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突然发热 一般回怎样??

作者&投稿:愚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按摩足太阳膀胱经能退烧吗~

你好,按摩膀胱经对于外邪侵袭膀胱经引起的发热有一定帮助。

(一)主治病症
足太阳膀胱经共67个腧穴(图8-55),主要可以治疗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以及项、背、腰、臀、下肢后侧等部位的疼痛。
图8-55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二)腧穴歌诀
足太阳穴六十七,睛明目内赤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寸半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旁,大杼挟脊第一行,直下风门肺俞长,又厥阴俞与心俞,督俞膈俞俱一行,肝胆脾胃接三焦,肾俞气海大肠乡,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仔细量,上髎次髎中复下,一空二空腰髁当,会阳阴尾骨外取,附分挟脊第二行,魄户膏盲神堂走,譩譆膈关魂门当,阳纲意舍仍胃仓,育门志室续胞育,二十一椎秩边扬,承扶臀横纹中央,殷门浮郄委阳到,委中合阳承筋乡,承山飞扬踝跗阳,昆仑仆参申脉忙,金门京骨束骨接,通谷至阴小趾旁。
(三)腧穴
1.睛明
[取法]在目内眦外上方的凹陷中取之(图8-56)。
[主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目翳、夜盲、色盲;急性腰痛。
[刺灸法]嘱病人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固定,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0.3~0.5寸,不宜大幅度提插、捻转。禁灸。
2.攒竹
[取法]在眉毛的内侧端,当眶上切迹处取之(图8-56)。
[主治]头痛、眉棱骨痛;口眼斜;视物不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睑瞤动、眼睑下垂;腰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治疗头痛和面瘫,可平刺透鱼腰。禁灸。
图8-56

3.眉冲
[取法]从眉头直上,入发际0.5寸,当神庭与曲差之间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眩晕、鼻塞;癫痫。
[刺灸法]平刺0.3~0.5寸,禁灸。
4.曲差
[取法]在神庭旁1.5寸,入发际0.5寸,当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1/3与内1/3的连接点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视物不明、鼻塞、鼻衄。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5.五处
[取法]从曲差直上,当入发际1寸处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目眩、视物不明;癫痫、小儿惊风。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6.承光
[取法]在五处后1.5寸,当五处与通天之间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目眩、癫痫;视物不明、鼻塞。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7.通天
[取法]在承光后1.5寸,当承光与络却之间取之(图8-57)。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鼻衄、鼻渊;颈项转侧难。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8.络却
[取法]在通天后1.5寸,距督脉1.5寸处取之(图8-57)。
[主治]目眩、癫狂痫症;耳鸣、口、鼻塞;项肿。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图8-57

9.玉枕
[取法]督脉旁开1.3寸,当枕外粗隆上缘外侧取之(图8-58)。
[主治]头项痛;目痛、视物不明、鼻塞。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10.天柱
[取法]在哑门旁开1.3寸,当项后发际内斜方肌的外缘取之(图8-58)。
[主治]头痛、项强、鼻塞;癫狂痫症;肩背痛。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可灸。
图8-58

