雪魄 银汉漾金波


人逢大治无穷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海上蟾生情共寄 天边鸟倦念当归

几处笙歌邀月老 万家糕饼乐中秋

海畔骊龙珠复得 天心玉兔镜初磨

三五良宵开玉宇 大千世界拱冰轮

皓月丹霞明上下 狂歌劲舞乐团圆

占得清秋一半好 趁将明月十分圆

霓裳舞劲通明殿 玉女歌酣不夜城

笙歌声里千家月 饵饼香中百岁心

人影欢移花树下 蟾光高挂玉楼头

叶落疏桐秋正丰 花开丛桂夜来香

百年眷念波千叠 一片冰心月九垓

月下有楼皆博饼 天涯无客不思家

心随皓月同升起 血与沧波共漫流

最是蟾精无贵贱 平分秋色到蓬瀛

三五良宵秋澄银汉 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桂花开际香云成海 月轮高处玉窟为宫

银汉无尘水天一色 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月兔霜娥上方拱照 琼楼玉宇到处沾光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十二月三日夜桥上看月:常时新月有无间,今夕清晖抵半环。
柳外桥高最堪望,凭阑目送下西山。望江南: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深夜一支灯,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的镜子,

  思想是一个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灯,

  是炉火,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他的诗作也别具一格,被称为“现代派”中最晦涩的诗人之一。
  《十二月十九夜》是诗人的代表之作,这首诗意象恍惚,光怪陆离,却包含无限生机。
  这首诗写诗人在“十二月十九夜”的思绪,诗人的联想由“一支灯”的意向延展开去,引出了一系列比喻性的意向,从而构筑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意向世界。
  夜深了,诗人的灯还在挣扎,犹如黑暗之海中的一支曲子,慢慢的演奏“高山流水”的乐章。
  诗人把“灯”的意象视为“知音”的形象,便联想到了钟子期听俞伯牙演奏“高山流水”的故事。一连串的博喻都是来诠释“思想”的,是抽象化的“思想”具体化了。
  “思想”是什么,思想是美人的外衣,是家的所在,是日月的映衬,是灯的单薄与素朴,还是炉火,是炉火的激情与热烈,或者瞬间燃烧,不再拥有。
  “星之空”是什么,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鸟、花、鱼、梦,好朦胧好烂漫的遐思,令人神往无限。那么“海”呢,“海是夜的镜子”,映照出黑暗之中的一切,而黑暗本身就是海。
  意象往往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但就是从这些普通的事物中,提炼出诗人最细腻、最完美的意境,,有物质到精神的转化,显示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感受玉幻美世界的非凡想象。
  原来光明只是昙花一现,一切都是影子,都是梦。可悲可叹,诗人的心随着诗的意境变化着:“炉火温暖着心灵,黑暗吞没了身躯。”这便是废名的《十二月十九夜》。

