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宝典《战国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作者&投稿:宓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宝鼎,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伦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候,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候。



  【译文】


  司马错跟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战事。司马错主张秦国应该先去攻打蜀国,可是张仪却反对说:“不如先去攻打韩国。”秦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


  张仪回答说:“我们先跟楚、魏两国结盟,然后再出兵到三川、堵住[]辕和缑氏山的通口,挡住屯留的孤道,这样魏国和南阳就断绝了交通,楚军逼进南郑,秦兵再攻打新城、宜阳,这样我们便兵临东西周的城外,惩罚二周的罪过,并且可以进入楚、魏两国。周王知道自己的危急,一定会交出传国之宝。我们据有传国之宝,再按照地图户籍,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又有谁不敢听我们命令呢?这才是霸王之业。至于蜀国,那是一个在西方边远之地,野蛮人当酋长的国家,我们即使劳民伤财发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此而建立霸业;臣常听人说:‘争名的人要在朝廷,争利的人要在市场。’现在三川周室,乃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场,可是大王却不去争,反而争夺戎、狄等蛮夷之邦,这就距离霸王之业实在太远了。”


  司马错说:“事情并不像张仪所说的那样,据我所知:‘要想使国家富强,务必先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必须先使人民富足;要想得到天下,一定要先广施仁政。这三件事都做到以后,那么天下自然可以获得。’如今大王地盘小而百姓穷,所以臣渴望大王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因为蜀国是一个偏僻小国,而且是戎狄之邦的首领,并且像夏桀、商纣一样紊乱,如果用秦国的兵力去攻打蜀国,就好像派狼群去驱逐羊群一样简单。秦国得到蜀国的土地可以扩大版图,得到蜀国的财富可以富足百姓;虽是用兵却不伤害一般百姓。并且又让蜀国自动屈服。所以秦虽然灭亡了蜀国,而诸侯不会认为是暴虐;即使秦抢走蜀国的一切财富珍宝,诸侯也不会以秦为贪。可是我们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可以名利双收,甚至还可以得到除暴安良的美名。


  今天如果我们去攻打韩国,就等于是劫持天子了,这是一个千夫所指的恶名,而且也不见得能获得什么利益,反而落得一个不仁不义的坏名。干天下人不愿做的事情,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这其中危险在于: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同时齐是韩与周的友邦,周自己知道要失掉九鼎,韩自己清楚要失去三川,这样两国必然精诚合作,共同联络齐、赵去解楚、魏之围,两国会自动地把九鼎献给楚,把土地割让给魏,这一切大王是不能制止的,这也就是臣所说的危险所在。因此,攻打韩国是失策,先伐蜀才是万全之计。”


  秦惠王说:“好的!寡人听你的。”


  于是秦国就出兵攻打蜀,经过10个月的征讨,终于占领了蜀地,把蜀主的名号改为侯,并且派秦臣陈庄去作蜀的相国。蜀地既已划归秦国的版图,秦国就越发强盛富足,而且更加轻视天下诸侯。



  【评析】


  巩固事业之基础在政治、经济等斗争中居于首要地位。元末朱元璋采纳的“高巩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以及古话“伏久者飞必高”“早秀不如晚成”等格言是各种事业中颠扑不破的真理。虽然看起来一时的目标没有达到,但基础性的行动却为目标的实现积蓄了根本的潜力和能量。伐蜀对秦国崛起和称霸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可以与三国时代“隆中对”相媲美的战略决策。


  我们作事时,行动要求有计划性,一件一件要逐渐升级,如登台阶,低的台阶是高的台阶的必要铺垫。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办事沉稳的人最忌好高鹜远,心浮意躁。强行实现过高的目的是不可能的,所期望的局面不会由于草率的行动马上就来临,“心想事成”只是神话。在政界、商界经营一定要审时度势,权衡得失,考证行动的现实可操作性。政治就是一门把握可能性的艺术,在一个阶段不能干的事就应该不干。




国学宝典《战国策》:楚绝齐齐举兵伐楚
【原文】楚绝齐,齐举兵伐楚。陈轸谓楚王曰:“王不如以地东解于齐,西讲于秦。”楚王使陈轸之秦。秦王谓轸曰:“子秦人也,寡人与子故也,寡人不佞,不能亲国事也,故子弃寡人事楚王。今齐、楚相伐,或谓救之便,或谓救之不便,子独不可以忠为子主计,以其余为寡人乎?”陈轸曰:“王...

国学宝典《战国策》: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
【 #能力训练# 导语】苏秦为燕国奔忙游说、劳苦功高,但却在国内受到谗言的陷害。苏秦只有坦诚表白自己、对那种以礼仪信用来攻击他的论调针锋相对才可以在燕国站得住脚。让我们看看苏秦是如何为自己辩护的。下面是 无 分享的国学宝典《战国策》: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欢迎阅读参考!【原文】人有恶苏秦...

国学宝典《战国策》:齐欲攻宋秦令起贾禁之
【 #能力训练# 导语】要想赢得国际霸主的地位,就要处处插手国际事务,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经常出头露面、大显身手。下面是 分享的国学宝典《战国策》:齐欲攻宋秦令起贾禁之。欢迎阅读参考!【提要】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一切以现实的利益作为进行外交的标准和圭臬。赵国...

国学宝典《战国策》:靖郭君善齐貌辨
【 #能力训练# 导语】了解一个人是最为困难的,那些掌握了知人之术的人,可以领袖群伦。靖郭君力排众议,坚持自己对一个人的判断,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看来养门客也不是有钱就可以养的,作为人中之杰,你必须要有“知人之明”。下面是 考 网分享的国学宝典《战国策》:靖郭君善齐...