11.大杼(八会穴之骨会)
[取法]俯卧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咳嗽、发热、鼻塞、头痛;肩胛痠痛、颈项强急。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2.风门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目眩、鼻塞、多涕;项强、胸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3.肺俞(肺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咳嗽、气喘、胸满、吐血、骨蒸、潮热、盗汗;皮肤瘙痒、隐疹。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4.厥阴俞(心包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5.心俞(心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癫狂痫症、惊悸、失眠、健忘、心烦;心痛、心悸;咳嗽、吐血、胸引背痛;梦遗。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6.督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心痛、胸痛、气喘;腹痛、腹胀、呃逆。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7.膈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胃脘痛、呕吐、呃逆;气喘、咳嗽、吐血、潮热、盗汗;隐疹。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8.肝俞(肝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黄疸、胁痛;吐血、衄血;目赤、近物不清、眩晕、夜盲;癫狂痫症;脊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19.胆俞(胆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十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黄疸、口苦、舌干、呕吐、胁痛、饮食不下;肺痨、潮热;腋下肿。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20.脾俞(脾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腹胀、呕吐、泄泻、痢疾、便血、完谷不化;水肿、黄疸;背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1.胃俞(胃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胃脘痛、腹胀、翻胃、呕吐、肠鸣;胸胁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2.三焦俞(三焦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水肿、小便不利;肠鸣、腹胀、泄泻、痢疾;腰背强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3.肾俞(肾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多、遗尿、小便不利、水肿;耳鸣、耳聋;咳嗽少气;腰膝痠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4.气海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三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腰痛、腿膝不利;痛经、痔漏。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5.大肠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方(约与髂嵴高点相平),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痔疾;腰脊疼痛。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灸。
26.关元俞
[取法]俯卧位,在第五腰椎棘突下方,督脉旁开1.5寸取之(图8-59)。
[主治]腹胀、泄泻、小便不利或频数、遗尿;腰痛。
[刺灸法]直刺0.5~1.2寸,可灸。
27.小肠俞(小肠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一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当髂后上棘内缘与骶骨间的凹陷处取之(图8-59)。
[主治]遗精、遗尿、尿血、白带多、疝气;小腹胀痛、泄泻、痢疾;腰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8.膀胱俞(膀胱背俞穴)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1.5寸,当髂后上棘内缘与骶骶骨间的凹陷处取之(图8-59)。
[主治]小便赤涩、淋浊、遗精、遗尿;腹痛泄泻、便秘;女子瘕聚、阴部肿痛;腰脊强痛、足膝寒冷无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29.中膂俞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三骶后孔,当督脉旁开1.5寸处取之(图8-59)。
[主治]痢疾、疝气、消渴;腰脊强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30.白环俞
[取法]俯卧位,在平第四骶后孔,当督脉旁开1.5寸处取之(图8-59)。
[主治]白带、疝气、遗精、月经不调;腰骶疼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31.上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一骶后孔中取之(图8-59)。
[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痿、大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2.次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二骶后孔中取之(图8-59)。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疝气、小便赤淋;腰痛、腰以下不仁。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3.中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三骶后孔中取之(图8-59)。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小便不利;泄泻、便秘;腰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4.下髎
[取法]俯卧位,在第四骶后孔中取之(图8-59)。
[主治]小腹痛、肠鸣、泄泻、小便不利、便秘;腰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5.会阳
[取法]在尾骨下端两旁,当督脉旁开0.5寸处取之(图8-59)。
[主治]带下、阳痿;痢疾、泄泻、便血、痔疾。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图8-59

36.承扶
[取法]俯卧位,在臀横纹中央取之(图8-60)。
[主治]痔疾;腰、骶、臀、股部疼痛。
[刺灸法]直刺1~2.5寸,可灸。
37.殷门
[取法]俯卧,在承扶与委中连线中点上,当承扶下6寸取之(图8-60)。
[主治]腰脊强痛、大腿疼痛、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38.浮郄
[取法]微屈膝,在腘窝上方,当肱二头肌腱内侧,委阳上1寸处取之(图8-60)。
[主治]臀股麻木、腘筋挛急;便秘。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39.委阳(三焦下合穴)
[取法]微屈膝,在腘横纹外侧缘,当肱二头肌腱内侧取之(图8-60)。
[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腰脊强痛、腿足拘挛疼痛或痿厥不仁。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40.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
[取法]微屈膝,在腘窝横纹当中,当肱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取之(图8-60)。
[主治]腰痛、髋关节屈伸不利、腘筋挛急、下肢痿痹;中风昏迷、半身不遂;腹痛、吐泻;遗尿、小便难;自汗、盗汗;丹毒、疗疮、发背。
[刺灸法]直刺1~1.5寸,或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可灸。
图8-60

41.附分
[取法]俯卧,在平第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肩背拘急、颈项强痛、肘臂麻木不仁。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2.魄户
[取法]俯卧,在平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肺痨、咳嗽、气喘;项强、肩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3.膏育
[取法]俯卧,两手抱肘,在平第四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肺痨、咳嗽、气喘、吐血、盗汗;健忘、遗精;虚痨羸瘦;肩胛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4.神堂
[取法]俯卧,在平第五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心痛、心悸;咳嗽、气喘、胸满;脊背强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5.譩譆
[取法]俯卧,在平第六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咳嗽、气喘、鼻衄;疟疾、热病无汗;肩背痛、季胁引少腹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6.膈关
[取法]俯卧,在平第七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约当肩胛骨的脊柱缘处取之(图8-61)。
[主治]饮食不下、呕吐、嗳气、胸中噎闷;脊背强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7.魂门
[取法]在平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胸胁胀痛、背痛;饮食不下、呕吐、肠鸣泄泻。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8.阳纲
[取法]在平第十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肠鸣、腹痛、泄泻;黄疸、消渴。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49.意舍
[取法]在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腹胀、肠鸣、泄泻、呕吐、饮食不下。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0.胃仓
[取法]在平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腹胀、胃脘痛、小儿食积;水肿;脊背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1.育门
[取法]在平第一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上腹痛、痞块、便秘;妇人乳疾。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2.志室
[取法]在平第二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取之(图8-61)。
[主治]遗精、阳痿、阴痛下肿、月经不调;小便淋沥、水肿;腰脊强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3.胞育
[取法]在平第二骶后孔,督脉旁开3寸处取之(图8-61)。
[主治]肠鸣、腹胀、便秘;大小便不利、阴肿;腰脊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54.秩边
[取法]在胞育直下,骶管裂孔旁开3寸处取之(图8-61)。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大小便不利、阴痛、痔疾。
[刺灸法]直刺1.5~3寸,可灸。
图8-61