  =================以下转自孔庆东的《苦海中的孤灯》===================

  废名(冯文炳)的作品,以其出了名的生涩怪诞,在现代文学园林中独树一帜。就连对他最为推崇的周作人,也认为废名的文章是“第一名的难懂”。尤其是他的诗歌,读来简直如同小猴吃核桃,不知从哪里剥皮。但是,任何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思维逻辑,只要找到了作者那个独特的思维原点,顺藤摸瓜,那么,天下就只有尚未解开之作,而无绝不
  可解之诗了。
  废名的诗作也是这样,我们通读他的作品,就会发现,他笔下最常出现的几个意象是:海、镜子、宇宙、树、花、灯、鱼等。这几个意象在他的诗中并不是作为被直接描绘的对象,而是以固有的特定内涵而成为作者负载着固有思想感情的抒情工具,而且已组成了独特的意象系统。这样,就令人很自然地联想到佛家思想与废名的诗歌的关系。废名对佛经作过许多研究,深受熏陶。文学史上大凡潜心过佛理的作家,都免不了流露出“晨钟暮鼓”之气。他对同受佛学影响的许地山的作品也很感兴趣,颇予青睐。他在讲解自己的几首诗时,虽然是尽量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但仍可看出佛理在他心灵深处的投影。另一面,文人学佛,毕竟只是借佛以悟文,真正的佛门弟子是不应该有以诗成名的俗心的,就连严沧浪还因此受到讥讽,卞之琳也发表过类似的见解。所以,以禅入诗并不是布道或者图解,而是二者结合后之独特的表达方式,否则诗佛就不是王维而是达摩了。
  这样,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废名的作品,就能从思想内容上把握到其思维原点,再加上一些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敏锐捕捉和体会,就可以透过烟雾,参见真佛了。
  废名作品的真味究竟何在,有人曾形容道,读废名的作品,犹如一个扶拐杖的老僧,迎着风,飘着袈裟,循着上山幽径,直向白云深处走去。这种说法到底确切与否,我想根据以上我对废名诗歌的基本认识,试解一首来稍作检验。废名的《十二月十九夜》这首诗,历来被认为不知所云,他本人也未尝解释过。下面我就试着解上一解。先看原诗:

  十二月十九夜

  深夜一枝灯,

  若高山流水,

  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鸟林,

  是花,

  是鱼,

  是天上的梦,

  海是夜的镜子。

  思想是一个美人,

  是家,

  是日,

  是月,

  是灯,

  是炉火,

  炉火是墙上的树影,

  是冬夜的声音。

  1936年

  题目是“十二月十九夜”。有人说,不知道这个日子有什么纪念意义。其实,以日期作题目的诗并不一定非要有什么意义,有时仅仅是标明写诗或产生诗兴的时间。这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比比皆是。往往还同时起到了小注的作用。尤其废名说过:“我的诗是天然的,是偶然的”,他在讲到自己的几首诗时几乎都说是在一种偶然的环境中突然萌发出诗情。如《理发店》一诗就产生于他在理发店刮脸之时,《街头》一诗就产生于他在护国寺街头看汽车之时。所以,可以说废名的诗作是一种“顿悟”的产物,用他自己的话,叫做“是整个的不是零星的,不写而还是诗的”,这也就是他觉得自己的诗有别于卞之琳、林庚、冯至等人精心制作的诗歌之处。这样,我们再来看“十二月十九夜”这个题目,它不过是说明了该诗的写作时间或描述时间是在一个冬天的夜里而已(由前后诗作写作顺序推知应该是公历)。

  题目弄清了,下面开头两行便是“深夜一枝灯/若高山流水。”

  “深夜”二字紧承题目,可作上述分析之旁证。“高山流水”是一个典故,就是俞伯牙演奏古琴,声如“高山流水”,而被钟子期听出,二人遂成知音的故事。以后,“高山流水”便成为千古知音的一个喻象。这样,前两行所表达的就是作者在深夜里对着一枝孤灯(而不是一盏),把灯认作是惟一的知音,实际上也就是独对孤灯的一种寂寞的气氛。

  第三行“有身外之海”。“海”在佛家的理论体系中指人世沧桑,有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常常比喻人生的艰难。作者这句是说,灯下独坐,思绪万千,想起了“自我”之外的无限广大、无限辽远的茫茫人世,如大海一样,苦浪起伏,变幻不定。一个“有”字,点明了这人世感慨是自然而然地袭来,使人不得安宁。诗句从节奏到遣词散发出一种无处排遣的沉闷之感。实际上已然确定了全诗的基调是一个孤独的主旋律。

  第四句突然一转,“星之空是鸟林”,好像电影镜头在苍茫喧嚣的海面久久徘徊之后,忽而一摇,展现出一个清新明远的星光灿烂的夜空。“鸟林”意即自由的所在。“星之空”明显是与“身外之海”相对立的意象,那么也就是“身内之海”,指自己的精神天地。结合上面几行和下两行“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意思是茫茫人海使人苦恼、烦闷,而只有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灵魂才能如鸟归林一样地自由翱翔。内心世界如花一样纯洁美丽(佛教中“花”的本义),像鱼一般自在逍遥(也可解为暗示“爱情的自由”),然而这些不过是空中的梦幻而已,美丽但是虚无。

