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伴奏乐器有哪些?

作者&投稿:欧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戏剧
解析:

粤剧的伴奏乐器,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部分。前者以高胡、二弦、扬琴、喉管为主要领奏乐器。又分"硬弓"、"软弓"两种不同的组合。"硬弓"使用的乐器有二弦、短喉管、长喉管、竹提琴、小三弦、月琴、椰胡、横箫等,与打击乐高边锣配合。音响和音色都较洪亮刚硬,多用于伴奏传统剧中的排场和比较激烈的情景。"软弓"所用的乐器有二胡(南胡)、中胡、高胡、椰胡、大胡、扬琴、琵琶、小三弦、中三弦、中阮、大阮、长喉管、洞箫等。除民族乐器外,粤剧音乐还大胆地采用西洋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萨克管等中低音乐器。与打击乐器文锣鼓(或苏锣鼓、中低音京锣鼓)配合,音响和音色都较纤细柔和,用于伴奏抒情的唱段和对人物内心感情的细致刻画。打击乐器有卜鱼(板)、测板、沙鼓、双皮鼓、大钹、文锣、高边锣、苏钹、苏锣、单打(高音小锣)、战鼓、大鼓等。并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多种类型节奏的锣鼓点。

是广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我国南方影响非常大的一个剧种。由于它产生于广东,所以称被为粤剧。最初兴起于广州、佛山一带,现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香港澳门等地。由于海外的华人有许多是广东人的后裔,所以在海外的华侨聚居的地区也常有粤剧演出。粤剧以唱梆子、二簧为主,又保留昆山腔、戈阳腔、广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乐曲和时调,唱念均用广州方言,因此又称"广东梆簧"、"广东大戏"、"广府戏"。

历史沿革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梆子、徽调、汉调等,传入广东,广东本地戏班演出的声腔受这些外来声腔的影响很大,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被称为"广腔", 从现在粤剧的音乐中还可以看出弋阳腔和昆腔的痕迹。清代道光年间,广州的戏班分为本地班和外江班。外江班大都演徽班戏,而本地班大都演梆子腔。本地班早期的活动中心在佛山。清乾隆年间外省戏班来粤者甚众、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了丰富的养份,艺术日臻成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山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山腔、弋阳腔、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 此时的本地班已经与外江班"判然迥殊",进而逐渐形成粤剧。

清咸丰四年(1854),粤剧艺人李文茂,率领梨园子弟与天地会陈开所部一同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自封为王,清 *** 因此下令禁演本地班戏。禁令一下,本地班沉寂了15年之久。在此期间,粤剧的艺人只能搭班加入汉剧和徽剧的戏班,或者挂着京剧等别的剧种的名进行演出。这样,粤剧中的梆子腔和簧腔开始合流。后来,粤剧中二簧的成分甚至超过了梆子。清咸丰十一年(1861)禁令稍弛,本地班再度兴起。同治年间(1862-1874),粤剧艺人又公开组班演出,其班社曾到过河南、浙江、广西、云南、湖南、安徽以及香港、澳门等地演出。

粤剧恢复演出后,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辛亥革命期间,粤剧艺人受春柳社新戏(文明戏,即早期话剧)的影响,组织"志士班"宣传革命民主思想。在这种新思想的浪潮下,粤剧开始改良,其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0年左右,粤剧从语言上彻底地本地化,从"戏棚官话"改为用粤语,演唱方法也改为本嗓,放弃了梆子腔用假嗓的唱法。梆子和二簧都唱低八度,使梆子和皮簧在风格和唱法上统一起来。

1920年前后,随广州、香港、澳门等地资本主义商业的日益发达,有些粤剧班社也以广州及香港、澳门等大城市为活动据点,习惯上称之为"省港班"。"省港班"在广州、香港、澳门等大都市的大剧场里演出,大量吸收文明戏、话剧和电影的手法,从音乐唱腔、角色行当、表演程式、舞台布置到演出剧目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的基本声腔以梆子二簧为主,但是也保留有其他的民间说唱曲调,引进了流行歌曲和爵士音乐。伴奏乐器还使用了小提琴、萨克斯、电吉它、爵士鼓等西洋乐器。表演程式大为简化。角色行当由原来的十大行当,变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剧目的编排要照顾到六大台柱的戏分。剧目上大量地编演新戏,传统戏很少上演。新戏大量改编自电影、外国小说、通俗话本、话剧,还有一些杜撰的剧目。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粤剧发生重大变化的年代,也是被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颇有贡献。薛觉先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小生为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四大悲剧。马师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不但在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他们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脚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各有擅长,颇有影响。

