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死在曹操刀下的几个文人:屠夫曹操爱杀文人!

作者&投稿:姬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也许在中国,只有曹操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既是文学家,又是爱杀人,尤其爱杀文人的屠夫。因此,这张脸,索性涂上一层大白,你愿意怎么看就怎么看吧!

在封建社会里,握权者最乐于使用的对付知识阶层的手段,莫过于文字狱。只要将一两个异己文人消灭,就能对其他不安分的知识分子,起到杀鸡给猴看的作用。对封建帝王而言,这是一项投入较少,产出却大的统治行为,只消深文周纳,上纲上线,几乎无需动用国帑,就能获得耳根清净的效果,何乐而不为之?在这方面,一辈子没当皇帝,可比皇帝还皇帝的曹操,算得上成就突出的一位。

近代学者陈寅恪说过:“夫曹孟德者,旷世之枭杰也。其在汉末,欲取刘氏之皇统而代之,则必先摧破其劲敌士大夫阶级精神上之堡垒,即汉代儒家思想。”。所以,如祢衡,如孔融,如杨修,如崔琰,这四位打心眼里不肯膺服于他的知识阶层的精英,在表面表示合作的意向时,也是吃香喝辣,优礼有加之的;后来,梗起脖子,坚持异见,跟他较劲,对不起,就采取断然措施。刀起头落,横尸街衢,于是,掉了的脑袋,嘴张得再大,也喊不出吼不出,“士大夫阶级精神上之堡垒”,还能产生什么狗屁影响?

所以,后世的历代皇帝,基本上沿用曹操的办法,实施对于文人的统治。

平心而论,在中国帝王级的人物中间,曹操是真正称得上为文人的一位。他的文章写得有气概,诗歌写得有声势,至少写得要比那四位自我感觉还不错的精英,更出色些。“东临碣石有遗篇”, *** 都赞叹过的,颇透出古今两雄惺惺相惜之意。

阿瞒的作品,今天还能流传,可祢衡、孔融、杨修的作品,则必须到图书馆里才能找到。在中国,喜欢舞文弄墨的帝王颇多,但是,清代乾隆一生写了四万首诗,一句也不曾被后人记住,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诗文,至今还常挂在人们嘴边。

曹操是真文人,因为他有真作品,非附庸风雅,纯由词臣代笔的主子所能比拟。他甚至从国家银行拿出外汇,把写《胡笳十八拍》的蔡文姬从匈奴单于手里赎回来,这既有枭雄的豪爽,既有诗人的浪漫,既有对故友的知遇之情,更有后来的历朝历代的领袖,未必都能有的投资文化的气慨。蔡文姬回来以后,他给她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把能记下来的其父蔡邕的已被战乱毁坏的图书文字,整理出来,不致湮没。

虽然他对待不与他保持舆论一律的文人,习惯于砍头,但他理解文化,重视文化,颇在意于文化建树,这是很了不起的。

建安年间,在他统治下的许都,文学活动相当热烈,他不仅支持,还亲自参与。《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有过这样一段记述:“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这当然是曹操的功绩。

曹植《与杨德祖书》中,说到这番繁荣景象,不免为他老爹的气派自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此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吾王(曹操)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看起来,曹操是一代文风的始创者,曹丕、曹植是不余遗力的倡导者。而孔融,杨修,陈琳,刘桢,徐干,阮r,应,和从匈奴赎回的女诗人蔡琰,是竞展才华的响应者。刘勰距建安约二百来年,他笔下的这段文坛盛事,应该是可信和准确的。

文学的发展,时代的动乱与安定,关系至大。东汉末年,先是黄巾起义,九州暴乱,后是董卓折腾,战祸不已。曹操有首《蒿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洛阳夷为平地,中原水深火热,一切都在毁灭败坏之中,全在诗人笔下写出来了。打鸣的鸡都没有了,还能咏唱的文人嘛?文学自然也陷于绝境。