  第七行,“海是夜的镜子”,表层意思是,大海能够映照出夜的影像。实际上,“夜”字由于在头两行被纳入了一个特定的思维逻辑,这里就变成了“孤独”的象征。这样,这句就是说,在茫茫人海中,我看到了自己孤独的影子,就像在一面巨大的镜子面前,发现自己形影相吊一样。另一解,视“夜”为一般诗中“黑暗”的象征,内心灿烂,人海黑暗,两解同一。全诗共三大句,“身外之海”用第一个句号,此处用第二个,旋律很分明。这句紧承上句关于空虚幻想的感叹之后,再一次弹奏出孤独的主旋律。

  第八行,“思想是一个美人”,作者在反复咀嚼人海的苦水,孤独的涩果之后,渴望寻找到一个安乐舒适的小岛,那么,只有回到自己的心海中来,玩赏自己意识世界的精致之作。接下去几行,“是家,/是日,/是月,/是灯,”这是描述在自己的思想、精神天地之中,可以出现完美无瑕的美好事物,美人是一个抽象比喻,联想由此辐射,像家庭那样舒适,像太阳那样温暖,像满月一样团圆,像面前这枝灯那样是自己的知音。思绪飞腾一圈又回到眼前。这几行对空幻的美满境界的寻求,更加反衬出诗人在现实时空里的孤独。

  最后三行,“是炉火,/炉火是墙上的树影/是冬夜的声音。”“炉火”是诗人在寒冷的冬夜里取暖的用具,“是炉火”紧承上句,说思想还能像冬夜炉火一样,在荒漠的人海中给诗人以光和热。但是诗人马上看到了跳跃的火苗,以及墙壁上伴随着火苗忽闪不定的物体的影子,由此而想到,墙上的树影归根到底要决定于真实的树的存在。“树”本来并非佛教中的基本概念,但废名作为“俗家弟子”可能用来指一种本体存在。佛家素有“身为菩提树”之说。“墙上的树影”意即一种虚幻的存在,因为这里的“树”一不能乘凉以平息孤独,二不能使人修成正果,只能烧成虚无的记忆。诗人这句的意思是,精神世界中自造的炉火虽然也能给人以慰藉,但毕竟只是一种镜花水月的幻影。连同下一句“是冬夜的声音”,共同造成了一个“虚静”的氛围。佛家有句格言,叫做“无声不寂,有色皆空”。这句诗可解为炉火在冬夜里微弱的声音,也可解为炉火如同冬夜里微弱凄空的声响一样虚无缥缈。这样,最后这三行诗就又回到孤独的主旋律上,完成了一个“孤灯长想”的意境。

  以上逐句解析了这首诗。把全诗十五行连起来看,仿佛是一支孤独忧郁的小夜曲。寒冷的冬夜,作者独对孤灯,浮想联翩。一会儿在想象的世界中得到抚慰,调子舒缓、安闲;一会儿又意识到眼前的寒冷、孤寂,发出轻叹。经过两次反复,于抒情曲线中完成了全诗。

  由此可见,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实有一定深度,既是30年代知识分子的普遍情况,又是超越具体时代的群体意识,存在着与读者发生共鸣的客观基础。尤其是全诗制作精巧,结构浑成,语言纯熟,意象准确,节奏张弛有致,韵律舒缓自然,因而,这首诗算得上是艺术水平较高的佳作。