新中国建立后,大力扶植粤剧的传统风貌,在革新的同时,也继承了粤剧的优秀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胜利越剧团在广州首演解放区改编的粤剧《九件衣》,被评论界誉为"越剧革命的第一声号炮"。从广州解放至1952年,在广州剧场上演的举目多达一千七百余个。粤剧界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在艺术上进行了全面革新,在反映当代生活,使表演更富于生活气息等方面都有改进,不仅演出了很多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广东粤剧院。到1982年,广东省已有粤剧团七十余个。

三十多年来,思想和艺术质量较高、比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剧目有《平贵别窑》、《罗成写书》等。移植改编的剧目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好的有《柳毅传书》、《宝莲灯》。新编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中,已经摄制成影片、影响较大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艺术特点

早期粤剧的艺术特点与汉剧、京剧、祁剧等相近。后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并保留有弋阳腔与昆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粤剧的"梆簧",由于用方言演唱,并吸收、融合了地方的民歌小曲,已与一般皮簧戏不同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粤剧唱腔音乐以板腔体为主,曲牌体为辅。板腔体有梆子、二黄两类,梆子有首板、慢板、中板、芙蓉、叹板、煞板等板式;二黄有首板、慢板、二流、滚板等板式。此外,还有西皮(相当京剧的"四平调")、恋坛、南音、板眼、木鱼、粤讴等腔调。南音、木鱼、板眼唱词结构虽与梆子、二黄不同,但唱腔旋律的方法相同;西皮、恋坛依曲填词,其唱词句格却与梆子、二黄相似。曲牌有牌子和小曲两类。牌子大多自昆曲和弋阳诸腔中吸收,少数为广东民间礼仪牌子乐曲;小曲包括戏曲过场音乐、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如〔柳青娘〕、〔梳妆台〕、〔卖杂货〕、〔玉美人〕以及创作的新曲〔寻针〕、〔催归〕、〔恨填胸〕、〔戏妲己〕等,两类除创作的新曲外,多数属器乐曲,有较固定的旋律。

粤剧的武戏表演艺术保持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脚色登场后,男常"小跳",女多"拗腰"的表演,亦颇罕见。粤剧的剧目以生旦戏为多,重唱轻做,文戏多于武戏,并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创造一些新的表演程式,又从电影、话剧中借鉴和吸取表演技巧,形成自由灵活,通俗而细腻,偏重写实的表演风格。

角色行当

原分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 以后行当愈来愈繁多,到了清末民初,按照"戏班论位"的惯例排列是:武生、小武、花旦、正旦、正生、总生、小生、公脚、大花面、二花面、男丑、女丑,此外还有武旦、夫旦、六分、拉扯、五官虎、手下等。戏班实际上只看重武生、小武、小生、花旦和丑五行,其余行当成为次要的行当。

武生:

又称须生,近似京剧的老生。扮演挂须的中年或老年角色,多为剧中的重要人物,如有身份地位的文官武将,文武兼备的角色,武生的剧目多属袍甲允,排场复杂,表演丰富,重功架和唱功,要求武生底功要厚实,腰腿功夫过硬,举手投足适度得体。如表现人物的激愤心情时,要跪步走单边配以左右拂须动作,还有"震翅"、"震面"、"震手"等特技。武生在戏班被称为"骑龙头"的行当,又可分为"软功"武生和"硬功"武生。软功武生讲究唱、念和功架的表演,扮演的人物如《六郎罪子》的杨六郎,《苏武牧羊》的苏武,著名演员有新华、新白菜等;硬功武生注重腰、腿功夫和功架表演,所扮人物如《六国封相》的公孙衍等。

小武:

又名"笔贴武",相当于京剧的武生。扮演青年、壮年的英雄侠客或江湖好汉,多为武打戏中的正面或反面人物。小武以做功见长,扑打跳跃、长靠短打,均应擅长;又以少林武功为正宗,注重"南拳"的运用;身段功作稳健遒劲,干净利索;念白要紧、快、清、实,一气呵成而又字字清晰。小武又可分为"白面"小武和"红面"小武两类,红面小武身段威武利索,动作火爆炽烈,重视武打技击和眼神的运用,扮演的人物如《马福龙卖箭》的马福龙,《西河会》的赵英强等;白面小武重唱不重武,表演倜傥温文,如扮演风流儒将周瑜,突出周瑜的心胸狭隘,

花旦:

青年妇女的角色由花旦扮演,有贵有贱,可文可武,或正或邪。花旦又有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之分,正印花旦大多饰演大家闺秀、名门淑女和巾帼英雄,如《二度梅》的陈杏元,《西厢记》的崔莺莺,《寒江关》的樊利花;二帮花旦一般扮演刁诈淫邪的女性,如《金莲戏叔》的潘金莲等。

正旦:

多扮演端庄娴淑的女性角色,如《三娘教子》的王春娥,《仕林祭塔》的白素贞。

正生:

