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采取了什么政策?

作者&投稿:赏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统治者如何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对于蒙古草原,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是满蒙联姻的政策,对于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则实行的是, 改土归流的政策。 改土归流简介:清朝 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

对于蒙古草原,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是满蒙联姻的政策,对于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则实行的是,
改土归流的政策。
改土归流简介:清朝 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多主张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康雍乾时期,清朝国力强盛,雍正帝又是锐意进取的君主,因此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条件已趋成熟。
改土归流的作用:
改土归流后,部分上层土司不甘心失败,时刻图谋复辟。而有些清军在新地区肆行抢掠,有的流官不善于经理,骤然增加赋税,兴派徭役,自身又贪赃勒索。加之新设营汛部伍大多从邻近地区抽调而来,致使原来地区力量空虚。这不仅使原土司有了叛乱的口实,也给了他们以可乘之机。十三年春,贵州古州、台拱地区苗民上层鼓动百姓发动叛乱。叛乱者深入丹江、黄平、凯里等厅州县,雍正帝派兵镇压未果。乾隆帝继位后,任命张广泗为七省经略,于乾隆元年(1736)平定叛乱,清廷下令取消新区赋税,按当地习惯审理民事纠纷,以巩固对改土归流地区的统治。雍正朝的改土归流还只是在西南少数民族的部分地区实行,未改流的地方还不少。(据,《清史稿》中华书局1986版,第十三卷,志九十五,食货一之户口田制,三四八二页有,乾隆二十二年“甘肃番子土民,责成土司查察”,可引为佐证。)即使改流处,也还保留原土司的残馀势力,他们仍能不同程度地控制原来的属民,但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理藩院

清代管理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清以前历代封建王朝对于少数民族事务的管理,只设官员兼管,不设专署。清于崇德元年(1636)设蒙古衙门,由承政、参政主管;三年六月,改称理藩院,属礼部。顺治元年(1644),改置尚书、侍郎;十八年,定官制同六部,理藩院尚书亦入议政之列。设录勋、宾客、柔远、理刑四司。雍正时定以王、公、大学士兼理院事。乾隆改设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理刑六司。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1月)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前,兼办对俄外交事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九月,改为理藩部,清亡遂废。

理藩院初掌蒙古事,随着清廷全国政权的建立,更为总管蒙古、西藏、新疆等各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清统治者通过理藩院实施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康熙二十六年(1697),修定《理藩院则例》,用法规固定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各项措施。以后,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又四次校修。

理藩院六司分掌爵禄、朝贡、定界、官制、兵刑、户口、耕牧、赋税、驿站、贸易、宗教等政令。另有司务厅、银库、饭银处、当月处、督催所及满、汉、蒙、俸四档房掌衙署日常事务。理藩院所辖,先后尚有内馆、外馆、蒙古学、唐古特学、托忒学、俄罗斯学、木兰围场、喇嘛印务处、则例馆等机构。此外还派司员、笔帖式等常驻少数民族地方,处理特定事务,定期轮换。
理藩院的历史作用

首先,理藩院执行了清代比较成功的统治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清朝是我国少数民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鉴于明末对周边地区无力顾及的历史教训,清朝统治者,特别是清前期的封建帝王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极为重视。他们把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居住的广大地区看成是统治中原的“屏藩”,认为“摇惑我外藩”,就是“坏我屏垣”,就会使“疆圉”“不靖”,而“边境一日不宁,内地之民一日不得休息”,这势必要危及到全国统治的稳定性。正是基本这种认识,康熙帝在位61年总结了大量的统治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经验。他认为,统治西、北边疆地区的宗旨在于“治之得其道”。他特别指出要加强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针对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贡物他曾议论:“贡物何足珍贵,正鉴其诚敬之心耳”。为了表示对统治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康熙还把“柔远能迩”当做“敬天法祖”的实际内容写入遗诏中,令后代子孙永志不忘。雍正帝即位后,亲自为理藩院书写匾额:“宣化遐方”,并在统治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中提出要“从俗从宜,各安其习”。乾隆皇帝当政时期,尽管他认为“驾驭外藩之道,示之以谦则愈骄,怵之以威则自畏”,从而采用了“宽猛互济”、“恩威并用”的方针,但同时也仍然主张“从俗从宜”、“不易其习”。总之,清代前期统治西、北边疆地区,实际上是采用了“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方针。

