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修心课之齐物论,第十九,非彼无我

作者&投稿:西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齐物论》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hái、九窍、六藏、赅gāi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yue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mó,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yì而不见其成功,苶niè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没有他人也就没有自我,没有自我也无所谓追求。人们始终难以超越利益这只无形的手的时时支配。即便内心有主张可是在利害面前也看不清事物的真相。

    被名利权势背负着的灵魂消耗着身体的能量,能走到哪里,最后又得到了什么?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人的生命分为肉身和灵魂,一个是物质真实的,一个是虚无缥缈的。身体的躯壳随着灵魂的欲求埋葬。灵魂纯净的人,折腾自己躯壳的少一点,生命的意义在于相互之间的扶持。

      如同我冬季养花,可以请花开一月不落,每次修剪花枝的时候我就唠唠叨叨说,谢谢她的到来给家里增添的温暖,谢谢她这么长久的陪伴,谢谢她让我觉得很快乐,谢谢她让我觉得生活很美好,谢谢她的不离不弃……赋予灵魂和生命的花会治愈我在外受伤的心灵,我的爱护之心也让她绽放美丽。此刻已经没有你我可分了,这个是相互依存和滋养。

      和灵魂干净的人在一起,你会发现自己别无所求,只想让自己简单再简单一点。和欲求太盛的人在一起,你要绞尽脑汁,消耗心力的想和做些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到最后身体垮了,才发现原来这些都不重要了……

    我一路背负着的沉重欲求走来,终于学会减去,继续减去……直到身心轻松自在!干净又舒心!


庄子修心课之齐物论,第二十五课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齐物论》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tíng)与楹(yíng),厉与西施,恢诡谲(jué)怪,道通为一。  ...

《庄子修心课》第三十三课:此之谓葆光
                          《齐物论》五者圆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一个...

庄子思想主张是什么?
庄子思想主张是清静无为,或者说是“无为而治”。主张顺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视生死。庄子是战国中期哲学家,他的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从生命的角度,庄子主张生命只是大道表现的形式,可以是庄周,也可以是蝴蝶。至于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

一剑击中——“我执”的克制之法
在心力还不够的时候,“ 硬得做到”而还能不受伤的修心之法,我敢认同的只有两个: 一、是《齐物论》中“中止辩论的行为”, 硬得不要再辩 下去,很难受,但不会受伤;一路放任自己辩到底,反而伤得重。 二、是《大宗师》的“成功幸福原则:不属于自己影响力范围的事,不烦,不动情绪,不管。 这也是可以硬得做...

杨光祖讲解《庄子》
《庄子·齐物论》 1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3、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14、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15、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1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

《庄子》有哪些成语典故?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想象力丰富,并且他还是一个语言大师,善于将微妙难懂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所以,他的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一、鱼沉雁落 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

老庄和孔子思想矛盾在哪?
事实上",庄子在道德层次上主张"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反对"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庄子·齐物论》)在第二层次上,孔庄有强调内在精神自觉的交叉点,不过是道德范式不同。 孔子从社会本体思维上确认道德的文化功能,认为道德为社会之根,一切的社会生活最后可以还原到道德人生上来发动。孔子说:"道之以政...

儒释道三家共同强调一个“静”字,但何为“静”?
人乃动物,其生命在于运动,论说跟这个静字南辕北辙,但为什么主张养生修炼的人都注重这个静字呢?原来这就是那些修炼修行修道修真的人们行修的基础内容,入手的功夫。人之所以是动物,是因为他除了有一个有形有质的肉身以外,还有一个无形无质的灵体,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称之为心的东西。这个灵体,或者...

庄子: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据传庄子隐居南华山,唐玄宗天宝初年,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下面来看看其中的“田子方篇”:...

