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首什么?

作者&投稿:朱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李白的诗句吗?是哪一首诗呢?~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李白写的《将进酒》里的开头一句。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人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咏酒的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属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黄河之水天上来 - 严良堃
词:光未然
曲:冼星海

黄河

我们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这里

我们要在你的面前
献一首长诗

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

黄河之水天上来

排山倒海

汹涌澎湃
奔腾叫啸
使人肝胆破裂

它是中国的大动脉

在它的周身
奔流着民族的热血

红日高照
水上金光迸裂

月出东山

河面银光似雪

它震动着
跳跃着
像一条飞龙
日行千里
注入浩浩的东海
虎口龙门
摆成天上的奇阵
人 不敢在它的身边挨近
就是毒龙
也不敢在水底存身

在十里路外
仰望着它的浓烟上升
象烧着漫天大火
使你感到热血沸腾

其实 凉气逼来
你会周身感到寒冷
它呻吟着
震荡着
发出十万万匹马力
摇动了地壳
冲散了天上的乌云

啊黄河

河中之王

它是一匹疯狂的猛兽
发起怒来
赛过千万条毒蟒

它要作浪兴波
冲破人间的堤防

于是黄河两岸
遭到可怕的灾殃
它吞食了两岸的人民
削平了数百里外的村庄
使千百万同胞
扶老携幼
流亡他乡

挣扎在饥饿线上

死亡线上

如今

两岸的人民
又受到了空前的灾难
东方的海盗
在亚洲的原野
伸张着杀人的毒焰
于是饥饿和死亡
像黑热病一样
在黄河的两岸传染

啊黄河

你抚育着我们民族的成长
你亲眼看见
这五千年来的古国
遭受过多少灾难
自古以来
在黄河边上
展开了无数血战

让垒垒白骨
堆满你的河身
殷殷鲜血
染红你的河面
但你从没有看见
敌人的残暴
如同今天这般
也从来没有看见
黄帝的子孙
像今天这样
开始了全国动员

在黄河两岸
游击兵团
野战兵团
星罗棋布
散布在敌人后面

在万山丛中
在青纱帐里

展开了英勇血战

啊黄河

你记载着我们民族的年代
古往今来
在你的身边
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

但是
你从不曾看见
四万万同胞
像今天这样
团结得如钢似铁
千百万民族英雄
为了保卫祖国
洒尽他们的热血
英雄的故事
像黄河怒涛
山岳般地壮烈

啊黄河

你可曾听见

在你的身旁
响彻了胜利的凯歌
你可曾看见
祖国的铁军
在敌人的后方
布成了地网天罗

他们把守着黄河两岸
不让敌人渡过

他们要把疯狂的敌人
埋葬在滚滚的黄河

啊黄河

你奔流着
怒吼着
替法西斯的恶魔
唱着灭亡的葬歌

你怒吼着
叫啸着
向着祖国的原野
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
胜利的凯歌

向着祖国的原野

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
胜利的凯歌

  黄河谚语、成语诗句、名句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 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不到黄河心不甘。
  说 尽 黄 河 只 为 水(谚语)
  意 思:比 喻 说 了 多 少 话 , 只 有 一 个 目 的。
  例 句:你 不 用 再 争 辩 了,~,还 是 对 我 有 意 见。