  但是另一方面,此诗在意象上和用典等方面缺乏文学符号应有的社会性,人为地在读者面前筑起生涩之墙。其中的原因并不是作者在创作时有意雕琢,而是来源于废名对诗歌的总体看法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创作思维定式。比如说,废名强调过:“诗不能不用典故,真能自由用典故的人正是情生文文生情。”废名追求写一种所谓“立体”的诗,这样,他在把诗情转化为诗文之时,就根本不会考虑接受客体。因此李健吾先生在肯定他“描绘的简洁,情趣的雅致,和他文笔的精炼”的同时,说他“渐渐走出形象的沾恋,停留在一种抽象的存在”,“逃逸光怪陆离的人世”,“句与句间缺乏一道明显的‘桥’”,加上爱用典,使读者“收获的只是绮丽的片段”,从而不能取得“更伟大”的成果等等。这些批评是十分中肯的。过分地玩赏感情世界那些精致典雅的小“摆设”,就会使人觉得格调不够高,境界不够阔。鲁迅先生也批评过废名,说是“只见其有意低徊,顾影自怜之态了”。此话虽然有些过重,但闻者却应该深以为戒。就以《十二月十九夜》这首诗来讲,废名好像精心制作了一盏宫灯,可由于他把读者推得太远,人们很难仔细地观赏,只能隔着茫茫的苦海,从远处那枝孤灯上领略到一点浮光掠影的光彩。当然,这种情趣,也别具一番美学滋味。这也许就是废名诗作的独特价值吧。

十二月十五夜
诗人:袁枚 朝代:清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诗词注释】:
--------------------------------------------------------------------------------
①、沉沉指从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声音。更gēng鼓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晚上派专人巡夜,打鼓报道时刻,叫做“打更”,打更用的鼓叫“更鼓”。②、绝这里是消失的意思。③、后两句是说把灯吹灭后,因为窗外有月亮,又有雪光映射,所以窗子里面反而显得更加明亮了。 这首诗写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夜间的所见所闻。观察很细致,体会很深微。全诗用夜深、鼓急、人静、窗明、雪月交辉这些具体现象描绘了凄清明净的夜景,读后仿佛如临其境一般。

