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打仗的?将军不容易死全靠小兵

作者&投稿:廉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般战争中,将军是全军的重点保护对象,越高级别的将军越是如此。因为一旦将军战死,军队里又不能立即任命出新的将军,整支军队就会指挥不灵,这也是为什么将军不能战死的首要原因。士兵的保护起了决定性作用。为了能有效保护将军,除了给将军穿上结实的装备外,一般身边还要保留卫队,并且全军主帅通常不可以亲自上阵杀敌。

不仅如此,将军的指挥中枢要严密设防,尽量不能让对方找到破绽,而交战中需要抓的一个重要机会就是去攻击敌方的指挥中枢,一旦打破指挥中枢斩杀或者俘虏对方的将军基本就可以宣告本次战斗胜利了。在一场战斗中,将军的任务是合理配置自己能掌握的资源,以尽量小的代价完成战斗任务,不一定要用个人武力来体现自己的能力,而且一般来说指挥调度比起打架来要困难得多,所以不会因为将军打架不够厉害士兵就不服。将军不容易死是相对士兵而言。

网络配图

顺便说一句,将军不容易死是相对士兵而言,总的来说别犯大的错误无论是胜是败活着回去的机会还是很大,但是比起其他的官职将军还是一个很危险的职业,打的仗多了总有可能遇险,曹操的传记记载中就曾经多次遇险。两河流域古代也有发达的文明,国王也常常需要统兵打仗,战死的国王并不少,一般认为主持编纂世界第一部法典的乌尔纳木国王就是战死沙场的。武将上场单挑是说书人的最爱,不是真实的战争。古代战场讲究的是阵型(骑兵讲究突击),除了很少以勇力闻名的角色,多数情况下领军大将都是坐镇中军调度,没那么容易死掉。

一般战争, 主将阵亡, 将旗倒下的话, 对士气是大大打击, 军队多半会溃败.溃败接着就是各自逃跑.而唐五代宋律令: 大军弃主帅而逃者斩; 大军失主帅者, 有官职的黜为民, 普通士兵流万里.所以主帅首先必须自保, 也是为了不让军队失败, 不让士兵受处分. 同样理由, 即使普通士兵也会拼死保护主帅, 更不用说是主帅的亲兵护卫了.即使战败, 主帅也不允许轻易战死或被俘, 他要拼死突围, 活着回去接受审判. 这就是他的命。

主将通常在"中军", 不是"稳扎末尾".主将在, 将旗在. 意味着即使战败, 也能有战败的方式后退, 而不是"溃败". 敌军的骑兵追杀溃败的军队, 正是拿手好戏.所以主将必须被保护, 并且要自保.另外你说的当"烈士"确实只是想当然耳. 活着回去会被当"替罪羊", 你可知若是战死, "构陷"二字也同样很轻易的就能安在头上?每一个战败或战胜后活着回去的将士, 都是军队宝贵的财富. 历练过阵仗的经验, 比什么都重要.轻易战死的将军, 只能说是匹夫之勇. 重新收拾重头再来, 才是真正合格的将军。

还有一点主帅不容易死,因为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用上阵肉搏。和士兵一起冲阵的将官比起小卒也不容易死,因为:将武艺精湛,兵甲精良,也就是说攻击力防御力都高;就算勇将习惯冲锋在前冒得风险比小卒高,但是将官都有亲兵,或称牙兵,数量多寡视将官等级而定,亲兵是忠勇精悍的死士,待遇优厚,若将官战死,亲兵全队皆斩,还可能累及家人,所以在作战时,亲兵会贴身保护主将,充当肉盾,与小卒相比,主将就更不容易死了。

网络配图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将军如张飞、赵云等等的象征意义和领头意义很重要,指挥作用则远小于前两者,起指挥作用的另有其人,如孔明、曹操等。有过人的本领才能做将军,武艺高超,一人能敌百人,所以不易死,他们可以带头杀人以提高士气,以展示高超武力的方式发挥个人魅力,感染己方士兵震慑敌方士兵,是为榜样。