农民革命虽然有其推动时代进步的作用,其破坏文明文化和毁灭社会财富的极其消极的方面,则更可怕。董卓这个军阀,不过是一个穿上战袍的西凉农民而已,所以,他的行动也自然带有农民革命家的那种仇视文化知识,仇视文明进步的特点,在硝烟战火的刀光剑影之中,文学这只能打鸣的鸡,只有噤若寒蝉,举步维艰。

所以,建安文学得以勃兴,很大程度由于曹操削平袁绍,北征乌桓,统一中原,休生养息,出现了一个安定局面的结果。如果仍同吕布,两袁,刘关张没完没了的打,和我们文革期间没完没了的斗一样,除了样板戏,就搞不出别的名堂了。加之他本人“雅爱诗章”,懂得文学规律,与只知杀人的董卓,用刀逼着大作家蔡邕出山,就是完全不同的效果了,很快,“建安之初,五言腾踊”的局面出现了。

在统治者的眼里,这些风头正健,名声响亮的作家、诗人,虽形形 *** ,帮帮伙伙,好好坏坏,长长短短,但究其政治态度分类,无非三者,拥护皇帝者;反对皇帝者;间于其中的既不拥护,也不反对者,这其中又有拥护多些,反对少些,或反对多些,拥护少些的区分。第一类,好办,成为俯首帖耳的御用文人,饵之以利,赏之以名,随班唱和,装点斯文;第二类,也好办,言论获罪,文字有狱,焚书坑儒,箝口结舌。不过,此两类人加在一起,在全部知识分子中,不占多数。

所谓“两头小,中间大”,就是指处于这中间状态的这大多数,为历来统治者最感头疼麻烦的一拨。重了不是,轻了也不是,除了 *** ,统统地杀,整个社会出现“万马俱喑”的局面,总是不正常的政治现象。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强烈,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很自然地与大多数老百姓的心气相通,若不仅止于腹诽的话,必有许多令帝王挠头的事发生。

虽然从秦始皇起,所有杀知识分子的帝王,都会背上千秋万代的骂名,但好像也从未见哪位放下刀子,立地成佛过,照杀不误。曹操是文人,当然更知道文人之杀不得,但是,当他曹氏统治的安危受到威胁时,文学家的曹操,就要让位于政治家的曹操。到这时候,他无法手软的,于是乎,还是得诉之于杀头这一招。所以,文人在与统治者的这场老鼠逗猫的游戏中,输牌是早已注定的。

1、祢衡

曹操猜疑成性,尤其好杀,《捉放曹》里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也颇教人胆战心惊,但一开始,对那些惹恼了他的文人,倒是尽量避免采取铁血政策。譬如,公元198年干掉的祢衡,他宁肯用“借刀杀人”计,也不开杀戒。

祢衡是个颇可笑的角色,他死的那年才25岁,小伙子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躁动状态之中。要用现代医学观点看,这位文学新秀,恐怕还有一点狂悖型精神方面的病征。大概一个作家,自负其才,不如其愿,长期郁闷,必然会憋出来这股邪火。他来到许昌,以求闻达,本以为京华冠盖,一律要向他脱帽致敬。结果,很失望,失望之后,经人唆使,无事挑事,没碴找碴,站台开骂,逼得统治者祭起刀来。




颜良文丑杀了曹操哪些大将呢?
对颜良的战力也有一定的认识。他既然敢于出战,说明他对自己的武艺还是很有信心的。曹操也因此同意他出战。可惜现实很骨感,颜良只用了一个冲锋,当头一刀就杀了他。《三国演义》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颜良战徐晃徐晃是曹军当中战力顶尖的...