(一) 文学语言层面
文学语言的内指性,就文学活动而言,人们面对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艺术世界,文学语言是内指性的语言,通常指向文本的艺术世界,少顾及现实的生活逻辑,而多顾及艺术氛围的创造,以更纯粹地描述作者体验。在本诗中,作者运用了“高山流水”、“海”、“鸟林”、“花”、“镜子”、“美人”、“家”、“日”、“月”、“灯”、“炉火”、“树影”、“声音”等若干意象,并且众多意象搭配使用,使得语言难以用一般逻辑加以解释,甚至“深夜若高山流水”、“炉火是声音”这样的比喻都有违生活常识,但是从作者抒情的角度理解,这样的比喻有时贴切的。
本诗言语的阻拒性是很强的,也正是因为意象和比喻的运用让人感觉匪夷所思,缺乏文学符号应有的社会性,人为地在读者面前筑起了生涩之墙,无形中也增强了一般读者理解诗歌的难度。但是也正是在众多意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流露的冬夜之中的思想上的浓郁的难以排遣的孤独感。
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从本诗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高山流水”、“海”、“鸟林”、“花”、“镜子”、“美人”、“家”、“日”、“月”、“灯”、“炉火”、“树影”、“声音”这些意象都已经不是原来的实物了,而是浸染了读者内心情绪的物体,是作者感情的寄托物。
(二) 文学形象层面
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作品中的形象是作者主观创造出来的产物,但还是客观物象曲折的反映。作者写的是夜、思想,表达的是内心的感情,借助的是一系列抽象化的实物。例如诗歌中的“高山流水”是一个典故,就是俞伯牙演奏古琴,声如“高山流水”,而被钟子期听出,二人遂成知音的故事。以后,“高山流水”便成为千古知音的一个喻象。这样,前两行所表达的就是作者在深夜里对着一枝孤灯(而不是一盏),把灯认作是惟一的知音,实际上也就是独对孤灯的一种寂寞的气氛。作品中所展现的形象借由作者内心之情产生新的文学魅力。
文学形象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一枝灯永远不可能是高山流水,炉火不可能是声音,因而,这里的各种物体的组合是作者的虚构和假定,是在读者理解的范围内与读者达成的默契。从作者的内心抒情需要来看,如此运用意象是合情合理的,更加能够纯粹、恰当地表达作者独特地生命体验。
文学形象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寒冷的冬夜,作者独对孤灯,浮想联翩。一会儿在想象的世界中得到抚慰,调子舒缓、安闲;一会儿又意识到眼前的寒冷、孤寂,发出轻叹。经过两次反复,于抒情曲线中完成了全诗。一个孤独而又渴望精神世界丰富,这是30年代知识分子的普遍情况,又是超越具体时代的群体意识,存在着与读者发生共鸣的客观基础。
文学形象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星之空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海是夜的镜子。”星之空、鸟林、花、鱼……一系列轻松的、祥和的景物可以表现作者精神世界的愉悦和开阔,然而,这些景物到底在哪儿,美成什么样子,读者并不能确定。这些都是诗人留给读者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也是读者需要细细品味之处。也正是如此,朦胧性这种情趣,也别具一番美学滋味。
(三)文学意蕴层面
全诗制作精巧,结构浑成,语言纯熟,意象准确,节奏张弛有致,韵律舒缓自然,因而,这首诗算得上是艺术水平较高的佳作。此外,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实有一定深度,本诗仿佛是一支孤独忧郁的小夜曲。“有身外之海”。“海”在佛家的理论体系中指人世沧桑,有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常常比喻人生的艰难。作者这句是说,灯下独坐,思绪万千,想起了“自我”之外的无限广大、无限辽远的茫茫人世,如大海一样,苦浪起伏,变幻不定。一个“有”字,点明了这人世感慨是自然而然地袭来,使人不得安宁。诗句从节奏到遣词散发出一种无处排遣的沉闷之感。实际上已然确定了全诗的基调是一个孤独的主旋律。
“星之空是鸟林”,好像电影镜头在苍茫喧嚣的海面久久徘徊之后,忽而一摇,展现出一个清新明远的星光灿烂的夜空。“鸟林”意即自由的所在。“星之空”明显是与“身外之海”相对立的意象,那么也就是“身内之海”,指自己的精神天地。结合上面几行和下两行“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意思是茫茫人海使人苦恼、烦闷,而只有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灵魂才能如鸟归林一样地自由翱翔。内心世界如花一样纯洁美丽(佛教中“花”的本义),像鱼一般自在逍遥(也可解为暗示“爱情的自由”),然而这些不过是空中的梦幻而已,美丽但是虚无。
“海是夜的镜子”,表层意思是,大海能够映照出夜的影像。 “夜”为一般诗中“黑暗”的象征,内心灿烂,人海黑暗,紧承上句关于空虚幻想的感叹之后,再一次弹奏出孤独的主旋律。
“思想是一个美人”,作者在反复咀嚼人海的苦水,孤独的涩果之后,渴望寻找到一个安乐舒适的小岛,那么,只有回到自己的心海中来,玩赏自己意识世界的精致之作。接下去几行,“是家,是日,是月,是灯,”这是描述在自己的思想、精神天地之中,可以出现完美无瑕的美好事物,美人是一个抽象比喻,联想由此辐射,像家庭那样舒适,像太阳那样温暖,像满月一样团圆,像面前这枝灯那样是自己的知音。思绪飞腾一圈又回到眼前。这几行对空幻的美满境界的寻求,更加反衬出诗人在现实时空里的孤独。
“是炉火,炉火是墙上的树影,是冬夜的声音。”“炉火”是诗人在寒冷的冬夜里取暖的用具,“是炉火”紧承上句,说思想还能像冬夜炉火一样,在荒漠的人海中给诗人以光和热。但是诗人马上看到了跳跃的火苗,以及墙壁上伴随着火苗忽闪不定的物体的影子,由此而想到,墙上的树影归根到底要决定于真实的树的存在。“树”本来并非佛教中的基本概念,但废名作为“俗家弟子”可能用来指一种本体存在。佛家素有“身为菩提树”之说。“墙上的树影”意即一种虚幻的存在,因为这里的“树”一不能乘凉以平息孤独,二不能使人修成正果,只能烧成虚无的记忆。诗人这句的意思是,精神世界中自造的炉火虽然也能给人以慰藉,但毕竟只是一种镜花水月的幻影。连同下一句“是冬夜的声音”,共同造成了一个“虚静”的氛围。佛家有句格言,叫做“无声不寂,有色皆空”。这句诗可解为炉火在冬夜里微弱的声音,也可解为炉火如同冬夜里微弱凄空的声响一样虚无缥缈。这样,就又回到孤独的主旋律上,完成了一个“孤灯长想”的意境。