而通常情况下所指的将军是独自带军镇守一方或有权指挥一支军队的人,关键在下达命令起指挥作用。军人是受过有素训练的人,体能、技巧等都高于常人,每一个军人都是一份战力,多份战力组合在一起就是军队。军人的有素训练不止体现在技能,更体现在服从命令上其实军人的有素训练不止体现在技能、技巧等之上,最关键的是:服从命令。一个个体或小的团体难以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有指挥才能的人去引导这些个体,将军就是这个指挥者。将军一死就无人指挥,军人会无所适从,也难以发挥个体优势去改变整个战争局面,所以将军的命很重要。这也就是无论古代或现代,将军身边总会有“亲兵”、“护卫”一类军人来保护其性命不受威胁的原因。

古代战争中将军坐镇的位置多为“中军”,顾名思义是在军队中央,前后左右皆有其它军队,所以安全性最高,指令下达和传达也较为方便,这个常见于描述中国古代战争的资料,史书电影等等;现代战争将军坐镇的位置多为“后方”,其实就是没有战火威胁的地方,由于通讯技术的发达,命令很容易下达到前线,所以将军所处的位置多远都无关紧要了。而且热兵器时代更倚重武器而非人本身,没必要把“神枪将军”、“炸弹专家将军”放到前线去犯险。

网络配图

记得电影《兄弟连》中有一幕:团长和将军站在“后方”指挥前方战斗,炮弹在前方战士身边爆炸,却怎么也炸不到在“后方”喊话的首长们,当时团长由于激动向前冲了几步,将军马上提醒他后退,因为再向前走就有可能挨炸了。是不是觉得挺悬,向前走几步就能挨炸而不动就没事?其实安全距离是经过严格计算的,前提是熟悉敌方大炮的有效攻击距离和所处的位置,就能找出即可以喊话下命令又不担心挨炸 的位置,类似中国的“一箭之地”。将军常处于一个安全位置,所以不易死。




古代打仗人性如何,为何敌军投降了,还要屠城?
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夺取城池,抢夺资源;第二,消灭隐藏势力;第三,泄愤心理。纵观中国历史,几乎历朝历代都存在着战争。在很多人看来战争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不仅会破坏国家土地,同时还会是带走大量人民的生命。要知道,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的纠纷,然而国家百姓作为无辜者却遭受着巨大的伤害,甚至...

古时候打仗,将军会像电视剧一样冲在最前面吗?
打仗更应该叫打群架,因为他们还会约定好给战车留下空隙,这个空隙是为了给对方的战车在交战中合适的通道,然后双方在战车往来的过程中进行拼杀,不然都打不起来。这个时候的领军的将军一般都比较轻松,站在一个大旗下,有很多人保护他,但也有可能会被流箭无伤 ,虽然也可能会恐惧,但是要装出一副极为...

古代将军身手究竟如何,与普通士兵对抗是否真的和砍菜一样?
所以在古代将军的实力一般情况都是比普通士兵实力强的。一,身高的问题,以前的书籍描述,武将都是身高8尺9尺,这是什么概念,都是身高1米9,体重200多斤,浑身上下全是肌肉的人。当时的小兵普遍身高不高,这怎么打,完全就是大人在打小孩。那时候的士兵有很多,因为国家打仗的时候,几乎是个男的都要...

打仗怎样算“一回合”?古人是怎样知道有几回合了
两将交锋(单战)时:一方用兵器攻击一次,另一方招架一次为一个“回合”。古代社会,以车战为主要战争形式。车战开始时,战车驶向对方,两方开始交战:先是远程,射者对攻;战车靠近后,车右用戈矛交战;然后战车擦身而过,驶向远方,再是弓箭对射。这个过程成为“合”。战车驶远之后,各自必须再兜过头...