国学宝典《战国策》:史疾为韩使楚
《史疾为韩使楚》【提要】战国时以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的提出者)为代表的名家也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名不正,言不顺”。正名实际上也是正“实”的过程。名与实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名实相符,才能使名成其为名;名实不符,那么这个名就需要更改。正名实际上就是以本源的原则法理,来矫正...

国学宝典《战国策》:齐助楚攻秦
国学宝典《战国策》:齐助楚攻秦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普通人应该怎么科学应对『甲流』?爱读书的吕老师 2023-01-22 · TA获得超过28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9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原文】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

国学宝典《战国策》:苏秦说李兑
【 #能力训练# 导语】苏秦刚开始企图以自己的贫寒和苦难打动李兑的心,没想到李兑不吃这一套,用鬼怪之事故意刁难苏秦。苏秦将计就计,用一个形象生动的类比毫不留情的指出了李兑危机四伏的形势。下面是 分享的国学宝典《战国策》:苏秦说李兑。欢迎阅读参考!【提要】李兑是当时赵国的显赫人物,出身...

国学宝典《战国策》:长平之役
【提要】虎狼之国的秦国尽使欺骗伎俩,给轻信的魏国以空头,目的是避免魏国助赵,减少攻赵的阻力,并待日后魏国势单力薄后作下一个攻击目标。【原文】长平之役,平都君说魏王曰:“王胡不为从?”魏王曰:“秦许吾以垣雍。”平都君曰:“臣以垣雍为空割也。”魏王曰:“何谓也?”平都君曰:“...

国学宝典《战国策》:楚王死太子在齐质
下面是 分享的国学宝典《战国策》:楚王死太子在齐质。欢迎阅读参考! 【提要】 苏秦,果然是战国时代谋士、说客中出类拔萃的豪杰。他谋划时运筹帷幄、指挥自如,显示出作为领袖的全局眼光和领导能力;游说时他因势利导、威逼利诱、雄辩滔滔,展示了他所向披靡、游刃有余的锋利舌锋。 【原文】 楚王死,太子在齐质。

战国策翻译及原文
《战国策》简介:《战国策》是彪炳千秋、影响深远的一部谋略宝典、论辩宝典、文学宝典,它记录了波澜壮阔、活跃自由的战国时代的谋臣策士们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谋略权术和词锋潜厉、汪洋恣肆的雄辩口才,是当时的英雄才俊们制不定期各项事业战略策略、用言辞游说政要辩驳对手的真实记录和生动写照。其中众多的...

南溪县18915999460: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出自( ) -
高委禾保: 这句话出自《战国策》,张仪与司马错在秦惠王前的争论,是张仪所说.战国策属于纵横家,应该选D

南溪县18915999460: 《战国策·秦一策》的翻译 -
高委禾保: 卫鞅亡魏入秦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

南溪县18915999460: 何谓挟天子以号令天下?
高委禾保: 《战国策•秦策•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载:“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此话为张仪向秦惠王分析伐韩的好处时说的.建议伐韩后利用对周天子的包围,实施控制,然后假天子名义来号令天下.在历史上多人使用,实施最好的是曹操,所以诸葛亮《隆中对》中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现代引申意义就是假借上级或知名的人和事,以控制影响下级或受众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南溪县18915999460: 司马错是何人!什么事迹! -
高委禾保: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战国秦夏阳(今韩城)人,司马迁八世祖,战国中后期秦国名将. 仕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三世.司马错伐蜀是秦统一中国之前的一个重大的军事举措,在秦史上是不可或缺的.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南溪县18915999460: 张仪连横促强秦50字 -
高委禾保: 主要讲的是战国时期的张仪用边横策略帮助秦国对抗当时战国七雄的其它六国,并使秦国在对抗中实力不断增强的故事.《战国策》记载,张仪对秦惠文王陈说对抗合纵的连横谋略:“今秦地形,断长续短,方数千里,名师数百万,秦之号令...

南溪县18915999460: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依然总是绽放着微笑的历史人物 -
高委禾保: 司马迁自称其先祖是颛顼时期的天官.《史记·太史公自序》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周宣王时期,司司马迁自称其先祖是颛顼时期的天官.《史记·太史公自序》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周宣王时期,...

南溪县18915999460: 请简单介绍一下苏秦张仪 -
高委禾保: 苏秦 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纵横家兴于战国后期.时群雄相争,除用武力外,还需展开外交、政治上的攻势.纵横家应运而生,他们并不专崇一种主张或观点,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定其取舍,故忽而用儒,忽而用道,构成了所谓的一纵一横.西汉...

南溪县18915999460: 纵横家是什么? -
高委禾保: 纵横家的产生—— 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割据分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联合、排斥、危逼、利诱或辅之以兵之...

南溪县18915999460: “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诸侯莫敢不听,此王业也”解释 -
高委禾保: 语出,《战国策.秦策一.司马错论伐蜀》、意思是:秦国凭借九鼎,依据地图户籍,挟持周天子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于抗拒的,这才是帝王的大业啊!

南溪县18915999460: 楚国是怎样一步一步被秦国蚕食的呢?秦国灭楚只用了三年,那楚国在此
高委禾保: “五国伐秦”失败,张仪复为秦相,当时战国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秦国打败了关东诸国后,便把兵锋转向巴蜀,以巩固后方、开辟新的战略要地.公元前316年(楚怀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