其次,理藩院促进了清代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在17世纪中叶,理藩院的活动保证了清朝的顺利入关,对清朝统一全国起了促进作用。由于明朝腐败导致的中央政权力量削弱,我国17世纪中叶陷于分裂状态,这种分裂在当时并不是一种值得称颂的现象。一方面,因为这种分裂战争连绵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已经东来,沙俄也时刻窥伺我国北部的大好河山。如果分裂形势继续下去,就可能给这些侵略势力以可乘之机。所以,尽快恢复统一,不仅有利于国内各民族人民的休养生息,符合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要求,而且对于抵抗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和沙俄侵略势力也有着重要意义。历史证明,统一的历史使命由清朝承担了。清朝所以能承担这一重任,除了别的因素外,漠南蒙古已经成为它的可靠后方和重要的借助力量是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与理藩院有密切关系。理藩院设立后四个月,其官员就往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诸部“稽户口,编牛录,谳庶狱,禁奸宄”。仅一个月就编成了牛录,造好了甲士清册。这既稳定了漠南蒙古的社会秩序,也为清朝提供了兵源。理藩院设立后八年,清朝入关,漠南蒙古诸部纷纷率师相从。同时,在清朝入关之际,理藩院及时地把清军入关和进占北京情况通知漠南蒙古各部,使他们时刻有所准备。虽然,清军入关后在统一过程中使用了残酷的暴力,对社会经济发展一度造成影响,但是,清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无论如何不能抹煞的。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多民族统一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和巩固的时期。有清一代,维护国家统一的力量与形形色色的分裂势力曾进行长期斗争。在这些斗争中,理藩院充分发挥了维护统一的作用。有些前已述及。又如,康熙二十五年(1686)三月,当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札萨克图两汗发生冲突后,理藩院尚书阿喇尼亲往喀尔喀七旗莅盟,竭力促使他们“尽释旧怨”而“交相揖睦,共享升平”。这年八月,阿喇尼又召集喀尔喀两翼汗传达康熙圣谕,令其“同归于好”。当噶尔丹发动内乱、喀尔喀蒙古各部率众南奔时,理藩院立即将情况上奏康熙帝,并负责安排喀尔喀蒙古各部生计。正是在理藩院组织安排下,通过多伦会盟,我国北部边疆很快出现了安定局面。康熙皇帝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应当说,这种北部边疆的坚固状况与理藩院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这又为彻底粉碎噶尔丹内乱、抵御沙俄的扩张侵略准备了条件。

理藩院除在政治军事方面促进了清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巩固外,还程度不同地促进了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内地的经济交流,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多伦会盟之后,理藩院派遣官员去山西等地准备耒耜,帮助喀尔喀蒙古于膏腴之地种植农作物。理藩院还按照清代帝王的意志,协助组织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建立“常平仓”,贮积粮谷,以备赈济,“其收放实数”,“每年秋后造具印册报院”。仅漠南蒙古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3盟26旗就额存谷246100多石。雍正十二年(1734)二月,吴喇特镇国公达尔玛机里弟属下游牧地方,因风雪之灾,人畜伤损。理藩院派遣官员按户赈济,共计大小15385口,6个月时间用米7240.1石。在救灾过程中,理藩院官员因地制宜,在有河流的地方帮助蒙古人民造船、结网、捕鱼。此外,理藩院管理的驿站把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联成一体,这对西、北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清朝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多少起了一定作用。

我们在评价清代理藩院、基本肯定它的历史作用时,应当说明,理藩院终究是清朝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的利益,维护他们对各族劳动人民的剥削。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受“厚敛重徭”的剥削,被“纳之于阽危之域”,生活极为贫苦,遇有灾荒,清朝经理藩院虽有赈济,但由于上层王公们“苟且塞责”,广大劳动人民“并不得实惠”。统治阶级需要的“纳赋”、“贡徭”像两根绳索,把少数民族劳动人民紧紧捆绑住,使他们难以逃脱“重赋苛役”的苦海。因此,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劳动人民“迫于饥寒,以致离散”的现象到处可见。