古人打仗,城池很难攻破,为何不绕过城池?
古代打仗,经常看到攻方在拼命攻打城池,守方在拼命防御,双方经常相持不下,有的时候甚至要僵持好几个月的时间。有的人认为既然这个城池那么难打,为什么就不放弃这个城池,先绕过去再说,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是历史知识比较欠缺,对古代的战争不太了解。攻方坚持攻城主要有这两个原因,一是一个城池...

古代人打仗为什么要举那么多旗子?
由前面我们介绍军队编制知道,大军是由各个小分队编组而成,每个组都有相同的各式旗子,当最前面的旗手接到命令后,就会树起相应的令旗、后面的部队依次执行,这样就很好的将命令传送下去,而且速度快、准度度高。2. 排兵布阵 打仗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而不像打群架,一窝蜂就冲上去了。所以排兵布阵的...

古代打仗都要去叫阵,为什么不直接用弓箭将叫阵的人射杀呢?
其实这只是小说与影视剧虚构出来的。古代人打仗不会蠢到上来就双方将领厮杀一番。也不会逞匹夫之勇,特别像三国里面那种将军对将军的战斗是不会出现的;况且古代打仗打的就是士兵的数量,和将军的计谋高深。冷兵器时代,大家知道人数很重要,你不可能像热兵器时代,一颗手榴弹就炸死一大片。所以排兵布阵是...

古代犹太人打仗有多狠?攻下城池后往往选择屠城、焚城
天黑后,进城的探子便躲进了一个叫做喇合的女人家里。可不久后事情便暴露了,有人举报说有两个外国人在城中四处打听国家机密,官府立刻派人去抓。听到敲门声后,喇合立刻将两个探子带上屋顶,并用一捆麻秸将他们盖住。由于当地人几乎每家屋顶都会晒上麻秸,因此士兵们搜查过后便离开了。事后,喇合拿着...

古代人经常打仗,为什么不将城墙外的地修成斜坡越陡越好?
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人打算把城墙修建成斜坡状,因为斜坡状城墙,完全没有防御效果,反而给了攻城一方很大的机会。如果你是军中参谋,建议主将修建斜坡形的城墙,主将毫不犹豫就把你拖出去斩了。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人打算把城墙修建成斜坡状,因为斜坡状城墙,完全没有防御效果,反而给了攻城一方很大的...

古代打仗为什么不直接用弓箭将武将射翻了事?
。这是说,当时唐朝在和九姓铁勒打仗。铁勒的兵马号称数十万,就派了几十个人“来挑战”。薛仁贵直接“发三矢,射杀三人”,其他的人见状立马就投降了(《旧唐书》)。之后薛仁贵的军队所向披靡,平定了沙漠以北的地方。 这其中虽然夸大的薛仁贵的个人能力,但箭射来将的例子,古代多有,而一箭射翻的情况,史料中有...

惠来县18565587725: 古人是怎么打仗的 -
载士抗骨: 在古时,打仗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一门行为艺术,怎样打,在哪打,多少人,怎样天时地利人和都得到.然而,现在人们对于打仗的观念还都是来源于三国,水浒都电视剧,然而小编可以告诉你,那种主将负责打仗单挑,士兵负责围观善后的场...

惠来县18565587725: 古代打仗,将军冲锋为什么不容易死 -
载士抗骨: 将军冲锋都是带着精锐亲兵一起冲的,对阵普通士兵是有很大优势的,因此不是那种孤单一人冲锋,那是送死行为.例如项羽有带江东子弟军,李世民有玄甲骑兵.

惠来县18565587725: 古代是怎么打仗的?
载士抗骨: 事实上是,将军一定会参加战斗的,但是不一定会冲上去打架,就是冲也是必不得已时候或者是将军的个人喜好 所谓的叫阵单挑,也是我们老祖宗发明的,将军们一般也不会应允,就是真的单挑起来也是两位将军的雅兴.在西方有骑士决斗,但...