55.合阳
[取法]在委中直下2寸,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取之(图8-62)。
[主治]腰脊痛引腹、下肢痠痛、麻痹;崩漏、痔痛。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56.承筋
[取法]在合阳与承山之间,当腓肠肌肌腹中央取之(图8-62)。
[主治]小腿痛、膝痠重、腰背拘急;痔疾。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57.承山
[取法]在当腓肠肌肌腹下,伸小腿时,当肌腹下出现的交角处取之(图8-62)。
[主治]腰背病、腿痛转筋、脚气;痔疾、便秘。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58.飞扬(络穴)
[取法]在承山外下方,当昆仑上7寸处取之(图8-62)。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鼻衄;痔疾;腰腿疼痛。
[刺灸法]直刺1~2寸,可灸。
图8-62

59.跗阳(阳跷郄穴)
[取法]在足外踝后上方,当昆仑上3寸处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头重;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60.昆仑(经穴)
[取法]在跟腱与外踝之间的凹陷处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痫;难产;腰骶疼痛、足跟肿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61.仆参
[取法]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当跟骨凹陷处赤白肉际取之(图8-63)。
[主治]下肢痿弱、足跟痛;癫痫。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2.申脉(八脉交会穴,通阳跷脉)[取法]在外踝正下方凹陷处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痛、眼睑下垂;癫狂痫症;腰腿痠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3.金门(郄穴)
[取法]在申脉前下方,当骰骨外侧凹陷中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癫痫、小儿惊风;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4.京骨(原穴)
[取法]在足跗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当赤白肉际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项强、目翳、癫痫;腰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5.束骨(输穴)
[取法]在足跗外侧,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当赤白肉际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癫痫;腰腿痛。
[刺灸法]直刺0.2~0.5寸,可灸。
66.足通谷(荥穴)
[取法]在第五跖趾关节前下方的凹陷处,当赤白肉际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
67.至阴(井穴)
[取法]在小趾外侧,距趾甲约0.1寸处取之(图8-63)。
[主治]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难产。
[刺灸法]直刺0.2~0.3寸;胎位不正者,可灸。
图8-63

  可能会眼睛感觉发胀,而且感觉视力有所下降.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中最长的一条经脉,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

  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行达额部,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它有一条支脉,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它的直行经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连络于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颈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分左右沿肩胛内侧,挟脊柱两旁下行,至腰部(肾俞穴),穿过脊旁肌肉,深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另有一条支脉,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外侧后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

  还有一条支脉,从项部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下行至髀枢,经大腿外侧后缘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沿小腿外侧后缘下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我们的膀胱经就如同城市中的各种排污管道,汇聚多处的污水,最后到达膀胱储存后排出。

  本经发生异常变动时,就会出现气上冲而感头痛,眼球疼痛的好像要从眼眶中脱出来一样,颈项就好像在被牵拔般紧张疼痛,脊柱和腰部疼痛剧烈,髋关节不能屈伸,膝部发麻,小腿肚疼痛。

  膀胱经一侧有67穴(左右两侧共134穴),其中49穴分布于头面部、后颈部和背腰部之督脉的两侧,余18穴则分布于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及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

  在膀胱经中,睛明穴(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应该是女性朋友的最爱?。因为睛明穴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而长期坚持按摩睛明穴可祛除皱纹。用食指按住双侧睛明穴,每秒做强按压一次,要天天坚持才有效果。

  膀胱经上的至阴穴是一个妇科要穴。此穴位于足小趾的外侧,古书《医宗金鉴》中记载这个穴位可以用于治疗因为胎位不正造成的难产。曾听一个女中医谈到至阴穴的效果时,现身说法地讲到,在她怀孕时胎位不正,灸过至阴穴后就正了,不料过两天检查时发现又不正了,只得再灸,又灸了三次,小宝宝才老实了,终于顺产了。其他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更年期综合征及乳痈、乳癖等,采用针灸至阴穴可获得一定功效。

  说到膀胱经,还有一个穴位必须提及,那就是委中穴。腰痛疼痛、腰扭伤等病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而委中穴是这些病的克星。“腰背委中求”,这是“四总穴歌”的一句。委中穴是四总穴中的要穴,“腰背委中求”就是说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穴治疗。

  取委中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此穴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经常按摩此穴具有舒筋通络、散淤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

  爱膀胱经等于爱自己,就让我们一起来关爱人体这条最长的经脉吧!

经常尿血可不是好事,要排除肾脏疾病还有膀胱癌才行,如果已经确诊膀胱炎,那么门诊输液治疗即可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你是在练什么功吗?