扮演老成持重的文士朝臣和皇帝一类角色,大多是正面人物,如《六国封相》的苏秦,《玉皇登殿》的玉皇大帝等。

总生:

原在一些剧目扮演主要角角,偏重唱功,如《沙陀国借兵》的李克用,《借东风》的鲁肃等,可挂白须、黑须、苍髯等;后来逐渐转为扮演帝王、朝臣、员外等配角。

小生:

经常扮演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的青年书生、学士一类角色。多演唱功戏,重吊嗓,要求音色圆脆,真假嗓结合:身段动作要潇洒大方,柔中带刚。饰演的人物如《宝玉怨婚》的贾宝玉,《王大儒供状》的王大儒,《评雪辩踪》的吕蒙正。

公脚:

主要扮演年老善良的正面人物,包括贵贱尊卑各种角色。所扮人物年迈却体健,善良而又刚正。对唱念要求苍凉雄浑,字正音清,铿锵有力。动作讲究眼神和须功的运用。扮演的人物如《百里奚会妻》的百里奚,《三娘教子》的薛保。

大花面:

又称"外脚",扮演权倾朝野的重臣,或险诈阴毒的奸雄,如《十奏严嵩》的严嵩,《连环记》的董卓等。

二花面:

扮演忠烈豪爽、或暴躁乖戾的人物。动作粗犷,手指多作虎爪状,拉山时手高过头,平时多作八字脚或丁字脚侧立,双眼直视前方地扮演的的人物如《王彦章撑渡》的王彦章,《芦花荡》的张飞,《荆轲》的秦始皇。

男丑:

又称"网巾边",多扮演性格滑稽诙谐、举止狡黠的人物,分为文丑和武丑两类。文丑扮演的人物如《山东响马》的广东先生,《盲公问米》的盲公;武丑扮演的人物如《时迁盗甲》的时迁,《拦马》的焦光普。

女丑:

又称"竹笋"、顽笑旦,专门扮演诙谐风趣的老年妇人,或不正派的媒婆、鸨母、恶家姑等。


京剧伴奏的常用乐器有哪些
比如我们很少见钢琴、小提琴这类西洋乐器来为京剧伴奏,那么京剧伴奏的常用乐器有哪些呢?在管弦乐中,京剧常用的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笛子等,当然也少不了唢呐,这些乐器大多由西域传到中原地区继而发展起来的,而伴奏武打戏时就要用到鼓板、锣、梆子等,其中锣又分为大锣、小锣、云锣等。

越剧伴奏乐器三大件
主胡、副胡、琵琶。1、主胡:越剧的“主胡”是指:越剧戏曲乐队中的灵魂,司鼓和乐队的“带动者”,在乐队中处于核心地位,故在业界通称为“主胡”。2、副胡:顾名思义,乃是在乐队中作为副职的二胡。3、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

京剧伴奏乐器种类
文场中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分(大、小)、阮(分大、中、小)笛子、笙等,现代京剧里面就必须有管弦乐了。武场中有:板鼓(大鼓、堂鼓)、大锣、小锣、铙钹、撞铃等。

京剧伴奏的主要乐器是什么
1. 京胡是京剧伴奏中的核心乐器,以其高亢的音色和激昂的表现力引领旋律,凸显了京剧音乐的特色。2. 京二胡音色醇厚,与京胡相互补充,丰富了音乐的层次和和声,为京剧的旋律增添了柔和与深度。3. 月琴清脆的音色加强了京剧音乐的节奏感和明快的气氛,使其在伴奏中具有鲜明的特色。4. 三弦以其深沉的...

龙江剧的常用伴奏乐器有
龙江剧的常用伴奏乐器有板胡、唢呐、二胡、琵琶、笛、笙、扬琴等为主。龙江剧是中国最年轻的戏曲剧种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在黑龙江的地方戏曲新剧种。黑龙江汉族地方戏曲之一。龙江剧的伴奏乐器以板胡、唢呐、二胡、琵琶、笛、笙、扬琴等为主,配以提琴、单簧管等西洋乐器。龙江剧音乐唱腔的结构形式...

京剧的伴奏乐器有那些?
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器与管弦乐器。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堂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单皮鼓:又称小鼓。是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指挥乐器,演奏时用两根细竹(通称鼓箭子、鼓签)。指挥方法用底鼓,有时并配合手势,各种乐器都随着它的...

京剧中有哪些乐器
京剧的乐器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部分。管弦乐有胡琴、二胡、月琴、弦子、笛子、笙、唢呐、海笛,以伴奏歌唱为主,但也有时用来衬托表演动作。管弦乐以胡琴、笛子为主要乐器。打击乐有板、单皮鼓、堂鼓、大锣、小锣、铙钹、齐钹、撞钟、云锣、镲锅、梆子等。它们主要用来衬托演员的舞蹈动作,特别是能烘托...