惠来县18565587725: 古代人是怎么打仗的? -
载士抗骨: 那种有的,那叫斗将,可以打击士气,士兵需要跟在将军背后冲锋,因为将军背后有一个帅旗,用来给士兵指明方向.一般而言,古时候战争是先摆开阵势再打,看起来很傻,但这个因为古人的价值观不同

惠来县18565587725: 古代打仗时将军为什么不容易死? -
载士抗骨: 一将功成万骨枯,死去的将领们都在这万骨里面了. 从三国演义来说,三英战吕布前死去的潘凤、穆顺等人也是将军,只是你不认识而已.

惠来县18565587725: 古代人是怎么打仗的?
载士抗骨: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将打将,兵打兵”是常理,特别是在封建时代的西欧和日本,... 通常贵族之间的交锋是一对一的,高尚的,著名的骑士或武士如何战死,被谁杀死都...

惠来县18565587725: 为啥古代一些人带兵打仗,不死呢?征战很多次,最后还是不死.为啥呢?就不被乱剑射死? -
载士抗骨: 一般都是新兵加老兵,新兵在最前,老兵在后面.一轮冲下来,接受了战争的洗礼,就会变成老兵,先冲死的快,剩下的看运气,老兵就会懂得护住自己的要害,一般受伤不会死,等老了就成伙夫运粮的辅兵,一般不直接上战场,其他兵种死的就会相对少.还有一种原因是,投降不杀,以前人本来就少,写入史书的杀降也就几次,所以老兵发现打不过了,就会放下武器投降.

惠来县18565587725: 古代行军打战是怎么进行的? -
载士抗骨: 看古白话小说,古代人打仗是各派一个人出阵单挑,赢了单挑的那一方,往往就士气大振,能一口气冲散对方阵型,即使己方人数处于劣势亦是如此.所以张飞才做得了将军,放在现代战争里,张飞只能做个军士,可能连个军官都捞不到.我以前以为这种做法是小说笔法,实际作战不该如此,但是今天看<台湾通史>引用<隋书>说台湾土著村落之间打仗就是这个情形,“两阵相当,勇者三、五人出前跳躁,交言相骂,因相击射.如其不胜,一军皆走,遣人致谢,即共和解”.看来小说中的描述并非说书人杜撰,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什么办法.看三国演义,里面有些战役是派代表比试,有些战役又是直接冲锋.

惠来县18565587725: 突然很好奇古代将军是怎么打仗的 -
载士抗骨: 中、低级将领,的确都是上战场的,而不是现在坐镇指挥.那时候,是需要个人勇武的. 并也不是三国演绎中的那种斗将,基本上都是带着亲兵冲锋在前,可能交手,但并对不是两个将领对打,打几百个回合,而士兵们观看叫好,然后,打斗赢了的一方就胜利. 都是大规模的混战,将领的个人勇武,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改变战局.士兵的总体实力,还是最重要的. 明末有很出名的家丁制度,就是挪用全军的一部分丰厚军饷,训练一批精锐的将领亲兵,这些家丁十分英勇善战,冲锋在前,对付农民军往往十分有效. 但对上真正的精锐清军,这种办法马上失败:对方人人都是精锐. 高级将领则是指挥,比如纸上谈兵的赵括,这种级别的统帅,的确更需要智慧.

惠来县18565587725: 古代将军如何打仗? -
载士抗骨: 两军对垒,将和将斗,叫做斗将.指的是两军对阵的时候,各出军中一员猛将进行对战. 虽然历代对战阵厮杀的细节描述较少,但到了清代,有好事者做了专门研究.大家都知道,究大清一朝,思想、艺术、文学的大家,凤毛麟角,屈指难数,质量数量远逊前代诸朝.但大清不乏考据名家.特别是史学方面,出过一些很优秀的考据学者.用今天的无厘头说法就是,清朝出过一些历史“狗仔队”高手,专行归纳、总结、分类、疑古、考异诸事,然后辑录成笔记体.这些资料洋洋大观,虽缺少深度,却不乏精度.有的笔记体文献中,对那些被边缘化了的战阵斗将,竟然也做了很精彩的记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