膀胱经发热是好事,外御寒邪,说明你身体很好,对昨夜寒湿之气的自然反应。

如果没有其他症状的话就不必担心。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什么疾病?
足太阳膀胱经共67个腧穴(图8-55),主要可以治疗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迎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以及项、背、腰、臀、下肢后侧等部位的疼痛。 图8-55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二)腧穴歌诀 足太阳穴六十七,睛明目内赤肉藏,攒竹眉冲与曲差,五处寸半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昂,天柱后际大筋旁,大杼挟脊第一行...

阳维脉简介
yang link vesse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Yang Link Chann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Yang Link Vessel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3 概述 阳维脉为奇经八脉之一[1][2]。出《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本经自足太阳膀胱经的金门穴开始,沿下肢外侧上行,...

太阳外感、腰背疼痛怎么办?专家教你一个穴位
杼者,古指织布的梭子。大杼名意指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大杼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虽散热冷缩为水湿成份较多的凉湿水气,但在本穴的变化为进一步的吸热胀散并化为上行的强劲风气,上行之气中水湿如同织布的梭子般向上穿梭。本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督脉...

各位老师好,请问太阳和厥阴,太阴和阳明有什么不同
其次呢,在伤寒论(张仲景-医圣)里面呢,太阳经是我们体表的经脉,外界病邪首先侵犯太阳经,一般中医认为是太阳膀胱经,就是发热怕冷的疾病,临床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发烧了。然后,少阳经呢,就是在半表半里的,邪气侵犯的话,容易寒热交替,口苦口干,肝郁胀气等。阳明病的话呢,就是要不脏器燥热,要...

大杼-背部穴位
位置: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足太阳膀胱经穴」大杼 位置: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方例:配肩中俞、肩外俞治肩背痛。刺灸法:斜刺0.5~0.8寸。其它:(l)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手足太阳...

《黄帝内经素论》第三十九篇:举痛论(五)
C1101【衄】而不止,【杯】血流,取足太阳;杯血,取手太阳。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腘】中,出血。 流鼻血而不止,淤血流出,刺足太阳膀胱经;鼻流淤血,刺手太阳小肠经。不愈,刺手太阳小肠经腕骨下端;仍不愈,刺膝窝内,出血。 C1201【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阳、阳明;痛上热,取足厥阴;不可以俯仰,取足...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读书笔记
六经辨证,如太阳、阳明等,是《伤寒论》的基石,描述病症发展的规律。太阳病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涉及表征和肺功能。当太阳经脉失衡,可能导致阳气失常,影响上、中、下三焦,引发多种身体反应。太阳病有太阳中风(如发热、汗出、恶风)、太阳伤寒(寒邪、无汗、痛楚)等,正确治疗至关重要,以免病情...

风门穴主治什么
风门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伤风、咳嗽、发热、颈部肌肉痉挛、胸背痛等,也是的特效穴位之一。患者卧位,用两手手指指腹端按、揉压此穴。每次2分钟左右。 *** 此穴可预防,尤其可预防感冒。以上就是风门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请继续关注频道。【风门穴的准确位置图】、【风门穴有什么用...

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
15点到17点,属于申时,归足太阳膀胱经,这个时候是膀胱经旺的时期。所谓的日甫所潮热,就是这段时间阴虚发热。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或者熬冰糖银耳加上枸杞,对阴虚的人最有效。17点到19点,属于酉时,归足少阴肾经,这个时候是...

膀胱经什么时间调理最好
你好!下午3点到5点是足太阳膀胱经经期旺盛之时,下午5点到7点是与膀胱经相表里的足少阴肾经经期旺盛之时,这段时间调理膀胱经最好。此外,膀胱经行一身之表,而肺主表,所以在早晨3点到5点肺经经期旺盛时,调理膀胱经也是好的。

诏安县19730754625: 足太阳膀胱经突然发热 一般回怎样?? -
纳霞平消: 可能会眼睛感觉发胀,而且感觉视力有所下降.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中最长的一条经脉,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 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行达额部,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它有一条支脉,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它的直...

诏安县19730754625: 足太阳膀胱经突然发热 一般回怎样?? -
纳霞平消:可能会眼睛感觉发胀,而且感觉视力有所下降.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中最长的一条经脉,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 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上行达额部,交会于头顶部...

诏安县19730754625: 宝宝发烧是怎么回事上半身热 - 育儿 -
纳霞平消:[答案] 妈妈爸爸: 我放学做好作业,要去小红家借书,一会回来. 小芳 2008年6月22日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814.htm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189986.html 请假条 x老师: 因我感冒了,医生让我休息两...

诏安县19730754625: 在中医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行医多年不知其义.要写出您答案的根据或出处 -
纳霞平消:[答案] 首先这是中医对于人体十二条经络的名称的描述,我们人体有十二天经脉,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