清代,由于中央集权统治的强化,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和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以及羁縻政策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羁縻政策最终走向衰落。清的羁縻制度,具体表现如下:在西南地区,清初对明代的土司制未加变动,基本予以保留,通过改土归流,使土司制度从单纯的土司承袭、征调、贡赋等义务转向如流官一样的严格管理、考核、奖惩,土司原有的特权大大削弱,土司制度从最初清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安抚之策,变成为对土司地区严格控制和管理的手段。在外藩蒙古,清政府使各盟、旗之间不相统属,军政大事由清中央政府裁决,各盟旗受将军、都统或大臣节制。在西北地区,伯克制中原有的世袭制被取消,改由清政府直接掌控的任免升调制,这是土官流官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各级伯克分受各大臣管理,并受伊犁将军节制,对伯克管辖的南疆维吾尔地区派兵驻防,伯克由原来的贵族官僚逐步转化为清政府的地方官吏。经过改造后的伯克制,所包含的羁縻成分已大大减少。通过以上措施,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周边地区直接统治的力度,导致羁縻制度的衰落。
此外,清政府还施行宗教羁縻政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尊崇扶持和管理限制。通过尊崇扶植,使大喇嘛获得大量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宗教利益。限制政策体现在政治上,采取多封众建,设立法律的方式,加强对喇嘛教势力的控制和管理以削弱其在蒙藏各部中的影响和号召力,经济上控制喇嘛庙经济,建立大喇嘛年班朝贡制度,实为定期纳税。宗教上,限制喇嘛庙规模,设立金瓶掣签制度。这样使喇嘛教真正成为清朝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宗教政策具有制度化倾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羁縻制纵观中国古代羁縻政策,反映出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由松到紧,由间接统治到直接统治过渡的特点以及其发展过程。度的衰落。


西晋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内迁是什么态度?
西晋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内迁是什么态度?西晋对少数民族态度十分傲慢,后果如何?少数民族被西晋统治者剥削,内心十分不安,造成少数民族叛乱,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资料 西晋统治者强迫内迁的少数民族交税服役,并要他们当兵。民族杂居地区的汉族地主,更把少数民族人民当做重要的剥削对象。中...

中国古代对周边少数民族怎么老是采取守势
古代周边少数民族多为游牧民族,人家来去如风,对他们来说的版图和封建王朝的版图不一样,他们只要有地方放牧就行了,这里草没了就转移,过几年这里草长出来了又回来,草原蝗灾物资匮乏了就跑来中国抢一波。对他们来说,版图其实就是个非常简单的地盘,就类似于狗到处撒尿做标记,就是划领地的行为,...

怎样看待历史上中央政府于少数民族的关系
更有甚者说:“蒙古人今天已经被中国文化同化了,所以蒙古历史就是中国历史。”对 于这个观点我本来不想多作解释,因为它实在是荒唐得有点可爱。但出乎我意料的是现在抱着这句话的人居然不在少数。说蒙古被中国文化同化的人,请问今天的蒙古人都 说中文吗?为什么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蒙古人仍然说着蒙古语?蒙古人在统治...

汉朝黄老之学术理论学说
根据余 光明先生的研究成果,略总结如下:首先,黄老学说所主张的文武并用、刑德兼行的思想,为制定王霸杂之的汉家统治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黄老学说中的法治 思想,不仅对汉初定法、立法和执法影响至深,也与汉初定法、执法的情形基本相符。第三,黄老学说中的无执无处、无为而治的思想,在西汉初年也为统治者...

宋初统治者面临哪些社会矛盾?宋代“富而不强”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1. 宋初统治者面临的社会矛盾主要集中在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之间的冲突,土地兼并引发的社会阶级矛盾,以及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紧张关系。2. 宋代“富而不强”的原因在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导致官员冗余、军队庞大而费用高昂,国家财政陷入贫困。同时,统治者的奢侈生活也消耗了...

西汉各个时期对待匈奴的态度、政策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起到...
和亲政策,是封建王朝与边疆各民族统治者集团结亲和好的一种民族政策,汉初实行和亲政策是被迫采取的一种方式,它对汉匈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亲政策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一种陈旧的民族政策,但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却是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的办法,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和亲政策是西汉政府无法用武力抵御...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如何在战争中进行财政改革?
在中国北方民族承载着匈奴这一个强有力的少数民族政权,他们经常南下侵扰汉族边界。 为此,经常与汉族政权发生斗争。历史上有名的万里长城,便是为针对抵抗匈奴铁骑而建造的。在汉朝时,为了稳定外部局势,汉初的统治者选择派出皇室女子和匈奴统治者和亲,这就得以安抚如狼似虎的匈奴。 汉初统治者采取这样的方式,为自己...