在十二月十九夜赏月

  《十二月十九夜》是诗人的代表之作,这首诗意象恍惚,光怪陆离,却包含无限生机。
  这首诗写诗人在“十二月十九夜”的思绪,诗人的联想由“一支灯”的意向延展开去,引出了一系列比喻性的意向,从而构筑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意向世界。
  夜深了,诗人的灯还在挣扎,犹如黑暗之海中的一支曲子,慢慢的演奏“高山流水”的乐章。
  诗人把“灯”的意象视为“知音”的形象,便联想到了钟子期听俞伯牙演奏“高山流水”的故事。一连串的博喻都是来诠释“思想”的,是抽象化的“思想”具体化了。
  “思想”是什么,思想是美人的外衣,是家的所在,是日月的映衬,是灯的单薄与素朴,还是炉火,是炉火的激情与热烈,或者瞬间燃烧,不再拥有。
  “星之空”是什么,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鸟、花、鱼、梦,好朦胧好烂漫的遐思,令人神往无限。那么“海”呢,“海是夜的镜子”,映照出黑暗之中的一切,而黑暗本身就是海。
  意象往往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但就是从这些普通的事物中,提炼出诗人最细腻、最完美的意境,,有物质到精神的转化,显示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感受玉幻美世界的非凡想象。
  原来光明只是昙花一现,一切都是影子,都是梦。可悲可叹,诗人的心随着诗的意境变化着:“炉火温暖着心灵,黑暗吞没了身躯。”这便是废名的《十二月十九夜》。


对天净沙秋思、月夜、渔歌子的总体赏析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

描写夜晚无眠忧伤的诗句
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四、作品赏析: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

需要几首很经典的古诗词外加赏析
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

我要几首关于月的古诗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

苏轼江城里的诗句:明月夜,短松冈。如何解释?
意思是: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这两句是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在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让人回味无穷。出自宋代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为: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现代关于月和思乡的诗句
(王维:《鸟鸣涧》)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月用文言文
如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月表:按月记事之表 2. 有关月的古诗、古文 呵呵、这当然是我们苏轼的《水调歌头》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264653430 除了这个你可能忽视了李白 李白的《静夜思》虽然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也是关于月的 对了、还有楼上说的《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的 我都给LZ写...

求10篇唐诗宋词的鉴赏文章!
2012-07-18 求一篇唐诗宋词鉴赏作文速度 3 2009-09-13 求唐诗宋词的鉴赏 6 2013-07-18 我是读初一的,老师布置我们去找课外的唐诗宋词十篇并且赏析这十... 2006-01-12 求 唐诗宋词鉴赏网站!! 2012-03-02 关于唐诗宋词鉴赏的论文八百字以上 32 2017-06-13 唐诗宋词鉴赏论文怎么写 2016-10-16 急求...

关于月诗句古诗大全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是常见偏旁,以“月”为偏旁的字,一类与月亮有关,如朔、望、朝等。还有一类是由“肉”演变而来,与月亮无关,如肘、肚、肺、肥等。《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鱼厥切,音_。《说文》:阙也。太阴之精。《释名》:月,缺也,满则缺也。《易·...