京剧乐器有哪些?它们在剧中的效果怎样?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自然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沉淀与优化。在京剧中,为了配合演员并营造出好的什么效果和表演效果,会在其中加入一些演奏和伴乐。伴奏的乐器在京剧演奏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它们各自的用途与效果也是不同的。单皮鼓。单皮鼓的样式有点像家里面的洗脸架,但是它的架子都是用木头做...

吕剧的伴奏乐器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后,吕剧的伴奏乐器又增加了一些管弦乐器,如大提琴、电子琴、贝司等。吕剧的伴奏多采用学舌形式。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吕剧的武场伴奏乐器主要打击乐器有皮鼓、板、大锣、小锣、大铙钹、堂鼓、打鼓、板鼓、定音鼓、汤锣、钹、荷叶钹、小钹、苏锣、木鱼、...

传统京剧的伴奏乐器与现代京剧的伴奏乐器有什么不同?
最大不同是在伴奏中用了交响乐队,大型的有整个交响乐队再加入传统的乐器如京胡·板胡、梆子等,最普遍的是加入大提琴,以前用的革胡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武功县13692421628: 广州的传统乐器有哪些? -
习史曲腾: 广东音乐:主要流传于珠江三角洲,是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在当地民间“八音会”和粤剧伴奏奏曲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常规器乐有粤胡、秦琴、琵琶、扬琴、洞箫、喉管、笙及木鱼、铃.初期仅有二弦、提琴、三弦、月琴、横箫,俗称“五架头”

武功县13692421628: 兄弟抱一下伴奏乐器都有什么
习史曲腾: 伴奏乐器很多啊,不过不同的曲子选用的伴奏乐器是不一样的哦,就说粤剧吧,经常是二弦,三弦,提琴、月琴等. 乐器有 箫、琴、三弦、唢呐,大鼓,短笛,二胡,扬琴,琵琶,筝、断喉管、笛子等等.

武功县13692421628: 广东粤剧在配乐方面与北方剧种的区别在哪里?主要突出的是哪些乐器? -
习史曲腾: 粤剧又称广东梆黄,其声腔受到北方剧种(如梆子腔,二黄调)的一定影响,兼有曲牌体和板腔体.文场伴奏乐器有高胡,扬琴,月琴,二弦,椰胡和秦琴等,其中是高胡、二弦、椰胡和秦琴是广东音乐的特色乐器.武场打击乐在20世纪后吸收了京剧的部分锣鼓经.

武功县13692421628: 粤剧中很刺耳的打击乐器叫什么名字?? -
习史曲腾: 粤剧伴奏乐器 “南梆子”,又名卜鱼、广东板、方梆子. 《清朝续文献通考》:“卜鱼之用等于点鼓或代拍板,南方之节乐器也.”是长方形木制中空体,长23~24.5、宽9、厚6厘米,中间为一长方形音孔,系双面开长条形窄缝,内腔渐大....

武功县13692421628: 越剧和粤剧有什么区别? -
习史曲腾: 越剧和粤剧的区别: 1、发祥地不同 越剧发源于绍兴嵊州,绍兴曾是春秋时期越国的都城.旧称绍兴戏或的笃班,后叫越剧,属于江苏绍兴戏,流行于江浙一带. 粤是广东的简称,故是广东的地方戏.粤剧也被称为潮州戏,流行于广东地区. ...

武功县13692421628: 看大戏的伴奏乐器是什么
习史曲腾: 伴奏乐器,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部分.前者以高胡、二弦、扬琴、喉管为主要领奏乐器.又分"硬弓"、"软弓"两种不同的组合."硬弓"使用的乐器有二弦、短喉管、长喉管、竹提琴、小三弦、月琴、椰胡、横箫等,与打击乐高边锣配合....

武功县13692421628: 中花六板使用哪些乐器? -
习史曲腾: 中花六板使用的乐器有扬琴、高胡、笙、笛子、琵琶.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高胡,高音二胡的简称,又叫粤胡,是一种弓弦乐器,于1920年由司徒梦...

武功县13692421628: 粤剧腔调有哪几种类型? -
习史曲腾: 粤剧腔调有梆子、二黄、西皮、南音、粤讴、龙舟、木鱼、咸水歌、梵曲等.唱腔音乐安排采取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使用的方法.伴奏乐器多样,除高胡、三弦、月琴、沙鼓、高边锣等民族乐器外,现代还运用了小提琴、大提琴、萨克斯管等西洋乐器.

武功县13692421628: 粤曲、粤剧的区别? -
习史曲腾: 粤曲就是一些比较短暂的曲子,就好像我们平时听的歌曲,只不过唱腔不同而已,例如荔枝颂,红烛泪这些小曲.粤剧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戏,我们简单一点理解就是舞台剧一样,一出戏起码超过15分钟,例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