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历史制度成因

作者&投稿:蛮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农"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对策,在线等。《形式与政势》考试题。1000字左右。~

三农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历史原因。近代中国,国力衰落,战争不断。新中国成立以后,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也受到一定的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生产又一次得到发展,但现在又遇到新问题。农业发展是阶段性的,是历史的、动态的概念。新阶段有新问题吧。
2、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农民与城市人相比,可获得的资源比较少,比如教育资源,工作机会等等,这就是得穷的越穷。
3、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的基础地位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支持发展的力度还不够。
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你可以下载一些比较学术化的文章读读,这个问题已经被研究的很透彻了。
至于怎么破解三农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大投入的力度。投入人才、资金和设备,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有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还必须考虑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重大,不仅是农民兄弟的切盼,也是目前党和政府的大事。

三农问题是怎么造成的? 农产品价格偏低造成农村收入低,引起大量劳动力进城打工,反过来造成农村劳动力匮乏(农村是依靠劳动力生产的),劳动力匮乏产出有限,为了提高产量大量施用化肥,而化肥价格暴涨造成农产品成本暴涨,还有电价以及其他生活成本(看看现在农产品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平均工资增长了100倍,农产品中的大米、猪肉增加15-25倍,蔬菜、禽蛋都在10-50倍左右。。。。。)。
过去农村穷是因为城乡剪刀差存在,而现在这个剪刀差还在扩大,怎么能解决三农问题呢!

“三农问题”的成因
  1.1历史原因
  一是工农产品剪刀差。建国初期,为了发展工业,政府对农产品实行价格剪刀差,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发展工业。二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被筑起了一道高墙,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传统农业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凸显。三是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在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指导下,多数地方政府重视重工业发展而轻视轻工业,重视生产性建设而轻视非生产性投入,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1.2政策原因
  从发展上看,农村经济超常增长后,出现了滑坡。一是农业内部积累机制弱化,短期行为严重。二是政策因素也造成了不利于粮食生产形势,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下降。三是地方财力增加,但地方投资却明显向城市倾斜。四是全国工业投资大幅增加,但为农业服务的农用工业投资却不断下降。五是在城市工业经济过热增长中,投资膨胀和消费基金膨胀导致持续通货膨胀。六是农村基本设施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七是税费体制不合理。八是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不足日益暴露。
  1.3其他制约因素
  一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以及农业结构不合理等都是“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自21世纪以来,中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现象,导致农产品价格连年下跌。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不合理的负担过重以及深层次的体制等问题都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市场衔接问题仍然亟待解决2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是主要产业,农村是主要区域,农民是主要成员,任何一个统治者在统治国家时都不得不重视农业,以农为本,因此无所谓“三农”问题。农民在这种社会类型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士农工商”,农民的地位仅次于官员。“三农”得以成为一个问题,是伴随现代化进程出现的。在我国,现代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以工业化为起点、以城市为区域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是在物质技术水平极度落后的情况下强调工业现代化,特别是重工业现代化。在毫无原始积累的基础上,要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又不可能通过对外掠夺获得原始积累,刚刚起步的工业也无法积累足够资金。因此,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只有来自于农业。随着工业化的启动和深化,其所需要的庞大的资金和资源是个无底洞,源源不断的农村资源急剧向城市集中,使刚刚从土地改革中受益的农民受到国家政权的剥夺,成了工业现代化的受害者。随后,为了迅速建立一个现代工业化体系,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战略,“农业、农村和农民不仅未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形成了一整套不利于平等竞争的制度”①。如“随着1958年人民公社的建立,中国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人口的自由迁徙也随之从1954年的宪法中被取消了。1958年以后,出于工业化积累资金的考虑以及对过渡城市化的担忧,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进行了户籍制度、粮食及副食品供应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的限制,设置了道道城乡交流的屏障”②。又如“国家通过‘公余粮’收购制度,优先从农民手中获取农产品。在‘公粮制’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税收使农民作为一个低收入群体却要交纳更多的税赋”③。国家的这一制度安排,产生了两个明显的社会后果,一方面,工业化高速发展,城市不断繁荣;另一方面,“三农”处于弱势地位,处境更加艰难,“三大差别”不断扩大,并最终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三农”问题。
从以上可知,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赶超发展战略与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它通过中国特色的资本原始积累克服了中国工业化资本积累与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困境,在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实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但从长远发展看,这种通过制度安排不断强化的二元经济结构,不仅导致了农业生产的长期低速增长甚至倒退,也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为了维持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国家、政府建立了三大制度体系:户籍管理制度、人民公社制度与统购统销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在农村把土地与户口相结合,在城市把户口与就业、社会保障相结合,通过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流动;人民公社制度使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统一经营,在组织上保证了政府对农民和农业剩余的控制;统购统销制度通过人为的干预保证了国家工业化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的供应。对工业化和城市明显倾斜的制度安排,使“三农”地位日益降低和边缘化。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gZgr1N4o1FxIM9Dibyu_1bSGyh49kbAfMbYZIQLvdfujqC-nURNABSvXdPLRkC59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是怎样的
1、1950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按劳分配。为了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彻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改,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广大农民翻身解放,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2、1953-1956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平均分配。1958后 人民...