君子之交淡若水下一句
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长久而亲切。小人之间的交往,包含着浓重的功利之心,他们把友谊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庄子的这句成语一方面向我们阐述君子的高尚品行,另一方面也在告诫我们“人要修心、修性”,以世间万事锤炼自己,在欲望横流的长河中,我们要做人坦荡、坚守诚信,力求做一个高尚的“圣贤”。

大余县13275598287: 道家悖论的辩无胜 -
佼竖健润: 辩无胜,转作白话文的意思是“辩论双方都没有赢家”、“辩论不会有结果”,见于其著作《庄子·齐物论》.此论点和“非诽”有关,皆是针对诸子百家的争辩风气.庄子主张道理无形无相,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言尽悖),故辩论不会有结...

大余县13275598287: 《庄子》的范文领读 -
佼竖健润: 1、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

大余县13275598287: 简述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 -
佼竖健润: 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在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道论等方面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社会观、政治观和理论体系上又有极大的不同.庄子认为生死齐一,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实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其意常超出生死有无之上.及其末...

大余县13275598287: 庄子主张什么主义? -
佼竖健润: 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异常短促,在短促的生命过程中,又会受到各种社会事物的束缚和伤害.特别是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残暴的统治者使...

大余县13275598287: 比较老子庄子思想的不同. -
佼竖健润: 比较老子庄子思想的不同. 老子、庄子思想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超越人生伦理价值层次,不重视现实人生善恶的区别.他们探讨的是人生最根本的存在价值问题,也就是生死价值的问题.他们凭着自己真实的人生体验,描述了人生存在客观而永恒的依据:道.所以,人们称他们为道家. 老、庄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老子提供的是比较超然的客观性描述,庄子提供了更多个人主观感受和启示的具体事例.

大余县13275598287: 找 庄子 齐物论 的 译文理解 -
佼竖健润: 用组成事物的要素来说明要素不是事物本身,不如用非事物的要素来说明事物的要素并非事物本身;用白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不如用非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整个自然界不论存在多少要素,但作为要素而言却是一样的,各种事物不论存在多少具体物象,但作为具体物象而言也都是一样的.

大余县13275598287: 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有何异同? -
佼竖健润: 老子叫老子,庄子叫庄子,这就是不同! 老子讲天道比较多! 庄子讲修性比较多! 老子繁而说简! 庄子简而说繁! 老子说理! 庄子隐秘! 老子易懂!庄子难明! 比如庄子说:至人的呼吸下达脚跟!这个就是佛家六妙法门里面,通过数息,而进行的第二个阶段,修炼“随”时候的感觉!

大余县13275598287: 庄子将老子的无为之道推向虚无的极端对吗 -
佼竖健润: 道家思想后期的宗教人物,神话,宗教的道家哲学的老子,庄子,列子.道家哲学道家哲学,道教,他们是纯粹的哲学,而不是与任何宗教色彩.后期的吸收,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的宗教思想,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系统.老子道家庄子加冕上帝的圣人,可见道家思想的继承和自我发挥道教的水平.道家哲学道家,只是后者继承了前戏.

大余县13275598287: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这句话出自哪儿 -
佼竖健润: 孔子

大余县13275598287: 庄子的”齐物思想”指什么? -
佼竖健润: 庄子的齐物思想: 1)阐明忘我 →主张破除我见,承认个体价值,各适其适,各安其份. 2) 破除对待 →企图破除是非,得失,穷达,大小,美丑,寿夭,彼我,死生等「相对」观念,达到「绝对」的境界,以与「真我」合一. 3)体验物化 →齐物的最高境界为冥和物我,死生合一.〈庄周梦蝶〉透过「梦」表达「人生如梦」的主题,将「我」与「胡蝶」冥合,超越主客的对立,破除「我」与「非我」的界限,达到非主客的统一和谐境界;又将死生问题藉由「庄周」「梦」为「胡蝶」,加以美化,审视生死,认为死生如一,始卒若环,达到外死生,无终始的境界.庄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它超越时空的限制而无所不在,万物都是「道」的化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