颜良文丑杀了曹操哪些大将?
确实有些令人不可思议,但事实确实如此。咱们就通过袁绍麾下的这几位猛将的斩杀战绩来看一下。一、颜良 颜良在他的战斗生涯中总共斩杀过三名敌将:冀州城下,颜良一合斩杀耿武(他是韩馥的部将);白马坡之战,颜良战不三合,刀劈宋宪(宋宪实际上是吕布麾下八健将之一,投到曹操帐下不受重用,充当...

许攸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立下大功,曹操为何刚获胜,就处死他?
曹操固然求贤若渴知人善用,但内心中同样有着善妒残暴的一面。许攸作为臣子不但不遵守礼法在公开场合直呼谋主曹操的小名,还三番五次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功劳,似乎自己就是曹操的天大恩人,试问这样的人如何能不引起曹操的厌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历史上向韩信这样立下天大功劳的开国大臣都没有逃过刘邦...

曹操手下24员大将
渭南之战时在身披重甲的情况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浆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上岸才发现早已身中数箭,在与马超、韩遂会面时只让许褚相随,期间马超欲袭曹操,但听闻许褚之名兼怀疑从骑就是许褚,便问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着许褚,许褚怒视马超以令他放弃。 当曹操去世时许褚哭至吐血,曹丕其迁作武卫将军,负责宫中安全。曹叡...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大将许褚是怎么死的?
但是许褚一直跟随在曹操身边,徐他等人根本没有机会下手,后来有一次许褚回家休息,离开了曹操,徐他等人就立即揣着刀去曹操的营帐中斩杀曹操,可是这群人到了曹操的营帐时都傻眼了,因为许褚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折返了回来。这些人见到许褚之后,吓得不敢动弹,许褚倒也没客气,把这些人都给杀了。曹操更加...

据说刘备当年差点死在曹操手里,那他是如何虎口逃生的?
这衣带诏说白了就是选一些人物一起对抗曹操,刘备就入伙了。刘备入伙之后就一直比较低调,种种菜什么的。曹操一直知道刘备此人有野心,有一次就让人请刘备过来和青梅酒。刘备听到曹操召唤他,就慌得一匹,生怕衣带诏的事情暴露。刘备来到曹操面前,曹操让他坐下,问问刘备最近干嘛,刘备就说说种种菜什么...

谈吕布之死作文
他走投无路时,刘备收留他,为了利还是占了刘备的徐州,因曹操本不想杀吕布,可刘备说他是反复无常的小人,终于死在了曹操刀下。看看吕布,是戎马一生,虽本领高强,但做的好事不多,就是做事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从他的身上,我明白了人生哲理,人生中千万不能骄傲,骄傲会使人落后,虚心才能使人...

三国演义里 除死于刀下外,都还有哪些 不在刀下而死的呢?
和冤死相似,暴死也是“最划不来”的一种死。就因为这一死,所有才华和抱负都化为泡影,留下的只有感叹和遗憾!老天待人也太刻薄了点了!不过,这种死比别的死给人以更多的“悬念”和美好的遐思。“如果曹冲活着的话,没准中国会多个伟大的科学家!”真的,这不是没有可能。曹冲称象可是阿基米德原理活生生的版本哦!几...

曹魏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牺牲了哪些战将呢?
魏续为好友心寒,也起了兔死狐悲之意,于是向曹操请战。曹操知道他们武艺半斤八两,魏续极可能也打不过颜良,但还是点头答应。演义曾这样记载:操许之。续上马持矛,径出阵前,大骂颜良。良更不打话,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我们平常说曹操爱惜人才,曹操自己也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新三国多少集是曹操杀袁绍
在史书《三国志》中名字写作“小桥”。生卒年不详,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周瑜之妻。 吕布 演员何润东 三国时期第一猛将。字奉先,初为丁原手下,之后,投靠了董卓。勇猛无敌,反复无常,后死在曹操之手。 赵云 演员聂远 字子龙,三国时期蜀国著名将领,五虎上将之一,曾在长坂坡大战中,救下刘备的儿子阿斗而名扬天下...

