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同文馆成立

作者&投稿:须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简称同文馆,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

点击查看:历史上的今天6月11日

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欣等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设管理大臣﹑专管大臣﹑提调﹑帮提调及总教习﹑副教习等职。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任监察官﹐实际操纵馆务。先后在馆任职的外籍教习有包尔腾﹑傅兰雅﹑欧礼斐﹑马士等。中国教习有李善兰﹑徐寿等。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自1869年起任总教习﹐历二十五年之久。

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招生对象开始限于十四岁以下八旗子弟,1862年6月入学的仅十人,以后扩大招收年龄较大的八旗子弟和汉族学生,以及30岁以下的秀才、举人、进士和科举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满汉京外各官,入学学生逐年增多。

学习期限初定三年毕业,自光绪二年(1876)后改为两种: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学、测地诸学者,八年毕业;年岁稍长,仅借译本而求诸学者,五年毕业。课程设置最初只有英、法、俄、汉文,同治六年后增设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除汉文外其它课程多由外国人担任教习。其经费、人事等权基本控制在总税务司赫德手中。

同治八年,赫德提名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担任同文馆总教习,总管校务近三十年。光绪二十七年(1902)并入京师大学堂。 清代在北京开办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所洋务学堂。清政府自鸦片战争后,屡次与帝国主义列强交涉,深感语言不通、文字隔阂,也是受欺蒙遭失败的原因之一。

左宗棠、李鸿章等坚持学习西方,于是在同治元年(1862)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学生为十三、四岁的八旗子弟十人。次年增设法文馆、俄文馆。再后又增设德文、日文。馆中教习均聘外国人。

1866年底改为入馆学习者皆取正途人员,如举人、优等贡生及由此出身的五品以下的京外各官,且年龄的30岁以下的人。1867年增天文算学馆。1869年聘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总教习。

1872年拟订了八年课程计划,计为:第一年认字、写字,讲解浅书;第二年练习句法,翻译条子;第三年讲读各国地理及史略,翻译选编;第四年讲求数理启蒙及代数学,翻译公文;第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第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第七年讲求化学、天文、验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第八年讲求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考试严格,有月课、季考、岁考三种。每三年举行大考一次,列入优等者升官阶,次等者记优留馆,劣等者除名。

馆内待遇较优,除膳食、书籍、纸笔由官家供给外,每月尚有薪水银10两。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人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学生毕业后大半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

该馆附设印书处﹑翻译处﹐曾先后编译﹑出版自然科学及国际法﹑经济学书籍二十余种。此外还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 1902年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年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洋务派创办了哪些学堂?
一、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成立于1862年,是清末自强运动期间官办的外语人才学校,主要教授西方语言。该馆隶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初期只设英文馆,后来增设法文、俄文、德文、日文、格致(包括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以及化学等馆。1866年,又增设天文及算学课程。学制分为五年和八年两种,其中八年制再...

设立京师同文馆的意义(京师同文馆的性质)
1.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教育的主要标本,也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师同文馆是清朝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一个教育和翻译机构。2.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它带动了一批新式学校的设立。3.京师同文馆是中国官方承办的第一个以西方语言文字、西方近代科学知识为教育内容和翻译内容的教育和翻译机构,...

京师同文馆什么时候建立的
(1)1862年;是洋务运动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 (2)它以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京师同文馆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历史事件是清末时期《辛丑条约》的签定,总理衙门的设置,说明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也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代理人。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成立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它开办于1898年7月3日,属于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1862年,清政府在总理衙门设立了京师同文馆。此后,清政府又决定设立算学馆,学习天文算学。同文馆的设立是我国创办新式学校的开端。同文馆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公立专科...

京师同文馆最早开设是( )
【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京师同文馆的发展情况。 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曰,恭亲王奕诉、李 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 理衙门,设管理大臣、专管大臣、提调、帮提调及 总教习、副教习等职。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任监察官,实际操纵馆务。先后在馆任职的外籍 教习有包尔...

京师同文馆是北大的前身吗
京师同文馆是北大的前身的。1862年8月24日,北京同文馆成立,当时以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为主要任务,是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

同文馆设立于?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所以是洋务运动

京师同文馆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它以什么为宗旨?这个新式学堂的创办有什...
1862年洋务运动时期设立自救运动,以自强不息、师夷长技以治夷为宗旨,是从事外文翻译工作,培养外交人才。

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区别
性质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等。性质不同:京师同文馆是一所方言馆、外国语学馆,清朝的四译馆,明朝的四夷馆,主要负责翻译和传播外国语言文字,培养外语人才。京师大学堂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涵盖了各种学科,旨在培养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历史背景不同:京师同文馆成立于1862年,是清朝时期的一所外语学校。

南岔区14768977577: 京师同文馆(清末官办外语专门学校) - 搜狗百科
冻筠呋脲:[答案] 1862年洋务运动时期设立自救运动,以自强不息、师夷长技以治夷为宗旨,是从事外文翻译工作,培养外交人才.

南岔区14768977577: 中国第一所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创建于() -
冻筠呋脲:[选项] A. 洋务运动期间 B. 戊戌变法期间 C. 新文化运动期间 D. 辛亥革命期间

南岔区14768977577: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
冻筠呋脲:[选项] A. 培养文化和艺术人才 B. 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C. 培养图书管理人才 D. 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南岔区14768977577: 成立于1862年的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___制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
冻筠呋脲:[答案] 依据课本知识,京师同文馆成立于1862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新的教育体制确定后,清政府于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故答案为: 京师同文馆;科举.

南岔区14768977577: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1862年成立的___是第一所新式学堂. -
冻筠呋脲:[答案]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故答案...

南岔区14768977577: 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创办的背景分别是什么? -
冻筠呋脲:[答案] 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由恭亲王奕于1861年1月奏请开办.属总理事务衙门.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课程开始时只设英文,后来增设法文、...

南岔区14768977577: 材料一   1862 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 120 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材料二    2011 ... -
冻筠呋脲:[答案] (1)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2) 邓稼先 辛亥革命 推翻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3) 结合学生实...

南岔区14768977577: 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冻筠呋脲: 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由恭亲王奕欣和文祥于1861年1月(咸丰十年十二月)奏请开办,并于1862年8月24号正式开办,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以外国人为教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