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小说《伤逝》有着怎样的思想内涵

作者&投稿:英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第一类是继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以一个“战士”的身份,表达自己对社会黑暗的感受,对病态的社会现象的感受,对愚弱国民灵魂的感受,倾吐自己虽身处重重黑暗包围之中,孤身战斗,却“偏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的内心要求。虽然鲁迅有他的伟大和深刻,但鲁迅自己却始终把自己作为一名同黑暗进行战斗的“战士”来看待,他曾称自己的文学为“遵命文学”,把自己称为新文化营垒中的“一卒”。这是鲁迅作为新文化先驱的主导方面,《野草》当然也表现了鲁迅这一主导方面的精神。这是鲁迅作为群体的人,作为社会的人的特点。忽视了鲁迅这一精神,只强调他对个体生命的体验,同只强调他的战士形象一样,是对鲁迅复杂的精神存在与人格存在的割裂,也不利于全面地理解《野草》。
  第二类是在同黑暗现实的战斗中,反省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思想历程,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体验,探索与寻找人生和思想道路。冯雪峰曾把鲁迅称之为一个终生“找路”的人,这十分符合鲁迅的实际。鲁迅的一生始终是在不断寻找、不断探索中度过的,《野草》正是他这种人生经历的心灵记录。在这一寻找与探索中,鲁迅最深刻之处是对“历史中间物”的体验与发现。“中间物”意识既表现了鲁迅一种现实的人生态度,又表现出他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
  第三类是表达人生的痛苦感受,特别是在自己所为之斗争与奉献的事业中所经受的痛苦。鲁迅所经受的这些痛苦不是一般的痛苦,而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痛苦。他一生中经历了太多的磨难,遭遇了太多的敌意,承受了太多的误解,看到了太多的背叛,同时他也自觉认识到自己曾有过不少人生错误,有些甚至是无法挽回的错误。这些都积淀在他的心里,酿造成巨大的人生痛苦。《野草》也成为他倾诉这种痛苦的一种方式。
  第四类是表现在抗击黑暗、反抗绝望之中所闪现的对人生理想的渴望,对生命意义的寻求,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个人信念的表白。在这之中,体现出鲁迅精神存在的另外一个方面,即超越了现实的黑暗、探索的困惑、绝望的抗争、孤独的痛苦的鲁迅,一个有着浪漫情怀的鲁迅,一个闪烁着生命火花的鲁迅,一个向往美好和珍惜未来的鲁迅。


用过上百个笔名的作家
鲁迅的著名作品有:1、《呐喊》:这是鲁迅1918—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等14篇作品。2、《彷徨》:这是鲁迅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的小说集。包括如《孤独者》《伤逝》《兄弟》《阿Q正传》等在内...

鲁讯的故事
这期间,他发表了根据外国作品改写的小说《斯巴达之魂》,论文《中国地质略论》,《说□》,与友人合编关于中国地质和矿产分布状况的专著《中国矿产志》,还翻译科学幻想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进一步表现了青年鲁迅爱科学的热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弘文学院结业后,鲁迅于1904年 9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

鲁迅的简介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

鲁迅少年时期的简介
光绪七年(1881年)9月25日(夏历辛巳年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与章闰水建立友谊。光绪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全家避难于...

中国海洋大学现当代文学 简述鲁迅小说《在酒楼上》《故乡》的叙述方式...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④在新文学运动初期,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在其他小说家的创作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现象。与《一件小事》近似,《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也都近于散文。在《兔和猫》中,母亲称“我”为“迅儿”,这个“迅儿”能否视之为鲁迅?在《鸭的喜剧...

鲁迅的名言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 写小说,说到底,...---鲁迅《伤逝》 真话须有勇气 我在苦恼中常常想,说真实自然须有极大的勇气的;假如没有这勇气,而苟安于虚伪,那也便是不能开辟新的生路的人。 ---鲁迅...

鲁迅简介(急急急!!!)
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

鲁迅简介
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国后出版了《鲁迅全集》20卷。作品集简况:1、 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2、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1922—1935)3、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旧事重提》)4、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5、...

