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海燕全文赏析

作者&投稿:主父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赏析:

《海燕》有着深广的政治意义和象征内涵,作品通过暴风雨即将来临前的几个场景,刻画了象征着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燕”的形象,“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燕早已按捺不住对暴风雨的渴望和欢乐,冲击于阴云和海浪之间,勇猛地叫喊。

别的海鸟──海鸥、海鸭、企鹅视暴风雨为灭顶之灾,惊恐万状,而海燕却在热切地迎接一种新生;当暴风雨逼近,阴云直压下来时,海燕仍然有如“黑色的闪电”,离弦的箭,在风吼雷鸣中飞舞着,笑着,号叫着,像“暴风雨中的精灵”;当电闪雷鸣、山呼海啸,暴风雨即将爆发时,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终于发出了疾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是时代的战斗的宣言,它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来临,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表现了一种坚强无畏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豪情万丈,激荡人心。

《海燕》体现了高尔基早期作品中革命浪漫主义的典型特征。整首诗以宏伟壮丽的大自然作背景,极力渲染恶浪腾空、雷电交加、狂风怒吼、波澜壮阔的紧张的气氛,状写出油画般浓烈、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一个“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精灵”般的艺术形象。

蕴蓄着激越的情绪和讽刺的笔调,这些都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的特点,整体上营造了浓郁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氛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它反映了高尔基早期的美学主张──他在给契诃夫的一封信中说:“确确实实,需要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来到了。‘希望’是不像生活,而高于生活,比生活更美好的东西。”

在写作技巧上,《海燕》最突出的特色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乌云”“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等等,象征手法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而且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空间。

作品还兼用对比、反复、烘托、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进一步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形象的立体感:不是平面地塑造“海燕”的形象,而是同时刻画了对暴风雨充满恐惧的“海鸥”,它们象征了形形色色怯于革命、不革命和假革命者。

它们的胆怯、自私和逃避现实,对比、烘托出了海燕勇敢、执著、不畏强暴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正是在对暴风雨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所形成的鲜明对照中,一个勇敢无私、乐观坚定、卓然不群的海燕的形象呼之欲出。写“风”“雷”“云”“电”也是为了反衬“海燕”矫健、勇猛的战斗雄姿和乐观无畏的革命豪情。

高尔基正是运用形象的对比、烘托,抑恶扬善,鞭挞恶丑,褒扬美善,才塑造出了“海燕”这一饱含力与美、深刻反映了时代特征的艺术形象,从而吹响了一曲嘹亮的时代进军的号角,唤醒民众,鼓励他们勇敢地投入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去。

在整体的审美上,《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它把诗和散文的特点结合起来,又表现出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文笔粗犷、气势磅礴、色彩厚重,情感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扩展资料:

历史评价

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回忆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指列宁)非常重视作为作家的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高尔基。他特别喜欢《母亲》,……喜欢《鹰之歌》和《海燕之歌》,喜欢这些诗的情绪。”

列宁的妹妹乌里扬诺娃在高尔基逝世时曾经回忆说:“我回想起了高尔基所起的作用,他的作品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我回想起了地下活动时期的那些无声年代,高尔基对于那时失掉言论自由的青年人的意义。我回想起我们读他的作品《母亲》读得入迷,大家还都记熟了那不朽的《海燕之歌》。”

雅罗斯拉夫斯基在《地下活动中的无产阶级作家的道路》一文中,回想到20世纪的最初几年的情况:“高尔基的《海燕》——这篇战斗的革命诗歌,特别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每个城市里都翻印它,它被用油印和打字机打印的形式传播出去,它被用手传抄,它被在工人小组和大学生小组上朗诵和反复传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海燕






求大文豪髙尔基佳作《海燕》文中衬托一种什么精神?
燕是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一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狂风”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表现了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高尔基的作品有哪些?
尔基的作品有《海燕》、《在人间》、《鹰之歌》、《三人》、《在人间》、《母亲》、《伊则吉尔老婆子》、《我的大学》、《早晨》、《马卡尔·楚德拉》、《伊泽吉尔老太婆子》等,这些作品的范围涵盖了小说、散文、话剧等多种体裁。高尔基所创作的《海燕》这个作品的体裁是散文诗,是他于1901年创作...