东方市19113852691: 死在曹操刀下的文人有哪些? -
扶邢头孢: 直接或间接死在曹操刀下的文人:(据《三国演义》) 1.祢衡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曹操想要招安刘表,须得名士前往说之,孔融荐祢衡.衡将曹操手下谋士 虎将一一辱骂,操命其击鼓以辱之.衡击鼓裸衣骂曹,操为了...

东方市19113852691: 曹操杀了哪些文人 -
扶邢头孢: 孔融,杨修一伙属于直接动手的,祢衡属于借刀杀人的,荀彧属于被他逼死的,还有横槊赋诗的时候撒酒疯扎死一个,总体说来,曹阿瞒杀人单凭心情

东方市19113852691: 曹操杀的哪个人死的最可惜 -
扶邢头孢: 一: 我认为杨修的功绩不是很大,而且首先他爱卖弄小聪明,太跋扈了.再者他本身就是曹植和曹丕权利争端中的牺牲品.曹操是在临死前才下命将杨修处死的,也就是所谓的“鸡肋事件”,不过鸡肋事件只是根导火线罢了.因为曹操这时已经...

东方市19113852691: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方面死了哪些文臣武将? -
扶邢头孢: 张允 蔡瑁

东方市19113852691: 曹操杀了自己的哪些谋臣武将 -
扶邢头孢: 孔融:孔子后人,名士,被祢衡称之为“大儿” 杨修:太尉杨彪之子,被祢衡称之为“小儿” 崔琰:道德一流的名士,他的德行操守令曹操都非常敬重,却因一封信被曹操冤杀,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为崔琰喊冤. 娄圭:字子伯,曹操谋...

东方市19113852691: 三国演义曹操手下的武将文将有哪些,他们在什么时间加入曹操,他们怎么死的以及他们的儿子女儿是谁 -
扶邢头孢: 文臣,郭嘉,贾诩,戏志才,荀彧,荀攸,程昱,司马懿毛…… 武将,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典韦,许褚,张辽,高顺,乐进,徐晃,曹休,……

东方市19113852691: 曹操经典事例 -
扶邢头孢: 1、曹操少年故事少时,曹操就机警过人,喜欢飞鹰走狗,围猎比武,不拘礼俗,放荡不羁.他叔父看不惯它的所作所为,经常向他的父亲告状.曹操受不了父亲的斥责,决定寻找机会对叔父进行报复.一天曹操看到...

东方市19113852691: 三国中曹操爱将许褚死于谁的刀下? -
扶邢头孢: 许褚病死的. 许褚身长八尺,斗典韦未果,为曹操所赏识,担负护卫.褚素呆滞,战场英勇,人称“虎痴”.裸衣恶斗马超.为曹操争战各地.曹操死后不久许褚亦病逝.

东方市19113852691: 曹操为何要杀死曹植的夫人
扶邢头孢: 曹操是个做事很有分寸的人,他胸怀很宽阔,气度也非常宏大.曾经宽恕过杀死自己儿子和大将典韦的张绣,只是有时候,曹操爱发脾气,甚至动不动就要杀人,那是在极度恼怒的时候.一般说来,曹操会在下列情况下杀人: 其一,当对方的言...

东方市19113852691: 三国中哪些人死不瞑目? -
扶邢头孢: 1.——陈登 上榜理由:让吕布死不瞑目,又在曹操手下死不瞑目 2.——桓范 上榜理由:敌得过司马懿的诡计,敌不过曹爽的昏庸 3.——魏延 上榜理由:活魏延斗不过死诸葛. 4.——华陀 上榜理由: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 5.——曹植 上榜理由: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6.——马超 上榜理由:“羁旅归国,常怀危惧”——《三国志.蜀书.马超传》 7.——姜维 上榜理由: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8.——周瑜 上榜理由: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 9.——庞统 上榜理由:《三国演义》中,雏凤始终不过是卧龙的陪衬 10.——诸葛亮 上榜理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