中国现当代的著名作家及其作品有哪些?
无论他的散文或小说,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读(伊索寓言)》被选入教材。4、汪曾棋(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胡同文化》被选入教材。5、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诗作《再别康桥》被选入教材。6、闻一多<...

鲁讯的名言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 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鲁迅 写小说,说到底,...---鲁迅《伤逝》 真话须有勇气 我在苦恼中常常想,说真实自然须有极大的勇气的;假如没有这勇气,而苟安于虚伪,那也便是不能开辟新的生路的人。 ---鲁迅...

威海市13550449280: 鲁迅的《伤逝》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塞法复方: 作品以"涓生手记"的形式,以小说主人公的切身感受,回顾跟子君从恋爱到激情破灭一年间的经历,从而通过涓生的反思和悔恨,揭示出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着个性的解放,而应该是整个社会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

威海市13550449280: 如何解读鲁迅的《伤逝》 -
塞法复方: 《伤逝》是鲁迅惟一的爱情小说.它的思想内涵一方面在于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子君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以个性解放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涓生建立起小家庭.但是胜利的喜悦却是悲剧的起...

威海市13550449280: 伤逝寄托了对社会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
塞法复方: 个人见解:“想法结合现实”是伤逝寄托了对社会对人生思考的一个重点,我们无法改变现实,但是我们却可以试着去接受现实,祝你好运朋友!!

威海市13550449280: 伤逝主要表现了什么思想主题? -
塞法复方: 《伤逝》是一篇具有非凡思想深度的爱情小说.作品采用“手记”的形式,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由相恋到分手的悲剧,并通过他们的悲剧揭示出了个人奋斗、爱情至上、个性解放等思想的局限性.这些思想可以成为反对封建主义斗争的武器,但绝...

威海市13550449280: 论《伤逝》在现代小说史上的意义 -
塞法复方: 《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它所讲述的是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作为鲁迅的唯一爱情小说,却以涓生和子君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但它的悲剧原...

威海市13550449280: 鲁迅伤逝伤的是什么 -
塞法复方: 这篇小说是以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涓生的手记的形式来写的.从形式上看,是一篇关于个人爱情生活的自叙传和忏悔录.子君其实是以两副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如果仔细阅读就会发现).一个是会馆时期的子君——我不妨把她称作恋爱时...

威海市13550449280: 结合《伤逝》,分析“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意思 -
塞法复方: 鲁迅先生2113在《伤逝》中用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深刻地指出“只为了爱,——5261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4102,爱才有所附丽......” 鲁迅先生在《伤逝》中是认同辩证唯物主义论的“物质是第一性1653的”. 鲁迅先生不同于与他同时回代的那些“鸳鸯蝴蝶派”的作家们,他关注的是生存与爱情相冲突的更深层次的矛盾的题.

威海市13550449280: 阅读鲁迅的伤逝,就小说的现实意义,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500字左右 -
塞法复方: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小说,小说讲述了男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爱情破灭的过程,小说的结局是惨痛的,正如现实一样.人的一生由童年青年中年再到老年,正如大多恋爱中的男女一样,涓生与子君也相逢在如花般绽...

威海市13550449280: 伤逝的悲剧根源和历史意义 -
塞法复方: 这个,是和玩偶中 那拉的出走异曲同工的戏.那拉因为反抗丈夫把自己当玩偶而离家出走,可是走了以后又能怎样?在当年女人无法在各方面独立,只能做家庭里的天使的社会环境下,她能自己在外打理生活吗?不得而知.伤逝,写一对思想上...

威海市13550449280: 结合《伤逝》,了解鲁迅小说是如何对当时知识分子命运进行探讨的 -
塞法复方: 《伤逝》的起点是自由恋爱与结合,这也同样是悲剧的开端.涓生子君结合后没有收获最后的幸福,而是走到婚姻终点.子君婚前的先进性挡不住婚后的各种现实考虑,她越来越向陈旧思想倒退,两人越来越远.没有生存的基础,没有由内而外的信念,知识分子只能从夹缝中生存,斗争可能变成妥协、悲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