高尔基的文学常识
尔基早期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多取材于他的底层生活的见闻和感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流浪汉题材的小说《切尔卡什》,描写了老流浪汉切尔卡什勇敢、独立不羁、不屈从于金钱和保持人的尊严的高贵品质,说明尽管这些人的精神包袱还很沉重,但比起自私、庸俗的小私有者却高尚得多。在艺术上,《切尔卡什》充分显示...

对一个下联,结合高尔基的海燕
屈原(名词,平平)---海燕(名词,仄仄)激情(名词,平平)---志气(名词,仄仄)澎湃(形容词,平仄)---奋发(形容词,仄平)吟咏(动词,平仄)---谱成(动词,仄平)(勉强了)雷电(并列名词,平仄)---浪涛(并列名词,仄平)(不严的话风雨比较通)颂(名词,仄起)---歌(名词,平...

高尔基的资料
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1905年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

薛尔基的个人简介
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 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 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1905年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

吉木萨尔县17633928863: 高尔基《海燕》赏析(初二语文)一堆堆乌云,象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 -
况吴清肝:[答案] 将两者结合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以表达出强烈的艺术效果,使读者产生共鸣. 海燕的直接抒情——饱含激情的议论,体现阶级革命先驱者的战斗精神. 海燕的间接抒情——充满激情的描绘,描写议论结合,热情歌颂像海燕一样勇猛坚强、乐观自信.

吉木萨尔县17633928863: 高尔基的《海燕》全文赏析原文是:<br/>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
况吴清肝: 给你提供了二篇赏析文章,供你参考 勇敢的精灵 不朽的形象 ——《海燕》艺术手法赏析 这是一篇散文诗,它融合了散文的描写性和诗歌的表现性的特点. 刻画了勇敢的精...

吉木萨尔县17633928863: 高尔基的海燕赏析1.文中的海燕是一个什么形象?课文中赞美海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2.理解“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这句话的含义.3.“让暴风雨... -
况吴清肝:[答案] 1.海燕象征了坚强无畏、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文中赞美海燕,表达了作者对于勇敢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赞美,并以此鼓励民众勇敢地投身于争取解放的斗争中.2.指险恶的政治黑暗是无法阻挡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3表达了...

吉木萨尔县17633928863: 高尔基 海燕 句子赏析 -
况吴清肝: ① 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准确传神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 ② 风紧紧抱着一...

吉木萨尔县17633928863: 高尔基的海燕中正面描写海燕的句子并赏析 -
况吴清肝:[答案] 勇敢的精灵 不朽的形象——《海燕》艺术手法赏析 这是一篇散文诗,它融合了散文的描写性和诗歌的表现性的特点.刻画了勇敢的精灵——海燕的战斗英姿,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歌颂了俄国无产阶...

吉木萨尔县17633928863: 高尔基《海燕》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海燕的?表现了海燕怎样的思想品格? -
况吴清肝: 从形 音 色三个方面表现了海燕坚强无畏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

吉木萨尔县17633928863: 高尔基的海燕突出海燕怎样的形象 -
况吴清肝: 对比、反复、烘托、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进一步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形象的立体感:不是平面地塑造“海燕”的形象,而是同时刻画了对暴风雨充满恐惧的“海鸥”,被“轰隆隆的雷声”吓坏了的“海鸭”和畏缩起身子藏在崖岸下的...

吉木萨尔县17633928863: 《海燕》从哪两个方面写海燕的用文中句子说明
况吴清肝: 《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 《海燕》高尔基写于1901年3月,当时欧洲发生了工业危...

吉木萨尔县17633928863: 结合高尔基《海燕》全文,试分析本文是怎样描写海燕的200字答案要?
况吴清肝: 作者通过描写暴风雨来临前片段,刻画了象征着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燕”的形象,“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当暴风雨在酝酿之中时,海...

吉木萨尔县17633928863: 关于高尔基的海燕 -
况吴清肝: (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 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 “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