社戏的角色赏析
“我”“我”是富裕人家的子弟,平常在城里受着封建教育的束缚。与双喜、阿发等相比,难免有一些缺点,只会死读书,不会干活,看不到戏就“急着要哭”;但“我”到底还是个孩子。心地无邪,对封建教育极为反感,以“免念诗书”为乐事,所以更加向往农村生活。双喜 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小...

金昌市18921565670: 十二月十五夜的赏析 -
殳鸿金茂: 全诗用夜深、鼓急、人静、窗明、雪月交辉这些具体现象描绘了凄清明净的夜景,读后仿佛如临其境一般.

金昌市18921565670: 十二月十五夜袁枚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
殳鸿金茂: 《十二月十五夜》是清朝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一幅了夜深人静,但更鼓声声,吹灯欲睡,月照雪映,窗更明的幽冷夜景.全诗简洁晓畅、清新可喜.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夜之静,雪之明,表现出诗人孑然一人夜中赏雪景的独特感受.

金昌市18921565670: 请教意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清)袁牧《十二月十五夜》 -
殳鸿金茂: 全诗是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大意是闷声的更鼓从远处一阵紧一阵地传来,忙碌的人们陆续入睡,市井的吵闹声慢慢平息下来,我也吹灭油灯准备入睡,但灯灭后却发现房间更亮了,噢,原来是外面雪后天睛,明亮的园月与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间显得比吹灯前还要明亮.

金昌市18921565670: 十二月十五夜诗意? -
殳鸿金茂: 十二月十五夜诗意如下: 闷声的更鼓从远处一阵紧一阵地传来,忙碌的人们陆续入睡,市井的吵闹声慢慢平息下来,我也吹灭油灯准备入睡,但灯灭后却发现房间更亮了,原来因为夜空正高悬明月,大地又撒满白雪,明亮的圆月与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间显得比吹灯前还要明亮.

金昌市18921565670: <<月夜>>的诗眼和赏析? -
殳鸿金茂: 是刘方平的诗吗?还是杜甫的? 月夜 刘方平(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

金昌市18921565670: 月夜赏析刘方平100字 -
殳鸿金茂: 《月夜》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记叙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诗的前二句写景,记叙星月西斜,夜深人静.诗的后二句记所闻、所感,因虫声透过窗纱传来,感到已到春暖时节.诗中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变化,又是静美的.

金昌市18921565670: 杜甫的七律《月夜》赏析 -
殳鸿金茂: 是五律.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未来的“同...

金昌市18921565670: 雪睡了 夜有一个白色的枕头 寒风吹亮了月光 十二月默默地站在街上 有些甜蜜 有些辛酸 有些茫然.这里面有什么意思? -
殳鸿金茂: 拟人的守法,描写了十二月份的风景,深入到了心情.夜深了,雪睡了,夜枕着白色的枕头.大街上,十二月默默的站着,欣赏着夜色,想着心事,有些甜蜜,有些心酸,更有些茫然,不知道何去何从.

金昌市18921565670: 何其芳《圆月夜》赏析!!!!急!!!!200字左右
殳鸿金茂: 《圆月夜》赏析:现代派诗人何其芳20世纪30年代的情爱歌吟,古典幽菲荡漾,成为诗界的忧郁玫瑰,在审美视觉上晨色珠露、艳冠群芳. 现代派诗人何其芳甚爱晚唐五代精致冶艳的诗词,并受新月派徐志摩、闻一多和现代派戴望舒诗艺影响...

金昌市18921565670: 有这一篇《月夜》的赏析吗?有的悬赏20哦! -
殳鸿金茂: (德)艾兴多夫青天好像静静地/吻过大地,/她现在花容灿烂,/梦沉沉地怀思.微风吹过原野,/麦穗温柔地波动,/森林轻轻地低语,/明星布满了天空.我的心灵广阔地/舒展开它的的羽翼,/飞过静静的原野,/仿佛向家园飞驰.这首诗由描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