农村改革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农村改革以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大幅度增长,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镇发展,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农村总体上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

古往今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中央确定在农村实施税费改革并选择部分地区进行改革试点,这是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规范农村分配制度,遏制负担问题的一项重大措施,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上曾进行过若干次重要的税费改革。深入研究历史上的税费演变和改革,探讨其中的成因和经验教训,对当前各地进行的农村税费...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发生过哪三次重大变化_百度...
2、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开始向集体所有制转变(1955年至1979年)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人民公社继续稳定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集中力量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民个人的土地私有逐步转变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按劳分配。农民土地所有制被废除,取...

凝聚乡村产业兴旺新动能
中国农业被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所萦绕粮食产能站稳新台阶,农业现代化水平取得新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站上新起点,农村改革展开新布局,农村民生实现新改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中国农业的底色格外绚丽。 乡村振兴,如此迫切。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

近代中国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1、半殖半封开始时期: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方面,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土地私有制);在产品方面,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产品分配公有制)。基本没怎么实行。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的四次变革是?
中国自建国以来,在农村共实行过四次生产关系变革,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一次的变革都意在解放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大都促进了新中国经济的发展。1、土地改革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

我国不同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有哪些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前20年是人民公社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土地政策带有浓厚的人民公社色彩,后20多年是改革开放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这后一时期的土地政策代之以土地承包为特征的新政策模式,使中国农地制度变迁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回顾这20年的历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暨土地承包政策②,...

在中国历史上,有哪几次土地革命?
第四次是在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为适应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开始放手发动群众消灭封建剥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第五次是在1950年,通过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最终达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地步。土地改革...

你认为我们该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基本问题,由这一问题折射出来的制度成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反映国民待遇的法权落实问题又有产权明晰问题;既有行政权障碍问题,又有知情权、发展权障碍问题;更有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因素。但要探析与“三农”问题形成相关的终极制度原因,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社会等级制度当...

麟游县17182222065: 我国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锐谭前列:[答案] 计划经济加二元体制是形成“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工业和农业存在着“剪刀差”.城镇和农村由于历史原因自然形成了差别.这决定了城镇居民的素质高于农村农民的素质,从而派生出生存竞争力和生活水平城镇居民高于农村农...

麟游县17182222065: 三农问题根源于何处?
锐谭前列: 一 在追寻三农问题的根源这一问题上,走在最前面的可能是经济学,特别是产权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这可能是也是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特性所决定.这方面的尝试始于...

麟游县17182222065: 农民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锐谭前列: 户籍制度是农民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三农问题的产生的一大原因,是农民受到歧视、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主要因素,是其他诸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一切公平制度之所以存在并得以执行的前提!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城乡统一户籍制度的实施,伴随农村医疗、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福利的实施,农民工必成历史

麟游县17182222065: 关于三农问题 -
锐谭前列: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1996年以来,农业步入一个困难时期,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2000年3月,时任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在给上总理书中列举了...

麟游县17182222065: “三农”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基础作用,下半年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
锐谭前列: 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 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的势头出现有所减缓的趋势,农民增收的问题成为农村、农业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中共十一届...

麟游县17182222065: 三农问题指什么请问三农问题具体指哪三农?是什么时间由谁提出来的
锐谭前列: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 我国加入世贸后,参与国际竞争,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

麟游县17182222065: 三农问题指什么 -
锐谭前列: 宋代诗人王炎曾作一首悯农词,里面说到“人间辛苦是三农”,这里的三农指的是春、夏、秋三个农时. 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三农”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反映,目前的“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现代化水平不高; 二、农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 三、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 近几年来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有关“三农”问题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