  •跳进黄河洗不清。
  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成了"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看来他是不 到黄河心不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诗说的是黄河从西方遥远的天边奔腾而来,又滚滚东逝入海。今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黄河下游的"悬河"现象。"悬河",是指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流,又称"地上河"。悬河的成因是,含沙量大的河流,至河谷开阔、比降不大、水流平缓的河段,泥沙大量堆集,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防止水害,两岸大堤亦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黄河至下游后,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于下游河道,河床逐年升高,使黄河下游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现在黄河下游的河床,一般比堤外地面高出3-5米,在河南封丘县的曹岗,竟高出10米之多。真成了"黄河之水天上来了。"由于河道高出地面,一般来说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成了淮河、海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黄河两岸已不属于黄河流域了。
  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黄河水到峡谷中被两岸山石束成窄窄的一股,冲到砥柱石前,形成急速的漩涡,分成两股流开,离开三门峡谷,场景惊心动魄。过去黄河水运发达,曾为航船要道。但在三门峡段,常有触礁者。以至水底的山有"米堆"、"谷堆"之称。后船每行至此,船夫们便下船用纤绳拉过。传说中的砥柱石,是用来镇定河水波澜的,在船夫们的眼中,砥柱石却是一座航标。石上原刻有"照我来"三大字,意即要航朝它驶来。船只要朝它驶来,眼看要撞上时,砥柱前面的波涛回过水来,正好将船推向安全的航道,十分神奇。
  黄河的形成:
  之一
  在距今160万年左右,青藏高原在一次猛烈惊人的抬升运动中,跃然升出地面,其他板块边缘发生断裂褶皱,形成阶梯状地貌,原来广泛分布的湖泊汇集成河。一条由湖泊汇集而成的大河随之奔腾而下,形成地质构造史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之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是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黄河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水少沙多。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
  二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是地上悬河。
  由于长期泥沙淤积,目前黄河下游堤防临背悬差一般5~6米。滩面比新乡市地面高出约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约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约5米。悬河形势险峻,洪水威胁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
  四是洪水灾害频繁。
  黄河北抵天津,南达江淮,洪水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同时黄河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长期难以恢复。由于洪水灾害频繁,历史上黄河洪水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黄河情况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徒。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据史料记载,从先秦到民国年间的254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90余次,该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防洪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讯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工程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十二日正式开工,于1997年11月截流。
  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用于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的投资达80多亿元,完成各类土石方14亿多立方米,其工程量相当于建造13座万里长城。群众投劳近5亿工日。依靠防洪工程体系和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已连续夺取50年黄河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
  确保黄河岁岁安澜,不仅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也十分巨大。据综合分析计算,黄河下游50年不决口,防洪减灾直接经济效益近4000亿元。避免人员伤亡、河渠淤塞、良田沙化、环境恶化、影响社会稳定等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目前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600多处,提水工程2.9万处,干流设计引水能力已超过6000立方米每秒。流域内及下游沿黄地区灌溉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120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1亿亩,增长了8倍,其中宁蒙河套灌区、汾渭灌区和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这3大片灌溉面积占全河的70%以上,用水量占80%。灌区农业增产效益显著,在约占耕地面积45%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以上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许多灌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棉基地。
  黄河下游现共修建引黄涵闸94座,引黄灌溉和抗旱浇地面积达3600多万亩,平均年引水量近100亿立方米,豫、鲁两省沿黄20个地、市的百余县用上了黄河水。
  黄河水资源利用范围,已从过去主要用于农田灌溉,转为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沿河兰州、包头、郑州、开封、济南、东营等50多座大中城市和一大批工矿企业,均以黄河为主要水源。农村27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也靠黄河供水得到解决。还建成了引黄济青(岛)、引黄济卫(河)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黄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共580亿立方米,目前已耗用307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高达53%,与国内外大江大河相比,已属较高水平。据综合分析计算,建国50年来,引黄灌溉、供水的直接经济效益达6000亿元。
  防洪历史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是黄河历史的真实写照和区别于其他河流的显著特点。因此,在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史上,就有了源于下游决口改道而带来的多个黄河故道。如禹河故道(亦称《禹贡》河道)、西汉故道、东汉故道、明清故道等。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禹河故道。行河时期,从大禹治水开始算起,至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1400余年,是黄河史上有记载以来最早的一条古河道。
  黄河水神与灵物的传说
  黄河水神,由来已久,但历史上各朝各代水神的具体名称不同,大河上下各段各地所敬奉的河神与致祭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史籍上记载的黄河水神,最早的一位是河伯。河伯在史籍记载上有“冰夷”、“冯夷”、“无夷”等名。最初很可能是大水有灵一类的自然崇拜,后来渐渐变成为人格化的水神。
  他们说,有个叫冯夷的人,被黄河水淹死,一肚子怨恨,就到天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天帝听说黄河危害百姓,就封冯夷为黄河水神,称为河伯,治理黄河。
  大禹,是国人最崇敬的历史人物之一。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是为世人所无限敬仰。透过现象看本质,其真正意义却在于:首先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真正创立者,其次是在他的治理下,黄河历1400余年无河患,世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大禹治水后的黄河河道也被世人认为是最佳的河道,并长期影响着后人的治河活动。
  伴随着大禹治水的传说,人们有时也把大禹当作黄河水神来敬奉。
  郑州一带民间有《河伯授图》的传说,说是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这故事所要交代的就是大禹是继河伯之后的黄河水神。河南武陟县嘉应观,最高的建筑是禹王阁,阁内塑禹王锁蚊像,而且站在阁上,就可以看到茫茫黄河。开封城东南有一座禹王台,高丘上建有禹王殿,原殿中供奉有高八尺的禹王铜像。山东济南龙洞山,旧名禹登山,传说为大禹治水登临处。
  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 。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九曲
  黄河的弯多,素有"九曲黄河"的说法。黄河在黄土高原转了许多的大弯之后,呼啸奔腾远去。留下那首高亢的信天游民歌还在我们耳旁回荡:"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和"九十九"在古代是形容多的意思,说明黄河的弯曲多。黄河自河源到河口,有很多大的弯曲,干流的主要大弯有6个,小弯更多了,大多在黄土高原。大弯中,180度的大弯有3个,90度的大弯有2个,45度大弯有1个。而黄河总的走势就构成一个"几"字型的大弯,总的流向仍然是自西向东的,自河源至河口直线距离仅为2068公里,但实际流程是5464公里,是直线距离的2.64倍。