中国古代华夷观影响
唐代华夷观的内涵不仅丰富,其思想的深刻性和先进性远超其他朝代。唐朝对待异族及其文化的开放心态一直为后世所赞扬。唐初,中央王朝的统治者虽以华夏统治者自居,但其实“唐源流出于夷狄”因此,唐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尚可做到一视同仁,正如唐太宗所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同时,...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朝代为少数民族统治,他们分别是什么民族
金朝(1115年~1234年),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国号“大金”;“金”建于1115年,先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镇),后迁都燕京(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金开兴二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共经历10位帝王。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即元...

从古到今的治理民族区域的政策
元朝宣政院 宣政院:元代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军事民政的中央机关。元朝初建,一切建制沿袭唐宋,根据实际需要,亦增设一些新机构,宣政院即是其一,主掌宗教和少数民族事务。由于元朝统治者崇信喇嘛教,大力推行宗教,因此主管宗教事务的宣政院权势极大,宣政院下设院使、同知、副使等官。宣政院初名总制...

历下区19579188656: 面对少数民族分裂,清朝统治着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
鲁子红花:[答案] 1、派出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用金瓶挚签来控制对西藏政教首领的任命; 2、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先后设立伊犁将军和新疆省; 3、设立盟旗制度管理蒙古地区,提倡藏传佛教怀柔羁縻蒙古.

历下区19579188656: 清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鲁子红花: 对外:闭关锁国 对内: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文字狱,缓解满汉矛盾,禁止圈占农民土地 清朝在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的前提下,对蒙古等民族地区采取了“因俗而治”和“众建而分其势”的统治政策.清朝平定青海后,自雍正初至末年,结合当地蒙藏民族风俗习惯,先后颁布了《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禁约青海十二条》和《西宁青海番夷成例》三个特别法规.三者互为配合、补充,成为清朝有效管理和统治青海地方的施政方针.

历下区19579188656: 清前期,清政府对少数民族采取的笼络政策有哪些方式? -
鲁子红花: 你好!和亲,特别是和蒙古人,大部分的皇后都是蒙古族的.册封,几乎都向李世民那样册封为王公.宗教拉拢,特别是对藏族,满清皇帝信奉藏传佛教,所以容易拉拢藏族和蒙古族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历下区19579188656: 乾隆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是什么政策
鲁子红花: 清代,由于中央集权统治的强化,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和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以及羁縻政策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羁縻政策最终走向衰落.清的羁縻制度,具体表现...

历下区19579188656: 请说说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
鲁子红花: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主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初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称汗后,形成割据势力,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约70年的斗争...

历下区19579188656: 羁縻政策怎麽来的?
鲁子红花: 传统的羁縻政策就是在不改变周边少数民族政治实体内部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联系的办法,施加中心(即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原地区)对边...

历下区19579188656: 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
鲁子红花:[选项] A.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C.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乾隆帝设置“金奔巴瓶”制度

历下区19579188656: 清朝前期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哪些政策
鲁子红花: 满汉一家亲

历下区19579188656: 须弥福寿之庙的修建体现了清朝统治者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
鲁子红花: 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怀柔的政策.清朝对待游牧民族的态度是联姻和自制.这样的政策更有利于统一多名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原因如下:清朝的政策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对自己部落的管理权; 联姻更使少数民族与中央政府拉近关系,增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文化交流好彼此了解,有利于少数民族与汉族和平共处.

历下区19579188656: 清朝统治少数民族的成功经验 -
鲁子红花: 第一,唐宋元明清,一代一代的延续让很多人不在乎是否被统治,大部分人只求生活能够安定,而不愿轻启战端,即所谓的奴性. 第二,满人虽然不多,但统治者足够聪明.首先,为稳定大清,清朝与蒙古各部落皆有联姻关系;其次,为了稳定汉人,清朝提倡学习汉人文化,同时,汉人亦可凭借自身才华为官,使汉人有了希望并能够认同满人的统治,也就是,用汉人来管汉人. 第三,满人是活在马背上的人民,有着一定的军事能力. 第四,满人虽推崇汉化,而实际上,大多汉人都接触不到较先进的武器 补充一点: 满汉双方都看不起对方,汉人视满人为蛮夷之邦,满人认为汉人软弱无能,但满清统治者却崇尚汉学,因此,满人也会学习汉人的优秀文化,但绝大多数汉人则是重文轻武,所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