诗词名《将进酒》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乐府 类型:
----------------------------------------------------------------------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被pia飞)%>_<%

是B


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哪首诗及寓意
黄河之水天上来翻译: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黄河之水天上来寓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

大河之水天上来是哪首古诗
大河之水天上来是哪首古诗如下:“大河之水天上”应该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出自于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原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翻译: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流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大海不回还。你可见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早上满头...

李白写过的一首诗,有一句是什么水从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唐代李白的《将进酒》。《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全诗是什么?
这首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是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将进酒》属汉乐府《鼓吹曲·铙歌》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游乐。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出自哪首诗全篇是什么?
出自《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原文如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李白的台词"大河之剑天上来"出自哪一首诗
大河之剑天上来是改编自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原文出自将进酒。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

将进酒全诗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出自哪首诗
【名称】《将进酒》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体裁】古体诗 作品原文 将进酒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⑵,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⑶。 人生得意须尽欢⑷,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

“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什么意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出处:唐·李白《将进酒·君不...

《浪淘沙》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我们引用...

黎城县1581411880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李白的诗句吗?是哪一首诗呢? -
晋严培哚: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李白写的《将进酒》里的开头一句.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人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

黎城县1581411880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选自哪首古诗? -
晋严培哚:[答案]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黎城县15814118802: 请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出自哪首词?? -
晋严培哚: 出自李白的《将进酒》,全诗如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黎城县1581411880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哪首诗? -
晋严培哚: 李白·《将进酒》

黎城县15814118802: 帮我看看这句话是哪首诗里的,全文是什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话是哪首诗里的?全文是什么?两样都要, -
晋严培哚:[答案]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

黎城县1581411880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哪首诗里面的? -
晋严培哚: 李白的 将(qiang)进酒

黎城县1581411880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出自哪首诗
晋严培哚: 选自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黎城县1581411880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哪首诗? -
晋严培哚:[答案]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黎城县15814118802: 黄河之水天上来..是那篇诗
晋严培哚: 是《将进酒》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黎城县15814118802: “君不见黄河之水从天上来”是李白写的哪首诗里的?如题 -
晋严培哚:[答案]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